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概股回流
icon
Search documents
香港交易所(00388.HK):预计2Q25公司盈利同/环比+31%/+1%
Ge Long Hui· 2025-07-11 02:54
港交所计划于8 月20 日披露2Q25 业绩:我们预计2Q收入同比+27%/环比持平至68.7 亿港币,剔除投资 收益后主营费类收入同比+30%/环比持平至54.8 亿港币,盈利同比+31%/环比+1%至41.2 亿港币。累计 来看,我们预计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盈利分别同比+29%/+34%至137.3/82.0 亿港币。 关注要点 现货及商品交易活跃度维持高位、衍生品交易边际回落,我们预计2Q主营费类收入同比+31%/环比持 平。1)现货:2Q ADT同比+96%/环比-2%至2,381 亿港币,其中南下ADT同比+154%/环比+2%至1120 亿港币、占港股23.5%,北上ADT同比+19%/环比-21%至1,518 亿元、占A股6.6%;2)衍生品:ADV同 比+3%/环比-20%至77.1 万张,股指期货及期权ADV同比-6%/环比-15%至77.4 万张、活跃度边际回落; 3)商品:LME ADV同比+1%/环比+5%至77.8 万张,其中4 月ADV达88.0 万张,创LME合并以来单月 最高交易记录;4)上市:2Q完成IPO 27 家、融资额884 亿港币(同比+932%/环比+374%),港股 ...
中金公司 “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中金· 2025-07-11 01:13
中金公司 "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20250709 摘要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新经济公司占比提升及南下资金 和零售投资者参与度增加,改变了过去外资主导的局面,目前南下资金 及零售投资者占比约为 40%。 流动性改善直接推动港股估值重估,中小盘公司成交额大幅增加,估值 空间扩大,香港市场进入正向循环阶段,有望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2025 年上半年,港交所及券商板块受益于高景气和高活跃度,为其提 供坚实盈利支撑并助推估值修复,IPO 融资规模达 1,070 亿港币,同比 增长七倍。 A+H 上市企业占比达 IPO 规模的 60%,虽数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因其 整体上市规模较大,将在新增融资体量方面贡献最大,并提升整个港股 市场成交额约 2%到 3%。 中概股回流香港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在美国交易的中概股市值接近 4 万 亿港币,若回流将显著增厚香港市场成交额和总市值,预计增厚幅度可 达 17%至 20%。 Q&A 港股市场在 2025 年上半年表现如何?下半年预期如何? 2025 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非常活跃,上市公司数量和交易量显著增加。预 计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港股发行数量将超过上 ...
摩根大通白思佳:香港IPO市场持续火热 预计“A+H”将成为重要推动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06:14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投资银行部上市保荐及企业融资部门主管白思佳表示,香港 新股市场上半年IPO集资突破千亿,冠绝全球,料新股市场火热将持续到年底。她指,自去年底开始, 各式各样的优质企业都跃跃欲试,下定决心来港上市。作为连结中外资本的"超级联系人",预计香 港"A+H"热潮将持续升温,并成为一个主要推动力。 白思佳指,去年9、10月中国陆续推出支持资本市场和经济的措施,推动港股一轮快速反弹,同时联交 所简化A股企业来港上市的审批流程,加上美的集团(00300)及顺丰控股(06936)两宗超大型IPO成功完 成,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驱使许多企业下定决心赴港上市。 为拓展国际市场,宁德时代(03750)、恒瑞医药(01276)及海天味业(03288)等A股龙头企业也相继来港上 市。 白思佳称,随着愈来愈多A股公司拓展海外业务,A股公司需要国际平台,配合其国际化发展战略,而 来港上市可接触到外国投资者,在投资者基础上与A股形成互补,成为企业实现全球战略的理想平台, 预期未来"A+H"仍是香港新股市场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她续称,香港新股市场从来都不是只靠"A+H",香港不仅为A股公司提供通往国际资 ...
港股市场月度跟踪(25年5月):中概股回流、互联互通拓展至IPO领域,支撑港股市场ADT保持高位-20250619
行 业 及 产 业 非银金融/ 多元金融 相关研究 《短期"对等关税"扰动不改港股向好趋 势,短期关注港股高股息标的——港股市 场月度跟踪(25 年 2 月)》 2025/04/07 《港股迎来开门红,改革持续进行中—— 港股市场月度跟踪(25 年 1 月)》 2025/02/27 《4Q24 公募加仓、南向资金大幅流入, 港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港股市场月 度跟踪(24 年 12 月)》 2025/02/05 《估值回调,分子端预期持续改善,看好 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港股市场月度跟 踪(24 年 10 月)》 2024/11/18 《9 月港股交投/IPO 大幅改善,看好 ADT 改善驱动港交所 24E 业绩同比增长——港 股市场月度跟踪(24 年 09 月)》 2024/10/15 《把握美联储降息预期及阿里巴巴纳入港 股通对港交所业绩提振作用——港股市场 月度跟踪(24 年 08 月)》 2024/09/13 《美联储降息关键窗口期将至,把握对美 债利率敏感的港股配置机会——港股市场 月度跟踪(24 年 07 月)》 2024/08/09 《ETF 通再扩容,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看好港股市场流动性 ...
对话港交所CEO陈翊庭:中概股回港“手牵手”解决,香港“肯定吃得下”丨湾区金融大咖说
Sou Hu Cai Jing· 2025-06-17 12:26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4月曾透露,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如果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 它们首选的上市地。 "我们一直的态度都是希望能来香港上市的都是优质的企业。任何企业都有其独特性,如果他们需要一些灵活处理去克服某些问 题,我们都会跟他们手牵手去解决。"港交所CEO陈翊庭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她坦言,为了让金融更精准地服务实体经济,港交所会定时检讨上市规则,"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们都要去研究,这就是我们倡 导的 '人货场'精神。" "肯定吃得下"巨无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自2018年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到香港上市,其总市值占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超过七成。进 入2025年,香港IPO市场不断回暖,在中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概股正在考虑回港上市。 与此同时,港交所是否放宽中概股回港上市的市值门槛及双重股权架构限制,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市场分析指出,目前27 家于美国上市、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中概股中,有22家公司的股权结构不符合港交所规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巨无霸"企业选择回港上市,这无疑 ...
内地企业抢滩港股 硬科技与新消费成热门
"科技和新消费是当前港股市场的两条成长主线。"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分析,在全球范 围内,港股目前拥有诸多成长型消费公司以及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和先进制造企业。该分 析团队认为科技方面的投资机会来自人工智能(AI)、智能辅助驾驶、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新消费方 面的投资机会来自谷子潮玩、黄金珠宝、城市户外、新式餐饮、潮流折扣零售等细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香港交易所"科企专线"正式推出,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即主要从事一 个或以上的特专科技产品研发,以及其商业化或销售的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 司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还公开表示,已指示香港证监会 和香港交易所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并称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 内地企业跨过香江、赴港上市热仍在继续。安永近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显示,今 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首次公开募股)在全球占比上升。和去年同期相比,港股上市企业 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大涨33%和711%。多家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香港发行IPO,提升了香港 IPO平均 ...
港股吸纳中概股,还有哪些制度优化的可能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深圳报道6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更 多的内地龙头企业来香港筹融资,以支持他们出海并走向国际发展,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中概股回 流。 今年2月,陈茂波表示,香港将改善审批流程,优化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以及检讨市场结 构,包括研究设立退市后场外交易机制。据悉,优化后的双重主要上市和第二上市制度或将放宽对企业 市值、行业属性(如取消"创新产业(300832)公司"要求)及合规年限的限制。 今年以来,关于港股市场吸纳在美上市中概股回归的讨论逐渐增多。一些市场观点指出,港股市场 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规则的适用标准上,或存在适度宽松的可能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该问题向 港交所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据同花顺(300033)统计,截至6月11日,总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在美中概股合计有59家,这些企业 中,剔除已经在港股二次上市或双重上市的30家企业,还有29家企业市值超10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29家企业中,有不少都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即"同股不同权"。虽然2018 年港交所放宽对"同股不同权"和VIE架构的限制,允许 ...
陈茂波:欢迎更多中概股回流港股
news flash· 2025-06-13 08:10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6月13日在2025财新夏季峰会上表示,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更多的内地龙 头企业来香港筹融资,以支持他们出海并走向国际发展,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中概股回流。 ...
6月“开门红”,每经品牌100指数再冲1100点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8 08:49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彭水萍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有所缓和,A股和港股市场6月首周均迎来反弹行情,每经品牌100指数周涨1.3%,实现6月"开门红",股指以1077点报收,再度剑指1100 点大关。短期而言,市场将在震荡中等待新的驱动因素的到来,政策和科技领域的增量性变化或将有助于行情的进一步发展。 成分股迎普涨行情 6月首周,A股震荡上行,三大股指周涨幅均在1%以上,每经品牌100指数也实现周涨1.3%,以1077点报收。 成分股表现方面,有60只成分股实现上涨,上涨个股数量占比为60.61%,其中,中信银行和天合光能周涨幅超过5%,涨幅靠前,而江西铜业、中国人寿、 网易、拼多多、小米集团以及兴业银行周涨幅也在4%以上,反弹同样明显。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周涨跌幅 (%) | 周市値 | | --- | --- | --- | --- | | 601998.SH | 中信银行 | ર 653 | | | 688599 ટH | 天合光能 | 5.448 | | | 600362.SH | | 4.8 | | | 601628.SH | 中国人寿 | 4.544 | | | 9999.HK | ...
新三板退市七年,大众口腔转战港交所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4 03:09
智通财经记者 | 唐卓雅 智通财经编辑 | 许悦 5月29日,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口腔")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这已经是大众口腔第二次递表港交所,2024年11月29日大众口腔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因满六 个月未完成上市而失效。 更早之前,大众口腔曾于2015年5月12日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18年4月27日自愿终止挂牌。今年2月14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要求大众口腔说明前期在 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详细情况及终止挂牌原因等。 针对终止在新三板挂牌的原因,大众口腔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新三板是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的市场,与 其他证券交易所相比,其交投量及流通性相对较低,难以反映该公司股份的公允价值;该公司在新三板 挂牌期间,公开筹集资金以支持业务运营及发展的能力有限。 从整体业绩来看,2022年至2023年,大众口腔业绩上涨,但是2024年的业绩明显滑落。2022年至2024 年,大众口腔的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0万元、5010万 元及4190万元。大众口腔的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