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A100芯片

Search documents
低功耗芯片将成为主流
半导体芯闻· 2025-06-30 10:07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 chosun 。 半导体行业曾经专注于速度和容量,如今正转向功耗效率。随着人工智能学习和训练的日益先进, 处理海量数据所需的功耗也随之激增,低功耗芯片的开发竞争也愈演愈烈。 人工智能芯片通常被称为"耗能大户",是耗电量巨大的产品。英伟达即将推出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 片 B100 需要 1000 瓦的功率。之前的人工智能芯片型号 A100 和 H100 分别需要 400 瓦和 700 瓦的功率,这意味着更高的性能意味着更高的功耗。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是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为人工智能芯片提供存储芯片,它们正在推出新的低 功耗半导体解决方案。半导体材料公司也在开发玻璃等下一代材料,以提高能源效率。 低功耗芯片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至关重要,这些设备需要在不连接互联网 的情况下执行人工智能计算,从而节省电池寿命。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表示:"低功耗半导体可以 延长移动设备的电池寿命,并降低服务器数据处理所需的能耗。随着电源供应日益紧张,低功耗半 导体将变得更加重要。" LPDDR,即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存储器,是低功耗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传 ...
对HYGON + Sugon的几点思考
是说芯语· 2025-05-25 23:37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从 技术孤岛 到 算力共同体 阵营分化: 龙芯(MIPS架构)、鲲鹏(ARM架构)、海光(x86架构)三大技术路线的竞争,因海光- 曙光联盟的全栈能力形成代差优势。当海光率先构建起x86生态的国产化闭环——从芯片设计、硬件制 造到系统软件适配的完整链条,迫使鲲鹏体系不得不加速与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的深度绑定,龙芯则需 在RISC-V架构上寻找差异化突破口。 昨日晚间,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同步公告的换股吸收合并计划: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以200亿 市值的资本震动,掀开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垂直整合的新篇章。 国际竞争: 在AI算力核心战场,2024年英伟达A100芯片支撑全球70%的大模型训练,而海光DCU芯片 实测FP64算力已达1.2PFlops(H100的70%),叠加曙光液冷服务器PUE低至1.15的能效优势,整合后的 海光-曙光AI算力栈正构建中国版CUDA生态。这不仅有望在国内市场打破英伟达的垄断,更可能通过 一带一路算力基建输出,在全球边缘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开辟新战场。 当掌握x86授权、2024年CPU出货量突破150万片的海光信息,与 ...
英伟达H20受限中国市场,国产AI芯片替代多点开花方为正解
Tai Mei Ti A P P· 2025-04-20 00:52
文 | 孙永杰 经过多轮的市场传言猜测与情绪反转,美国政府最终对英伟达的H20芯片升级了出口管制,随即英伟达 CEO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中国,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可见此举在业内引发的震动。而随着 H20芯片在中国市场的受限,国内AI芯片替代的真正大考也正式开启。 英伟达H20等受限,国内厂商迎替代大考机会 说到H20芯片的出口管制,近日,英伟达发布8-K文件称,美国政府于4月9日告知,H20芯片出口到中国 需要许可证,此后又于14日告知,这些规定将无限期实施。美国将H20纳入"非民用超算风险清单",意 味着AI芯片管制从高端产品(如A100、H100)延伸至定制化中端产品。需要说明的是,H20是英伟达 在中国合法销售的主要芯片,是在2023年10月美国最新一轮出口限制生效后推出的。 | Title of each class | Trading Symbol(s) | Name of each exchange on which registered | | --- | --- | --- | | Common Stock, $0.001 par value per share | NVDA | Th ...
全球新能源电力,进入史诗级大周期|深度
24潮· 2025-04-06 19:33
随着AI爆发,大模型的参数量、数据中心的规模都呈现几何式增长,这背后,需要庞大的电力来 驱动计算、存储以及冷却系统。 电力,日益演变为制约AI发展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有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数据中心停机的原因中,52%是由于电力供给不足所致。这一数字在 2020年还仅为37%。 埃隆·马斯克、萨姆·奥尔特曼、黄仁勋等科技大佬都曾对电力紧缺表达过担忧。一时间,储备电 力粮草成为科技巨头们的必修课。而由于化石能源并不符合全球碳中和的宏大叙事,科技大厂纷 纷投向清洁能源。 但其中,地热、核电、风能等受制于地域限制、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光伏+储能" 极有可能成为 解决AI电力问题的最佳方案。 AI的尽头是电力。 向ChatGPT发起提问,当手指在键盘上敲下Enter键,就如同开启了一个庞大的多米诺骨牌,其背 后调动的资源数以亿计。 "我们在创造历史。" 2024年10月18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出席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光伏项目 "猎户座太阳能 带" 的开幕式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个由日本软银旗下SB Energy建设的超级光伏电站,合计能产出875MW的清洁能源,几乎相当 于一个典型核电设施的规模。而其 ...
全球新能源电力,进入史诗级大周期|深度
24潮· 2025-04-06 19:33
"我们在创造历史。" 2024年10月18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出席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光伏项目 "猎户座太阳能 带" 的开幕式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个由日本软银旗下SB Energy建设的超级光伏电站,合计能产出875MW的清洁能源,几乎相当 于一个典型核电设施的规模。而其中85%的电力将输送给谷歌在达拉斯地区的数据中心。 粗略估算,ChatGPT每天所需的电力能够生产37吨电解铝。 随着AI爆发,大模型的参数量、数据中心的规模都呈现几何式增长,这背后,需要庞大的电力来 驱动计算、存储以及冷却系统。 电力,日益演变为制约AI发展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有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数据中心停机的原因中,52%是由于电力供给不足所致。这一数字在 2020年还仅为37%。 埃隆·马斯克、萨姆·奥尔特曼、黄仁勋等科技大佬都曾对电力紧缺表达过担忧。一时间,储备电 力粮草成为科技巨头们的必修课。而由于化石能源并不符合全球碳中和的宏大叙事,科技大厂纷 纷投向清洁能源。 但其中,地热、核电、风能等受制于地域限制、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光伏+储能" 极有可能成为 解决AI电力问题的最佳方案。 AI的尽头是电力。 向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