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岭南控股:截至2025年5月底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手续
Zheng Quan Ri Bao· 2025-08-25 12:39
证券日报网讯岭南控股8月2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为开拓广州市内免税店免税业务, 公司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运营广州市市内免税店。具体详见公司于2025年5月17 日披露的《关于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截至2025年5月 底,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手续。公司将依托市内免税和广州市建设国 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政策,通过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 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快速整合供应链资源,切入市内免税市场,培育"旅游+零售"业务,升 级"泛旅游"产业生态布局,为传统主业注入创新动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三峡旅游公布半年报 上半年净利增加17.74%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25 12: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8月25日消息,三峡旅游(维权)发布半年度报告。 公告显示,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366,514,781.19元,同比增加7.4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3,621,398.19元,同比增加17.74%。 公告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宜昌城发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为新进流通股东。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
西域旅游(300859.SZ):上半年净利润1122.65万元 同比下降61.78%
Ge Long Hui A P P· 2025-08-25 11:31
格隆汇8月25日丨西域旅游(300859.SZ)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 比增长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2.65万元,同比下降6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9.15万元,同比下降61.53%;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
钱再多有什么用?71岁王健林瘦成皮包骨,王思聪本性难改沉迷女色
Sou Hu Cai Jing· 2025-08-25 09:54
在东方大国的商业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瞩目的企业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而在这些企业家当中,王健林无疑是一 个备受瞩目的名字。他曾经是东方大国首富,也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所创办的万达集团更是东方大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业务涵盖地产、酒店、文 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时至今日,王健林的境遇却与当初大相径庭。他已经71岁高龄,身体状况也逐渐恶化,面临着经营危机,万达的资产正在减少。而更让人担忧的是,他的独 子王思聪却没有继承父业的意愿,反而沉迷于感情生活,频繁更换女友,这让王健林倍感无奈和失望。 王健林,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自然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希望能够拥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应对繁忙的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王健林的身体状况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他的体重明显下降,整个人看起来瘦了很多,面色也显得有些苍白,精神状态不 如从前。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王健林不得不亲自带队,前往各地考察投资项目,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此来带动公司的发展。 与父亲王健林不同,王思聪的生活方式可以用"放荡 ...
带娃去四川6天5晚怎么玩,成都玩六天人均费用多少
Sou Hu Cai Jing· 2025-08-25 09:48
暑假到啦,这可是一年中最适合出游的时间段之一!谁不想在这炎炎夏日,找个风景美、美食多的地方好好放松一下呢?四川,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选择。 它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如九寨沟的五彩斑斓、峨眉山的秀丽清幽;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像都江堰的千年水利工程、武侯祠的三国文化。而且四川 的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火锅、串串香、川菜等等,每一样都能刺激你的味蕾。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计划着在暑假去四川玩上几天,那这篇六日游攻略你可 得好好看看啦! 这次暑假去四川旅游,我真的要给大家强烈推荐琳琳欣。她带我们玩得那叫一个精彩,把这六天的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四川的魅力。最 让我惊喜的是,人均价格才1000 - 1500元之间,性价比简直高到飞起!有这么专业的导游带着,完全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游玩上的烦恼。要是你也想开启一场 完美的四川六日游,就赶紧联系当地金牌导游琳琳, 130 2236 6621(长按复制添加 免费咨询) 。 抵达成都后,先到酒店办理入住,放下行李,好好休息一下,缓解一下旅途的疲惫。下午,我们就去了锦里古街。一走进锦里,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就吸 引了我,街道两旁全是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店和小吃摊。我一边逛一边吃 ...
2025江苏国际服贸展吉隆坡圆满收官
Jiang Nan Shi Bao· 2025-08-25 07:52
江南时报讯(记者 毛艳) 8月22日至24日,为期三天的2025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展览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展会秉持"服务共享·贸易共赢"理念,展览面积约2500平方米,吸引了70余家 来自数字贸易、特色文化、中医药、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和机构赴马参展。展会期间,6个 重点项目签约,涵盖跨境电商、文化服务、旅游服务、非遗、知识产权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推进中马 双方合作共赢。 作为连续三年受邀的科创文化企业,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再次精彩亮相。展会现场,卓易文化带 来上百款精美的宜兴紫砂艺术品以及600年历史古龙窑"前墅龙窑"的柴烧文创产品,并重点展示了其数 字版权创新平台"紫砂·易"。"今年展会期间,一些东南亚意向客户专门来到展位交流洽谈。他们表示, 正是因为了解到这是政府牵头举办的专业展会,才更有信心前来深入对接。"总经理王吉告诉记者,马 来西亚是东盟的文化枢纽和科技投资热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深厚的双边合作基础,为卓易文化探 索"电商+版权+拍卖+交易"融合模式提供了理想环境,展会期间举办的各类活动也为卓易文化对接东南 亚伙伴、拓展合作提供了直接机遇。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姜昕 ...
从“支线小机场”到“区域航空枢纽”——上饶三清山机场航旅融合促发展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徐文高 报道:8月,暑期游正酣。清晨的阳光洒满上饶三清山机场,一架从西安飞来 的客机平稳降落,搭载的游客中,不少人手持"全景上饶"旅游手册,脸上洋溢着对三清山、望仙谷的向 往。这是上饶三清山机场与旅游产业双向奔赴的生动剪影。 近年来,在上饶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饶市口岸发展中心、上饶市国发集团的通力协助下,上饶 三清山机场与上饶市农文旅集团通力合作,深化"航空+旅游"融合发展,机场月吞吐量同比增长率连续 十余个月保持全省第一,在华东47个机场中名列前茅且多次位居第一,实现了从"支线小机场"到"区域 航空枢纽"的蝶变,为上饶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了强劲动能。 机制破壁激发市场活力 2025年上半年,上饶三清山机场累计起降3270架次,同比增长44.6%;旅客吞吐量39.4万人次,同比增 长63.1%,均创历史新高。 "以前上饶人坐飞机,要去南昌,现在不仅本地人方便了,衢州、南平的游客也来咱这坐飞机!"上饶三 清山机场党委书记黄鑫感慨。 自2017年正式通航,上饶三清山机场也曾遭遇发展瓶颈。2023年11月,上饶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作出 重大决策:将机场航线开辟 ...
金融活水,润泽“格桑花”!
券商中国· 2025-08-25 01:32
证券时报、西藏日报联合调研组 证券时报、西藏日报"从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型融媒报道采访组日前走进西藏,进行深度调研。 谁是全国经济增速的"领跑者"?答案或许出乎不少人的意料——西藏。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 (GDP)分别以9.5%和6.3%的增速领跑全国;今年上半年,西藏7.2%的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点,继续稳居 全国第一。 这片耸立在世界屋脊之上的土地,曾长期背负着"起步晚、底子薄、体量小"的标签。边陲区位、交通掣肘和严苛的自然 环境,更被视为难以逾越的发展"天堑"。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年初召开的西藏自治区两会描绘了宏伟的发 展蓝图——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以上、力争达到8%。西藏正以昂扬之姿奋马扬鞭、迎头赶上,改写外界的固 有印象。 GDP增速持续领跑 2023年和2024年,西藏地 区GDP增速分别以9.5%和 6.3%领跑全国;今年上半 年,其7.2%的增速较全国 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 点,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N = AN 紅 王霜王少 区器时报社出版 在每场场值费量增优 2.9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西藏金融业 增加值达11 ...
用好政策高地、抬升价值洼地、挖掘资源宝地——金融活水润泽西藏特色经济“格桑花”
Economic Growth - Tibet's GDP growth rates for 2023 and 2024 are projected at 9.5% and 6.3%, respectively, leading the nation [2][11] -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3, Tibet's GDP growth rate of 7.2% exceeded the national average by 1.9 percentage points, maintaining the top position in the country [11] Financial Sector Performance - The financial sector's added value in Tibet reached 11.885 b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3,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26.7%, the highest in the nation [3][17] - The financial sector contributed 2.9 percentage points to Tibet's GDP growth [3] Policy Initiatives - The "Galsang Flower Action" plan has identified 115 potential listed companies in Tibet, including 23 mature, 46 growth-stage, and 46 startup enterprises [4][14] - In 2024, 22 listed companies in Tibet contributed 2.483 billion yuan in taxes, accounting for 14% of the region's tax revenue, and attracted 582 million yuan in new investments [6][13]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 Tibet is implementing a "six batches" model to promote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nurturing, restructuring, and strengthening companies [7][14]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s provided favorable IPO policies for Tibetan enterprises since 2016, facilitating their market entry [13] Resource Utilization - Tibet's unique ecological resources, including clean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are being leveraged for industrial investment [19][22] - The total investment of approximately 1.2 trillion yuan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hydropower project aims to enhance China's energy structure [19] Tourism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 Tibet's tourism sector is capitalizing on its uniqu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ing new tourism products and experiences [20][21] - The region's tourism strategy includes integrating health, sport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to cater to diverse consumer needs [20] Industry Examples - Ganlu Tibetan Medicine Co. is actively pursu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aim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cosystem for Tibetan medicine [16][21] - Tibet Mining Co. is focusing on high-value resource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lithium carbonate projects [22]
择“高”处立 向“特”处行——西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叠加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西藏复制东部发展模式行不 通。唯有跳出路径依赖,立足高原禀赋择"高"处立,聚焦特色优势向"特"处行,方能在守护生态底线前 提下,走出一条适配雪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原标题:择"高"处立 向"特"处行——西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在一次次实践中,西藏发展的择"高"处立、向"特"处行的图景愈发清晰。人才匮乏,就"借智":接到调 令两天后即奔赴西藏的内地输藏干部、一个背包勇闯西藏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扎根在西藏的企业家…… 各类奔赴西藏的人才,成为西藏产业发展的"外脑",加速填补西藏人才缺口。 林芝喜马拉雅第三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总经理张保生,已在自然堂工作了18年。他曾在广州、上海 等一线城市"漂"过,目前扎根林芝,"公司招聘的多是藏族大学生,这是'种子',培养出来留在西藏"。 无论是内地各类输藏人才还是藏族建设者,都憋着一股"劲往一处使"的精气神。多布水电站的水库前, 竖立着的一排排展板,让到此的采访组一行不由地驻足凝视:"三更高",海拔高,站位更高、境界更 高、追求更高;"三不缺",缺氧气,不缺精神、不缺情怀、不缺斗志。 国家能源集团建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