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太空计算中心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太空算力获重磅突破,航空航天ETF(159227)规模份额齐创新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2 06:17
11月12日午后,军工板块继续下行,截至13:39,航空航天 ETF(159227)跌幅2.31%,成交额达1.63亿 元,稳居同类第一。持仓股中,仅国博电子、迈信林上涨。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类 ETF, 航空航天ETF(159227)最新规模19.61亿元,最新份额17.47亿份,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在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获评本年 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零碳太空计算中心"的计算卫星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星座具备5POPS 的太 空计算能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组网后已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太空算 力"低成本广资源大空间"的特点为商业航天找到了一个稳定长期的盈利模式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该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堪称全市 场"军工纯度"最高的指数,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成分股精 选军工领域头部企业,商业航天概念权重占比高达51.83%。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称,空天互联网 ...
数智未来 触手可及
Ren Min Ri Bao· 2025-11-11 20:36
11月的江南,烟雨霏霏,桂花尤香。在浙江乌镇,石板路上熙熙攘攘,乌篷船内宾朋满座。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此举办。本届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 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参会,共商 全球网络空间协作共赢之策。 共享发展机遇 在11月7日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上,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务部长兼国民教育和新 公民部部长拉伊莎.马卢.迪南加指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诞生10年来,人们不断努力,致力 于建设一个更加互联互通的数字世界。对刚果而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 一种要求。 共话热点议题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从不缺少前沿技术的交流分享。人工智能(AI)是与会嘉宾们最为关注的 热点议题之一。 今年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顺应历史大势的必然 选择,更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如今,"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永久主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共同体理念,引发参会嘉宾的强烈共鸣。 11月6日,构建 ...
六小龙”齐聚乌镇背后:前沿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Xin Jing Bao· 2025-11-11 14:20
11月9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落下帷幕。本届峰会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 嘉宾现场参会,议题横跨AI、智能硬件、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峰会之上,以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为 代表的"杭州六小龙"首次公开同台对话。而与峰会同期举办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670家企业和机构 参展,单日观展观众超1.7万人次,再创新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现场走访乌镇峰会及博览会发现,峰会上,专家学者们乐于探讨"技术的边界",以 及技术高速发展背后所带来的问题,不少外国嘉宾赞赏中国取得的技术进步。而博览会上,观展群众已 经熟悉了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从嚷嚷着要看机器狗的孩子,到通过模拟器完成"开飞机"梦想的大 叔……"科技中国"的叙事正通过越来越多的国产科技力量印入人们的脑海,前沿科技不再是"王谢堂前 燕",正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小龙首度同台,畅谈技术边界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乌镇峰会期间的各式论坛、会议有28个,但吸引了最多观众入场的当数含 有"六小龙乌镇对话"的主论坛。 这次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主持,对话嘉宾有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强脑科技创 始人韩璧丞,群核科技董事长黄晓 ...
“把算力送入太空” 中国企业卡位“AI军备”前沿赛道
3 6 Ke· 2025-11-11 07:52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merging trend of space computing, highligh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mong global tech giants to establish capabilities in this area [1][2][3] - China's advancements in space computing are noted, with a complete chain fr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commercial application already in place [1][4] - The article raises critical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high cost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potential for market saturation, and the timeline for commercial viability in China's space computing sector [1][5] Industry Developments - StarCloud, a US startup, launched a test satellite equipped with NVIDIA H100 chips and Google's Gemini model, aiming to create a gigawatt-level distributed data center in space [2] - The European Union has initiated a "Space Data Center Plan" as part of its Horizon Green Transition strategy, focusing on building low-carbon computing clusters in space [2] - Madari Space in the Middle East plans to launch its first orbital data center by 2026, with a goal of deploying 8,000 space nodes by 2028 [2] Technological Trends - The demand for new computing capabilities in the AI era is driving the shift towards space computing, which is seen as a next-generation "green high-density computing platform" [3] -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space, such as low temperatures and long-term solar energy supply, provide ideal conditions for zero-carbon computing [3] - The concept of "space-based computing constellations" is emerging, with AI-driven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becoming essential for large satellite networks [3][4] Commercialization Pathways - The commercial path for space computing is becoming clearer, with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sectors such as AI, research, and emerging industries like low-altitude economy and digital consumption [7] - The business model is shifting from "selling computing power" to "selling services," indicating a mor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ustomer needs [8] - The complete industry chain for space computing includes satellite manufactur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chip modules, AI algorithms, and ground access terminals [8]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The Chinese space computing industry faces structural challenges, including a high number of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plans with low implementation rates [11] - The need for coordination among launch capabilities, manufacturing capacity, and orbital resource management is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11] - Despite initial high costs and long cycles, there is optimism about the long-term advantages of space computing as industrialization progresses and costs decrease [12]
把算力送入太空,中国企业卡位“AI军备”前沿赛道
财联社· 2025-11-11 05:28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创板日报 ,作者张洋洋 科创板日报 . 专注科创板和科技创新,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界面财联社出品。 从登月探测到商业航天,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获评年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而近期,全球科技巨头加 速布局太空计算:从美国Starcloud搭载英伟达H100与Gemini模型的试验星,到欧盟"太空数据中心"计划、阿联酋Madari Space的低轨算 力网络。太空,正成为下一场算力竞赛的新前沿。 推动这一浪潮的背后,是AI模型规模持续扩大、地面数据中心能耗与带宽瓶颈日益凸显,以及产业对低延迟、高安全算力的迫切需求。在此 背景下,将计算任务"上天",已成为全球科技力量的选择。 在这场"上星"热潮中,中国的太空计算布局已率先落地,并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应用的完整链条。然而,高昂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也随之而 来:太空算力投资巨大,商业前景是否值得押注?当卫星星座不断扩张,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内卷竞争和算力浪费? 商业变现需要多久? 这些都是中国太空计算商业化路径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 争相"上星" 近期,太空计算成为全球科技企业 ...
西部大省,何以“先行”?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10 19:24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国星宇航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成为热议焦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大模型与AI(人工智能)智能体 集中亮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四川经验",也以生动案例向世界道来…… 作为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自2014年首次落地以来,乌镇峰会已成为观察中国 乃至全球互联网生态和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 十年前,在第二届乌镇峰会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提出; 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 至45%以上。 如今,数字经济已站上从"互联网+"迈向"人工智能+"的时代转折,在这场新技术浪潮中,西部大省四川 已然站上潮头。 作为全国7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四川已勾画出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的蓝图, 加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智变图景 1969年,互联网诞生,拉开现代信息社会的序幕。 1994年,中国首次接入互联网,搭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在乌镇,看见数智未来。 11月6日至9日,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在这场"数智盛宴"上,四川元素频频亮相 去年11 ...
太空算力争夺赛开打
3 6 Ke· 2025-11-10 03:36
太空算力指将数据中心部署于太空轨道,使卫星能"看"(拍摄、记录)与"算"(实时反馈决策)。综合而 言,太空算力部署主要在实时性/效率及能耗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一方面。传统的"天感地算"模式,卫星采集数据传回地面处理,存在带宽有限、传输慢、地面资源紧张 等局限,数据利用率低。如科学实验卫星每天会产生约500G的观测数据,但只有20G左右的数据可以传 回地面。券商指出,太空算力可使卫星在太空完成数据预处理及AI训练推理,提升实时性与决策效 率。如森林火灾监测,传统需数小时,采用后几秒内可识别火情并响应。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巨头竞相建造AI数据中心,"用电荒"疑虑也在持续加剧。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已规 划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总容量超过45GW,2030年将超过200GW,占美国总电力产量的40%。 地面上AI基建工程如火如荼,越来越多AI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太空,开启新一轮博弈。近一周以来, 海内外"太空算力"动向密集: 日前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获评本 年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零碳太空计算中心"的计算卫星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星座具备5POPS的 ...
西部大省,何以“先行”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09 12:36
在乌镇,看见数智未来。 11月6日至9日,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在这场"数智盛宴"上,四川元素频频亮相—— 国星宇航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成为热议焦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大模型与AI智能体集中亮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四川经验",也以生动 案例向世界道来…… 作为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自2014年首次落地以来,乌镇峰会已成为观察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生态和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十年前,正是在第二届乌镇峰会上,"数字中国"的概念首次提出; 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 如今,数字经济已站上从"互联网+"迈向"人工智能+"的时代转折,在这场新技术浪潮中,西部大省四川已然站上潮头。 作为全国7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四川已勾画出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的蓝图,加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智变图景 1969年,互联网诞生,拉开现代信息社会的序幕; 25年后,中国首次接入互联网,搭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而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 ...
商业航天进入井喷式发展新时代
HUAXI Securities· 2025-11-08 12:15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Table_Date] 2025 年 11 月 08 日 [Table_Title] 商业航天进入井喷式发展新时代 [Table_Title2] 国防军工 行业评级:推荐 [Table_Summary] 事件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推 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 景,探索创新空天、深海、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事件 2:据网易、新浪网,11 月 4 日马斯克表示扩大星链 V3 卫星规模建设太空数据中心;11 月 5 日 谷歌宣布启动"捕日者计划",拟在 2027 年初发射两颗搭载 Trillium 代 TPU 的原型卫星,将 AI 算力直接 部署到太空。谷歌高管称:"未来太空或许将是实现人工智能计算规模化的最佳场所。"谷歌选择的合作方 Planet 公司在遥感卫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大量成熟的卫星平台和发射渠道。 事件 3:据封面新闻,在 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 碳太空计算中心"获评本年度十大 ...
乌镇里的“四川能见度”
Si Chuan Ri Bao· 2025-11-08 01:37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6日至9日举行。本次乌镇峰会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 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其中,数智健康、数智空天、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3场分论坛,有四川 深度参与。 今年的乌镇,不仅是全球数字创新的竞技场,也是四川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成果的展示窗。 见基础:数字引擎动力不断增强 "所有元器件全部国产化,能满足50万卡算力需求,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A馆里,成都企业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经理朱久磊在展位前忙个不 停,为现场观众解说产品的技术参数等。这次他们带来了公司刚上市的新产品——一款AI智慧交换 机。 交换机,是AI算力的重要硬件基础,属于AI产业发展的"引擎类"部件。"十四五"以来,四川数字基 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跃升——累计建成5G基站20.7万个,居全国第6位;建成13个"千兆城市",通算规模 约5.9EFLOPS、智算规模约16.8EFLOPS、超算规模约0.2EFLOPS;打造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 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位。 峰会开幕前,"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