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融资业务

Search documents
金融赋能绿色创新:中小微企业转型的“绿色引擎”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4 10:58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了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企业案例和实践经验。如,重庆弘凡芝圃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负责人龚艳敏分享了公司利用废弃桑枝条种植食药用菌的创新模式。通过"叶养蚕—枝种菇—渣 作肥—肥回园"的生态闭环产业链,公司不仅解决了废弃桑枝条的处理问题,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我们企业的优势就是原生态、绿色健康,就目前想要拓宽销量来说,与电商、互联网结 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很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小微企业资金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电商的大量投 入,对我们的负担就是比较重的。"龚艳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专家讲的碳标签,我们有想 过,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做。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做这个项目。" "如何在推进中国"3060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来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韧性?我们需要什 么样的新流程、技术与商业模式,来显著的降低在此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联合国开发计划 署驻华副代表James George在2025年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主题活动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前,在全球 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 挑战。 绿色创新正在成 ...
晶采观察|服务消费迎新利好 释放哪些重要信息?
Yang Guang Wang· 2025-06-28 13:23
0:00 近日,金融支持消费再迎重磅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布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 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 方面推出19条重点举措,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促消费的"路线图"。 《意见》中提及的一个词值得关注——服务消费。此前,今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际上,服务消费涉及的方面很多,往往与高附 加值产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餐饮、旅游等。再具体一些,养老方面,"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 养老再贷款"是今年5月宣布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的组成部分,该政策将执行至2027年末。 这次《意见》再次特别强调,"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重 点丰富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业态融合,助力挖掘基础型服务消费 潜力。"增加对养老托育等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这是从供给端发力的关键举措。简单来说,就是 可以为养老机构提供低息长期贷款, ...
深耕大湾区ESG沃土 探索绿色之城金融范式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6 23:12
"金融重镇"再添一抹绿。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ESG已从理念共识演变为企业高质量 发展的"必答题"。 "希望在全球把中国自己的绿色可持续故事讲出来,让世界有更多来自中国的ESG声音。"2025年6月10 日,由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主办的"重构·共赢——2025大湾区ESG赋能发展论 坛"在深圳落地。来自国际组织、智库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的业内专家,聚焦国际 ESG发展趋势、"双碳"产业战略、可持续信息披露、价值链管理、生态合作等重要议题,把脉帮助企业 构筑"绿色竞争力"护城河。 实际上,赋能湾区企业ESG实践只是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其中一个样本。作为绿 色金融最早一批探路者,兴业银行率先探索出一条"寓义于利,由绿到金"的创新之路,将ESG战略融入 金融实践的血脉。深圳分行扎根创新前沿的鹏城,传承兴业银行绿色基因,立足区域特色,从环境、社 会、治理三大维度精准发力,以深化绿色金融为引擎,在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赛道上不断跑 出"加速度",让"绿色金融"落地生根绽放硕果。 从国际红树林中心到全球海洋中心 点绿成金,激活生态资源"变现力" 深圳,这座 ...
央行等六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news flash· 2025-06-24 09:15
央行等六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智通财经6月24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支持发展服务消费。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结合服务消费具体场景和特点,提供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 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重点丰富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 级、业态融合,助力挖掘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 域创新融资模式,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产业发展周期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开展应收账 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业务,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 ...
银行助力种业振兴 筑牢农业强国根基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2 15:11
知识产权是种业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但许多企业因缺乏抵押物而面临融资难题。银行可以积极探索开 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以种业企业的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技术等作为质押物,为企业提供融资支 持。这不仅能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还能激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 种业振兴不仅需要单个企业的突破,更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银行可充分发挥金融纽带作 用,推动种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银行能够为种业产业链上的供应商、 经销商等提供融资支持,稳定产业链供应体系。同时,银行还可支持种业企业与农业种植大户、农民专 业合作社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实现种业产业与农业生产的 协同发展,构建完整的种业产业生态。 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种业振兴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奋力推动种业振兴 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提供有力支撑。 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在种业振兴的征程中,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 者,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使命。 种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不同类型的 ...
让无形数据变有价资产推进数字金融 银行业积极“挖矿”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7 16:13
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数据正在重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处获悉,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落地 实施的近一年半时间内,多家银行已加入挖掘数据资源"富矿"的行列,积极开展数据资源入表工作,资 产含"数"量持续攀升。 作为"数据大户",商业银行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入表意义重大。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 者,对商业银行而言,开展数据资源入表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内在要求,有助于 体现数据价值,提升财务报表质量以及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过,目前商业银行数据资源入表仍 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入表规模普遍为百万元级。未来,随着政策、评估方法和数据治理水平的不断优 化,银行业数据资源入表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多家银行积极挖掘数据"富矿"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深度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并成为驱动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 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被明确写入文件。 国家数据局组建、各大数据交易机构建设运营、多个一线城市数据要素行动方 ...
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
Jing Ji Ri Bao· 2025-06-15 22:02
多家银行不久前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银行纷纷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加力提升银行贷款服务小 微企业融资的质效。 银行提升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精准支持,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有利于激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动能,使其迸发更多活力。立足当前普惠金融发展阶段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要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服 务提供商的数字化,加强政银企衔接,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量和可得性。 推进服务商数字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银行 需积极寻求科技赋能,破解这一问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能够突破信息边界,助 力银行在评估企业信用时,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企业数据,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小微 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例如,依托集成行业数据的"产业大脑",银行可以直接抓取核心企业数据,掌 握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经营状况,全面评估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线上无感授信。还可通过数字 化降低金融服务商运营成本,使小微企业受益。 小微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难以提供合规足值的抵质押物,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财务信息不健 全,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对其信任度较低, ...
广东华兴银行:创新打造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新范式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3:51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 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也是银行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抓手。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银行风控体系重抵押、重财报的信贷逻辑,与轻资产民企形成一定矛盾。要真正促 进民营经济发展,必须不断破解民企融资难题,从制度创新到技术支持,构建全周期、多维度的金融服 务体系。 在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华兴银行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导向,立足区域特色, 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减费让利等系列举措,在南粤大地谱写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 章。截至2025年3月,该行民营企业公司贷款余额突破1400亿元,占全行公司贷款比例超70%。 精准施策 差异化信贷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波动和信用风险存在 顾虑;同时,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融资难度。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华兴银行秉持"有扶有控" 的差异化信贷政策,精准识别民营经济发展的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企一策"为民营企业提供靶向性金融支持。 为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
“蜀道天堑”如何化身“四方通途” 金融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Jin Rong Shi Bao· 2025-05-07 03:28
"内陆腹地"能否变身为"开放前沿"? 站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以下简称"物流园")观景台俯瞰,目光所及之处,满载货物的列车在群山 之间穿梭。 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首先来到了物流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 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 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 开放。 "刚来园区时,道路狭小,现在的物流园楼房拔地而起,道路蔓延交错。"在明亮的办公室内,景小龙向 《金融时报》记者介绍,10年前,物流园所在的区域大部分都是荒地,如今这里已从两山之间的远郊乡 镇变成了国际知名的开放平台。 从中欧班列始发地、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到重庆铁路口岸、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再到国 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物流园发挥着西部对外开放大枢纽的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作为全市"四向通道"中心,物流园陆上通过中欧班列联结亚欧40个国家100余个城市,海上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逾500个港口。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