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A100

Search documents
低功耗芯片将成为主流
半导体芯闻· 2025-06-30 10:07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 chosun 。 半导体行业曾经专注于速度和容量,如今正转向功耗效率。随着人工智能学习和训练的日益先进, 处理海量数据所需的功耗也随之激增,低功耗芯片的开发竞争也愈演愈烈。 人工智能芯片通常被称为"耗能大户",是耗电量巨大的产品。英伟达即将推出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 片 B100 需要 1000 瓦的功率。之前的人工智能芯片型号 A100 和 H100 分别需要 400 瓦和 700 瓦的功率,这意味着更高的性能意味着更高的功耗。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是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为人工智能芯片提供存储芯片,它们正在推出新的低 功耗半导体解决方案。半导体材料公司也在开发玻璃等下一代材料,以提高能源效率。 低功耗芯片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至关重要,这些设备需要在不连接互联网 的情况下执行人工智能计算,从而节省电池寿命。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表示:"低功耗半导体可以 延长移动设备的电池寿命,并降低服务器数据处理所需的能耗。随着电源供应日益紧张,低功耗半 导体将变得更加重要。" LPDDR,即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存储器,是低功耗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传 ...
对HYGON + Sugon的几点思考
是说芯语· 2025-05-25 23:37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从 技术孤岛 到 算力共同体 阵营分化: 龙芯(MIPS架构)、鲲鹏(ARM架构)、海光(x86架构)三大技术路线的竞争,因海光- 曙光联盟的全栈能力形成代差优势。当海光率先构建起x86生态的国产化闭环——从芯片设计、硬件制 造到系统软件适配的完整链条,迫使鲲鹏体系不得不加速与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的深度绑定,龙芯则需 在RISC-V架构上寻找差异化突破口。 昨日晚间,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同步公告的换股吸收合并计划: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以200亿 市值的资本震动,掀开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垂直整合的新篇章。 国际竞争: 在AI算力核心战场,2024年英伟达A100芯片支撑全球70%的大模型训练,而海光DCU芯片 实测FP64算力已达1.2PFlops(H100的70%),叠加曙光液冷服务器PUE低至1.15的能效优势,整合后的 海光-曙光AI算力栈正构建中国版CUDA生态。这不仅有望在国内市场打破英伟达的垄断,更可能通过 一带一路算力基建输出,在全球边缘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开辟新战场。 当掌握x86授权、2024年CPU出货量突破150万片的海光信息,与 ...
封杀中国芯片?!歇斯底里,黔驴技穷!
半导体芯闻· 2025-05-21 10:2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由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商务部网站,外交部网站等,谢谢 。 近日,美国商务部推出更为激进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核心条款为"全球任何国家、任何企业, 若使用华为昇腾910系列芯片,均被视为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最高面临20年监禁和100万美元 罚款。换言之,美国制造的芯片,中国AI模型不能用。中国产的芯片,其他地方的AI模型也不能 用。可谓蛮横霸道至极! 商务部: 任何人若执行,须承担法律责任!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5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发表谈 话。 中方注意到,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指南,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 进计算芯片,包括特定的华为昇腾芯片。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保护主义做法,严重损害全 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剥夺其他国家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权利。 中方认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 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危害中国发展利益。 中方强调,美方措施涉嫌构成对中国企业采取的歧视性限制措 ...
打破美国AI算力限制,华为云发布超节点技术,重塑全球算力格局
Qi Lu Wan Bao· 2025-05-15 12:29
2025年5月16日,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已满六年。就在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全球使用华为AI芯片的同一天(5月13日),华为云发布了CloudMatrix 384超 节点技术,以单集群300PFlops的算力突破,向世界宣告:技术封锁无法阻挡中国算力革命的浪潮。 从"极限生存"到"定义规则" 华为的突围史是一部技术破局的史诗。2019年被制裁后,海思麒麟芯片"备胎转正",2023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华为AI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2024年发 布Mate60系列突破5G芯片封锁;2025年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诞生,则标志着中国算力基础设施从"追赶"迈向"引领"。数据显示,华为AI芯片2025年第 一季度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8%,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芯片良率突破85%,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量产,中国技术闭环正在加速形成。 CloudMatrix 384:重新定义算力范式 这款由384张华为AI芯片构成的超节点,通过三大技术突破改写行业规则: 六年前,任正非在实体清单宣布时写下"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如今,华为云超节点技术的发布,打破了美国构建的"数字柏林墙",以自主技术 ...
特朗普拒不妥协?美债危机倒逼中美谈判,英伟达CEO暗藏玄机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7:27
特朗普拒不妥协?美债危机倒逼中美谈判,英伟达CEO暗藏玄机 但特朗普偏要硬撑。他一边喊话要谈判,一边挥舞芯片制裁大棒,甚至点名英伟达:连"阉割版"芯片都不许卖给中国!这操作看得人直摇头:一边求着中国 接盘美债,一边又掐中国脖子,哪来的底气? 第一部分:谈判大门敞开,特朗普为何装聋作哑? 最近国际舆论场炸开了锅——美国突然主动向中国递出谈判"橄榄枝",但中方回应却意味深长。商务部一句"正在评估",既没把话说死,也没直接拒绝,反 而给特朗普政府留了个"台阶":想谈?先拿出诚意! 第二部分:芯片战升级,特朗普的算盘能响吗? 特朗普的芯片政策,本质是"新瓶装旧酒"。拜登时期搞的芯片出口限制,他非但不松手,反而要加码。这次直接瞄准英伟达,要求连性能缩水的"特供版"芯 片都不准出口。表面看是"杀鸡儆猴",逼其他国家站队;实际上,这和加征关税一个套路——人为制造筹码,逼中国让步。 可问题是,这招真的管用吗?先看数据: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突破30%,预计2025年将达45%。更关键的是,华为昇腾910B、寒武纪MLU370等国产芯 片性能直追英伟达A100。黄仁勋在闭门会上那句"限制出口只会加速中国自研",可不是客套话 ...
英伟达H20受限中国市场,国产AI芯片替代多点开花方为正解
Tai Mei Ti A P P· 2025-04-20 00:52
文 | 孙永杰 经过多轮的市场传言猜测与情绪反转,美国政府最终对英伟达的H20芯片升级了出口管制,随即英伟达 CEO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中国,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可见此举在业内引发的震动。而随着 H20芯片在中国市场的受限,国内AI芯片替代的真正大考也正式开启。 英伟达H20等受限,国内厂商迎替代大考机会 说到H20芯片的出口管制,近日,英伟达发布8-K文件称,美国政府于4月9日告知,H20芯片出口到中国 需要许可证,此后又于14日告知,这些规定将无限期实施。美国将H20纳入"非民用超算风险清单",意 味着AI芯片管制从高端产品(如A100、H100)延伸至定制化中端产品。需要说明的是,H20是英伟达 在中国合法销售的主要芯片,是在2023年10月美国最新一轮出口限制生效后推出的。 | Title of each class | Trading Symbol(s) | Name of each exchange on which registered | | --- | --- | --- | | Common Stock, $0.001 par value per share | NVDA | Th ...
全球新能源电力,进入史诗级大周期|深度
24潮· 2025-04-06 19:33
随着AI爆发,大模型的参数量、数据中心的规模都呈现几何式增长,这背后,需要庞大的电力来 驱动计算、存储以及冷却系统。 电力,日益演变为制约AI发展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有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数据中心停机的原因中,52%是由于电力供给不足所致。这一数字在 2020年还仅为37%。 埃隆·马斯克、萨姆·奥尔特曼、黄仁勋等科技大佬都曾对电力紧缺表达过担忧。一时间,储备电 力粮草成为科技巨头们的必修课。而由于化石能源并不符合全球碳中和的宏大叙事,科技大厂纷 纷投向清洁能源。 但其中,地热、核电、风能等受制于地域限制、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光伏+储能" 极有可能成为 解决AI电力问题的最佳方案。 AI的尽头是电力。 向ChatGPT发起提问,当手指在键盘上敲下Enter键,就如同开启了一个庞大的多米诺骨牌,其背 后调动的资源数以亿计。 "我们在创造历史。" 2024年10月18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出席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光伏项目 "猎户座太阳能 带" 的开幕式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个由日本软银旗下SB Energy建设的超级光伏电站,合计能产出875MW的清洁能源,几乎相当 于一个典型核电设施的规模。而其 ...
全球新能源电力,进入史诗级大周期|深度
24潮· 2025-04-06 19:33
"我们在创造历史。" 2024年10月18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出席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光伏项目 "猎户座太阳能 带" 的开幕式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个由日本软银旗下SB Energy建设的超级光伏电站,合计能产出875MW的清洁能源,几乎相当 于一个典型核电设施的规模。而其中85%的电力将输送给谷歌在达拉斯地区的数据中心。 粗略估算,ChatGPT每天所需的电力能够生产37吨电解铝。 随着AI爆发,大模型的参数量、数据中心的规模都呈现几何式增长,这背后,需要庞大的电力来 驱动计算、存储以及冷却系统。 电力,日益演变为制约AI发展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有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数据中心停机的原因中,52%是由于电力供给不足所致。这一数字在 2020年还仅为37%。 埃隆·马斯克、萨姆·奥尔特曼、黄仁勋等科技大佬都曾对电力紧缺表达过担忧。一时间,储备电 力粮草成为科技巨头们的必修课。而由于化石能源并不符合全球碳中和的宏大叙事,科技大厂纷 纷投向清洁能源。 但其中,地热、核电、风能等受制于地域限制、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光伏+储能" 极有可能成为 解决AI电力问题的最佳方案。 AI的尽头是电力。 向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