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技助力让“三夏”插上“智慧的翅膀” 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Yang Shi Wang· 2025-06-19 02:43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指导处处长胡顺平称:"今年,我们提前和交通运输、公安、气象,还有石油石化等部门研究会商,针 对跨区通行、农机加油等方面,切实加强服务保障。" 今年,国产9~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已成为跨区主力机型;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机收进度显示,截至6月18日,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这标志着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 束。 从5月15日,西南麦区开镰收获,到5月26日,"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联合收割机一路北上,工作重心从四川、湖北、河南逐步 转移到河北大部、山东北部。目前,除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麦收还将持续到入秋之后,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均已圆满收官。总体进 度高效推进,速度比常年快2到3天。 随着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夏种夏管也稳步推进,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 在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湖南益阳,135.3万亩中稻播栽进入尾声。当地通过推广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等举措,让每亩田平均苗数增加 10%。 产粮大省安徽累计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高峰期日收获小麦超700万亩,小麦大 ...
首农食品集团以科技重塑田间到餐桌全链条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8 13:39
Core Viewpoint - Food security is a critical national issue, and the efforts of Shou Nong Food Group are pivotal in ensuring the food safety of the capital and the happiness of its citizens [1][3]. Group 1: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Shou Nong Food Group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at yields throug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chieving an average increase of nearly 539 jin per mu in the yield of wheat from reclaimed land [1]. - The Longyang Farm, part of the South Suburban Farm, reported a wheat yield of 1018 jin per mu from 300 mu of reclaimed land, surpassing the average yield of 755 jin per mu in Beijing for 2024 [3]. - The promo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reclaimed land has resulted in an annual increase of 2500 tons of wheat in Beijing [3]. Group 2: Food Storage and Emergency Preparedness - A modern industrial park located outside Beijing's South Sixth Ring Roa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city's grain and oil emergency guarantee system, with a storage capacity of 200,000 tons for raw grains and 50,000 tons for finished grains [3]. - The design of the storage facilities includes three-story buildings with a total height of 34 meters, allowing for the storag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tons of grain [3]. Group 3: Food 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 - Guochuan Food Company, part of Jingliang Group, has integrated automated packaging lines to enhanc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in the food processing stage [4].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diverse product matrix of over 80 types of flour, catering to various needs from home kitchens to high-end food industries [4]. - The research team at Jingliang Group has participated in numerous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establishing a strong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food safety [4].
海淀区发布2025年“三夏”生产工作提示
Xin Jing Bao· 2025-06-18 11:18
二是做好机收减损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调试收割机等农机具,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作 业,确保作业质量达到标准。 三是抓好运输、晾晒和销售,提前准备运输车辆、晾晒场、烘干设备和贮藏库等设施设备,与收购商提 前联系沟通,落实运输车辆,争取收获后及时销售。 新京报讯 据"海淀农业农村局"微信公众号消息,目前海淀区小麦在田面积1100余亩,春播玉米在田面 积5100余亩。为做好"三夏"生产工作,进一步提升小麦、玉米单产,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技术 人员在近期对小麦、玉米生产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海淀区种植主体做出以下提示: 提早谋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夏收期间强对流天气频繁,各种植主体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降雨对小麦收获的影响。 一是提前谋划,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保证小麦收获在适收期(蜡熟末期-完熟初期),避免发生穗发芽 或因"烂场雨"造成损失,颗粒归仓。 因墒因苗抓好玉米夏管,奠定丰收基础。 春玉米近期重点抓好除草防虫和化控,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可添加杀虫 剂,防治田间害虫。在玉米6~8展叶喷施玉米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和穗位高度,降低倒伏发生风险。 前期受低温影 ...
新农机发力 “三夏”进程加快
Yang Shi Wang· 2025-06-18 09:43
央视网消息:目前,山东小麦收获逐渐进入收尾阶段。在滨州市惠民县,当地抢抓晴好天气,利用新农机、新装备加快收获进度。 在惠民县石庙镇的一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多台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每跑两圈就能装满一辆粮食转运车。 种粮大户 亓建国:我们这边种了3000来亩地,不到两天就收割完了,亩产大约在1000斤左右。 3000亩麦田,一天多就能收割完,秘诀就藏在这些新型收割机里。和传统收割机不同,这些现代化农机能根据地面高低自动调整割台高度,以适应多种 麦收环境,帮种植户减少损失、增加产量。此外,在提升收割效率方面,也同样表现突出。 今年,惠民县小麦种植面积109万亩,共投入各类机械设备2.9万台用于小麦收割、运输等全流程作业。目前,当地小麦收获已过8成,预计6月下旬可全 部收完。 河南新乡:科技赋能夏种 粮食播种超九成 眼下正值夏种夏管关键期,在河南新乡,当地充分利用科技化和机械化,争分夺秒做好抢种作业,为秋粮丰收打下基础。 在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的黄河滩区,播种机正在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在北斗导航系统引导下进行播种作业。一粒粒玉米种子被播入农田的同时,肥料也 被准确投放进距离种子20厘米的位置,滴灌带同步铺设至肥料的 ...
一粒周口小麦的自述
He Nan Ri Bao· 2025-06-16 23:46
小麦收割脱粒一体机在田间作业。黄金峰 摄 嗨!大家好! 我是一粒来自周口的小麦。几天前,我还在初夏的微风中沐浴阳光。6月3日那天,随着全市夏收任务的基本 完成,周口小麦家族的亿万成员已全部安然来到粮仓,我也在其中。现在,我们正静静回味之前那段惊心动 魄又充满希望的生命之旅。 我的家乡周口市,地处广袤的豫东平原。数千年来,祖辈们在这里扎根繁衍,生生不息。从原始麦种到高产 优质品种,从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到全程机械化,我的家族在这里见证了华夏农耕文明的演进与辉煌。 如今,这里的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稳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市。今年夏 收,周口市又有1104.2万亩麦田喜获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我和小伙伴们都感到无比 自豪。 扶沟县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抢收小麦。黄金峰 摄 金黄的麦穗在阳光的照耀下,充满生机。张昆鹏 摄 但是,您知道吗?从一粒种子到饱满的麦穗,我们需要经历多少考验和磨砺?干旱、洪涝、寒潮、冰雹、干 热风、病虫草害……每一个关口对我们来说,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在小麦从种到收的200多个日夜里,农技专 家的智慧、农民的汗水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空。 生 ...
江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已收购小麦超57亿斤
news flash· 2025-06-13 10:48
当前江苏省夏粮收获进入尾声。据全省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省小麦收获面积近3600万亩,小麦大规 模机收已基本结束,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初步监测结果显示,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预计今 年江苏全省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截至6月11日,全省累计收购小麦57.63亿斤,同比增加14.73亿 斤,完成今年小麦预计收购量的32.93%。 ...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粮食展望》报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09:10
人民网罗马6月12日电 (记者郑彬)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最新一期《粮食展望》报告,在 对全球粮食生产前景保持乐观预期的同时,也指出粮食安全仍面临来自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报告指出,预计未来一年内全球小麦产量将出现小幅增长,其中欧盟地区产量将增加13%,表现最 为亮眼,印度地区小麦产量也将因种植面积的扩大有望创历史新高。杂粮作物方面,预计产量将同比增 长3.4%,这主要得益于巴西、欧盟以及美国等地区杂粮作物产量的大幅上升,此外,南部非洲地区玉 米产量也将有望得到提高。报告还首次公布了对全球稻米产量的预测。受亚洲地区增长预期的影响,预 计2025年全球稻米总产量将达到5.515亿吨,同比增幅达0.9%,其中国际稻米贸易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 6050万吨,同比增长1.4%。 与此同时,报告还公布了粮农组织对2024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的最新评估数据。据统计,2024年全 球粮食进口费用同比增长了3.6%,达到近2.1万亿美元,其中咖啡、茶叶、可可和香料的进口费用大幅 上涨了29.3%,水果和蔬菜的进口费用增长了8.1%,肉类产品的费用则增长了5.6%。相比之下,其他农 产品的进口费用则有所下降,其中谷物的进 ...
“米荒”引发“米慌” 日本投放储备米平抑米价为何难见成效?
Yang Shi Xin Wen· 2025-06-13 00:20
2024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截至目前,米价是 去年同期的两倍,5月26日至6月1日这一周,日本超市5千克装大米的平均售价为4223日元(约合210元人 民币)。为了平抑米价,日本政府11日启动新一批储备米投放,多地民众大排长龙,一些消费者为买米 彻夜排队。投放储备米能平抑米价吗?"米荒"风波还要持续多久? 日本新投放储备米共12万吨均产于2021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 项昊宇:日本米价难抑,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反应滞后、储 备米投放机制不合理,根本问题则是供需矛盾未解决。供应端方面,日本政府长期推行的"减反政策"致 使耕地减少,大米产量受限。同时,气候变化让日本自然灾害频发,2023年酷暑、2024年冷春等极端天 气,造成水稻减产且品质下降。此外,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农业劳动力短缺,也影响了大米产量。需求 端方面,2024年大地震预警及台风灾害,引发民众囤积大米;疫情后餐饮业复苏,对大米需求激增。供 应能力下降与需求结构变化叠加,仅靠投放储备米难以平衡供需,米价自然难以有效控制。从政府反应 看,面对米价上涨,日本政府收集信息和预测的速度跟不上供需变化,未 ...
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算算今年“三夏”账
He Nan Ri Bao· 2025-06-11 23:41
当前,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抢收基本结束。记者从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小麦自5月19日开始大规模收获,至6月9日基本结束,历时 22天。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约21万台,累计收获小麦846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4%,机收率达99.8%。 麦浪渐息,新芽初绽。空气里,残留的麦香与新翻泥土的气息氤氲交织,见证着大国粮仓里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接力赛"。 在河南,"三夏"不仅是农时的代名词,更是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农业账本"。这些镌刻在大地上的记录,既承载着河南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的坚实足迹,也深刻诠释着"国人饭碗"河南粮的底气来源与未来图景。 请随记者一同翻开这三个账本,触摸大国粮仓的脉搏与力量。 芒种时节,豫南大地热浪蒸腾,王大塘村田间的播种机轰鸣,奏响夏播序曲。骆松山作为村级"田长",脚踏沾满泥土的运动鞋,沿着 机耕小路仔细巡查。每周雷打不动走遍全村10679亩耕地,是他守护"大国粮仓"最质朴的方式。 2020年,河南试点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田长制;次年,便有近23万名"田长"认领了"责任田",一张遍布全省、自上而下保护耕地的强大 网络迅速织就,让每一寸农田长出了"牙齿"。 守住耕地"家底"后,如何在有限土地上挖掘粮 ...
多措并举应对旱情不利影响 河南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一线见闻)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05
河南夏粮大盘稳不稳?各地如何应对连续旱情?在机收、田间管理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大地麦熟之际, 记者在河南多地进行了走访。 1 作为农业大省和主要粮食调出省,河南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今春以来,河南持续高 温少雨,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部分地区有减产,但绝大多数地方实现持平或增产 南阳市唐河县位于河南西南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貌皆有。在城郊乡大井村,400多亩小麦已收割完 毕。 站在田埂上,振群家庭农场负责人乔振群给记者细算"抗旱账":"3%的地,上灌溉设备划不来,浇水量 不够,有减产;90%的地,浇了两次水,和去年基本持平;7%的地,浇了三次水。天气干燥,小麦没 了赤霉病等病虫害,浇水足够的条件下,产量反而增了不少。" 夏粮大盘稳不稳? 鹤壁市位于河南北部,以平原为主。在河南春晓种业有限公司的制种田里,公司负责人董本波忙得热火 朝天:"俺这百亩地,种子好、浇水足、管护也用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只要浇够水,现在不怕旱!"采访中,许多农户告诉记者,总体算下来,今夏粮食产量与去年基本持 平。 灌溉用水如何保障?近年来,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的78%。建设成熟的高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