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智能

Search documents
做大做强集装箱航运,招商轮船18亿收购上海股票上市安通控股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8:49
7月12日,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轮船"或"公司")发布多则公告。 4月1日最新版2025年中国船厂地图再度更新印刷出炉,600多家中国船厂上榜地图 12月海事会免费赠送的2026年版中国造船地图中英版广告开始招商,尽快报名有优惠 招商轮船亮相2025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中外运集运与东方资产的上述大宗交易已经完成。中外运集运与中化资管的上述协议转让尚待取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除此之外,中外运集运与中化资管 的上述协议转让以及中外运集运与招商港口、资管计划的上述协议转让均尚待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合规性确认并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能否完成尚有 不确定性。 公告称拟由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下称"中外运集运")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或协议转让等方式,以不超过18亿元人民 币为上限,收购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通控股")的股份。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运于2025年7月11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受让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资产")持有的安通控股0.79%的股 份(即3,333.3334万股),交易价格为3.18元/股,交易对价为106,000 ...
报告显示全球氢能正迈向目标量化与行业部署并进的关键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2 01:15
7月12 日消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氢能产业发展咨询中心、专家学术委员会产业发展委员会联 合行业咨询机构能景研究举办"2025氢基能源绿色发展论坛",并发布《2025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指出全球氢能正从政策愿景阶段迈向目标量化与行业部署并进的 关键期。 《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氢能技术创新成果丰硕,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飞快跃升。展望新阶段,我 国氢能产业宜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有效推进降本增效和科学布局,加快 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咨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潘小海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能源转 型的浪潮中,氢基能源作为众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正处于从探索示范走向落地实践的关键 阶段,氢基能源的零碳价值与产业潜力愈加明晰。 针对我国未来氢基能源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在演讲中指出, 氢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经济、安全、方便这三个关键点。从氢能制备到存储、输运、用能,都 需要有创新性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作为长期支撑,要进一步加强氢能全生命周期安全运维与风险管控, 以促进我国氢能 ...
能源青年和媒体共话低碳未来 倡议全球能源青年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30 15:09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邹竣麒 记者 刘胤衡)6月30日,"2025能源 青年和媒体全球多维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以"数智赋能低碳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全球青年与 媒体在能源转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青年代表以中文、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5种语言发布《能 源青年文明交流互鉴倡议书》,呼吁全球能源青年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国际 交流合作,共同开创绿色智慧的能源未来。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1位能源行业青年代表、12家中央媒体代表,以及来自非洲、阿 拉伯地区23个国家的媒体代表。与会者围绕数字智能技术如何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展开深入探讨。 "数智赋能 低碳未来—2025能源青年全球多维对话"活动会场。主办方供图 在青年代表对话环节,与会青年聚焦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低碳转型目标,探讨数字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 的应用实践,一致认为,面对数智技术深刻重塑能源格局的趋势,青年群体凭借其技术洞察力和创新精 神,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媒体代表对话环节围绕"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典型应用"和"应 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碳中和的国际经验"等议题展开,中外媒体代表分享 ...
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策略与实践探析
Yang Shi Wang· 2025-06-24 11:12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 战线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从而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全球化加速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正积极推动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这一过程中,对复合型及创新型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激增,产教融合成为必然。它作为教育与产业的纽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 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 制,并提出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大资源供给、健全政策保障等对策,以深化产教融合,支撑经济持续 发展。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校企融合需求凸显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战略目标纷纷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对深度融入教育体系的需求愈发迫切。我 国正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以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企业向高附加值转型,重视 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及技术创新,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传统产业正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企业提升 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推动产业升级,并借助工业互联网等手段 ...
「经济发展」白重恩:如何切实提升民营企业信心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4:38
白重恩:如何切实提升民营企业信心 经济发展 ★★★★★ 提振信心,改善预期,重要性就不说了。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纲举目张,这就是纲,要 抓住这个。为什么我们还要花这么多时间讨论这样的问题呢?分享几个方面的想法。 一、没有民营经济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非常大,这是信心的重要基础。尽管我们潜在的增长速度不会像以前那么 快,不会再有两位数的增长,我们人口结构和总趋势的变化,会给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使没有 两位数的增长,即使是5%、4%左右的增长,也仍然是快于发达国家的,只要实现我们的增长潜力,我 们和发达国家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这个潜力来自很多方面:中国人民勤奋;中国人民创新精神也很强,一个新的产品出现,中国的老百姓 一定抢先尝试;中国人民是智慧的,特别是那些在价值创造中起重要作用的群体。 我们有大市场,在数字智能时代,大市场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优势。大家看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数字智能企 业,基本上都来自于大市场。 在未来一些重要方向上,我们有了良好的起步:影响未来的几个大方向,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消费互 联网方面,我们有非常好的起步,创新活动也非常活跃,未来有望继续活跃。 ...
广州培育星级专业市场 统一品牌形象开拓国际市场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4 01:30
中新网广州6月14日电(王华王宇婷)2025中国·广州市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2日举行,会上发布了 《2025年星级市场培育专项工作报告与老字号市场工作计划》(简称:《计划》),有23家专业市场入围 星级市场培育专项名单。 专业市场是打通生产和消费、联通产业链与供应链、畅顺国内外市场的关键枢纽。广州专业市场在国内 起步最早,并不断涌现一系列创新模式,具有丰富的商贸文化积淀。数据显示,广州现有年交易额亿元 以上的专业市场超过100家,形成全国领先的专业市场产业集群。 围绕"产业协同出海计划",广州专业市场将以"广州PRO MARKET"统一品牌形象系统开拓东南亚、中 东、非洲等国际市场,与国际贸易伙伴提升双边协作互惠,并通过常态化开展外商走进专业市场活动、 成立广州产业出海联盟、构建"广州产业出海"服务平台等举措,降低中小企业出海门槛,达到三年内带 动超200家企业出海,新增外贸额超40亿元的经济目标。 此外,会上发布了"广州PRO MARKET经典路线",11条经典路线串联越秀、荔湾、海珠、白云、天河5 个中心城区,囊括各大特色商圈、星级市场、优质品牌,一次性满足采购商和市民、游客的消费需求。 (完) (文章 ...
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开幕 共迎开放合作新机遇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12 11:37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天津6月12日电(记者李亭)12日,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国际航运展")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此次国际航运展 以"航通天下 运行未来——共迎开放合作新机遇"为主题,聚焦航运全产业链,旨在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航运领域盛会和合作交流平 台。 "中远海运将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的航运科技企业,全力布局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两大赛道。"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说。 权威成果发布是此次国际航运展的一大亮点。开幕式上,中国经济信息社、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机构发布了《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蓝皮书(2024)》 《2024年度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报告》《国际航运物流企业ESG评价通则》、船海联盟FPSO四项行业重磅成果。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受到冲击,国际航运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开幕式上,来自 国内外各港口、产业和权威研究机构的代表分享了全球港航发展的最新动态趋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杨国栋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国际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命题。全球 ...
(走进中国乡村)“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借力数字智能 产业升级香飘海外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0 15:35
中新社南宁6月10日电题:"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借力数字智能产业升级香飘海外 作者王伟臣 6月9日,广西中肯茶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大规模工业化"全自动不落地窨花生产线"正在试运行。 陈国海摄 6月9日,广西横州市中华茉莉园内花农正在采摘茉莉花。 王伟臣摄 花田间分布着智能喷水装置,花农只需手机扫码,即可启动灌溉系统。近年来,横州引入了"数字茉 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以下称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自动生成 土壤改良、农资投放模型,为花农定制植保方案。 "现在可以通过平台了解花田情况,并且随时获得生产指导,种花都有了'智慧大脑'帮忙。"雷水平说。 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茉莉花交易市场内车流如织,电动车载着新鲜的茉莉花穿梭往来。与以往凭经验议 价不同,如今花农手机端可实时更新各收购点价格,每分钟波动的行情让交易更透明。"货比三家不吃 亏,数字化让我们心里有了'明白账'。"一位花农展示着手机上的价格说。 在广西中肯茶业有限公司缘叶茉莉茶旅产业园,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大规模工业化"全自动不落 地窨花生产线"正在试运行。封闭厂房内,茶花混合、窨制、筛分等工序正全程自动化完成。 "生产线实现 ...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增进民生福祉
Jing Ji Ri Bao· 2025-06-09 21:4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基本公共 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作为重点任务,从制 度保障、资源配置、提供责任、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系统部署。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安排,意义十分重大。 一、以标准化为路径,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重要抓手。按 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 版)》,首次明确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 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9个领域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 责任和牵头负责单位,并于2023年实现动态调整。各省(区、市)对标国家标准,立足本地区实际,制 定出台了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确保在不低于国家 ...
创新金融助力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Jin Rong Shi Bao· 2025-06-05 03:14
Core Perspective - The core path to promot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 for revitaliz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chiev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building a strong agricultural nation [1] Group 1: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Financial empowerment of agricultur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inges on how finance can enabl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2] - The 2025 Central Document No. 1 emphasizes the need to develop new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ailored to local conditions,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nhancing agricultur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2] Group 2: Challenges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cluding high risks and long cycles, with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quiring years of iteration and facing high failure rates [3] - The public good natur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ults in non-exclusivity and non-competitiveness, leading to positive externalities that many enterprises and farmers can benefit from without incurring costs [3] - The geographic and seasonal dependenci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mpose strict constraints on research cycles based on crop growth seasons [3] Group 3: Current Stat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Despite various explorations to enhance financial services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inance remains extremely limited, with only 0.15% of agricultural loans allocated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loans [5] -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sectors have explored multiple angles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guarantee funds and innovative loan models covering the entire seed industry chain [5] Group 4: Mechanisms for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 - Financial mechanisms and model innovations are necessary to support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institutional breakthroughs and cross-sector integration [7] - The promotion of ESG-oriented investmen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water-saving and fertilizer-saving technologies into ESG ratings can guide capital towards green agriculture [7] -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finance" ecosystem is essential for accelerating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in agricultur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