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能
icon
Search documents
老黄又投了一个核电站
量子位· 2025-08-29 06:58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当AI狂飙到极限,黄仁勋盯上了核电。 最新消息, 英伟达 旗下风投部门NVentures,参与了核聚变初创公司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 最新一轮8.63亿美元融 资。 除英伟达外,此次投资方还包括老股东Khosla Ventures及 谷歌 母公司Alphabet,以及多家主权财富基金和投资银行。 此次融资将用于推进建设CFS聚变能源示范系统,并加速首座商用核聚变发电厂的开发。 黄仁勋再次投资核电领域 自成立以来,CFS已累计融资约 30亿美元 ,是所有核聚变初创企业中融资最多的,约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的 三分之一 。 其最近一轮融资是2021年完成的B轮融资,筹集资金达 18亿美元 。 尽管CFS此前已经获得老虎环球资本、比尔·盖茨、谷歌和能源巨头埃尼等投资者的支持,但黄仁勋此次投资CFS尚属 第二次涉足核能 。 今年6月, 黄仁勋首次投资核电领域 ,参与了由比尔盖茨创立的核能公司TerraPower最新一轮6.5亿美元融资。 回到CFS,这次投资不仅象征着黄仁勋对核聚变能源前景的信心,也表明英伟达希望通过 ...
中银国际与中核国际联合举办专题研讨会
Ren Min Wang· 2025-08-29 06:22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全球能源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核电作为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形 式正迎来广阔发展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助力中国核能行业拓展海外资源、提升全球影响力 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8月22日,中银国际与中核国际在深圳联合举办"推进香港矿业资本市场建设,助力中国核能行业出 海"专题研讨会。会议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大势,围绕借助香港资本市场平台提升中国核能 产业国际化融资能力、保障海外资源获取和优化产业链布局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核集团与中核国际代表介绍了公司在海外资源获取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为中核集团打造的 核能海外平台,中核国际近年来在天然铀贸易、境外股权合作及资本市场交流等方面奠定业务基础,正 持续借助港股平台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并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提升市场对核能及天然铀行业的关 注。 与会专家指出,针对核能行业特性,金融机构可通过灵活设计增发、可转债、境内外债券等多元化融资 产品,并结合绿色、转型与可持续金融标签,协助包括中核国际在内的央企拓展融资渠道与国际投资者 群体。同时,香港市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丰富的国际投资资源,为央企加速海外布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外 ...
中广核矿业(1164.HK):天然铀供需共振 业绩弹性可期
Ge Long Hui· 2025-08-28 12:10
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刘俊/苗雨菲/戚腾元/马梦辰 全球核电政策共振,天然铀需求前景积极 政策端,2025 年6 月世界银行宣布解除核电融资禁令,适用于新建核电项目、加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的部署和现有核电站延寿,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 家核能有序发展,标志着全球核电政策实现转身。装机侧,截至1H25,全球在运核电净装机容量为 376GW(416 台),印度一台0.63GW 机组实现并网,比利时和中国台湾省关停两台,共1.38GW;在建 65GW(62 台),其中新开工5 台(3台来自中国),总装机容量为5.85GW。价格端,长协铀价在 80$/lbs 横盘5 个月后,7 月TradeTech 统计价格月环比上涨2$/lbs 至82$/lbs,反应公用事业与天然铀生产 商等市场参与方对天然铀基本面的积极预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国际贸易业务一次性亏损影响符合业绩预告,因此维持25-27 年归母净利3.48、10.39、11.23 亿港币(同比+1.84%、+198.42%、+8.04%),对应EPS 为0.05、0.14、0.15 港币。我们参考Visibl ...
江苏神通:公司2025年上半年通过核能业务板块获得新增订单4.83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8-27 10:42
证券日报网讯江苏神通(002438)8月27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积极关注国 内已获批准正在建设的核电站的招标需求,持续为中核、中广核、华能等工程公司新建核电机组提供各 类核级阀门及装备,公司2025年上半年通过核能业务板块获得新增订单4.83亿元,大致对应6~7台新批 准核电机组。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初,预计还将有约10台新核准核电机组的阀门及各类装备招标工作 陆续启动,公司将积极参与其中。 ...
中国核能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期间溢利8554.9万元 同比增加21%
Zhi Tong Cai Jing· 2025-08-26 13:4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益5.33亿元人民 币,同比减少28.6%;期间溢利8554.9万元,同比增加21%;每股基本亏损4.65分。 ...
中国核能科技(00611)发布中期业绩 期间溢利8554.9万元 同比增加2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3:39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核能科技(00611)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 收益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6%;期间溢利8554.9万元,同比增加21%;每股基本亏损4.65分。 ...
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中期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22.4%至8612.2万元
Ge Long Hui· 2025-08-26 13:33
格隆汇8月26日丨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收益为人民币5.33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6%。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22.4%至人民币8612.2万元,而每股基本盈 利为人民币4.65分(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3.80分(经重述))。 溢利增加主要乃由于集团持续提升电站智慧化运维水准,不断提高设备投入率及发电量。截至2025年6 月30日,集团在运维电站合计117座,其中:风光电站103座。 ...
中核国际与中银国际联合举办专题研讨会 ——聚焦香港资本市场建设 助力中国核能行业高质量出海
Ge Long Hui· 2025-08-26 03:28
与会专家指出,针对核能行业特性,金融机构可通过灵活设计增发、可转债、境内外债券等多元化融资产品,并结合绿色、转型与可持续金融标签,协助包 括中核国际在内的央企拓展融资渠道与国际投资者群体。同时,香港市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丰富的国际投资资源,为央企加速海外布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会议还就海外监管环境、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及资本市场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各方一致表示,中核国际与中银国际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 强协作,共同推动中国核能产业链在香港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支持,为中国核能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核国际有限公司 中核集团与中核国际代表介绍了公司在海外资源获取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为中核集团打造的天然铀海外平台,中核国际近年来在天然铀贸易、境 外股权合作及资本市场交流等方面奠定业务基础,正持续借助港股平台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并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提升市场对核能及天然铀行业的关 注。 中银国际代表分享了在天然铀与矿业资本市场领域的实践经验,多次为中外矿业及能源企业完成股权配售、可转债发行等融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境外矿业 融资与并购服务经验。 8月22日,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积极响应 ...
【生态环境周观察】六部委召开光伏“反内卷”座谈会;特朗普称将不再批准光伏、风电项目
Tai Mei Ti A P P· 2025-08-25 11:02
特朗普称将不再批准光伏、风电项目 美国时间8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个人创立的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发贴,称"那些依靠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国家,他们的电力和能源成本 都在创纪录飙升。这是本世纪最大的骗局!我不会批准那些破坏农民利益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美国愚蠢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相关言论被视 为对美国清洁能源前景的又一次打击。此前8月15日,美国国税局发布的公告给出了对新能源项目的税收抵免较为宽松的要求,光伏板块刚刚应声大涨。但 特朗普言论一经发布,光伏板块再次承压,前期涨幅较大的户用光伏系统供应商Sunrun、光伏制造龙头First Solar等股价都出现了回调。 事件 【生态环境周观察】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 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 政策 六部委召开光伏"反内卷"座谈会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 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
瞭望 | 加速迈向未来产业
Xin Hua She· 2025-08-25 08:24
未来产业的突破性进展依赖多学科深度协同。当前传统学科间的边界正加速消弭,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 能力与复合思维特质的科研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资产 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探索"监管沙盒"、触发式监管,对看不准的新事物设置"初创包容期"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抉 择。未来技术是未来产业的基石,其生成路径充满不确定性。如何强化源头技术供给、突破转化瓶颈、 培育关键人才、平衡发展与安全,构建高效的技术生成逻辑链,是破题的关键。多位权威专家就此建言 献策。 以未来技术供给夯实未来产业基座 《瞭望》:如何更好锻造未来技术策源地,形成多维度的技术供给体系? 王晓明:未来产业具有前沿性、战略性特征,其发展需三类技术协同供给: 吴宜灿:先进核能创新技术具有清洁、高效、稳定等特性,是未来清洁能源的关键技术。 在长期基础研究投入下,我国先进核能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以压水堆为基础的第三代大型核电技术 等商用示范工程建成发电或者正在建造;第四代核能系统已逐步完成实验堆、示范堆建成测试,以铅基 反应堆为代表的新一代小型可移动模块化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