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

Search documents
收评:沪指涨0.39%再创年内收盘新高 医药股领涨 数字货币股领跌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1 07:33
巨丰投顾:周二市场震荡运行,中船系涨幅居前。历史数据显示,近20年上证指数在7月上涨概率为 60%。投资者可从三方面布局:节奏上,上旬防御为主,警惕外部冲击,配置公用事业等板块,下旬聚 焦中报业绩,关注超预期个股及政策动向;风格上,金融(政策刺激、低估值优势)与成长(科技政策 持续、产业趋势上行)占优;操作上,重点关注科技(半导体、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军工(阅兵催 化、订单增长)及中报高增领域(TMT、中游制造等),规避业绩风险股。 沪深两市主要股指7月1日开盘涨跌不一,沪指微幅高开,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小幅高开。沪指全日呈震荡 上扬态势;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早盘期间震荡下行,深成指午间收盘前反弹,午后翻红并最终小幅收涨, 创业板指在接近回补缺口后有所回落,收盘时小幅下跌。指数表现方面,沪指7月1日的收盘点位高于6 月25日的收盘点位,再创年内收盘新高。 盘面上,医药股领涨,免疫治疗、创新药、重组蛋白、仿制药、减肥药、肝炎概念、毛发医疗等多个医 药医疗的细分领域指数均有较大幅度上涨。当日,船舶、工业气体、光刻机、银行、超导概念等板块亦 有显著上涨。数字货币股跌幅靠前,电子身份证、跨境支付、Web3概念等板块亦有较大幅 ...
红利港股ETF(159331)本月分红,连续分红11个月,港股高股息板块防御属性获市场关注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1 07:08
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 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 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值得关注的是,红利港股ETF(159331)自上市以来已经连续11个月进行分红,或又成为一只月月分红 基金。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A(022274),国泰中证港股通 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C(022275)。 根据基金公告,红利港股ETF(159331)官宣本月分红0.2%,权益登记日为7月3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 7月8日。 华创证券指出,港股通高股息行业在通胀尚未回归的背景下,凭借稳定的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保障了 分红能力及股东回报。自由现金流充沛的企业既能延续分红表现,又可通过资本开支转化为ROE抬升, 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具体来看,银行、港口、公路等传统行业因盈利和分红稳健,在低利率环境下配 置价值凸显;工业金属受益于去库存和需求复苏支撑;电信运营商则因存量项目进入收获期,自由现金 流加 ...
有个股刷新20次新高!42只银行股上半年涨跌榜出炉,价格贵了吗?
Di Yi Cai Jing· 2025-07-01 06:37
低利率时代的红利策略。 随着A股上半年收官,从"最抗跌"到"最能涨"的银行板块表现也浮出水面——尽管上周五突然转向大跌3%,但银行板块上半年整体涨幅仍在各行业中排在前 二位,年初至今涨幅超过13%。板块个股中,有近30只个股涨幅超过10%,其中10只涨幅超过20%,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则涨超30%。 在一片"涨"声中,银行股在今年上半年刷新多项纪录。比如,中证银行指数继2007年之后再次站上8000点,A股银行板块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多只银 行个股股价刷新历史新高的次数在10次甚至20次以上。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上午收盘时,中证银行指数为8185.62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76%。 随着股价越来越贵,市场对银行股未来走势的分歧也不断加剧,上周五的罕见大跌则加剧了这一分歧。从机构观点来看,尽管银行股估值已升至高位,但在 不确定性加剧的低利率时代,依然不乏对银行股看多的声音,支撑因素包括高股息、基本面趋稳、险资加仓、公募基金增配等。不过,也有机构人士提示, 银行股投资终究要回到基本面,要警惕非理性炒作情绪。 银行股的上半年:有个股刷新20次新高,转债退出加速 截至6月30日收盘,上市银行总市值已 ...
港股流动性直追A股!南向资金持续增配红利资产
天天基金网· 2025-07-01 05:05
港股流动性直追A股 包括中欧瑞博、兴证策略等多家机构表示,港股潜在回报率更高,好公司的港股折价将会很快填平,以银行股 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中仍有优秀且便宜的公司,从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在2%以内来看,这些高股息资产仍有 相当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近7300亿港元。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流动性显著改 善,港股与A股的流动性差距迎来趋势性收窄,而作为南向资金核心增配方向之一的港股银行板块,成为 AH溢价率大幅下降的最大推手。 在港股银行板块上涨的资金中,保险资金无疑是银行股最重要的买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年内险资共进行了 19次举牌,其中针对银行股的举牌就多达9次,而这9次中有8次发生在港股市场。 "我们此前部分产品投港股的上限是30%,但现在上限已经全部打开,可以全部买港股。"康曼德资本创始人丁 楹在近日论坛上表示,未来产品很多收益可能将来自港股。 Choice数据显示,南下资金年内已累计净买入近7300亿港元,为历史同期最高。相较2024年全年也仅相差约 800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对港股市场流动性和估值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在流动性层面上,港股成交金额大幅攀升,换手率与A股流动性 ...
成立不足半年36次创新高!这个港股红利ETF太强了
Jin Rong Jie· 2025-07-01 02:58
我发现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今年1月15日刚成立,截至6月底不足半年的时间已经36次刷新新 高,涨幅达到16.78%,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次于军工。 在今年一波三折的市场中,这只ETF就像一匹黑马,持续吸引资金涌入,目前已经连续18周实现净流 入,成立以来规模暴增108%。 它跟踪的是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这个指数最新股息率7.93%,成分股平均股息率6.47%,远 超A股红利指数的5%-6%和不足2%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甚至38%的成分股股息率超过7%。 在低利率时代,这样的"现金奶牛"属性无疑极具吸引力。 2025年刚过去一半,南向净买入港股的规模就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的80%,并且重点加仓银行、能源等 高股息板块,其中银行股年内获南向净买入超过2000亿。 保险资金的配置需求同样旺盛。 新政策要求险资从2025年起提高股市投资比例,红利资产因分红稳定、波动低,成为险资及养老金 的"标配底仓"。在"资产荒"背景下,港股高息股成了优化收益的利器。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本身采用的是全市场最低综合费率0.2%(管理费0.15%+托管费0.05%), 长期持有能显著降低成本, ...
最新规模破百亿!资金纷纷涌入,这个ETF凭什么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1:38
低息时代来临。 新经济e线获悉,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红利资产有较高的配置需求。红利资产往往对应着具有稳健盈利能力和良好财务状况的公司,它们通过分 红将部分利润返还给股东,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入。低利率时代,银行定期/活期存款、债券等投资的收益率进一步降低,部分投资者则将倾向于配 置权益资产,特别是低波动、高股息、高现金流的权益资产。 同时,随着"新国九条"等政策的逐渐落实,A股乃至港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积极性、持续性有望提高。春节以来南下资金主要增配了银行、电信服 务等行业的高股息资产。另外,近年来险资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更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对于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需求也有望提升。 红利投资成为潮流 据新经济e线了解,近年来,A股市场中红利投资成为潮流,基金公司陆续推出各类型红利ETF以便于投资者配置红利资产。 作为红利投资的重要工具,红利类指数产品通过指数化投资,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红利资产覆盖和更好的风险分散效果。但红利指数品种繁 多,其收益风险特征也大相径庭。 根据其编制逻辑、选股和加权方案的差异,红利指数主要分为宽基红利指数、策略红利指数以及主题红利指数等。其中,宽基红利指数为全市场 选样,覆盖不同行业和市值规 ...
ETF复盘资讯|止住跌势?银行ETF(512800)下探回升,成功转阳,逾10亿资金借机进场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2:34
继上周五(6月27日)大跌,今日银行继续低开,A股顶流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一度跌近1%,午后明显回升,最终小幅收跌0.12%,日线成功转 阳,全天成交额11亿元,交投活跃。 板块个股多数延续调整,浦发银行领涨逾2%,工商银行涨超1%,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跟涨飘红。 上半年行情收官,尽管最后两个交易日,银行走势转为纠结,但从年内整体表现看,银行仍涨幅领先。数据显示,区间银行板块累计上涨13.1%,涨幅居31 个申万一级行业第2位,较上证指数(2.76%)和沪深300(0.03%)分别超额10.34和13.07个百分点。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涨跌幅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801050 | 有色金属(申万) | 0.11% | 18.12% | | 12 | 801780 | 银行(申万) | -0.34% | 13.10% | | 3 | 801740 | 国防军工(中万) | 4.35% | 12.99% | | 4 | 801760 | 传媒(申万) | 2.82% | 12.77% | | | A Pro ...
港股流动性直追A股!南向资金持续增配红利资产
券商中国· 2025-06-30 12:12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近7300亿港元。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流动性显著改 善,港股与A股的流动性差距迎来趋势性收窄,而作为南向资金核心增配方向之一的港股银行板块,成为 AH溢价率大幅下降的最大推手。 包括中欧瑞博、兴证策略等多家机构表示,港股潜在回报率更高,好公司的港股折价将会很快填平,以银行股 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中仍有优秀且便宜的公司,从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在2%以内来看,这些高股息资产仍有 相当吸引力。 港股流动性直追A股 "我们此前部分产品投港股的上限是30%,但现在上限已经全部打开,可以全部买港股。"康曼德资本创始人丁 楹在近日论坛上表示,未来产品很多收益可能将来自港股。 Wind数据显示,南下资金年内已累计净买入近7300亿港元,为历史同期最高。相较2024年全年也仅相差约800 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对港股市场流动性和估值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在流动性层面上,港股成交金额大幅攀升,换手率与A股流动性正在追平。截至6月27日,本月南向资金合计 买卖成交总额达到2.28万亿港元,已高于5月全月成交额1.80万亿港元。 兴证策略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港股与A股流动性差距显著收窄, ...
太平洋保险“金诺优享”屡遭投诉,投保人维权无门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30 10:04
近日,太平洋保险(601601.SH)旗下产品"金诺优享"在多出平台屡遭投诉。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 客户端】平台显示,多地消费者指控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承诺、隐瞒关键条款等行为,甚至有 代签名、返佣等违规操作。 有媒体报道,山东济南的朱先生反映,业务员承诺"19年缴费期满可取本金且终身保障",但实际合同条 款却显示需缴费28年且取款后保障终止。尽管经媒体介入后朱先生获85%保费退还,但这一结果仍远未 达预期。 业绩端,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下滑18.1%。此前重仓的天齐锂业H股浮亏超60%,管理 层在2025年表示将"不会在单一行业过多举牌"。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保险的寿险主业正显现疲态。2024年财报显示,其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3%,与中国人寿(601628.SH)、平安寿险等同业两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在银保监会强化"保险姓保"监管的背景下,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服务品质,将成为这家老牌险企的关 键。 多位投保人维权陷困境 "业务员说随时能取本金,每年还能拿分红!"6月24日,黑猫投诉平台上一则针对太平洋寿险的控诉引 发关注。这位2018年投保"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及 ...
重要时刻!第二批险资正式入市,三大布局方向曝光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05:05
获批数月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正式开启投资。 泰康稳行完成首笔投资交易 6月27日,泰康资产旗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泰康稳 行")完成首笔投资交易。 三大方向:高股息、产业升级、逆周期买入 对于投资思路,泰康稳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最终 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稳健运行。 具体而言,首先,以高股息资产为基石,重点布局经营稳健、弱周期属性、分红稳定的板块;其次,锚定产业 升级红利,侧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布局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有效支持实 体经济发展;再者,逆周期战略买入,实现风险收益平衡,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备案信息显示,泰康稳行的主要团队成员都来自泰康资产。其中,泰康稳行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王琦,为泰 康资产权益投资部股票投资执行总监;泰康稳行总经理刘志强为泰康资产权益投资部、第三方投资部的投资经 理;泰康稳行合规风控负责人张素芊来自泰康资产合规法律部。 第二批、第三批陆续落地 自2023年11月底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官宣成立500亿元的鸿鹄志远(上海)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