AI原生

Search documents
出海企业如何构建“算力+数据+生态+合规”的四维护城河?
3 6 Ke· 2025-04-29 07:16
在全球AI竞赛加速的背景下,AI出海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从技术能力、产品到商业化路径,国内很多企业在全球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然而,企 业出海也会面临法律、文化壁垒等挑战。 当前出海企业主要包括技术方案商、垂直场景服务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最终用户画像还未成型。罗威提醒,不要畏惧大公司所谓的"海外经验",很多 时候,创业者和大公司其实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甚至创业者更懂。这是创业者和中小团队的真实机会。 全球AI应用爆发下的推理算力保障 4月18日,36Kr、TiDB、GMI Cloud联合举办了"AI出海新格局:从走向全球到走进全球"高端闭门会。活动邀请了不同领域的出海企业进行了AI出海相关 的行业观察和经验分享,对于当前的AI出海格局、机遇和挑战、基础设施、如何获得海外用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享。 AI出海格局和机会 嘉宾:盈动资本跨境基金合伙人罗威 关键词:技术革新、本地化、语系套利 当前全球AI出海的格局大致可以分为:北美、欧洲、东南亚。罗威认为,技术革新+本地化协同是当前出海企业必须面对的机会与挑战。 如今技术本身已高度"平权",同时随着算力的民主化,不同云服务商纷纷在当地布局,降低了技术门槛 ...
蓝色光标CEO潘飞:AI驱动商业模式变革 围绕三大目标推进全球化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28 18:39
Core Insights - The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industry is undergoing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with Beijing BlueFocus D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lueFocus) leading the way in this shift towards an AI-driven business model [2][3]. Business Model Transformation - The current breakthroughs in AI large models are primarily in text models, while multimodal and video models are still in early stages, lacking large-scale intelligent emergence [3]. -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large model field, particularly in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 and video models, establishing a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3]. - Traditional marketing models are expected to fac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and budget constraints, while companies embracing AI and accumulating data assets will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significantly in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3][4]. AI-Driven Revenue Growth - BlueFocus's "AllinAI" strategy initiated in 2023 has led to AI-enabled revenue of 108 million yuan, primarily from text content creation and data insights, which is projected to grow to 1.2 billion yuan in 2024, expanding into content generation, video production, and AI marketing automation [5][6]. - The company has deployed over 100 AI agents for various functions, with a focus on high AI concentration, high gross margins, and data accumulation for continuous AI learning [5]. Globalization Strategy - Starting in 2024, BlueFocus will implement a "Globalization 2.0 Strategy," emphasizing technology and AI-driven capabilities, with local offices established in nine countries, some of which are already profitable [6][7]. - The company aims to maintain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cross-border marketing, optimize market structure and gross margin, and expand its overseas presence by adding 3 to 5 local offices, particularly in Southeast Asia and emerging markets in Europe and South America [7].
永信至诚20250428
2025-04-28 15:33
永信至诚 20250428 摘要 • 永信至诚 2024 年营收增长 10.19%,研发投入强度达 26.01%,同比增 加 4.77 个百分点。2025 年一季度营收 3,009 万元,保持增长态势,显 示公司在数字安全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增长潜力。 • 公司构建 AI 原生安全能力体系,推出春秋 AI 大模型安全测评数字风动平 台,内置超 500 万条测评用例和 2 万余个 AI 越狱载荷,已接入 20 余个大 模型 API,获行业创新奖项,应对大模型安全风险。 • 永信至诚发布基础版、专业版、大师版元方原生安全大模型一体机,提供 私有化部署到垂直场景应用的智能体建设方案,满足关键行业用户对高性 价比、高可控性、高可靠性的需求。 • 数字风洞产品体系获市场认可,应用于数字政府和安全测试评估等场景, 累计助力上千家客户完成数字安全测试评估,2024 年数字风洞实现营业 收入超过 1.75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50%。 • 公司高质量交付 150 多场网络靶场场景,参编 10 余项靶场标准,核心技 术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支撑超 120 场网络安全赛事演练,覆盖全国 十九万人次,提升行业防御水平。 Q&A 永信 ...
酷开一口气甩出 6 个超级智能体!CEO:一定要做 AI 原生,性价比是我们追求的主要方向
AI前线· 2025-04-25 13:48
当下,市面上各类智能体如雨后春笋涌现,但由于缺乏应用广度及深度,以及设备交互无法承载场景需求,智能体的应用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市面上 不缺乏智能体,但缺少能够提供满意服务的智能体。 据王志国介绍,此次推出超级智能体后,酷开接下来的规划是分步走的。第一,做用户数据的闭环,要观察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尤其是用户留存、活跃 数据和功能满足率大方面;第二,主动服务能力是下一个重心,准备把超级智能体的意图识别模型从 7B 模型换到 32B 模型,把它做成跟用户情感对话 的工具;第三,时刻保持着跟行业内最领先的大模型做,一定要做 AI 原生,只要中间隔着人,大模型的能力就会被大幅度衰减。 同时,酷开超级智能体和六大专业智能体支持软件售卖、设备授权、PaaS 服务、生态共赢的等合作模式,致力构建开放智能生态。据王志国透露,今 年 Q1 季度,酷开签约智能体销售(软件销售)已经达到了软件和硬件各占一半。 作者 | 华卫 4 月 22 日,酷开在以"大爱 AI"为主题的 2025 春季发布会上发布超级智能体,包括影音、健康、生活、设备、创作、教育六大智能体,以及智能体硬件 酷开学习机 Y41 Air、酷开闺蜜机 C20 系列等产品 ...
内生创新+外延投资,三七互娱的AI进化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1 10:07
尽管AI布局者众,但真正将AI深融进业务/投资的企业,可谓屈指可数。 导语 :当AI+游戏必选项,从工具应用到产业投资,体系化的AI布局,将带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一个被称为"互联网下个世代的钥匙",另一个被称为"第九艺术"——AI与游戏,正以高居不下的热度,碰撞出改变行 业的火花。 稳健的业绩已是三七互娱的基本操作,从这份报告中,我们更应该去看到三七互娱对AI的应用与投资,其并非简单地 追热点、造事件,而是借前瞻布局眼光,在这场生产力变革的浪潮中,讲出了一个估值重构的新故事。 三七互娱全球总部大厦,图片来源:三七互娱官网 "AI,让游戏再次伟大" 在这场AI重塑浪潮里,三七互娱(002555.SZ)不是最惹人关注的,但实力则是不容小觑。近日,三七互娱发布了 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41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3亿 元,同比增长0.54%。 近年来,"AI,让游戏再次伟大"的论调此起彼伏,其核心论点之一,在于AI对代码生成、美术/音频制作开发、运营、 服务、营销等"人力黑洞"环节的解放。 许多游戏厂商对AI工具的使用在近一两年呈现大幅增长。以St ...
36氪:「百递云GPT·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成功入选“2025 AI原生应用创新案例”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4-16 05:19
今年1月,36氪主办发起「2025 AI原生应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经过多轮筛选与综合评审,快递100 旗下「百递云GPT·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成功入选36氪「2025 AI原生应用创新案例」! 基于此,今年1月,36氪主办发起「2025 AI原生应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希望聚焦那些真正能够提质 增效、引领行业变革的AI原生产品及应用,寻找那些率先将AI技术落地于实际场景、创造实际价值的 创新实践案例,为行业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应用经验。 评选启动后,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陆续收到近百个申报案例,涵盖了智能制造、智能客服、内容创 作、企业管理、智能办公、安全监测、智能营销、智慧医疗等多个生产和生活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了 AI原生应用的广泛落地和深度渗透。 为保证评审过程的专业性、严谨性及公平性,36氪特别邀请行业权威专家、资深投资人、知名学者及科 技达人组成评审顾问团,从技术创新、应用效果、示范效应、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对案例进行了全面深 入的评估。 AI原生时代正在到来。 今年3月,OpenAI全面开放GPT-4o原生图像生成功能,用户无需调用外部API,就能实现了文字到图像 的一体化处理。这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 ...
AI原生浪潮冲击下,互联网大厂的组织如何进化?
3 6 Ke· 2025-04-11 10:20
编者按 AI原生组织的崛起是一场技术与组织的双重革命。对于传统互联网大厂而言,这场竞速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较 量,更是组织形态、文化基因与人才战略的全面对决。 在AI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科技互联网巨头和新兴的AI原生组织(AI Native)正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竞速。 与此同时,Midjourney凭借数百万量级的日生成能力,在数字艺术领域构建起"提示词即生产力"的新范式。"一项技术最 大的限制不是规模、成本或运行速度,而是我们如何与它互动。"Midjourney创始人大卫·霍尔茨(David Holz)在接受采 访时,多次提到在社区产品中构建Midjourney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DeepSeek现象正引发传统科技互联网巨头的集体焦虑,这场由AI Native组织发起的降维打击,暴露出大厂在决策机制、 资源调配与注意力管理上的深层困境。与2023年OpenAI带来的冲击不同,此次挑战更具本土化特征——即便坐拥百倍 于DeepSeek的研发资源,大厂仍难复现其"用算法榨干最后一滴算力"的技术锐度。 由此可见,这场竞速不仅是技术与应用的较量,更是组织形态、文化基因与人才战略的全面对决。摆在传统互联网科技 巨头面前的 ...
外部业绩占比提升到70% 中国数据库OceanBase转向生态体系比拼
Huan Qiu Wang· 2025-03-31 06:51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国产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以下简称OB)在其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 披露了一组数据:生态伙伴数量超1200家,专有云千万级营收伙伴超10家,公有云百万级营收伙伴超10 家,30%项目由伙伴独立交付…… OceanBase明确表示,在合作模式上,未来将由伙伴主导、OceanBase赋能,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市场优 势和技术能力,将伙伴外部业绩占比由60%进一步提升到70%,助力合作伙伴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自成立五年来,从蚂蚁集团内部的技术项目到服务超2000家客户的独立数据库厂商,OB的成长轨迹印 证了一个趋势:数据库的竞争,已从单一技术较量转向生态体系的全面比拼。 OB也正在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在AI与多云时代,如何通过生态共建,抓住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双重红 利? 产品部总经理杨志丰举了一个典型场景:大型连锁企业可在总部部署分布式版处理高并发交易,在分部 使用单机版处理本地订单,通过统一技术栈降低运维成本。"这相当于让企业用'乐高积木'的方式搭建 数据库架构。" 在云数据库市场,OB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兼容全球主流云厂商(阿里云、AWS、华为云等), 提供跨云容灾、数据同步等 ...
对谈余轶南:创业做机器人,立项 100 天融资两个亿
晚点LatePost· 2025-03-21 02:21
机器的归机器,人的归人。 文 丨 王与桐 宋玮 编辑 丨 王姗姗 余轶南笑起来像韩国硬汉演员马东锡,也像马东锡一样有些江湖气,他穿着老干部夹克,尽管研发了 9 年智驾,他开的车却并不是特斯拉或者新势力,而是迈腾。 江湖气的管理哲学和科研出身的技术底色在余轶南身上共生。他 2012 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 先是进入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当科学家;2015 年,他在博士期间结识、后来成为他在百度主管的余凯说 了句 "我们一起去做 AI 芯片吧?",余轶南就加入了余凯创办的地平线。 在地平线的 9 年里,他从一线技术人员干到了智驾负责人。地平线是一家以芯片、算法和解决方案实现 智能驾驶的公司,余轶南负责的智驾业务是地平线现在的核心业务,有一千多人。他要管研发、产品运 营、商务管理,在越管越多的工作里不断点多、点杂自己的技能树,比如财务、法务、供应链、谈判。 但余轶南越做 to B 生意越明白,在产业链中只有占据 "链主" 的角色,才能掌握更多的利润和话语权, 所以他想做面向 C 端向能完整交付的产品,成为机器人的 "主机厂"。 在 100 天前,他找到有工程落地能力的宋巍,和有产品、用户洞察的赵哲伦一起创立了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