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Search documents
这是“协议”还是欧盟的“损失控制文件”?
Yang Shi Xin Wen· 2025-08-24 00:44
Core Points - The EU and the US announced a new trade agreement detailing tariffs and market access, with the US imposing a 15% tariff on most EU goods while exempting certain products [1] - The EU committed to eliminating tariffs on US industrial goods and providing preferential market access for US sea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1] - The EU plans to purchase $750 billion worth of US liquefied natural gas, oil, and nuclear products by 2028, along with $40 billion in US AI chips [1][2] Group 1 - The US will impose a 15% tariff on most EU imports, while certain natural resources, aircraft, and generic drugs are exempt [1] - The EU will eliminate tariffs on US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provide preferential access for US seafood and agricultural goods [1] - The EU aims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ts procurement of US military and defense equipment [1] Group 2 - The agreement has raised concerns about fairness, with critics arguing it disproportionately favors the US [4][8][16] - There are unresolved issues regarding steel and aluminum tariffs, with no clear solution provided in the agreement [9] - The digital regulatory divide remains a significant point of contention, with no substantial progress made in this area [11] Group 3 - The agreemen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terrible, complete surrender" by some EU officials, highlighting the lack of reciprocity [8] -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potential negative impact on European growth and employment due to the perceived imbalance in the agreement [16] - The agreement lacks legal binding,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its long-term viability and enforcement [20][23] Group 4 - The EU is expected to initiate legislation to ensure the US commits to reducing auto tariffs retroactively [23] - The agreement is seen as a "loss control document" for the EU, reflecting its dependency on the US [23][25] - Future negotiations are anticipated to address a fair and balanced trade agreement, although skepticism remains about the EU's leverage [25]
中国攻克50年材料大坑,2万年无限能源梦成真,美国看傻眼!
Sou Hu Cai Jing· 2025-08-23 20:29
在甘肃广袤无垠的荒漠腹地,一座银白色的未来主义建筑拔地而起,宛如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静默而神秘。步入其中,你会被一片灼热的橙红色所包围—— 700摄氏度的熔盐,如同潜伏的火龙,在纵横交错的管道中安静地流淌,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热浪。这股热流,不仅仅是炙热的能量,更承载着一个困扰全球 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终极命题的答案。 利用地球储量几乎无限的"钍"元素来发电,一直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却始终难以照进现实,原因令人扼腕——最基础、也是最关键 的问题,卡在了材料上:寻觅不到一种能够经受住高温和剧毒熔盐腐蚀的坚固"容器"。 驯服700度的火焰之河 因此,今天故事的主角,并非那座宏伟的反应堆,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管道。正是中国科学家们呕心沥血研发出的特殊合金材料,如同开启"无限能源"大 门的钥匙,将美国科学家几十年前停留在图纸上的美好蓝图,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一道扼住超级大国的材料瓶颈 回溯过往,钍能源的宏伟梦想之所以被搁置了半个多世纪,并非因为核物理理论的深奥难懂,而是败在了材料腐蚀这一"熔"点上,着实令人扼腕叹息。这段 历史,充满了探索的艰辛和失败的泪水。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率先尝试了钍基熔盐 ...
中方与ITER组织成功签署重大现金任务协议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8-22 12:26
人民财讯8月22日电,记者获悉,2025年8月19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简称"核聚变中 心")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成功签署《ITER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以下简 称"协议")。这是中方在ITER实物贡献(采购包)之外承担的重大现金任务协议。 ITER项目磁体变流器电源系统为ITER纵场线圈、极向场线圈、中心螺线管线圈和校正场线圈等超导线 圈提供可变功率的电力。根据ITER组织采购计划,该电源系统分成一期和二期两个阶段实施。一期任 务由中国和韩国以采购包形式承担,二期任务将与一期任务进行串联连接和系统集成。按照任务协议,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 (601985)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形成联合体,承担两套极向场变流 器电源、四套垂直稳定场变流器电源及一、二期变流器电源间直流连接母线等设备的设计、样机研制、 批量制造、集成测试和现场安装调试等任务。 ...
欧美贸易协议细节公布 欧盟官员和专家:关键诉求未获突破
Yang Shi Xin Wen· 2025-08-22 02:16
欧盟与美国8月21日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双方在7月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对于这份协议,欧盟贸易官员和专家学者表示,这份协议对欧盟来说谈不 上公平,将对欧洲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稀缺自然资源、飞机及零部件、仿制药等得到豁免。 欧盟承诺取消对美国产工业品的关税,并为美国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欧盟还计划到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 产品,另采购400亿美元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同时计划大幅增加对美军工和防务装备的采购。欧盟企业还将在美国战略性行业新增6000亿美元投资。 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葡萄酒、烈酒等对欧盟较为重要的利益领域未纳入协议降税清 单,美方非常清楚这是欧盟的重点诉求,未来双方将继续探讨。谢夫乔维奇说,将努力争取降低这些产品的关税。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对此表示,"根本谈不上公平交易,很多关键问题也未得到解答。协议中明显偏向美国的不平衡现象正日益明 显。"贝恩德·朗格指出,该协议将对欧洲的增长和就业产生 ...
在建核反应堆六十三座,总装机超七十吉瓦 全球核能发电量持续增长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8-21 22:28
国际能源署在最近发布的《2025年电力市场年中更新报告》中表示,受日本重启核反应堆、美国与法国 核电强劲增长以及亚洲地区新建核电项目的推动,全球核电发电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到2026年,全球 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将共同满足新增电力需求。该机构不久前发布 的《通往核能新时代的道路》报告也指出,各国对核能的关注已达到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的最 高水平,为未来数十年的核能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前,核能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10%,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低碳能源。目前,全球运行中的核反应堆 近420座,其发电量有望在2025年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全球在建核反应堆达63座,总装机容量超70 吉瓦,为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能源署分析认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不仅覆盖传统产 业,还延伸至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过去10年,全球电力使用量的增长速度是总 体能源需求的两倍,并且增速还将继续加大。在电力需求增长和去碳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已有40多个国 家支持扩大核能应用。 在东南亚地区,核电项目正陆续启动。越南计划重启400万千瓦的核电站建设;印度尼西亚打算在2030 ...
中广核矿业(1164.HK):国际贸易扰动不改自产贸易积极趋势
Ge Long Hui· 2025-08-21 20:01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issued a profit warning, expecting a net profit of approximately -90 to -40 million HKD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a significant decline from a net profit of 113 million HKD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 primarily due to fluctuations in spot uranium prices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and a decline in joint venture performance [1][2] Group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company's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faced a cost-price invers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with unit sales costs ranging from 68 to 74 USD/lbs U3O8, while contract sales prices were between 58 to 61 USD/lbs U3O8, resulting in a gross loss of 7 to 16 USD/lbs U3O8 [1] - The estimated los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egment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is approximately -362 to -312 million HKD [1] Group 2: Future Sales Agreements - A new three-year uranium sales framework agreement for 2026-2028 was approved, adjusting the pricing mechanism to 30% base price and 70% spot price,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ase prices from previous years [2] - The new base prices for 2026, 2027, and 2028 are set at 94.22, 98.08, and 102.10 USD/lbs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previous years' prices [2] Group 3: Industry Outlook - The global nuclear energy revival is supported by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decarbonization goals, energy security needs, AI-driven electricity growth, and geopolitical changes [2] - Recent policy actions in the U.S. and Japan, along with agreements between major companies for nuclear power purchases, indicate a positive outlook for nuclear energy demand [2] - The long-term price of uranium is expected to remain strong, with recent statistics showing a month-on-month increase in uranium prices [2] Group 4: Earnings Forecast and Valuation - The company's net profit forecast for 2025 has been revised down by 51% to 348 million HKD due to one-time los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while net profit estimates for 2026 and 2027 are projected at 1,039 million HKD and 1,123 million HKD respectively [2] - The target price is maintained at 2.43 HKD, with a "buy" rating supported by a valuation of 18.0x P/E for 2026 [2]
可控核聚变产业化竞赛鸣枪
Zheng Quan Ri Bao Zhi Sheng· 2025-08-21 16:40
"EAST、HL—3等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不断突破的运行纪录,标志着中国核聚变正稳步从'科学可行 性'向'工程可行性'迈进。"姜震表示,我国核聚变已历经原理探索、装置研究及规模实验阶段,正逐步 进入燃烧实验和实验堆阶段。 在政策层面,核聚变已被纳入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布局。自2020年9月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家政策 对可控核聚变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不仅在科研资金和研发基地建设方面给予保障,还通过专项政策 推动其前期研发和工程应用。 本报记者 向炎涛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作者刘慈欣描绘了一个因可控核聚变而改变的未来世界:城市上空漂浮着无数 电力网络,能源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人类摆脱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文明在无限能量的支撑下迎来了 空前的繁荣。这一图景曾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幻想,但如今,现实正加速推开这扇"终极能源"的大门。 今年以来,中国科研团队不断刷新可控核聚变装置纪录。近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国聚变公司")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直属的二 级单位,这家国家队企业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当前,一场 围绕"终极能源" ...
【奋楫前行•十四五话国力】创新能力:自立自强有底气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8-21 10:17
anafil IUF STEFET 创新能力: 自立自强有底气 "十四五"时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我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过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前沿研究或 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跑 越,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 科技迈上新台阶 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2024年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 五"时期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 1.2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国 家平均水平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并 转入常态化运营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 基地投入商业运行 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全球领先 一个个"第一次""全球首个"背后,是我 国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迈出的铿锵步伐, 是众多领域加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跟跑 到领地的历史性跨越 基础研究投入对科技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十四五"以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 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2024年,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 提高到2497亿元,占全社会研 发投入比例达到6.91% "势能" ...
【奋楫前行 十四五话国力】创新能力:自立自强有底气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8-21 09:57
anafil IUFFFEET 创新能力: 自立自强有底气 "十四五"时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我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过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前沿研究实 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跑 越,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 科技迈上新台阶 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2024年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 五"时期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 1.2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国 家平均水平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并 转入常态化运营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 基地投入商业运行 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全球领先 一个个"第一次""全球首个"背后,是我 国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迈出的铿锵步伐, 是众多领域加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跟跑 到领地的历史性跨越 基础研究投入对科技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十四五"以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 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达到第11 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 2024年,全社 ...
印度顶住美国压力继续买俄油!特朗普为何针锋相对?
Jin Shi Shu Ju· 2025-08-21 06:42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驻印度大使馆官员表示,尽管美国一再警告并因此对印度额外加征25%的关税,俄 罗斯仍预计印度将继续购买其石油。 此前,印度在面临美国关税威胁后,曾暂停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如今已恢复采购。俄罗斯驻印度大使馆 代办巴布什金(Roman Babushkin)在8月2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有"非常、非常特别的机制"继续 向印度供应原油,印度进口的俄油将维持在同样水平。 马利克指出,印度并不是唯一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即便在狭义的能源领域也不是。比如,中国是 其原油和煤炭的最大进口国;欧盟则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的最大客户。过去一年,欧盟自 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上升,甚至创下新高。土耳其则大量进口原油、石油产品和管道天然气。 美国自身又是否"清白"?有意思的是,普京在阿拉斯加的讲话中提到,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俄贸易增 长了20%。 马利克指出,尽管俄乌冲突持续,美国仍然从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进口化肥以供农业使用,还购买俄罗 斯的铀和钚来支撑其核能产业。其电子和汽车产业则从俄罗斯采购钯金。 俄罗斯官员还表示,印俄将找到克服关税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