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

Search documents
理财年中时点规模回吐:14家公司6月环比减少9500亿元,上半年增量回落至5300亿元
news flash· 2025-07-11 08:48
汇总产品规模排名前14的银行理财公司(含6家国有行理财公司,以及8家股份行理财公司)数据,截至今 年6月末,这些机构合计理财规模达22.96万亿元,较今年5月末下降约9500亿元。因6月规模波动,14家 机构上半年增幅收窄至5300亿元。产品结构方面,上述14家公司6月份规模缩水来源于现金类产品流失 较快,该类产品较5月末下降超5500亿元,较年初降幅约8000亿元。展望后市,跨过年中时点后,7月份 理财市场规模或将迎来快速回流。据华西证券(002926)预计,7月回升幅度或维持在万亿级以上。(人 民财讯) ...
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达近31万亿元 固收类产品仍将占据主导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52
本报记者 彭妍 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半年考"成绩揭晓。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4.23万只,存续规模达 30.97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3.4%。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实现正增长,3.4%的增速虽较去年同期 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这表明银行理财市场依旧保持着稳健扩张的态势。 产品结构方面,在总计存续规模达30.97万亿元的理财产品里,非现金管理类的固收产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存续规模达到 23.4万亿元,占比75.57%。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6.85万亿元,占比22.12%。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2.08%,权益类产 品存续规模占比0.09%,两者存续规模总计0.67万亿元。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规模占比仅为0.05%。 上海冠苕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周毅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混合类、权益类产品的整体占比很低,是供需双方共同选 择的均衡结果。从需求方的角度来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整体保守,风险承受能力低,更青睐于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固 收类产品,这是银行理财客群的固有特征,短期内无法改变。从供给方的角度来说,银行理 ...
把存款逼出银行?2.46万亿存款大逃亡!银行急了,存款去哪儿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23:51
2025年一季度,一场静悄悄的财富保卫战在中华大地悄然上演,没有赢家,只有幸存者。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央行公布 的金融数据:居民存款单季度激增9.22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看似令人欣慰的数字背后,却暗流涌动,危机四 伏。 一、存款搬家:从"安全牌"到"风险场" 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初的降息潮,将三年期定存利率击穿1.8%的底线,100万存款三年利息不足5.4万元。过去五年,货 币供应量(M2)增速均值高达9.5%,民众的存款在银行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水。这种情况下,居民存款"搬家"的趋势 便愈演愈烈。 二、理财市场的暗礁:高收益的诱惑与潜在风险 存款迁徙的第一站,是看似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2025年4月,理财规模单月激增约2.18万亿元,总规模突破31.1万亿元的 历史峰值,年化收益率2.4?%的诱人前景,吸引着无数储户冒险一试。然而,理财产品亏损的案例屡见不鲜,即便如此, 对比日渐低迷的存款利率,它依然是许多人眼中的"矮子里的将军"。上海退休教师周阿姨的经历便是这股浪潮的缩影:她 将50万元存款换成了债券基金,期望每年多赚5000元利息,却因净值波动而连续三天彻夜难眠。 四、黄金的避险狂潮: ...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向好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4 01:46
"一是我国经济修复预期增强,2025年上半年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带动企业盈利改善;二是政策工具箱 发力,定向降准、再贷款等举措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带动理财规模扩张;三是资产配置优化,非标转 标进程加速,债券市场利率企稳,银行通过缩短久期、增加高等级信用债配置降低风险敞口。此外,中 小银行资本补充提速也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田利辉分析认为。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共有215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产品共 4.06万只,同比增长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截至二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 续规模突破31万亿元大关。 除了规模高增,理财产品上半年还出现了业绩分化。数据显示,占比97%的固收类产品中,纯固收类年 化收益率2.84%,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43%,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进入7月份,银行理财的"年中考"成绩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银行理 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2%。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总体发展平稳,势头向上向好。"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金融时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 ...
中证银行ETF(512730)红盘上扬,银行理财吸引力持续上升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2 06:18
截至2025年7月2日 13:55,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强势上涨1.14%,成分股上海银行(601229)上涨 3.08%,宁波银行(002142)上涨2.44%,紫金银行(601860)上涨2.31%,民生银行(600016),苏州银行 (002966)等个股跟涨。中证银行ETF(512730)上涨0.90%,最新价报1.79元。 进入7月份,银行理财的"年中考"成绩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 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2%。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监管叫停手工补息的背景下,同期限理财收益的吸引力持续上升,将吸引更多资金涌入银行理财市场。 中邮证券指出,存款降息短期内带来银行负债端紧张,但中长期来看,银行负债成本趋于下降, 同时 随着三季度长期限存款集中重定价, 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有望超预期。 随着银行负债端下行, 市场利率 中枢有望进一步下行, 考虑到 6月末银行板块调整较大, 调整后国有银行股息率将进一步提升。 中证银行ETF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 资者提供分析工具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创新高 固收产品成增长“主力军”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3 16:08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据华源证券固收廖志明团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5月末,银 行理财存续规模合计31.5万亿元,较4月末增加0.19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58万亿元。与此同时,产 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固收类产品成为理财规模反弹的最核心资产。 高政扬进一步分析,在央行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将延续"资金搬家"效应,推动理财 规模持续扩张。叠加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固收+"、混合类产品创新拓展收益空间,且居民财富管理需 求持续释放,理财作为中低风险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仍具备坚实的市场基础。但需警惕,若理财产品 收益率持续走低、净值波动加剧,可能削弱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意愿。因此,未来理财市场的增长将更多 依赖于产品创新与资产配置能力的提升,以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突破,市场分化将加剧,净值型理财 和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不容忽视的是,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收益空间压缩的问题依然存在。为应对这一局面,多家银行理财 子公司已启动策略调整。今年5月份以来,中银理财、建信理财等多家公司发布旗下理财产品降费公 告,也有多家理财子公司同步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在竞争日益 ...
低利率倒逼理财觉醒:高收益产品成“限量版潮品”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7 07:24
"短期高收益"产品成银行理财子公司揽客利器。例如,平安理财推出的一款最低持有14天的理财产品, 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12%,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6.02%。招银理财5月初也推广多款R1、R2风险级别 的理财产品,部分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可达3.4%。这类产品的收益率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吸引了大量 资金从存款"搬家"到理财市场。 长期限产品方面,据智通财经报道,如一年期、两年期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上限则多在3%左右。 与此同时,多家理财公司在持续创新产品模式,加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5月5日至11日一周,全市场共新发行506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04款。 其中,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58%,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为2.22%,环比上涨0.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理财市场正在迅速扩容,投资者对高收益产品的热 情高涨。 理财新生态崛起 社交平台成投资策略新战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在低利率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储蓄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投资者们开始借助数字 平台,通过精细化操作和社交化分享,寻找新的财富增长机会。银行理财子公司则通过推出高收益 ...
存款大迁徙:投资者“蹲点抢额度”
第一财经· 2025-05-26 12:54
2025.05. 26 本文字数:284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王方然 早上8点55分,深圳的阿亮(化名)手机闹钟准时响起。他迅速点开银行APP,手指悬在屏幕上方, 眼睛紧盯着屏幕——9点整,一款7天期产品的额度即将释放,这款产品近期的7日年化收益率多在 3%左右。3秒后,页面刷新,他闪电般点击"购买",输入金额,确认……啪!"已售罄"的红色提示瞬 间弹出。"又没抢到!"阿亮叹了口气,这已经是他这周第三次扑空。 近日,像阿亮这样"抢理财"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 祭出"短期高收益"产品,部分新发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冲上6%,吸引大批资金从存款"搬家",投资 者"蹲点抢额度"等新型理财战术应用而生。 "秒杀"抢额度 随着高收益新品的密集面市及费率下调,理财市场催生出一批蹲新发、抢额度的"淘金客",他们试图 通过精细调仓,抢占新发理财产品高收益窗口期。阿亮便是其中一员。 "要想获得高收益率,要掐准三个关键点。"阿亮向记者介绍他的操作秘诀。首先是选品,在银行APP 中筛选成立不足3个月的首发热销产品;其次是择时,通过分析净值曲线,避开已经兑现收益的"过 气网 ...
存款大迁徙: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客,投资者“蹲点抢额度”
Di Yi Cai Jing· 2025-05-26 10:06
预期高收益率产品涌现 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揽客",预期高收益率产品涌现。例 如,平安理财推出的一款最低持有14天的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12%,成立以来年化收益 率6.02%。招银理财5月初也推广多款R1、R2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部分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可达3.4%。 高收益产品并非个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在售理财产品中,34只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上 限超过了6%,其中包括固定收益类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 能否真正转化为理财市场的长期资金,并持续提供增长动能,可能仍存诸多变数。 早上8点55分,深圳的阿亮(化名)手机闹钟准时响起。他迅速点开银行APP,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眼 睛紧盯着屏幕——9点整,一款7天期产品的额度即将释放,这款产品近期的7日年化收益率多在3%左 右。3秒后,页面刷新,他闪电般点击"购买",输入金额,确认……啪!"已售罄"的红色提示瞬间弹 出。"又没抢到!"阿亮叹了口气,这已经是他这周第三次扑空。 近日,像阿亮这样"抢理财"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祭 出"短期高收益"产品,部分新发产品年化 ...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增长,固收类产品占主导
news flash· 2025-05-14 21:57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显示,截至一季度 末,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到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 占比97.22%,同比增加0.57个百分点。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8.33%。一季度 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高于去年同期平均水平。经济回升向好及央行宽松信号提振 了市场信心,刺激资本流入理财市场,推动产品规模和数量增长。(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