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机

Search documents
重大进展!马斯克公布脑机接口最新规划:2026年让盲人重获光明,2028年让全体人类变AI【附脑机接口行业前景分析】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8:27
到2026年,植入芯片的电极数量将提升至3000个,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1万个,2028年将超过2.5万个。这将 使设备能够触及更深层脑区,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神经性疼痛等。 2027年,Neuralink计划实现多设备植入,例如在运动、言语、视觉皮层同时植入。 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在2026年启动"盲视"(Blindsight)项目,通过摄像头捕捉画面并转化为电信号刺激视觉 皮层,帮助失明者重获视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地时间6月27日,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了一段长达一小时的视频,展示了其脑机 接口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规划。通过植入N1芯片,脊髓损伤患者用意念操控机械手、渐冻症患者通 过思维"重获语言"、未来人类或可"脑控"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Neuralink的核心突破在于其植入式设备N1芯片。这款如硬币大小的芯片可无线充电,通过1024个电极实时 捕捉大脑神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指令。 目前,全球已有7名受试者接受植入手术(4名脊髓损伤患者、3名渐冻症患者),他们平均每周使用设备超50 小时,峰值超100小时,甚至能用思维玩电子游戏、操控虚拟机 ...
脑机接口走进现实!华中首位患者在同济医院完成大脑信号采集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06 00:48
6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脑机接口门诊开诊首日,夏女士接受初步脑信息采集 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萍与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胡峰共同为夏女士进行了病史采集与初步评估。"脑机接口有侵入式与非侵入式两 种类型,由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的专家共同评估,再结合患者后续测评结果,能为患者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式。"胡峰介绍。 经过初步评估,夏女士接受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心理学与行为学评分。她在医生的指导下,依次用左右手抓放、移动形状各异 的"积木",每个动作要求在一分钟内完成。在满分为57分的行为学评分中,夏女士左侧上肢仅获得13分,评估为中度偏瘫。 在脑机接口试验区域,记者看到有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脑电图机、脑电帽、功能性电刺激仪等仪器。在医生的帮助下,夏女士戴 上脑电帽,接受脑信号采集。她的"所想"都会在相应区域产生一个电信号,脑电帽捕捉到这个电信号后进行"翻译",然后再放大,转化为 可视化的反馈显示在医生观测的屏幕上,形成"意图—执行—感知"的闭环。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和一般的脑电帽只采集一种信号不同,同济专病门诊采用的脑电帽有两套信号采集系统,一个是电信号,有32通 道,覆盖头部主要区域,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 ...
从实验室走向现实,脑机接口驶入发展“快车道”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05: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近日,脑机接口领域频传重磅消息,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政策层面,5月12日,四川发布《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 年)》。在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方面,5月17日,北京天坛医院成立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此外, 阶梯医疗的超柔性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近日让截肢者实现"脑控"玩游戏。 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是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技术,是重塑未来医疗健康、工业制造、教 育培训、消费娱乐等领域形态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新制高点。 国外脑机接口领域也传来重磅消息,日前苹果与Synchron达成合作,Synchron将首家实现与苹果发布的 新脑机接口人机接口设备(BCI HID)配置文件原生集成。这就意味着,植入Synchron脑机接口设备的 用户无需肢体动作或语音指令,仅凭意念即可直接控制iPhone、iPad和Apple Vision Pro等设备。 有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今,脑机接口不再只是停留在科幻作品中的设想,正逐步 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其在医疗康复、神经调控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有望重塑人机 ...
2025年中国电生理器械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心律失常患者早筛治疗率不断提升,国产电生理器械加速渗透市场[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19 01:01
Core Viewpoint - The electrophysiology device market in China is experiencing rapid growth due to an aging population,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arrhythmias, improved early screening rates, and advancements in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cedures, with the market expected to reach over 40 billion yuan by 2032 [1][10][21]. Industry Overview - Electrophysiology devices are used to monitor and study electrical activities in biological systems, widely applied in 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diagnosis fields. Common products include ECG machines, EEG machines, EMG machines,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navigation systems [2][4]. Industry Environment -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rapid arrhythmias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reach 28.2 million by 2024, driving demand for treatment. Electrophysiological surgeries have become a primary treatment method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such as minimal invasiveness and high safety [6][8]. Industry Status - The market size for electrophysiology devices in China has grown from 2.42 billion yuan in 2017 to 12.55 billion yuan in 2024. The surgical volume for electrophysiology has increased from 138,000 cases in 2017 to 456,000 cases in 2024, indicating significant growth potential [10][8].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market is dominated by foreign companies such as Johnson & Johnson, Abbott, and Medtronic, which hold a combined market share of over 64%. Domestic companies like Huatai Medical and MicroPort EP have a much smaller share, indicating a high concentration in the industry [12][14]. Key Enterprises - MicroPort EP focuses on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for electrophysiology and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venue growth, with a projected income of 413 million yuan in 2024, up 25.51% [17]. Huatai Medical, specializing in electrophysiology and interventional medical devices, expects a revenue of 440 million yuan in 2024, reflecting a 19.73% increase [19]. Development Trends 1. **Accelerated Domestic Substitution**: Domestic brands are gaining market share due to supportive polici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MicroPort EP and Huatai Medical leading in key areas [21]. 2.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industry is moving towards smart and precise technologies,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physiology devices and expanding clinical applications [22]. 3. **Growing Market Demand**: The demand for electrophysiology devices is surging, particularly in grassroots healthcare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in overseas revenues for domestic companies [23].
资本持续加码,傲意科技、灵御智能获融资
机器人圈· 2025-05-14 09:31
▍专注于灵巧手与神经接口的前沿技术研发商傲意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近日,专注于灵巧手与神经接口的前沿技术研发商傲意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英飞尼迪资本、浙江省国 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旗下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沃美达资本共同投资,升氪剂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 这是继2024年年底傲意科技完成B+轮融资后,在3个月内再次快速交割的新一轮融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加速灵巧手技术领域的持续研发突破,推动新一代灵巧手产品上市进程,并加速手 指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的上市进度。同时,建立国际领先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优化生产流程,实现年产能100%增 长。此外,傲意科技还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作为国内少数同时掌握脑机接口与机器人两大底层核心技术的创 新企业,公司始终专注于脑科学与机器人技术的交叉融合,成功构建了"神经接口-机器人-AI算法"三位一体的自 主研发平台。经过近十年的技术沉淀,傲意科技已开发出多款兼具技术领先性与商业可行性的创新产品,产品性 能与性价比均获得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具身机器人这一前沿领域, ...
脑机接口新科技涌现 医疗应用场景广阔(附概念股)
Zhi Tong Cai Jing· 2025-05-08 02:10
4月28日,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消息,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 ——CyberSense。这台机器人能像缝纫机穿针引线一样,将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电极精准植入动物大 脑,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中信证券此前指出,脑机接口是新质生产力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国内外脑机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脑 机接口在医疗、工业、娱乐等多领域商业化。 脑机接口相关概念港股: 南京熊猫(600775)电子股份(00553):由南京熊猫规划科技部牵头组织申报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多 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此前成功入选2022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 术项目。 微创脑科学(02172):公司是神经介入领域领军企业,产品和技术优势显著,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发 展和进口替代红利, 目前已实现盈利,业绩端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微创神通 医疗科技(上海)与多个投资方于2024年12月16日签署了合伙协议,成立名为"深圳市中金脑科学与类 脑智能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投资基金。该基金的总资本承诺为10亿元,其 中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将出资2亿 ...
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产业十大创新企业:强脑科技、脑虎科技、脑陆科技、博睿康、诚益通……
Qian Zhan Wang· 2025-05-05 01:24
(图片来源:摄图网) 脑机接口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它打破了传统人机交互的界限,让人 类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机器进行互动。 脑机接口集成了神经学、脑学、新材料、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一些系列先进技术,堪称未来产业中的高地 产业。将对社会产业变革、人类生命健康和全球竞争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全球主流国家都在积极抢占脑机接口行业的制高点,以期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从目前实际进展来看,中国和美国都已有企业/产品进入了临床阶段。但实际效果方面,半侵入式的由于对 患者伤害更小,免疫反应也更小,因此整体表现、进展相对更佳。 | 随机接口部分方式 | | | --- | --- | | 增强、然科学与人工智能结合 | 拟现实的整合、智能保肤控制 | | 头部企业:强脑科技、品院医疗、博音康 | 头部企业: InteraXon、NeuroWave Technologies | | 主要研究应用方向;神经反馈训练与心理健康、脑机 | · 主要研究应用方向:机器人控制、虚拟现实与脑波交 | | 接口与智能城市、医疗康复与运动控制 | 互、魅波监测与疾病预防 | | · 头部企业: Cor ...
21健讯Daily |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恒瑞医药赴港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01:38
这里是《21健讯Daily》,欢迎与21世纪经济报道新健康团队共同关注医药健康行业最新事件! 政策动向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 4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将于2025年 10月1日起施行,从资质审核、信息展示、风险防控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压实医疗器械网络 销售企业和电商平台主体责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最新发布的《规范》关键举措聚焦资质与信息透 明化:网络销售企业须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展示经营许可证、备案凭证等资质信息,并在产品页面 标明医疗器械注册证号、适用范围、禁忌症等关键信息。对验配类产品(如角膜接触镜、助听器),必 须标注"需专业验配"等警示语。电商平台需严格审核入驻企业资质,动态更新档案,每半年核验一次。 药械审批 英矽智能INS018_055片拟获突破性疗法认定 4月28日,据CDE官网,英矽智能INS018_055片拟获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悦康药业注射用更昔洛韦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4月28日,悦康药业(688658.SH)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更昔洛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