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 Quan Shi Bao

Search documents
资本市场力撑“硬科技”商业航天企业密集闯关A股IPO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21:34
随着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创业板启动第三套标准,支持人工智 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正在密集闯关资本市场。 8月1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无独有偶,蓝箭 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也在近日宣布启动科创板IPO辅导。 屹信航天成立于2018年1月,主要从事微小卫星星载测控通信产品及地面测控系统研发,并覆盖软件开 发、集成电路设计、卫星载荷及信息技术咨询等多元领域。 政策监管、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正合力推动中国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加速跑"。中信建投指出,政策监 管层面明确,国家航天局7月21日发布商业航天全寿命周期质量新规,明确"终身追责制"与高风险项目 独立评估,倒逼企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加速行业洗牌。技术方面,垣信卫星 13.36亿元发射服务招标(一箭18星/10星)释放组网加速信号。在生态协同扩容上,国家航天局主导的 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7月22日开放50家成员准入,以"技术共研—数据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补全产业链 短板。 中信建投指出,我国国有、民营企 ...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能化“盆景”为“风景”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21:10
推动人工智能化"盆景"为"风景"、化"亮点"为"底色",要求我们超越对技术本身的迷恋,回归"技术为人 服务、为发展赋能"的本质。相信只要牢牢牵住应用这个"牛鼻子",通过海量、多元、真实的场景锤炼 技术成熟度,依托庞大市场形成数据飞轮效应,利用完备产业链实现技术快速迭代与成本优化,我们将 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走出一条以应用牵引创新、以规模驱动普惠的中国道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人 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 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这一顶层设计,吹响了"人工智能+"行 动向深度应用、全面融合进军的号角,表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正从技术探索期迈入规模化落地的深水 区。 此次审议通过的《意见》,精髓和重点在于"应用"二字,核心策略是牵住应用这个"牛鼻子",让人工智 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这是因为应用是检验技术的试金石和推动技术发 展的动力源泉。如果不能解决真实问题,再先进的技术也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 ...
摩根资产管理恩学海: 多元配置破解低利率困局 探索“固收+”新解法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7
在国内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通过全球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增加多元收益来源,正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 认可。 8月4日起,定位于多元资产配置的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正式发行,该基金将由摩根资 产管理中国资产配置及退休金管理首席投资官恩学海与基金经理吴春杰共同管理,其中,恩学海有着近 30年投研经验,曾领导富达401K投资计划产品及策略,过往管理富达全球多元资产等基金规模超1500 亿元人民币。 恩学海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单一资产难以满足稳健收益的需求,通过FOF工具实现多元 配置可能是破局关键,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希望通过"债券打底+海外多元资产增厚"策略,探索中国市场 的"固收+"新解法。 让投资者正确认识风险偏好 在对各类资产的收益预期和相关性表现进行测算后,恩学海发现,"债券打底+海外多元资产增厚"的组 合比单一市场"股债搭配"相关性更低,可有效降低组合整体波动。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 FOF在精选底层债券基金的基础上,可以通过QDII基金、香港互认基金布局海外权益、ETF、商品等资 产,力争增厚投资收益。 定量为主 层层筛选 如果说多元资产配置是分散风险的第一层,那么,通过优选基金 ...
公募收获“盛夏的果实” 基民“信任裂缝”待修复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7
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底部徘徊之后,公募基金终于在2025年热度开始攀升,有渐渐"入夏"之感。 今年以来,A股在人形机器人、北交所、AI硬件、创新药等领域不断涌现结构性机会,让抓住这一波机 遇的基金经理收获颇丰,打了一场久违的翻身仗。 截至8月1日,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超过13%,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业绩翻倍的产品批 量涌现,在7月29日,年内基金业绩翻倍的产品总数一度达到了17只,业绩最牛基金收益率超140%。 尽管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仍处于修复前期回撤的过程中,但是短期业绩显著回升,正持续助推基金长期业 绩稳健增长。数据显示,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在近一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沉寂多时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翻身,年内超九成主动权益基金斩获正收益,业绩翻倍的产品 批量涌现。同时,亮眼业绩正如夏日骄阳,迅速点燃了基金经理的斗志,也解冻了基金发行市场。今年 二季度,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同时提高了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7月以来,更有上百只权益基金提前 结募,加速入场。 然而,业绩的回暖与发行的升温,仅仅是重建投资者信心的起点。即便公募基金收获了"盛夏的果实", 仍然需要跨越基民回本即赎回的"信 ...
逐步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7
彭雷旸还说到,相关机构手上目前已储备不少景区类项目,但由于构建经营权以及入池资产范围等问题 难以妥善处理,至今尚未看到景区类落地项目。这些问题会拉长每单公募REITs的周期,也是各机构所 要考虑的"成本收益匹配"问题。 中航证券资管发展部总经理彭雷旸表示,截至目前二级市场的REITs产品已有70只左右,涵盖到保租 房、仓储、交通、能源、消费、园区等资产。在这过程中,相关政策先后鼓励了新能源、保障性住房、 5A和4A级景区、消费基础设施、养老等资产申报发行。但从他亲身参与的实践经验来看,个别资产存 在特有问题,后期同类资产模式不一定完全可参照。在前期经验基础上,通过个案分析从中提炼出共性 经验,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参考经验,进而把细分领域的资产规模逐步做大,是公募REITs从业 者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 中航京能光伏REIT是新能源领域的首批REITs项目之一。彭雷旸提到,当时很多新能源项目存在50%至 60%的国补资金,但这些国补资金到账会存在滞后时间。"我们的挑战在于,如何把不确定的现金流变 成平缓、相对每年能够确定的现金流。如果这个不能保证,投资人分红率的稳定性就会受影响。此外, 光伏项目所在地大部分 ...
港澳代理见证开户 扩至大湾区全域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6
代理见证开户业务为港澳居民在内地求学、就业、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服务,促进了大湾区金融 互联互通。目前,共有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参与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共开立 个人银行账户47.2万户,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据中国银行介绍,该行自2019年首发推出的"大湾区开 户易"已累计服务数十万港澳客户。 随着"北上"旅游、置业、养老的规模不断增长,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活动半径扩大至更多城市,对扩大 业务办理城市范围提出需求。在此背景下,7月3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动将港澳居民代理 见证开户业务拓展到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6个大湾区城市,加上已开办业务的广州、 深圳、珠海,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 多家银行随之实现代理见证开户服务的升级,据中国银行反馈,服务升级政策落地当天就有港澳居民在 香港、澳门的中国银行指定网点办理业务。目前,港澳居民只需携带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 来往内地通行证,前往港澳地区见证网点即可办理开户。 日前,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完成粤港澳大湾区全覆盖,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无需亲自前往内地, 即可在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大湾区全域范围 ...
7月新基金募资再超千亿 权益类基金发行将回暖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4
随着A股市场回暖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部分混合型基金凭借灵活的仓位策略和主题布局,也实现了 较快募集。7月混合型基金新发行合计23只,总募资规模达101.81亿元。募集周期同样有所缩短,显示 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意愿有所增强。 7月的基金发行,可以概括为"结构分化、创新引领",即债券型与股票型基金双轮驱动,科创债ETF和 ESG主题成为增长引擎。多只产品实现"闪电"募集,既体现了机构投资者对债券资产配置价值的认可, 也透露出权益市场回稳。随着稳股市政策落地见效及企业盈利触底回升,预计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将进一 步回暖。 7月,受浮动费率改革等影响,投资者认购公募新发基金的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 135只新发基金合计募资1048.68亿元,排在今年新发基金月度募资规模第二位,是今年第三个募资规模 超千亿元的月份,3月、6月新发基金募资规模分别为1040.78亿元和1248.03亿元。 7月,浮动费率改革持续推进,显著提振了新发基金市场的活力。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合计募集 资金258.65亿元,有效认购户数达到26.15万户。7月24日,第二批12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在7月新发行的基金中, ...
火爆泡泡玛特遭遇“甜蜜的烦恼” 黄牛搅局山寨横行难撼长期价值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0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booming popularity of Pop Mart's products, particularly the LABUBU series, amidst challenges related to supply capacity and the rise of counterfeit goods in the market [1][9]. Group 1: Market Demand and Sales Dynamics - The summer season has seen a surge in customer traffic at Pop Mart stores, particularly among students, leading to increased spending by parents [2]. - LABUBU products are not available for direct purchase in stores; instead, customers must participate in online flash sales, which have proven to be highly competitive and difficult to navigate [2][3]. -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market demand and limited online purchasing opportunities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scalpers, who quickly buy up stock and resell it at a premium [3][4]. Group 2: Counterfeit Goods and Market Challenges - The proliferation of counterfeit product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with some sellers openly advertising fake items, while others create convincing replicas that are sold at high prices [6][8]. - Pop Mart has faced challenges in combating counterfeit goods due to the vast number of third-party sales channels and the rapid emergence of unauthorized sellers [8]. - The company has issued warnings about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purchasing from unofficial channels, emphasizing the difficulty in verifying product authenticity [8].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Market Outlook - Pop Mart's strong sales performance has led to a dramatic increase in revenue and profit forecasts, with expected revenue growth of at least 200% and net profit growth of at least 350%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9]. - The company's stock price has seen significant appreciation, reaching a historical high of 283.4 HKD, with a market capitalization that briefly surpassed 380 billion HKD [9]. - Analysts remain optimistic about Pop Mart's long-term growth potential, citing its robust retail business model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market [9][11].
三大维度筛选高质量资产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0
在杨默看来,公募REITs的资产筛选还要讲求"战略卡位"。公募REITs的核心价值在于搭建上市平台,长 久的生命力在于持续扩募、并购,构建融资机制,形成存量带动增量的良性循环。其中,扩募的基础源 自战略资源、战略地域、战略企业三重卡位。国家战略指引着资源配置的方向,也决定着基础设施的需 求逻辑。布局在国家和人民真正需要的行业,不仅能获得稳定的政策环境,更能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银华基金基础设施投资部总监、REITs投资经理杨默的主旨演讲,围绕公募REITs资产筛选主题展开。 她表示,公募REITs是一场马拉松,参赛者的参赛资格是公募REITs项目的合规性。公募REITs对项目有 着严格的合规性要求,这是为了事先排除资产风险隐患,避免上市后因权属瑕疵引发纠纷,影响持有人 利益和二级市场信心。 在合规基础上,杨默认为高质量的公募REITs资产会持续获得市场认可。资产质量可从三个维度筛选: 一是资产的物理状态,如工程规划理念、使用年限、施工质量、设备设施良好程度等。二是供需关系, 在存续期内持续具备稀缺性的资产,更能产生较强溢价能力和收入预期。三是公司治理。即便是当下经 济效益好的项目,如果没有完善规范的治理体系,也 ...
现券交易上演“高温七月” 中小银行发力“投债”扩规模拉收益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03 19:40
7月,中小行的做债热情创出了年内新高。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现券买卖数据发现,今年7月,城农商行合计现券交易金额再 次突破17万亿元大关(上一次是在一季度末),约为17.24万亿元,继续领先于大行和股份行的合计数 据。 这背后,是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信贷投放缩量、大行下沉挤压、跨区展业受限等因素的叠加作用,让中 小行更有通过金融投资(尤其是债券投资)来扩容资产、扩充收益的冲动。有两家西部城农商行的相关 人士向记者表示,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资产规模的增量,有相当大的部分依靠"投债"。 现券交易遇见"高温七月"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查阅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相关数据,复盘年初至今各机构主体现券买卖表现(即 买卖方向交易的总和)。现券品种包括政金债、国债、同业存单、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二级资本工 具、超短融、非资本债券(TLAC债券)、资产支持票据等。 上述状况,也在证券时报记者近期的走访调研中获得现实反馈。其中一家城商行二季度的资产规模增量 约为500亿元,环比增速约11%。该行高管称,在约500亿元的资产增量中,一半为贷款投放,另一半则 为债券等金融资产投资。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农商行业务负责人也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