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定义车辆
icon
Search documents
日产披露第3代LEAF,变为SUV、续航超600km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07:30
日产新款EV"LEAF"(该公司提供) LEAF在2010年作为全球首款正式量产的EV登场。第3代LEAF更新为小型SUV。续航距离比 原来增加3成,达到600公里以上。最快可在35分钟内完成日常使用所需的充电。新款LEAF 的价格…… 日产汽车6月17日发布了时隔7年升级的纯电动汽车(EV)"LEAF(中国名:聆风)"的概 要。LEAF在2010年作为全球首款正式量产的EV登场。第3代LEAF更新为小型SUV。续航距 离比原来增加3成,达到600公里以上,属于世界最高水平。日产将在海外企业有优势的EV市 场卷土重来,将其作为经营重建的立足点。 "力争打造颠覆EV续航距离短、充电麻烦常识的新时代汽车"。在记者会上,商品策划负责人 远藤庆至表现出了自信。 新款LEAF的价格目前尚未公布。日产表示,力争实现与其他公司相比具有竞争力的价位。为 了确保利润,销售价格将提高。新款LEAF的价格走向备受关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为了延长续航距离采取了各种努力,例如设计为容易减少空气阻力的形状。续航距离因销售 地区而不同,在美国最大可达303英里(约490公里),在日 ...
戴姆勒卡车与沃尔沃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要干啥?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8 02:32
Coretura将总部设于瑞典哥德堡,已于2025年6月初开始运营,来自沃尔沃集团的 Johan Lundén出任首席执行官。Coretura采用与客户合作共同开发的方式,计划在 本十年末推出首批车载产品。同时Coretura支持开放合作,诚邀志同道合的新老供应 商和合作伙伴共塑行业的未来。 鼓姆勒卡车和沃尔沃集团在合资公司以外仍保持竞争关系,并将各自继续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关于戴姆勒卡车 戴姆勒卡车控股公司(戴姆勒卡车)是全球领先的商 用车企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0多个主要分支机 构和10万多名员工。 1896年,戴姆勒卡车的创始人 发明了卡车,拉开了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帷幕。时至今 日, 戴姆勒卡车的初心始终如一: For all who keep Coretura将总部设于瑞典哥德堡,已于2025年6月初开始运营,来自沃尔沃集团的Johan Lundén出任首席执行官。Coretura采用与客 户合作共同开发的方式,计划在本十年末推出首批车载产品。 开启商用车的数字化未来 Coretura的使命是构建一个标准化且开放的软件定义车辆平台和专用于商用车的操作 系统。其业务还包括规范设计和批量采购用于商 ...
弘则研究 :汽车电子架构进展跟踪
2025-06-04 15:25
弘则研究 :汽车电子架构进展跟踪 20250604 摘要 汽车电子架构正从域控制器向区域计算平台过渡,中央计算平台与区域 控制器集成度各异,部分集成底盘功能,通信方式由 CAN 总线向以太网 演进,小鹏汽车支持以太网通讯,吉利 BEI3.0 左右域控则不支持。 配电方式由传统继电器长线束连接转向基于轻型 ECU 的车辆模式管理, 实现按需供电,优化能耗,提高效率与可靠性,重要负载单独供电,非 重要负载分路挂载。 汽车制造商减少传统 MCU 使用,如领跑汽车仅用 28 个,因车型配置差 异导致 ECU 数量不同,高端车型功能多,需预留硬件资源,座椅加热按 摩等功能未直接集成至 DCU 以降低成本。 随着域控制器集成,硬件资源预留,汽车制造商将更多功能作为标配, 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硬件、线路、研发、售后及测试成本,领克 3.5 代 产品成本较上一代下降 30%-40%。 软件定义车辆(SOI)将整车能力抽象,通过服务域通信传输,简化更 新流程,缩短更新链路,提高灵活性和效率,通过调用摄像头或雷达数 据,实现电动开门等新型智能功能。 Q&A 近年来汽车电子架构的发展情况如何?各大主机厂和供应商在这方面有哪些具 体进 ...
日本车企针对AI自动驾驶技术展开合作
日经中文网· 2025-05-31 08:01
丰田及本田等正在使用AI的自动驾驶技术上展开合作。各家企业为了确保安全性,将共同努力构 建AI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日本政府支持合作体制的建设,还对相关中小企业进行援助,以推动 零部件的国产化…… 为了推动普及,计划利用中央政府部门的公用车进行AI自动驾驶的验证。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 在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卡车的驾驶验证,但在将其扩展到普通公路时,将考虑运用AI技术。 丰田及本田等日本国内主要厂商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的自动驾驶技术上展开合作。各家企业 为了确保安全性,将共同努力构建AI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日本政府支持合作体制的建设。还开 始对相关中小企业进行援助,以推动零部件的国产化。 在基于AI的自动驾驶中,AI通过车辆上配备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识别周围的人和障碍物,并掌控方 向盘。美国和中国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有的企业在AI技术开发上投入了相当于数千亿到1万 亿日元的资金,推动自动驾驶模型的升级。 与按照地图信息进行操作的现有自动驾驶相比,AI自动驾驶有望实现更顺畅的行驶。能够减少摄 像头和传感器的数量,还可以降低每辆车的平均成本。 另一方面,AI基础设施的建设被认为难以单独完成,费用也相当高。有声音指出在遭 ...
耐世特(1316.HK):主业盈利能力回升 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
Ge Long Hui· 2025-05-23 18:00
Group 1 - The 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 is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from EPS to steer-by-wire technology, which offers better responsiveness, enhanced autonomous driving capabilities, and improved emergency steering safety [1] - The steer-by-wire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L3+ autonomous driving, with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since its first mass production application in the 2013 Infiniti Q50 [1] - The company is experiencing a recovery in its main business profitability and is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steer-by-wire chassis product portfolio, integrating trends such as electrification, automation, and software-defined vehicles [1] Group 2 - The company's net profit margin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a projected net profit of $61.72 million in 2024, a 68.1% increase from $36.74 million in 2023 [2] - The company secured project orders totaling $6 billion in 2024, with 31% from new business, including multiple steer-by-wire orders, showcasing its strong competitiveness [2] - The company plans to strategically expand into the steer-by-wire chassis field with the release of rear-wheel steering (RWS) and electronic mechanical brake (EMB) system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further enhancing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2] Group 3 - The company is forecasted to achieve revenues of $4.469 billion, $4.772 billion, and $5.068 billion from FY2025 to FY2027, with year-on-year growth rates of 4.5%, 6.8%, and 6.2% respectively [2] - The projected net profit for the same period is $121 million, $162 million, and $186 million, reflecting growth rates of 96.2%, 34.1%, and 14.4% respectively [2] - Given the rapid profit growth phase, the company has a target price of HKD 7.61 per share, indicating a 24% upside potential from the current price, with a corresponding FY2025E PE of approximately 19 times [2]
丰田所有车型将实现后加装功能
日经中文网· 2025-05-20 03:07
丰田RAV4 丰田将可以后加装利用高性能摄像头等检测周围环境并发出警报的系统以及在停车时通过雷达检测障碍 物的功能。在设计阶段预留传感器布线等,以便于未来升级。 丰田的后加装服务已由负责汽车包月服务的日本KINTO公司在部分车型中开始实施。这一服务将在 2025年秋季推出的新款SUV"RAV4"以后的所有新车中应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消费者可以通过追加费用,安装先进的安全装置等。这将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为每辆车创造更多的 收益…… 关于制造时安装的选配件,丰田汽车所有车型都将能在交车后另行加装。消费者可以通过追加费用,安 装先进的安全装置等。这将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为每辆车创造更多的收益。 2025年秋季以后上市的新车型将逐步支持这种做法。由于人口减少,日本国内市场必然要萎缩,为了保 持销售额,必须增加新车销售以外的服务等。 追加功能方面,美国特斯拉作为软件定义车辆(SDV),提供有偿更新自动驾驶功能等的服务。丰田也 将在推进SDV开发的同时,充实先进安全装置等硬件功能的后加 ...
本田在广州的发动机产能减半,靠EV反攻
日经中文网· 2025-03-11 03:00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获悉,本田将把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发动机工厂的产能减 半。这相当于中国市场销售的搭载发动机的汽车的30%。在中国,由于当地企业的攻势,纯电动汽车 (EV)正在迅速普及。在纯电动汽车方面薄弱的本田正陷入苦战,将加快结构改革。 丰田和日产汽车等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均遇到困难。日产也开始减少产能。本田的减产规模将成 为日系车企中最大的一家。 本田与中国东风汽车集团合资的"东风本田发动机"位于广州市的发动机工厂的产能将从每年52万台减少 至一半。3月底将停产一条生产线。 本田与中国广州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运营的3家发动机汽车组装工厂中,有一家工厂也于1月停产。 年产量为24万辆。 2家工厂均征集了自愿离职员工。 本田在车展上展出的发动机汽车(2024年11月,广东省广州市) "东风本田发动机"位于广州市的发动机工厂的产能将从每年52万台减少至一半。这相当于本田在中国 市场销售的搭载发动机的汽车的30%。在缩小发动机汽车生产体制的同时将加强EV的开发,4月在中国 成立负责软件开发等的新组织…… 本田3月6日起上市了纯电动汽车新品牌"烨"系列。采用了在中国新研发的纯电动汽车底盘。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