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Search documents
俄罗斯人挤爆黑河
投资界· 2025-05-15 08:27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growing trend of medical tourism from Russia to China, particularly in cities like Heihe, where Russian patients seek dental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due to lower costs and better service quality compared to Russia [3][4][5]. Medical Tourism Growth - Medical tourism in border cities like Heihe and Suifenhe is attracting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Russian patients, especially for dental ca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4]. - The cost of dental procedures in China is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at in Russia, making it a financially attractive option for Russian patients [4][10]. - In 2024, the number of Russian visitors to China reached 2.78 million,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flight connections facilitating this trend [5][10]. Economic Context -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Russian ruble and high inflation rates have led to a decline in disposable income for many Russians, prompting them to seek more affordable medical options abroad [4][44]. - Despite a reported GDP growth of 4.1% in Russia for 2024, the economy is primarily driven by defense spending, with consumer spending under pressure [4]. Local Impact - The influx of Russian patients has created a burgeoning medical service industry in Heihe, with local businesses adapting to cater to this new clientele [10][11]. - The local economy in Heihe has seen a growth of 26.48% in the tertiary sector in 2024, largely driven by services catering to Russian tourists [10]. Cultural Exchange - The article notes a cultural exchange where Russian patients are increasingly engaging with Chinese medical practices, such as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therapies, which they find effective [18][36]. - Russian patients often express satisfaction with the services received in China, leading to repeat visits and recommendations among their peers [46]. Challenges and Adaptation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ocal businesses in 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economic landscape, including the need to adjust pricing strategies to accommodate the reduced spending power of Russian clients [44][46]. - Communication barriers remain a challenge, with many Russian patients relying on translation services to navigate medical consultations and treatments [34][35].
中国创投行业大模型应用平台CapAI来了
投资界· 2025-05-15 08:27
中国创投行业正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变革浪潮。 清科成立 25 周年之际, 全新推出中国创投行业大模型应用平台 ——CapAI, 用AI赋能中国创投产业 。 作为中国创投行业二十余年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清 科 创业( 1945.HK )基于自身庞大的数据库资源与 多维度行业洞察,将行业大数据与 AI 深度融合,重构股权投资市场的决策逻辑,为创投行业"募、投、 管、退"提供全面赋能。 CapAI 将引领行业数据服务大步迈入智能新纪元。 当 25 年的行业厚度遇上 AI 的技术锐度, CapAI 应运而生。 从人找信息到智能解题 。 CapAI 深度融合私募通动态数据库,覆盖全链条实时数据流,让投资人从信息 碎片中解放,几十秒即可获得产业链地图与竞争格局推演。 从市场传言到真实呈现 。 CapAI 可智能穿透基金"募、投、退"关键指标,让出资人快速评估基金管理人 业绩,对其专业能力作出判断。 从投资表象到价值内核 。 CapAI 能快速识别基金已投项目,呈现历史投资数据,减少创业者与投资机构 的信息不对称,助力企业融资期实时掌握投资人动态。 从技术路线到产业预判 。 CapAI 可作为智能招商助手,及时响应需求, ...
雷军,投出一个IPO
投资界· 2025-05-15 08:27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天IPO ,作者周佳丽 余梦莹 天天IPO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IPO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谷子经济。 作者 I 周佳丽 余梦莹 报道 I 投资界-天天IPO 一个不起眼的IPO浮出水面。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铜师傅)递交港 股招股书,正式赴港IPO。 20 13年,浙江绍兴人俞光转身干起冷门生意——创立铜师傅,做起了铜工艺品生意,如 今已是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总收入最高的品牌,线上客单价超750元。透视背后, 铜师傅身上"小米系"烙印浓厚——多轮押注, 顺为和小米成为铜师傅 最重要投资方。 甚至雷军曾评价铜师傅是"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创 生意,堪称谷子经济爆发的最佳注脚,也意外缔造一个个IPO。 小米骨灰粉创业,雷军投资 要去IPO了 原本预期20分钟的路演,雷军听俞光讲了1个多小时。路演当晚,雷军就拍板决定投资, 一个月不到钱就打进了公司账户。雷军的评价很高:"铜师傅是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 米的企业。" 铜师傅的故事,始于一次"请关公"。 19 72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俞光从小痴 ...
今年最大母基金要来了
投资界· 2025-05-15 08:27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杨文静 活水。 翘首以待。 作者 I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投资界-解码LP获悉,5月14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简称"《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及—— 设立 " 国 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别是未来产业。 至此,这个备受关注的"航母级"引导基金即将诞生。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5 )引导 理财公司、信托公司 等依法依规参与创业投资。 这被视为今年最大创投活水。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 会上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 能储能等前沿领域,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基金存续期达到20年。 1万亿元 设立"航母级"引导基金 具体来看,《政策举措》由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七部门联合印发,从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 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八大方 ...
中产返贫新三件套
投资界· 2025-05-14 06:58
以下文章来源于红餐网 ,作者红餐编辑部 红餐网 . 做餐饮,上红餐 !关注我,干货多! 三思而行。 作者 | 安托万 编辑 | 洪君 来源 | 红餐网 (ID: hongcan18) 网红经济学家吴晓波及其团队曾花了6年时间、调研50万中产人士,整理出一份《新中 产白皮书》。报告提到,中国近40%新中产阶层谋求职业转型,创业人数占比在2021 以来持续上升,短短两年内便激增64%。 而热衷于开咖啡馆、酒馆和茶馆的中产创业者,则有截然不同的心态和经营理念。 一方面, 大部分中产进入餐饮创业赛道并不是为了"谋生":有的人是为了兴趣爱好,有 的是为追求理想生活状态而来,也有的单纯只是想打发时间或者证明自己能"做点有价值 的事"。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产喜欢选择咖啡馆、中式茶馆、小酒馆这些创业项目:和品质生 活挂钩,日常工作环境舒适;节奏相对缓慢,可以治愈被职场内卷、996折磨得疲惫不 堪的身心,也能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获得感。 比如小余。他选择创业开咖啡馆,就是为了逃离职场。2021年下半年,任职某科技大厂 的小余感知到了公司环境的变化,公司内部的推进流程越来越慢,项目落地遥遥无期, 这 往 往 是 收 紧 项 目 ...
250亿,LP分钱了
投资界· 2025-05-14 06:58
彭博社报道,有着3 0年历史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Lo ne St a r Fun ds准备在未来几周内向LP (有限合伙人)返还约35亿美元现金(约合人民币25 0亿元)。 成立于19 9 5年,Lo n e St a r至今累计管理着超过8 5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和信贷策略资产, 在北京东三环也设有办公室。刚完成几笔项目退出后,Lo n e St a r决定给自己的LP分钱 ——3 5亿美金。 这样的数字让Lo ne St a r的LP感到欣慰,也令同行艳羡。"我在过去五六年里没见到任何 回报,他们(投资的GP)没有向我返还任何现金。"一位富豪LP感叹。而在大洋彼岸的 另一边,相似的情绪也在蔓延。 DPI为王。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别人家的GP准备分钱了。 别人家的GP: 要给LP分250亿 你 可 能 不 常 听 到 Lo ne St a r ( 孤 星 基 金 ) 的 名 字 , 但 其 实 它 是 一 家 与 黑 石 、 阿 波 罗 、 凯 雷、KKR等PE巨头齐名并肩的私募股权机构。 创始人J o h n Gr a yk e n,是私募股权投资界三大富豪之一。职业生涯始于摩 ...
深圳国资联手,50亿
投资界· 2025-05-14 06:58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杨文静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发力半导体。 作者 I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私募基 金"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总规模5 0亿元,由深创投担任管理人,深创投、深重投共同作为 基金普通合伙人。 这是一个新起点。记得去年底,深圳曾透露正在加快设立百亿级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 投资基金,最终总规模将达到100 0亿级别。 至今,深圳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集散中心、应用中心和设计中心, 身处的珠三角正打破以往集成电路产业落后的刻板印象,掀起一场追赶战。 深圳国资联手 50亿落地,投向半导体 具体来看, 深圳市赛米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注册于2025年4月 29日,首期注册资本36亿元,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 管理等活动。 在投资方向上, 基金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及其他 对完善市半导体产业链有重大作用的项目。重点围绕深圳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集群建 链、补链 ...
十条风投体会
投资界· 2025-05-14 06:58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技行者 ,作者周雅 科技行者,至顶科技旗下的创新生态媒体,多年来一直站在科技的最前沿,致力于与打造"更深刻的创 新"和"更硬核的科技"的创业者、企业家对话,连接产品与市场,项目与资本,让创新更有价值。 VC内部鲜为人知的决策考量。 作者 | 周雅 来源 | 科技行者 (ID:itechwalker) 在风云变幻的VC圈,向来以其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引人注目。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 可能牵动着数百万美元的资金流向,甚至直接关系到一家初创企业的兴衰存亡。然而, 即便是那些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投资人,也难以完全规避认知偏误所设下的陷 阱。 最 近 我 们 留 意 到 "World of DaaS" 节 目 邀 请 到 了 一 位 重 量 级 嘉 宾 —— 安 妮 · 杜 克 (Annie Duke) 。她的履历堪称传奇:前职业扑克冠军,职业生涯中斩获逾400万美 元奖金,并将2004年世界扑克系列赛金手链收入囊中。如今,她成功转型为决策策略领 域的权威专家,著有 《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Thinking in Bets) 》 与 《 放 弃 : 懂 得 何 时 放 手 的 力 量 ( ...
时局越混沌,越要「走出去」
投资界· 2025-05-13 07:35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resilienc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restructuring and the ongoing US-China competition, suggesting that this resilience is crucial for entrepreneurs to innovate and reconstr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3]. Group 1: Economic Resilience - Economic resilience has become a core theme in major power competition, serving as a strategic foundation for entrepreneurs to innovate and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3]. - The article references Japan's experience during its "lost three decades," highlighting how its long-standing companies have developed resilience through cultural integration, risk diversification, and avoiding chaotic expansion [3]. Group 2: Learning Journey -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 six-day, five-night study tour in Japan,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resilience of Japanese businesses and their growth models, which are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Chinese entrepreneurs [3][4]. - Participants will visit five Japanese companies across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healthc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their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low-growth challenges and aging population issues [7]. Group 3: Knowledge Sharing - The study tour includes sessions with industry experts discussing key topics such as value creation in low-growth environments and global branding strategies, aiming to provide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bala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16]. - The program will take place partly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llowing participants to engage in a rich academic environment while learning from real-world business cases [16]. Group 4: Cultural Experience - The tour incorporates cultural experiences, such as tea ceremonies and traditional crafts, to deepen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business resilience and foster connections among diverse professionals [21]. - The concept of "一期一会" (ichigo ichie), which emphasizes the uniqueness of each encounter, is highlighted as a guid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tour, encouraging participants to value their interactions and shared experiences [21].
今年找不到领投方
投资界· 2025-05-13 07:35
珍惜每一次出手。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我们可以出资,但是不能做领投。" 就差领投方了 找不到领投方,创业公司融资陷入了困境。 一家总部位于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产业链上的项目,正开放新一轮1 .5亿元的融资,愿意配 合谈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需求,以期尽快配齐融资额度。几番碰撞,江浙一带多家国资基 金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可出资,金额有限制,返投考核,不领投。 "浙江某地最多出3 00 0万,再多就得上县级管委会,各种落地要签违约合同,资金还得分 批到位。" "江苏一地的政府引导金最多出到总规模的3 0%,返投2倍,宽口径,不但不领投,还对 未来可能的领投方资质要求很高。但现在大领投实在不好找……" 就差领投方了——今年不少项目和创始人皆困于此类情景。 这是北京一家FA机构投资总监分享的最新遭遇。今年团队在为一家AI硬件公司寻找投资 方的过程中,对接的多个意向投资人都明里暗里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如果你找到领投 方,我们还是愿意跟的。" 投资界聊了多位一级市场从业者,多数人对此心有戚戚:除去大热的具身智能、AI头部 项目,其他大部分项目都存在这样的体感。 "领投方相对难找。" 此时此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