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务

Search documents
医药行业2024年、2025Q1总结:业绩持续探底,Q2有望企稳回升
Hua Yuan Zheng Quan· 2025-05-08 06:14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Positiv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 Core Insights -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continuous differentiation, with innovative drugs, raw materials, and CXO services performing well [3][4] - In 2024, 453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chieved revenue of 2.46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decline of 0.55%, and a net profit of 148.65 billion yuan, down 8.8% [3][71] -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saw revenues of 601.7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5.3%, and a net profit of 50.5 billion yuan, down 6.4% [3][71] Summary by Sections Innovative Drugs - In 2024,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generated revenue of 47.53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68.4, indicating strong momentum [3] - Domestic biotech companies are transitioning from R&D to commercialization, leading to significant revenue growth [3] Chemical Drugs - Chemical drug companies achieved revenue of 399.64 billion yuan in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0.73%, with net profit rising by 13.25% [3] -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saw revenues of 98.12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decline of 4.47% [3] Medical Devices - In 2024, the medical device sector generated revenue of 221.51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32%, but net profit fell by 13.22% [3] -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reported revenues of 51.7 billion yuan, down 4.89% year-on-year [3] Biological Products - Blood products in 2024 generated revenue of 24.18 billion yuan, down 1.4%, while net profit increased by 14.47% [3] - Vaccine companies faced significant declines, with revenues dropping 45.3% in 2024 [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w revenues of 343.75 billion yuan in 2024, a decline of 4.1%, with net profit down 18.8% [3] Raw Materials - The raw materials sector achieved revenue of 122.58 billion yuan in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7.9%, with net profit rising by 38.33% [3] Pharmaceutical Commerce - In 2024, pharmaceutical commerce companies generated revenue of 1.02531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0.8%, but net profit fell by 13% [6] Medical Services - Medical service companies reported revenue of 77.66 billion yuan in 2024, down 2.0%, with net profit declining by 39.5% [6] CXO & Research Services - The CXO and research services sector generated revenue of 96.62 billion yuan in 2024,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3.92%, with net profit down 25.6% [6]
医药行业2024年及2025Q1总结报告:药店、医药流通增长较好,CXO环比持续改善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5-05 11:50
证券分析师:朱国广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70004 联系邮箱:zhugg@dwzq.com.cn 二零二五年五月五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 核心观点 2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行业2024年及2025Q1总结报告: 药店、医药流通增长较好,CXO环比持续改善 医药行业:40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同比2023的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0.46%、-6.73%、- 11.97%。2024年Q4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CXO、医疗器械、医药流通;2025Q1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 依次为CXO、药店、医药流通。 中药:62家中药上市公司2024年同比2023年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9%、 -14.6%、-0.2% ; 2025Q1同比2024Q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6.4%、-3.2%、-4.35%。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疾 病发病率的变化叠加医药院内外政策影响,24年及25Q1增速明显放缓。建议关注:东阿阿胶、佐力药业、健民集团等。 化学制剂: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4年同比2023年的收入、归 ...
科好玩|从“小来”到“小临”,一起了解“机器化学家”的故事
Xin Hua She· 2025-05-05 05:09
新华社合肥5月5日电(记者陈诺)一条长长的实验桌前,一位体重200公斤的"化学家"拖着"轻盈"的步 子,抬起结实的双臂抓取试管,依次走过液体进样台、磁力搅拌台、烘干工作台,进行样品称重、搅 拌、离心、烘干……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间实验室里,有这样一群"机器化学家",用 夜以继日的劳动,"庆祝"又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机器化学 家"正是其中代表之一。它由"化学大脑"、机器人实验员和智能化学工作站三部分组成,能自己"看"论 文、"想"方案、"做"实验,甚至"学"经验。 一、"小来"的诞生 传统化学研究范式深度依赖于"试错法",其局限性使得新物质创制的周期长、成本高。在实验室里,科 研人员需要日复一日地阅读文献、设计实验、调配试剂,像大海捞针一样从无数种材料组合中寻找最优 解。 时间回到2013年,中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江俊在出差途中,与同事聊起化学研究的困境:实验 效率低、数据分散,许多成果"藏在"国外期刊里,引用还得花钱。"能否用大数据技术革新化学研 究?"大伙儿一拍即合。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机器 ...
一季度三大顶刊发文创新高,上海加快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
Di Yi Cai Jing· 2025-04-30 12:23
加大基础研究建设之外,上海也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引导鼓励企业加大 基础研究投入。 作为全国三大国际科创中心之一,上海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11%左右,高 于全国6.91%的水平。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也正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加快向"强功 能"跃升。 上海市科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合 计45篇,占全国总数(154篇)的29.2%,创下历史新高。 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直被摆在重要位置。 4月29日,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作汇报时称,2023年上 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16.4亿元,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从2021年的9.77%上升至2023 年10.6%,2024年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预计11%左右。与此同时,上海科研力量积极承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年达到5037项,共获资助金额34.26亿元(较上年增长2.7%)。 逐年增加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也体现了在成果上。 近年来,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尖 ...
上交所首单“实验室经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4-30 07:11
据悉,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科技创新企业陕西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股权出资。长安先 导产业创新中心是西安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而批准成立的新型研发 机构,首提实验室经济模式,以研发为产业,以服务为产品,开展有组织科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 用,推动西安市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支持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本期债券将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实验室经济是以企业为主导、以实验室为载体,将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商品产业化的一 种科技创新模式,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西安城发集团作为西安 市城市发展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秉承"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商"角色定位,围绕西安区域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空间整理+领先科技+人才驱动"三位一体战略。依托西安市各区域禀赋,布 局航空航天、物质科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四大领域,汇集科研平台172个、在研攻关项目418个、院 士人才45人,内培外引技术经理人665名,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科创雨林生态。 本报讯(记者周尚伃)近日,"西安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 ...
南京新百(600682) - 南京新百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9 14:35
证券代码:600682 证券简称:南京新百 公告编号:临 2025-010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 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之《第四号——零售》的相关要求,现 将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未经审计)公告如下: 一、2025 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如下: (一)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 | | | 主营分行业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年 | 营业成本比上年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减(%) | 增减(%) | | 商业 | 99,731,067.35 | 31,402,919.65 | 68.51 | -11.31 | -2.76 | | 宾馆餐饮业 | 7,801,100.36 | 1,058,679.29 | 8 ...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苑名匠发布,“中国天眼”团队等获此殊荣
Xin Jing Bao· 2025-04-29 13:18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中国科学院工会委员会近日在京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暨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苑名匠发布活动,6名个人和13个团队获得"科苑名匠"称号,其中包括为世界沿 海国家赤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俞志明,出色完成"中国天眼"(FAST)建设、调 试及运行任务的"中国天眼"团队等。 当天,部分科苑名匠代表进行演讲,分享了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初心使命和奋斗故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江俊长期致力于发展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学研究,研制"理实交 融"的机器科学家平台,探索物理化学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研究。主持研制了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 的机器化学家平台,开发并集成移动机器人、智能化学工作站、高通量计算系统与智能化学大脑,广泛 应用于高熵材料、能源催化剂、贵金属纳米材料、发光分子等领域并提升创制效率2-5个数量级,例 如,将试错开发高熵催化剂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俞志明长期从事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研究。针对赤潮这一全球性海洋生态灾 害的治理难题,历经30多年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在国际上首创了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的技 术与方法,攻克了 ...
特稿丨美国科研人员身陷困境 多国争相出手“抢人”
Xin Hua She· 2025-04-29 11:29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特稿丨美国科研人员身陷困境 多国争相出手"抢人" 新华社记者郭洋 一些科研人员通过社交媒体等,哀叹自己的科研经费突然被取消、职业发展受阻。有在美政府机构工作 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出现人手不足、负担不起出版费或实验室用品等情况。 欧洲也出现类似情况。今年3月,希望填补欧洲职位空缺的美国科研人员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2%,相关浏览量更是增长41%;欧洲科研人员对美国机构的申请量则下降41%。 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之际,一场跨国人才大迁徙正在上演。近期,美国政府持续削减科研经费、解雇科 学家,甚至对意识形态相左的大学、研究机构出台惩罚性管控措施,这让不少美国科研人员陷入困境, 难以开展工作。一些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不少国家张开双臂,开启了激烈的"抢人模式"。 美科研人员:这活儿没法干了 在美国政府削减开支、大规模裁员的新政策冲击下,许多美国科研人员表示,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英 国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近期刊发的多篇文章谈到了美国科研人员的无助状态。 以化学工程师瓦莱丽·尼曼为例。今年4月,她离开美国斯坦福大学,转至瑞士伯尔尼大学从事博士后研 ...
平均每日产出专利4.7件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4-29 03:05
据了解,2024年,深圳先进院新增专利1312件,实现转让许可专利数超527件,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合同 金额3.5亿元。截至4月26日,深圳先进院已累计申请专利17212件,授权7039件,PCT申请3506件;累 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专利奖共13项,以高质量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培育和发 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知识产权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转化成效。深圳先进院高度重视存量专利盘活工作,2024年,深圳 先进院高效完成了存量专利盘点工作。作为"中国科学院存量专利盘活工作试点单位",深圳先进院专项 工作组系统性推进存量专利盘点工作,对存量专利实施"先分类,后分级"策略,通过对存量专利的科学 分析,精准识别具有转化前景的专利,其中综合评分在8分以上的高价值专利占比达83.6%。 针对存量专利盘点工作,深圳先进院坚持"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原则,找到成果转化的"种子选 手",让"沉睡专利"加速转化为产业动能。针对新申请的专利,深圳先进院以重大科研项目全过程知识 产权管理为抓手,落实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加强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培育布局。 深圳先进院亮出知识产权"成绩单" ...
“地区出题、高校答题”,首都高校组团助力怀柔科学城建设
Xin Jing Bao· 2025-04-29 01:24
能产生比太阳亮1万亿倍光的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只有2.17克重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全 视场高分辨TOF+DOI PET/CT成像装置……4月28日上午,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众多科研成果吸引了 与会嘉宾。 当天,"百年聚智 百校同行"教育助力怀柔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作启动会举行, 北京将启动实施"科教共融""人才共育""平台共筑""智力共享""产业共生"五大行动,以"地区出题、高校 答题""地区吹哨、部门报到"方式,集成北京市教育两委和在京高校资源,全面助力怀柔科学城高质量 运行发展,到2026年底,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 式,丰富"政产学研用"合作内涵,进一步畅通青年大学生来怀知怀、来怀留怀、来怀兴怀路径。 北京启动实施科教共融、人才共育等五大行动 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战略支点,已进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目前,已布 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包括6个大装置、17个科教基础设施、14个交叉研究平台,是全国重大科技 基础设施密度最强的地区之一。其中,29个设施平台全部进入科研状态,16个科技设施向全球开放,累 计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