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

Search documents
A股,重磅不断!
证券时报· 2025-07-13 12:13
A股迎来两大重磅。 首先,长期资金入市方面,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 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次考核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核周期进一步拉长,新增5年周期指标考核;二是当年指标在考核中所占 权重降低、长周期指标所占权重更大,当年度指标权重从50%降至30%,而5年和3年指标所占 权重合计达到70%;三是在对"净资产收益率"长周期考核的同时,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也 实施长周期考核。 其次,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发布。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科创板 改革配套业务规则,根据配套业务规则,科创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科创成长层指引》 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借鉴境外市场的 经验,在科创板试点引入IPO预先审阅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者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 科技型企业,因过早披露业务技术信息、上市计划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确有 必要的,可以申请预先审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相关投资机 构投资的科技型企业中,需近5年有5 ...
DoD入股MP以加速美国稀土磁体独立,但短期全球稀土永磁体生产仍高度集中于中国
HUAXI Securities· 2025-07-13 05:16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 [Table_Date] 2025 年 7 月 13 日 DoD 入股 MP 以加速美国稀土磁体独立,但 短期全球稀土永磁体生产仍高度集中于中国 [Table_Title2] 有色-能源金属行业周报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本周沪镍价格环比下跌,国内 NPI 冶炼厂成本倒挂依 然严重 截止到 7 月 11 日,LME 镍现货结算价报收 14955 美元/ 吨,较 7 月 4 日下跌 1.09%,LME 镍总库存为 206178 吨,较 7 月 4 日增加 1.83%;沪镍报收 12.14 万元/吨,较 7 月 4 日下 跌 0.83%,沪镍库存为 25,047.00 吨,较 7 月 4 日增加 0.50%;截止到 7 月 11 日,硫酸镍报收 27,900.00 元/吨,较 7 月 4 日价格下跌 2.11%。根据 SMM,从供给端来看,菲律宾 主产区矿区降雨影响较小。进入 7 月,预计整体三季度发运量 都将维持较高水平,矿到港量将继续增加,供应充足。截止到 7 月 11 日,中国镍矿港口库存增加至 720 万湿吨。前期发运 船只陆续到港,库存增加。受于超长雨 ...
中核能崛起:“国铀一号” 如何改写全球格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7-13 01:28
大家知道吗?我国核电总体规模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啦!未来 15 年,国内天然铀需求量那可不得了, 会超过目前全球天然铀总产量的一半。"国铀一号" 技术接下来要全面应用并加速推广,用到松辽盆 地、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伊犁盆地等北方盆地铀资源开发上,助力建成一批新的铀矿大基地,全 今天想跟大家唠唠一个超厉害的事儿,咱中国核能技术的重大突破 ——"国铀一号",它可是在全球引 起了不小的轰动呢! 先跟大家讲讲背景哈。在核能领域,欧美国家以前那可是 "老大哥" 般的存在,传统技术在全球占主导 地位。但咱中国,一直默默努力搞研发,憋着一股劲儿要实现突破。就在 2024 年 7 月 12 日,一个值得 铭记的日子,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 —— 中核集团 "国铀一号" 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 工建设啦。经过一年的奋战,到了今年 7 月 12 日,它成功生产下线 "第一桶铀",这可太了不起了,标 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重大突破,也为我国能源资源安全自主可控加上了重重的砝码。 "国铀一号" 到底牛在哪儿呢?它采用的二氧化碳 - 氧气地浸技术,简直就是矿业界的一次 "革命"。以 前欧美那些传统的铀矿开采模式,像北美露天 ...
中核“国铀一号”震撼全球:中国核能技术如何颠覆欧美传统霸权?
Sou Hu Cai Jing· 2025-07-13 01:22
中国核能竞赛的弯道超车:鄂尔多斯砂岩层中的能源密码 西方国家仍深陷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铀矿开采模式泥潭,而中国却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创造了奇迹。7月12日,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下线的首桶铀溶液,宣 告着中国在全球铀矿开采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超越,为全球能源安全格局埋下了一颗具有战略意义的棋子。这不仅改写了全球铀矿开采史,更预示着中国核能 自主之路迈向了一个崭新的绿色智能时代。 北方砂岩型铀矿的重大发现,将中国的"铀都"历史性地北移,并推动千吨级铀矿大基地的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核电燃料自给率将突破80%的关键节点指日可 待。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具备显著的出口潜力。它不仅能够帮助资源国开发低品位铀矿,还能满足其碳减排要求,这种技术与环保的双重优势,是欧美传 统矿业巨头最为忌惮的竞争维度。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仅用一桶铀溶液就改写了全球核能竞赛的规则。当西方还在纠结矿山劳工权益等问题时,中国已用"数字镐头"开启了核能发展的新 纪元。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胜利,更是工业文明范式的一次降维打击。未来能源安全的密码,或许就深藏于这片鄂尔多斯的砂岩层中。 8 11 - 3 1 15 12 and and the the state wi ...
新华财经早报:7月13日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3 01:10
重点关注 ·"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共迎挑战" 王毅谈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积极成果 ·倒计时进入60天 2025年服贸会已有超700家企业机构意向线下参展 ·特朗普宣布将对欧盟、墨西哥商品征收30%关税欧洲多国强烈反对欧盟:必要时对等反制墨西哥:关 税"不公平" 国内要闻 ·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期间向记者谈中 国东盟合作。王毅表示,今年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开得很顺利,尤其是中国-东盟的10+1外长会气氛 十分友好、融洽,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展现了相互支持、团 结合作、共迎挑战的强烈愿望。(新华社) ·记者12日从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了解到,2025年服贸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已有超 700家企业机构意向线下参展,论坛会议方面,已征集14场主题论坛、76场专题论坛和50场洽谈推介, 涵盖数智时代电商发展、服务贸易新趋势、数字贸易创新能力提升、旅游文明互鉴、全球绿色经济发展 等诸多领域。(新华社) ·7月1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自律 管理体系、加强保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 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关键性突破
Yang Guang Wang· 2025-07-13 00:39
苏学斌:"国铀一号"以二氧化碳加氧气原地浸出采铀工艺为核心,省去了传统采矿中爆破、挖巷 道、运输矿石以及地表破碎浸出环节,减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铀矿采冶技术三次迭代升级、创新发展的智慧结晶,是典型的绿色矿山 和数字矿山。中核集团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学斌介绍,随着"第一桶铀"的成功生产下线, 标志着我国天然铀领域千吨级绿色智慧矿山建设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苏学斌:"国铀一号"作为我国掌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先进地浸采铀技术,突破了复杂砂 岩型铀资源开采的世界性难题,解锁了大批传统技术无法开采的大埋深、多层分布或地质条件复杂的铀 矿床,开创了行业发展的新格局,大幅提升了我国铀资源自主保障能力。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记者王泽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昨天(12日)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 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关键性突破,将有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去年7月12日,"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仅仅一年时间,"第一桶铀"已成功生产下线,使示 范工程成为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 ...
“国铀一号”产出第一桶铀
Si Chuan Ri Bao· 2025-07-12 22:39
作为我国核地矿事业70年来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第一桶铀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 发正式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阶段。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天然铀产能基地 ●这一项目引领了我国铀资源开发产业模式的全面升级,实现了铀矿开采的可预测、可控制 ●"国铀一号"技术将全面应用、加速推广到我国北方盆地铀资源开发 据新华社电 中核集团7月12日宣布,当天,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 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天然铀产能基地。该项目于2024年7月 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 据介绍,这一项目引领了我国铀资源开发产业模式的全面升级。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体系的重大实践成果,成功打造了新一代智慧矿 山标杆。工程通过采矿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分析,实现了铀矿开采的可预测、可控制。 天然铀是核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往我国铀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南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 近20年来,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铀都"开启了由南向北的大迁移。 ...
中广核矿业(01164.HK):全球核电复苏下的铀资源核心资产 新长协定价机制抬升业绩预期
Ge Long Hui· 2025-07-12 19:22
机构:华源证券 背靠中广核集团,全球资源布局领先,具备长期成长潜力。中广核矿业是东亚唯一的纯铀业上市公司, 作为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与投融资的唯一平台,承担着保障国家核燃料安全的重要使命。截 至2024 年底,公司参股哈萨克斯坦四座铀矿,权益资源量合计约3.4 万吨U,主要采用原地浸出法,开 采成本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具备长期稳定供矿与成本优势。中广核集团持股超56%,为公司提供稳定的 下游消纳与项目协同平台。未来集团旗下铀矿等优质资产或将注入,公司资源保障能力和业绩成长性有 望持续提升。 铀价驱动盈利弹性释放,"自产+国际贸易"双轮模式稳定增长。公司通过自产贸易与国际贸易双轮驱动 构建稳健盈利模式:国际贸易板块采取"两端锁定"模式,稳定获取价差利润;自产部分则依托参股矿山 享有49%权益产量,按与现货价联动的定价机制供货中广核集团,具备价格上涨带动利润扩张的弹性。 在铀价逐步上行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释放。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24 亿港元,同比 增长17%,归母净利润为3.42 亿港元,虽受税率调整等因素影响有所回落,但来自谢公司与奥公司的投 资收益依然贡献逾10 亿港元。近两年 ...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
第一财经· 2025-07-12 13:23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位于 内蒙古鄂尔多斯,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今天"第一桶铀"的成功生产下线,进一步 提升了我国在铀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025.07. 11 本文字数:243,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央视新闻,7月12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 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 控。 微信编辑 | 夏木 推荐阅读 "黄金平替",单日大跌6%! ...
把“呆矿”变成“宝藏” 我国天然铀生产迎来新突破
Yang Shi Wang· 2025-07-12 11:28
Core Insights - The successful production of the "first barrel of uranium" from the "Guo Uranium No. 1" demonstration project marks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China's natural uranium production, enhancing energy resource security and self-sufficiency [1][4]. Group 1: Project Overview - "Guo Uranium No. 1" is the largest and fastest-built natural uranium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located in Ordos, Inner Mongolia, characterized by its green, economical, intelligent, and efficient features [4]. - The project has transition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o trial production, indicating its operational readiness and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hina's uranium production capacity [4]. Group 2: Innovative Technology - The project utilizes a leaching technology that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mining methods, employing 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dissolved in water to extract uranium from ore without bringing it to the surface [3]. - This method not only reduces costs but also promote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with a medium-sized uranium mine capable of utilizing 30,000 tons of carbon dioxide annually [3]. Group 3: Industry Impact - The successful production of uranium enhances China'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n uranium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es complex sandstone-type uranium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basin, transforming previously unproductive mines into valuable assets [4]. - Experts highlight five major innovations in the natural uranium industry, including breakthroughs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improved safety levels, expanded production capacity, enhanc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 greener, smarter approach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