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

Search documents
国家发改委:截至5月5日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
Cai Jing Wang· 2025-05-20 03:34
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加快落地、持续显效,成为扩消费、稳投资、 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 二是有力拉动投资增长。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 64.5%。与"两新"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制造业技改、原 材料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9%、13.4%、8.2%、5.1%、2.7%。 三是有力推动转型升级。随着绿色、智能、高品质产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设备更新推动企业生产效率 持续提升,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数字产品制造业增 加值均同比增长10.0%;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产品增速分别为43.1%、 38.9%、35.9%、11.7%;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增长33.9%;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5%, 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四是有力改善社会民生。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有效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截至5月5日,全国汽 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 ...
蝶变、拉满、C位……划重点!解锁4月经济数据顶压增长背后政策“组合拳”密码
Yang Shi Wang· 2025-05-20 01:58
央视网消息:4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消费、外贸、投资等一系列释放出积极信号的数据,透露出哪 些重要信息?这背后的"政策密码"是什么? 4月份经济数据出炉了!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实现稳定增长,这背后是政策"组合拳"发力的结果。 重点一:工业生产增长迅猛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像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都超过了50%。为什么能增长这么多?得益 于宏观政策组合拳。"两新" 政策给产业升级按了"加速键",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购置力度,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直接"拉 满"。现在,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 重点二:市场销售"节节攀升"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家用电器、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零售额都是在高位增长。各地各部门都在搞提振消费专项行 动。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让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占据"C位"。 重点三:外贸"乘风破浪"韧性足 2025年1—4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背景下,实现如 此增长殊为不易。这得益于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 ...
4月中国经济,为何能顶住压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23:51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王磊彬 张克瑶 王鑫 朱娟 程帅星】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 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备受关注。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 况。数据显示,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随后,大河财立方专访了多位专家,解读经济数据、透视经济现象,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赵刚 我国有条件、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刚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份,在外部冲击加大的情况下,一些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有所加大,但是从经济的整体运行来 看,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在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国家畅通了国内经济大循环,中国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顶住了 压力,稳定了增长。"赵刚说,在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 器及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6%、28.9%、23.9%、17.6%。4月份,固定资产 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0%。 王青 外部经贸环境急剧变化,我国宏观经济保持较强 ...
CEO职责不是找钱,是赚钱:易点云CEO纪鹏程创业10年后的感慨
混沌学园· 2025-05-19 11:57
这几年 "经济周期"经常被人提起,很多人完整经历过了市场的扩张期和收缩期后,切身体会到其中的冷 暖,对周期的感受就更加强烈。 一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对周期变化。周期可以分为偏外部的经济周期和偏内部的 企业生命周期。 周期像浪潮,考验着企业的韧性,也考验作为 "船长"的企业管理者的掌舵能力。 前段时间 , 易点云 CEO、混沌学园一期学员纪鹏程 就跟混沌君 聊到 了周期的 话题 。 他认为,受周期影响最大的是人的心态。企业要想穿越周期,首先是创始人要有使命感,进而通过 "育 人"影响企业里非常核心的一群人,他们有长期主义精神,心态足以跨越周期,这样团队整体上就能稳 住,再进行组织调整,选出更多有使命、愿景的人。这样最终打造出的"高韧性组织",自然就能穿越周 期。 易点云作为港股上市、中国最大的办公 IT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去 年营收13.57亿元,较上年增长6.8%,经调整净利润8016.9万元,较上年增长427%,活跃客户数、在 服务设备数量分别增长9.1%、14.1%。在经济寒冬中,其业绩实现了令人振奋的逆周期增长。 今年是 易点云 成立的第十年,算是完整经 ...
日经BP精选:佳能等多功能一体机企业再迎特朗普冲击
日经中文网· 2025-05-09 03:31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开设了"日经BP精选"栏目。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的一员,成立于1969年。 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敬请读者关注。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BP ,作者日经BP (本文由日经BP提供)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 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我们聚焦"经营 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日本的多功能一体机制造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9成,目前正站在重新审视战略的十字路口。这是因为 企业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如果适用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将会面临巨大的负担。在无 纸化办公的影响导致需求呈现减少态势的多功能一体机市场,行业重组的动向也在推进。如果加征关税 的逆风导致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关乎生存的战斗可能在国内外加速。 "每天都被对等关税的话题摆布,很头疼",一家多功能一体机制造商的负责人如此表达了内心想法。他 们烦恼的根源在于生产多功能一体机和碳粉等消耗品的基地选址。从制造成本的角度出发,许多企业已 将大部分主要基地转移到了中国和东南亚,但根据特朗普总 ...
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底色
Jing Ji Ri Bao· 2025-05-06 21:55
当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效率变革,中国制造就从规模优势转向"技术溢价",实现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加快融合。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3个百 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0.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 资增长28.5%。高技术产业投资的良好增势,与新动能的持续壮大同向而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 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逐步畅通。 "三新"经济重塑增长逻辑。一季度,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9.6%、25%。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稳步提升,目前已 接近20%。这些产业的爆发,既是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投票,更反映了中国经济正努力摆脱传统路径依 赖。 今年以来,各地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从生成式AI到人形机器 人,再到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民营经济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 力。DeepSeek大模型、宇树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的亮眼表现,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 ...
易点云3月28日回购440.75万股,耗资793.34万港元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3-28 12:06
Group 1 - The core point of the article is that 易点云 has been actively repurchasing its shares, with a total of 11 buybacks this year, amounting to 626.10 million shares and a total expenditure of 1,126.85 million HKD [1][2] - On March 28, 2025, 易点云 repurchased 4.4075 million shares at a price of 1.800 HKD per share, totaling 7.9334 million HKD [1][2] - The stock closed at 1.820 HKD on the same day, reflecting a 1.11% increase with a total trading volume of 12.9117 million HKD [1][2] Group 2 - The detailed buyback history shows various dates, share quantities, and prices, indicating a consistent strategy in managing share repurchases [2] - The highest repurchase price recorded this year was 1.880 HKD on January 13, while the lowest was 1.670 HKD on January 2 [2] - The total amount spent on the most recent buyback was 7.9334 million HKD,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the overall repurchase strateg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