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啦

Search documents
账上趴着百亿现金,潮汕家族急着去香港IPO
Sou Hu Cai Jing· 2025-10-12 04:41
在东鹏饮料二度闯关港交所的背后,折射出企业所面临的产品结构单一化焦虑、股东减持压力以及国际化拓展难题。华安证券研报指出,倘若此次赴港上 市顺利成行,将为企业开辟资本国际化的新通道,然而这些深层挑战能否得到有效缓解,仍需时间检验。 光速二战港交所 "累了困了,就喝东鹏特饮。" 这句广告曾风靡大街小巷,是很多人开车、运动、上班时的好搭子。作为"国产红牛",东鹏特饮被称作是功能饮料界的"原地续命神器"。 据港交所官网最新信息显示,"东鹏特饮"的母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由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与瑞银集团共同担任本次发行的联席保 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东鹏饮料曾在2025年4月3日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相关招股文件于同年10月3日到期失效。在失效仅一周后,这家被誉为"国产红 牛"的企业便光速递表,再度启动赴港上市进程。 东鹏饮料早在2021年就已成功登陆A股市场,摘得"功能饮料第一股"称号,而此次赴港递表,意味着公司正在积极谋求"A+H"。 自2021年A股上市以来,东鹏饮料市值曾一度突破千亿大关。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其股价收报311.68元/股,总市值已攀升至约1620.8亿元。 然而,亮 ...
东鹏饮料再次递表港交所:海外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Tai Mei Ti A P P· 2025-10-11 03:49
10月9日,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提交H股上市申请。 这是该公司第二次冲击港股,自2025年4月3日冲击港股至今,东鹏饮料的招股书已于10月3日自动失 效。而作为中国功能饮料的头部企业,东鹏饮料显然对赴港上市志在必得,在招股书失效6天后,便迅 速二次递表。 身为市值高达16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东鹏特饮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占据着头部市场地位。财报数 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40.6%;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大增 63.1%。 2025年的业绩也同步飙升,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提 升37.22%,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券商预计东鹏2025年全年营收将首次突破200亿元关口。 即便收入高达百亿,但东鹏饮料进军港股的进程,却一波三折。证监会官网披露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 充材料要求(2025年4月25日—2025年5月9日)显示,要求东鹏饮料补充说明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范围 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所涵盖的领域,以及本次发行上市 前后是否持续符合外资准入政策要求;公司及下属公 ...
东鹏饮料:特饮之后,“下个百亿密码”路在何方?
3 6 Ke· 2025-10-10 23:45
我们在《东鹏:撕红牛、踢怪兽,国货 "续命水" 凭何成逆袭王?》 重点分析了东鹏的商业模式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站在当下,东鹏是否还是一个 好的投资标的?是否和Monster一样面临本土市场竞争恶化?以电解质饮料补水啦为代表,迈向平台型软饮公司的空间还有多大? 我们在本篇继续讨论,感兴趣的用户也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dolphinR124"入群深入交流。 以下为详细内容 能量饮料的竞争格局如何? 红牛陷入商标纠纷,悬而未决 在讨论东鹏成长性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下国内能量饮料的竞争格局,从下图份额上可以明显看到东鹏的市场份额仍然在快速增长,蚕食红牛和其他玩家的 份额。 我们把东鹏的竞争对手分为2类,一类是从销售额角度仍然领先东鹏的红牛系(销量角度东鹏已位居老大),另一类是以乐虎、体质能量等为代表的追赶 系,我们依次来分析: 红牛系紊乱,两强相争,东鹏得利:这里需要先补充一个小背景,目前国内在售的红牛主要是由1996年泰国天丝集团和华彬集团在国内创立的合资公司 ——中国红牛运营,其中天丝集团作为红牛的创立者、品牌方,授权华彬集团负责在国内的具体生产运营,签订的合营合同期限是20年。 但在此之前,双方在1995年也签 ...
东鹏饮料正式赴港上市,出海布局要怎么打?
Guan Cha Zhe Wang· 2025-10-10 06:04
曾经以红牛"平替"身份出现的东鹏饮料(605499),如今正在反转功能饮料的市场局面。 东鹏饮料10月9日在港交所正式公布了招股书。早在今年年初,东鹏饮料就已经传出即将赴港上市的消 息。时隔8个月后,这家头部国产功能饮料企业,正式向"A+H"股的结构发起冲击。 这已经是东鹏饮料第二次冲击港股市场。通过上市募资打通资金渠道,是众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最重要 的因素之一。然而从招股书上看,东鹏饮料似乎并不"缺钱"。 招股书显示,到去年底,公司的在手现金达到56.53元,各类现金类资产超过142.23亿元,资金流算得上 充裕。 同时,从去年开始东鹏饮料股价就在一路走高,到今年年中股价一度冲高至336元/股,市值超过1747亿 元。即便近期股价有所回落,市值仍超过1560亿元,东鹏的流通性其实颇为充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仍在寻求港股上市的东鹏饮料而言,打通境外融资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是东鹏饮 料重视的要素之一。 东鹏饮料解释称,业绩增长是由于公司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加强渠道运营能力和冰冻化建设,提高产 品曝光率,拉动终端动销,同时夯实东鹏特饮基本盘,拓展多品类业务,培育新的增长点带来的原因。 实际上,曾经在国内市场风头 ...
递表港交所!知名深企再传新消息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10 04:22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相信很多深圳人 对这句广告词都很熟悉 作为深圳知名老字号饮料品牌 近日 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东鹏饮料近三年业绩增长迅猛,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6.5%,净利润增速更高达52%。 然而,亮眼数据背后,东鹏饮料仍面临核心产品收入占比过高、经销商依赖度强等隐忧,其多元化与全国化战 略成效尚待市场检验。 东鹏饮料再传新情况 据港交所官网披露,10月9日,功能饮料龙头企业东鹏饮料(605499)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重启港 股IPO进程。该公司曾于2025年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不过招股书于10月3日失效。 | [编纂]的[编纂]數目 : [编纂]股H股(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編纂]數目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 | | [編纂]數目 : [編纂]股H股(可予[編纂]及視乎編纂]行使與否而 | | 定) | | 最高[編纂] : 每股H股[編纂]港元,另加1%經紀佣金、0.0027% | | 證監會交易徵費、0.00565%聯交所交易費及 | | 0.00015%會財局交易徵費(須於[编纂]時以港 | | 元繳足,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
两度递表,资本梦未灭,东鹏饮料为何在“金钱充裕”之下执意赴港?
3 6 Ke· 2025-10-09 15:24
刚刚,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冲击"A+H"两地上市。已在A股上市、账上躺着百亿现金的功能饮料龙头缘如此何执?首次申请折戟 后,二次递表能否为这位"功能饮料之王"注入新的能量? 再次递表 刚刚,港交所信息披露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提交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仍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这与其首次递表时的 阵容完全一致。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4月3日,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主板上市。"东鹏特饮"母公司由此计划成为继安德利之后第二家"A+H"两地上 市的中国饮料企业。然而,6个月后的10月3日,由于未能在有效期内完成上市流程,这份招股书自动失效。 对此,一位分析人士认为,港股IPO申请失效在技术上属常见现象,但东鹏饮料仅相隔6天便火速二次递表,也足见其对赴港上市志在必得。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的头部企业,东鹏饮料并非资本市场新兵。公司创立于1994年,主打产品"东鹏特饮"风靡全国,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上市后,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从发行价46.27元飙涨至2021年7月的207元。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增涨近80%,被投资者称为"饮料之王"。20 ...
东鹏赴港上市:不只“充电”,更是“补血”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9 10:54
Core Viewpoint - Dongpeng Beverage's decision to list in Hong Kong is driven by its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the opportunity presented by the Hong Kong market, and the need to optimize its operational structure [1]. Group 1: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 The company aims to achieve a revenue of 15.84 billion yuan in 2024 and has outlined a three-dimensional growth model focusing on "nation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2]. - Listing in Hong Kong will facilitate market expansion, with plans to increase overseas revenue from less than 3% to 15% [2]. - The company seeks to enhance its brand influence through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targeting a position in the top ten of the "Global Soft Drink Brand Value 50" by 2025 [2]. - Post-listing, the company can leverage the "A+H" dual platform for flexible financing, as its current fundraising balance in A-shares is only 116 million yuan [3]. Group 2: Hong Kong Market Opportunity - The Hong Kong market presents unique opportunities in 2025, including a "fast track" for A-share companies with a market capitalization exceeding 10 billion HKD, which Dongpeng qualifies for with a current market cap of approximately 150 billion HKD [4]. - There is a valuation arbitrage, as the median PE ratio in the Hong Kong beverage sector is 17.2 time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Dongpeng's A-share valuation of 40 times, potentially attracting long-term international capital [4]. - The beverage sector is seeing increased interest, with 59 A-share companies applying for Hong Kong listings this year, and Dongpeng's status as a leading functional beverage brand adds to its appeal [4]. Group 3: Operation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 The company aims to diversify operational risks and integrate financial resources [5]. - There are potential challenges, including valuation differences, as Hong Kong investors may demand higher dividend returns, with the current A-share dividend rate at 63.6% [6]. - The company remains reliant on single products, with electrolyte water needing to exceed 15% of revenue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risks [6]. - Concerns exist regarding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with 6.565 billion yuan in short-term loans against 5.556 billion yuan in cash, necessitating greater transparency [6]. - Energy drink revenue still constitutes 84% of total income,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Hong Kong financing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like "Bushi La," which is projected to grow by 280% in 2024 [7]. - The company aims to alleviate pressure from A-share shareholder reductions, with over 1.37% of shares expected to be sold by the top ten shareholders before Q1 2025 [7].
东鹏饮料港交所二次递表,业绩高增与“单腿走路”矛盾何解?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09 10:09
据港交所官网披露,10月9日,功能饮料龙头企业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重启港股 IPO进程。该公司曾于2025年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不过招股书于10月3日失效。 | [编纂]的[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 --- | | [编纂]數目 | | [编纂]股H股(可于编纂]) | | [编纂]數目 | | [编纂]股H股(可于[编纂]及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 | | | 定) | | | 最高[编纂] : | | 每股H股[编纂]港元,另加1%經纪佣金、0.0027% | | | | 證監會交易徵費、0.00565%聯交所交易費及 | | | | 0.00015%自財局交易微費(須於[编纂]時以港 | | | | 元織足,多織股款可于退還) | | 面值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细景】 | . 【甜蜜】 | | | 聯席保薦人 ·[编纂] | | | | 华泰国际 | Morgan Stanley | UBS 瑞銀集團 | | 摩根士丹利 | | | | (按英文字母顧序排序) | | | 最新披 ...
突发!两度递表,资本梦未灭!东鹏饮料为何在“金钱充裕”之下执意赴港?|IPO锐观察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9 04:3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食品内参 本文为食品内参原创 作者丨佑木 编审丨橘子 刚刚,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冲击"A+H"两地上市。已在A股上市、账上躺着百亿现金的功能饮料龙头缘如此何执?首次申请折戟后,二次递表能否为这位"功能饮料之王"注 再次递表 刚刚,港交所信息披露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提交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仍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这与其首次递表时的阵容完全一致。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4月3日,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主板上市。"东鹏特饮"母公司由此计划成为继安德利之后第二家"A+H"两地上市的中国饮料企业。然而,6个月后的 对此,一位分析人士认为,港股IPO申请失效在技术上属常见现象,但东鹏饮料仅相隔6天便火速二次递表,也足见其对赴港上市志在必得。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的头部企业,东鹏饮料并非资本市场新兵。公司创立于1994年,主打产品"东鹏特饮"风靡全国,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上市后,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从发行价46.27元飙涨至2021年7月的207元。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增涨近80%,被 ...
未来5年,要活下去,每家企业都需要有极致产品力大单品!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10:46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何支涛) "极致的产品"才是第一生产力 ——妙可蓝多陈佩聪 营销有两个字:一是营、二是销,先营后销。 营是让产品好卖! 销是把产品卖掉! 营在前,销在后。 竞争环境越凶险,市场越内卷,越需要注重产品开发,越需要打造极致产品力。 — 01 — 产品开发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幂指数定律。 元气森林的创始人唐彬森在演讲中,曾提到过产品开发的幂指数定律,做好产品就是做好底数,虽然大公司的基数大,但是如果产品不够好,就是底数 小;小公司做好产品,就是底数做大,即使底数仅提升10%,一个1.1的底数经过n次方放大之后,底数大的一方就能最终获胜。 将小公司对抗大公司的胜利归结为幂指数定律(最终结果=基数×底数的幂指数,R=K×a^n)的胜利。巨头公司的优势在于基数大,但正如1.01的365次方 远大于0.99的365次方,长期来看,一定是底数大的一方能够获得最终胜利。 产品底数是营销的杠杆,n次方放大就是日积月累的经营动作。 所有的经营动作都在放大这个底数。 产品是1,营销是后面的0,1足够强,0才能加得多,极致产品力的杠杆每往前移1%,终端流速就会加1%,销售额就会加1%,口碑传播也会加1%,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