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流三号
icon
Search documents
比尔·盖茨搞核聚变,获投47亿
Hu Xiu· 2025-06-26 03:16
Group 1: Investment Trends in Nuclear Energy - Nvidia's NVentures invested $650 million in TerraPower, co-founded by Bill Gates,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first reactor [1][3] -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nnounced a capital increase of 3.275 billion yuan for Kunlun Capital to invest in controllable nuclear fusion projects [2][13] - The competition in the nuclear fusion industry is intensifying, with China having nine companies in the nuclear fusion supply chain and the U.S. accounting for nearly half of the global nuclear fusion firms [2][10] Group 2: TerraPower's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 TerraPower focuses on 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s (Natrium), which utilize liquid sodium as a coolant and can integrate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4][5] -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has allocated $2 billion to TerraPower, which has raised over $1 billion prior to the recent funding round [5][6] - TerraPower plans to build its first small modular reactor near a retiring coal plant in Wyoming, aiming for commercial operation by fall 2030 [6][10] Group 3: Broader Industry Dynamics - Bill Gates has invested in multiple nuclear technology companies through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indicating a strong belief in nuclear energy as a clean power source [7][8] - Silicon Valley investors are increasingly backing nuclear energy, with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in companies like TAE Technologies and X-energy [9][10] - The nuclear energy sector is experiencing a surge in startups, with 43 nuclear fusion companies globally as of the end of 2023, compared to only 14 before 2017 [10][11] Group 4: China's Nuclear Fusion Initiatives - China is advancing its nuclear fusion capabilities with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companies [13][16] - The 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has made progress in developing the "Chinese Circulation No. 3" nuclear fusion reactor, achieving significant milestones in plasma current and temperature [14][16] - The Chinese nuclear fusion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state-led and private sector initiatives, with various companies making strides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16][17]
中石油30亿入局,可控核聚变迎来爆发期?
3 6 Ke· 2025-06-23 03:38
01 6月17日,中石油集团旗下中油资本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与中石油集团及中国石油共同等比例增资参 股公司昆仑资本,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由此,昆仑资本三大股东中,中石油集团持股51%,中国石油持股29%、中油资本持股20%,本次增资 对应的额度分别为16.705亿元、9.495亿元、6.55亿元,合计32.75亿元。 公告表示,此次中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及中油资本三家股东再向昆仑资本增资,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 局,充分挖掘能源与化工产业战略转型的机遇,有利于优化业务布局、拓展成长空间等,也将提升"昆 仑资本"的行业竞争优势和潜在盈利能力。 而早在2024年,昆仑资本即已着手布局可控核聚变领域。该公司拟出资29亿元,取得聚变新能20%股 份,认缴出资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聚变新能在其官网中提到,公司按照"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首个 商业聚变堆"三步走战略,系统布局实验研究、工程示范及商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发展路径。目前,聚变 新能六大股东中,除昆仑资本外,有包括合肥科学岛控股在内的四大安徽国资背景公司合计持股75%, 剩余一位为蔚来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蔚聚科技(安 ...
合肥,为人类“种太阳”
AI研究所· 2025-06-20 09:17
能源,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燃料",从钻木取火到煤炭、石油的大规模使用,每一次能源变革都 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 试想,如果人类能像太阳那样,造出一个 "能量源泉",那人类的能源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在合 肥,科研人员们正朝着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大步迈进。 2025 年 1 月,合肥科学岛上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EAST )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 成功实现了 1 亿摄氏度 1066 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把托卡马克装置高约 束模运行的世界纪录刷新。 6月18日,据《合肥日报》报道,CRAFT(夸父)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已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且实现全系统国产化。该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负责研发。 在"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聚变等离子体温度可达1亿度,而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作为三大辅助加热 波之一,对将等离子体加热至这一极端温度起着关键作用。 照亮未来能源这条路,人类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01 "人造太阳"的最新进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在《焦点访谈》中曾说: "总书记说过,世界已经进入 了大科学时代,大科学就是要探索人类的未知世 ...
从“跟跑者”到“造风者”,聚变人的破局之战
Huan Qiu Wang· 2025-06-19 07:06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可控核聚变作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成为当下各国科研角逐的热点。当前国际聚变 领域聚焦亿度高温等离子体约束、稳态运行控制及多路线的聚变能源探索,中国科研界持续发力并频频传来捷报。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离子和电子 温度的"双亿度"突破,东方超环(EAST)也凭借"亿度千秒"运行刷新了托卡马克装置的世界纪录,新奥"玄龙-50U"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氢硼百万安培放电的 球形环装置,并创造秒级1.2T以上球形环中心磁场的世界纪录。 没有 " 老师 " 的战场:从消化吸收到原始创新 现任新奥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的杨圆明是个"核电老兵",曾参与完成华龙一号、国核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国产自主化核电站的设备研发和交付,也 曾获得核能行业协会的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中国聚变科研奋起攀登的进程中,新奥"玄龙-50U"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是杨圆明所在的团队为工程实现提供了支撑——他们是聚变研究中默默坚守 的"奋斗者"。 然而,在主导新奥聚变初代装置"玄龙-50"的工程设计时,杨圆明面临截然不同的挑战。与他早年参与的三代核电不同,新奥聚变研发开始时,基本是从"小 学生 ...
10的20次方量级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在蓉再创纪录
Si Chuan Ri Bao· 2025-06-16 00:36
6月7日,科技人员正在装置顶部检查调试。 6月7日,科技人员从中国环流三号真空室出来。 6月7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顶部。 6月7日,科技人员检查中国环流三号的真空室。 6月7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升级改造现场。 2022年4月26日,科技人员在装置真空室内焊接关键部件。 6月7日,中国环流三号进行升级。 李波所在的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平均年龄仅35岁。面对亿摄氏度级离子温度与高聚变三乘积等世界级难 题,团队历经近千次方案迭代,坚持用"中国智造"点燃上亿摄氏度高温,坚信"碰撞"才能碰出"真理"的火花。目 前,这支年轻的高精尖团队已瞄准我国首次聚变燃烧实验,正在开展装置新一轮的升级改造。 西物院聚变科学所控制与信息技术研究室青年科研骨干杨宗谕牵头组建跨科室的"智在必行"青年突击队,成 功突破了聚变装置控制运行的多个难点问题,为我国首次聚变燃烧实验提供关键技术基础。 回顾西物院6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核聚变领域不断树立重要里程碑。上世纪80年代,中国首座人造太阳"中国 环流一号"装置建成,开启了我国核聚变研究的新篇章。本世纪初,第二代聚变研究平台中国环流二号装置的落 成,为我国核聚变研究 ...
70后少帅掌舵“头号央企”,申彦锋接棒中核董事长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3:49
2020年5月,申彦锋首次进入集团总部,担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在田湾核电工作的23年间,他亲历 了该基地从一期工程到四期工程的建设全过程,见证了1—4号机组陆续投入商运的关键发展阶段。 中核集团肩负着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 体系。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核集团在国资委央企名录中位列首位,资产规 模约1.4万亿元,拥有18万员工。 中核集团不仅是世界500强中唯一的全产业链核工业企业,而且在核能"三步走"战略(热堆—快堆—聚 变堆)中承担关键角色。2025年,该集团旗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 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创下我国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2025年,被中核集团定位为"追求卓越年"。在年初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时任总经理的申彦锋做了题为 《坚持改革创新 矢志追求卓越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核工业集团》的工作报告。 工作重点清晰明确:推动核能"三步走"战略加快落地实施,推动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加快培育战略 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 申彦锋特别强调数字化转型的战 ...
布局无尽能源:这7家能源公司正在革自己的命?
Sou Hu Cai Jing· 2025-06-03 14:47
中核集团透露,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即同时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00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摄氏度、高约束模式 运行,创下中国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图源:新华社 5月1日,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正式启动。BEST装置 将在第一代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的基础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引领燃烧等离子物理研究,为中国聚变能的发展做出前瞻性和开创性贡献。 可控核聚变作为"能源终极解决方案",其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理论储量可供人类使用数百亿年。尽管核聚变能领域长期被冠以"永远还差五十年"的 标签,但近年来更多企业的入局表明,人类对这一终极能源的探索热情并未因技术挑战而消退。 目前,企业布局核聚变主要采取自主科研与战略投资两种方式。 能量奇点的计划是在2027年完成下一代强磁场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170的建设,该装置以实现Q(氘氚等效能量增益)>10为目标。 星环聚能 星环聚能成立于2021年10月,以建成中国首个商用可控聚变堆为目标,专注小型化、商业化、快速迭代的可控聚变能装置。其核心团队成员均毕 ...
可控核聚变行业系列报告之一:产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领航开启聚变元年
行 业 及 产 业 2025 年 06 月 03 日 产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领航开启聚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深 度 本期投资提示: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券 研 究 报 告 证券分析师 韩强 A0230518060003 hanqiang@swsresearch.com 武雨桐 A0230520090001 wuyt@swsresearch.com 穆少阳 A0230524070009 musy@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田昕 A0230124060003 tianxin@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田昕 (8621)23297818× tianxin@swsresearch.com 证 国防军工 变元年 看好 ——可控核聚变行业系列报告之一 相关研究 - ⚫ 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进展或将突破"永远的"五十年。1)核聚变原理:氘氚(D- T)反应为目前主流方案;2)技术路线:磁约束路线锁定主导,惯性约束并行探索; 3)发展现状:可控核聚变技术迈入工程化验证阶段;4)政策指引:各国规划明确聚变 能源发展地 ...
电子行业周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再创记录,EDA巨头或将断供中国
Huaxin Securities· 2025-06-03 05:23
2025 年 06 月 03 日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再创记录,EDA 巨头或将断 供中国 推荐(维持) 投资要点 分析师:高永豪 S1050524120001 gaoyh7@cfsc.com.cn 分析师:吕卓阳 S1050523060001 lvzy@cfsc.com.cn 行业相对表现 | 表现 | 1M | 3M | 12M | | --- | --- | --- | --- | | 电子(申万) | -2.9 | -11.6 | 28.5 | | 沪深 300 | 1.8 | -1.3 | 7.3 | 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Wind,华鑫证券研究 -20 0 20 40 60 (%) 电子 沪深300 相关研究 1、《电子行业周报:雷军官宣小米 自研手机 SoC,英伟达调整对华芯片 出口》2025-05-20 2、《电子行业周报:中芯国际与华 虹披露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合肥 BEST 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 2025-05-12 3、《电子行业周报:北美云厂商巨 头 2025 年 Q1 云业务业绩超市场预 期,全球 AI 算力或迎来新一轮共 振》2025-05-05 ▌上周回顾 5 月 26 ...
电子行业周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再创记录,EDA巨头或将断供中国-20250603
Huaxin Securities· 2025-06-03 05:21
2025 年 06 月 03 日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再创记录,EDA 巨头或将断 供中国 推荐(维持) 投资要点 分析师:高永豪 S1050524120001 gaoyh7@cfsc.com.cn 分析师:吕卓阳 S1050523060001 lvzy@cfsc.com.cn 行业相对表现 | 表现 | 1M | 3M | 12M | | --- | --- | --- | --- | | 电子(申万) | -2.9 | -11.6 | 28.5 | | 沪深 300 | 1.8 | -1.3 | 7.3 | 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Wind,华鑫证券研究 -20 0 20 40 60 (%) 电子 沪深300 相关研究 1、《电子行业周报:雷军官宣小米 自研手机 SoC,英伟达调整对华芯片 出口》2025-05-20 2、《电子行业周报:中芯国际与华 虹披露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合肥 BEST 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 2025-05-12 3、《电子行业周报:北美云厂商巨 头 2025 年 Q1 云业务业绩超市场预 期,全球 AI 算力或迎来新一轮共 振》2025-05-05 ▌上周回顾 5 月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