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联航客机巡航途中风挡破裂 或因撞上气象气球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客机上周在巡航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破裂,不得不紧急降落。多家媒体21日报道, 初步调查显示,这或许是因为飞机撞上了气象气球。 不过,由于美国政府停摆,该委员会尚未作出回复。美联社预计,初步调查报告会在几周内公布,但完 整报告或需一年多才可完成。 迪安说,他的公司放飞过4000多个气象气球,这些气球在尺寸和设计方面均遵守美国联邦航空局所有规 定。每次放飞前,公司也会与联邦航空局协调并实时共享气球位置,以便飞行员及时收到相关通知。对 于这起碰撞,他感到"非常担忧、完全无法接受"。撞击导致驾驶舱内碎片飞溅,一名飞行员受伤。 据美联社报道,这架波音737 MAX客机16日从美国丹佛起飞,载着134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飞往洛杉 矶。在约1万米高度巡航时,飞机风挡玻璃破裂,不过机舱并未失压。最终,飞机在盐湖城紧急降落。 加利福尼亚州知名气象气球设计与运营企业御风系统公司19日开始对这件事展开调查,随后迅速得出结 论:这架飞机很可能撞上了该公司放飞的一个气象气球。 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迪安说,上述航班的位置数据与该公司一个气球的最后已知位置高度吻合,且这 个气球恰好在碰撞时间前后停止了信号传输。公司已将所有 ...
秋收进入冲刺阶段 各地多举措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三春不如一秋忙,在黑龙江双鸭山市,秋粮收获已超九成,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在饶河县金浪翻滚的田野间,收割机轰鸣声此起彼伏、一片忙碌。此时,运粮车已等在田边,收获的粮 食将第一时间送往集中晾晒场进行晾晒。 饶河县赫津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福忠:去年我们每亩基本上打900斤左右,今年至少每亩地提 升了100斤的产量,看看我们的订单产量,下单量现在已经忙不过来。 在集贤县,几台大马力收获机、灭茬机、整地机组成"农机编队"驰骋在广袤的田野间。边收获边整地, 整个过程配合丝滑,无缝衔接。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后经过整地机深埋还田,为明年春播抢出15天的宝贵 农时。 今年,沅江市晚稻种植面积43万余亩。近期多雨天气给晚稻收割带来不利影响,农户抢抓降雨间歇,将 收好的稻谷立即运往烘干中心,确保及时烘干入库。 沅江市黄茅洲镇种粮大户 曹斌:现在烘干中心24小时连轴转,一天就能烘上千吨粮,不仅满足了我自 己稻田的需求,还可以辐射周边的一些农户。 北大荒公司二九一分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钱磊:打破犁底层,让土壤有个深呼吸,大家能看到 我们的耕深,必须在30厘米以上,有效地把秸秆覆盖率提高,达到100%。 雪花飘洒,却让丰收的 ...
这些密码,告诉你千年胡杨如何锁住万里黄沙
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正是新疆的"胡杨时间",河岸、沙漠、戈壁,都被一片片金色的胡杨树装点。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胡杨地图"去寻找这份属于 新疆的秋日浪漫。 0:00 进入"胡杨时间",新疆东疆地区率先迎来胡杨林最佳观赏期。伊吾县47.6万亩天然胡杨林铺展在戈壁上孤傲挺立,在荒芜的大地上洒满碎金。穿行其中,可 近观千年胡杨的风姿。 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万亩胡杨林已经披上了华丽的盛装。戈壁胡杨与雅丹地貌相映,"金色胡杨"与嶙峋的怪石交织勾勒出一幅苍凉又壮丽的戈壁画卷。 在阿拉尔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生命奇观",沙地上苍劲的胡杨仍保持着与风沙搏斗的倔强姿态。随着生态补水的进行,这里很多 胡杨又枯木逢春,枝繁叶茂重现生机。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沙雅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胡杨林。全长139公里的胡杨秘境自驾公路串联了多个典型的塔河胡杨沙漠综 合景观。驾车穿行金色长廊,宛如走进一幅流动的油画。 巴楚县326万亩连片的胡杨林沿叶尔羌河分布,形成湿地胡杨、戈壁胡杨、沙漠胡杨和水泊胡杨四种独特形态。作为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灰叶胡杨林, 这里正呈现半绿半黄到满目金黄的色彩变化。 ...
歌迷、球迷也有专列了 各地将开行多种特色主题列车
国铁上海局11月将开行的上海至扬州、泰州的旅游列车,国铁昆明局和国铁乌鲁木齐局将开行的中老铁路普惠型国际旅游列车、"天山号"旅游列车等,也将 让旅客可以饱览南北各地的文化景致。 此次主题列车开行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定制化,铁路部门高度关注演艺、赛事、展会等信息,加开"歌迷专列"和"球迷专列"。国铁南昌局近期精心组织开行 的"歌迷专列"、10月下旬即将开行的"赣超"球迷专列,以及国铁广州局定制化开行的"湘超"专列等。 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歌迷专列等特色主题列车,助力 旅客"坐着火车游中国"。 此次国铁集团组织开通的主题列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串联名胜,文化深度游成为此次旅游专列开行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铁哈尔滨局即将开行的"悠享龙江·银旅号"适老化旅游专列,为期14天,串联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老挝琅勃拉邦普西山等30余个景区。国铁北京 局将开行的"津旅时光号"旅游列车,串联蓟州溶洞、盘山景区、农文旅民宿等特色资源,突出天津城市以及蓟州生态圈的文化特色。 铁路部门提示旅客朋友,可通过铁路12306客户端"门票·旅游"板块查询旅游列 ...
深珠联动 护航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物资通港澳
20日至21日,承载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传递任务的关键物资,分别经深圳湾口岸、横琴口 岸顺利通关,为粤港澳三地的火炬传递活动提供保障。 0:00 10月20日晚,承载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炬、火种盆等传递物资的货车从广东佛山启运,经 深圳湾口岸运往香港赛区,用于开展火炬传递活动。为确保火炬等特殊物资安全高效通关,深圳海关启动十五运专项通关保障机制,为火炬在香港赛区传递 保驾护航。 21日,在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载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燃料瓶的车辆同样高效通关。据悉,本届赛事火炬燃料为丙烷,火炬气瓶气 体在内地灌装完成后,经横琴口岸运送至澳门,为澳门段火炬传递提供保障。 责编:黄之安、卢思宇 深圳湾海关查验四科四级主办 黄怡生:开通赛事物资专用通道和查验台,提前与组委会对接火炬、火种盆等特殊物资通关,指派专人全程跟进办理相关手 续,快速对火炬及配套物资实施查验,实现物资提前申报、精准监管、即到即放,全力保障火炬传递物资顺利通关,顺利抵达香港赛区。 ...
三峡水库蓄水水位上涨 码头货物装卸效率提升明显
据介绍,三峡库区蓄水至目前的高水位运行后,库区航道水深增加,江面也较蓄水前拓宽了数百米至一千米左右,极大提升了长江上游的通航能力与航运效 率。 随着江水快速上涨,江边的树枝、杂物、垃圾等漂浮物也明显增多。为维护库区水环境与江面整洁,万州城区环卫部门全面加强清漂作业力度,每天派出数 十艘机械与人工清漂船,在重点水域打捞清理,每艘清漂船日均打捞漂浮物量达6至7吨左右。 责编:陈菲扬、卢思宇 目前,三峡水库175米蓄水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重庆万州段,万州港码头迎来了一年中的生产旺季。 0:00 截至今天上午8时,三峡库区重庆万州段的水位已蓄至174.80米,水库蓄水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万州港码头也迎来了一年中的生产旺季。在沱口作业区,大 型岸桥不停运行、码头工人繁忙作业、运输车辆穿梭往来,码头一派繁忙有序、热火朝天的景象。 万州港江南沱口作业区副经理 王长明:现在水深增加了一二十米,万州港成了深水良港,货物装卸效率比平时提高了20%左右。 ...
场景切换用时不到1秒 虚拟拍摄“魔法”让电影制作更高效
奇幻、童话、古代、现代,甚至是未来科幻的场景,可以在棚内通过旋转大圆盘实现快速转变,呈现出非常丰富的视觉效果。 自由切换、随时修改,这种虚拟拍摄的"魔法"使拍摄效率提升了55%,科幻大场景成本降低了90%。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丛婧) 责编:陈菲扬、卢思宇 0:00 通过虚拟拍摄的实践,重庆永川科技片场在全国首创了数字智能置景车间,并配备了工业化换景平台,拍摄的同时可以同步置景。 记者站在科技片场的虚拟拍摄棚里,身后的LED背景屏在快速移动变化,实时渲染输出高清画面,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用时不到1秒钟。 新质生产力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消费体验。今年我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400亿元,不仅片子数量多,借助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各种高科技拍摄装备让电影 的特技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 ...
VR老师手把手教学!百台机器人排队等“入职”
不久前,我国最大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北京正式启用。各类人形机器人可以在这里进行"培训",给未来规模化应用做准备。 这个训练场长啥样?机器人又是如何在这学到本领的?来看记者的探访↓↓↓ 0:00 在北京市石景山全国最大的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这里相当于人形机器人的"技能培训学校"。和人一样,机器人也得先选学科选专业,可以选择工业智 造、生活服务、智慧康养等16个细分领域的专业。 这所学校足足有14000平方米,为什么机器人上课需要这么大的场地呢?因为这里每一处都是1∶1还原生产生活中的真实作业场景。 生活服务场景,有超市货架、快递柜、各种家具等。机器人可以学习叠衣服、扔垃圾、从货架拿商品等动作。 工业智造展区,搭建了电子产品产线、汽车装备生产车间等。 这里不仅课程丰富,师资力量也很雄厚。每个机器人都配备了两名老师,他们戴上VR设备,正在手把手教学各种动作。有的老师还穿上动捕服,可以更好 地帮助机器人采集场景数据。 为什么要让机器人在这么多实景里反复训练?其实机器人和孩子学走路一样,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变聪明。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丛婧) 责编:陈菲扬、卢思宇 这些"学生"们现在的成绩怎么样呢?老师告诉记者 ...
绘出一条条“天路” 无人机测试飞手保障外卖安全到家
随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新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新赛道上"跑"出了不少新职业。00后的小令就是这样一位城市空域的"绘图师",他的工作是在楼宇之间 为无人机画出一条条安全高效的"天路"。 0:00 令腾飞,今年24岁,是一名外卖无人机测试飞手。当公司准备在一个新区域开通无人机送餐服务时,他的工作就开始了。实地勘察,确定起降点、规划航 线,并排查净空条件、信号干扰等所有细节。这次他要在市区测试一条新的夜间航线。 夜间航线规划和白天截然不同,除了要确保基本飞行安全,还需特别关注光线与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夜晚无人机依赖视觉传感器定位,令腾飞得评估照明是否充足,楼宇树木在暗光下是否会形成干扰,会不会有地面突发强光,高楼间的信号稳不稳,这些细 节光靠地图和模型是不够的,必须到现场看和调整。 无人机测试飞手 令腾飞:白天测试比较方便,七八个点,只需要站在这一个人就可以全部搞定。晚上的话得来两三个,几个点位去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什 么影响之类的。 令腾飞常开玩笑说,他像无人机的"眼睛"和"耳朵",替它们把真实世界的昼夜情况、环境变化都"听"明白、"看"清楚。也因此,他的"办公室"从不固定—— 清晨可能在马路旁收录建筑情况,中 ...
硬核“十四五”丨以速度改写距离 这五年“万物到家”成为日常
从极地生鲜到跨境包裹,从车间流水线到乡村果园,"十四五"时期,中国物流以速度改写距离,以网络串联世界,在亿万个流动的瞬间里刻下中国经济 的活力印记。 0:00 / 2:54 大闸蟹,鲜活农产品运输的"老大难",当冷链车运抵机场的一刻,物流平台已经预演出转运流程。五年间,这份美味增加了2.3万条次日达路线。 这是今年的第1500亿件快递。从首件特快专递启程,到2021年首破千亿件,时光足足跨越41年。而在这五年,快递破千亿件用时一年比一年缩短。当下 的一秒钟,就有超6000件快递寄递城乡;一天,超96万个标准集装箱往来港口;一年,590多亿吨货物穿行在陆海空。物畅其流背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这 五年预计节省超11000亿元,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降至14元以下。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从物流枢纽到末端配送,全链条统筹推进。沿着长江黄金水道、广昆高铁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要 交通动脉,181个国家物流枢纽加速排布,原本分散的物流节点串联成线、交织成网。从初期依托地理优势的港口型、陆港型为主体,到生产服务型、商贸 服务型枢纽数量持续走高,"链接"起生产、消费与区域经济。 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