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合理回升

Search documents
★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 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7-03 01:56
《报告》在专栏中指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业内专 家认为,价格首先取决于商品供需关系,货币是次要因素。当前货币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速,但物价仍 处低位。增加货币供给,供需关系没有改善,不能有效提高需求;如果是推动供给扩张,供过于求格局 下物价低迷状况很难改变。 业内专家指出,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一定程度上与美关税政策影响有关,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表 示担忧,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较高,但长期看我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央行推出了三 大类十项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报告》提出,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把促进物价合 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 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增 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 路,《报告》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
社融多增3.83万亿背后:债券对贷款替代作用明显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3: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5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5月末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与上月持平。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 余额为26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为32.91万亿元,同比增长 3.4%,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为87.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9%,与上月持平。 从存量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7%,同比低1个 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0.5%,同比高2.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4个百分 点。 从增量看,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其中,对 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 3.81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87亿元,同比少2884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主要是受到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拉动,并以 政府债券为主。今年政府债券发 ...
社论丨扩大有效需求,畅通供需循环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12 17:57
在倾向于增加投资、保障供给的模式下,增加货币供给可能带来产能和供给持续扩张,从而加剧供求失 衡,导致难以推动物价回升。报告认为,面对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周期性和结构性等诸多因素交 织的宏观经济环境,需进一步深化结构性改革,通过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社保等各项政策协同以 及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促进经济供需平衡、物价合理回升。 显然,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一系列政策的组合协同发挥作用,通过逐步调理化解结构性问题,实现周 期性回升。既包括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也要在供给端防止无序竞争,尤其是需避免逐底式的价 格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 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通过结构性调整改善供求关系与质量,强化民生导向改善分配以提升居民购买力的改革过程, 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动实施政策组合拳,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增 强,支撑价格回升的有利因素也将逐步增多,最终将实现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近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 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9 17:52
中国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 路,《报告》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去年10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发言时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 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本次《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 的转变。 《报告》在专栏中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强调"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我国最终 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美日等国家还较低,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较大潜力。面对外需的 不利冲击,有必要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 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报告》在专栏中对比中美日政府 债务情况,指出考虑到庞大的国有资产和较低的政府负债水平,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业内 专家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一阶段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向有消费效应的领域倾斜, 加大养老、育幼、医疗等服务消费投资力度。同时要强化基础保障,加大对农村老年人口、低保人员等 重点人群保障力度。 《报告》在 ...
重磅报告!央行,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5-09 15:21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 回顾了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情况与政策操作,并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本次《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明确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 键点;对比中美日政府债务情况,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 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报告》还在专栏中指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国别分化日趋明显。美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 退风险,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回落,但未来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预计,物价 水平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随着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将更好支撑物价水平温和回 升。 在下一阶段政策取向上,《报告》提出,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 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 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一季 ...
央行货币政策中的转变:宏观政策重点正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
Bei Ke Cai Jing· 2025-05-09 14:39
5月9日,央行发布了《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此次报告 中,针对消费的论述篇幅明显增多。如央行通过专栏,讲述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具体措施。 《报告》明确指出,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下一步,央行要加大消费重点 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指导金融机构加强消费金融服务,着重从 供给侧发力,强化对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重点服务消费领域的高质量供 给,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力度。同时,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 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美日等国家还较低,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有较大潜力。面对外需的不利冲击,有必要将促进消费内需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服 务体系已较为完善,金融机构围绕不同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 市场活力。 5月7日,潘功胜行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 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 ...
央行发布最新报告,释放重要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9 14:30
2025.05. 09 本文字数:221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 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5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 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 例如,专栏2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体现了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专栏5则从政府部门资产 负债表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日三国政府债务情况;专栏6指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 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关键点 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 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工作的首要重点任务。 当前,我国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6%,总负债相当于GDP的75%,净资产约占GDP的 91%,且资产主要为具有较好增长性的国有企业股权。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政府债务扩张有相应的资产支撑,这对于加强民生保障、完善收入分配、推动经 济转型和动态平衡都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支持 ...
央行,重磅刷屏!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14:25
报告显示,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综合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金融 市场运行整体平稳。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 市场人士表示,在各项货币政策支持下,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信贷结构进 一步优化,持续多年、多次降准降息的累积效应不断显现,社会融资环境总体处于较为宽松状态。 报告显示,新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一是进一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二是支持扩大消费,三是有力 应对外部冲击。 【导读】遭受外部冲击关键时点,货币政策积极作为 专家对此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金融秩序带来明显冲击,报告多次提及"关税政策",显示政策 层面对此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已在积极应对、重点发力,稳定外贸也将成为未来政策支持的一个重要方 向。 另一方面,在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的背景下,提振消费成为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 报告对此进行了专题论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也于近日正式推出。市场预计,未来服务领域的消费 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5月9日,央行官网发布的2 ...
加强债市建设!央行发布最新报告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9 13:30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回顾了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情况与政策操作,分析当 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本次《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明确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对比中美日政府债务情况,中国政府 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报告》还在专栏中指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在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了三大类十项举措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创设并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出支持 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工具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揽子政策出台实施非常及时,在遭受外部冲击的关键时点,稳住市场稳住预期,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积极作 为,更好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支持经济合理运行。从近年央行实践看,央行政策出台后会及时传导至金融系统,政策效果显现是比较快的。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提振消费成关键点 去年10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发言时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本次 ...
加强债市建设!央行发布最新报告
证券时报· 2025-05-09 13:25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回顾了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情况与政策操作,分 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本次《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明确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对比中美日政府债务情况,中国政府债 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报告》还在专栏中指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国别分化日趋明显。美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退风险,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回落,但未来上 涨压力依然存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预计,物价水平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随着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将更好支撑 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在下一阶段政策取向上,《报告》提出,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 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一季度货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