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

Search documents
各方搭桥助高校毕业生“奔县”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2 07:48
中新网昆山7月12日电 人才公寓、美味食堂、健身房、足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设置有完善的培训体系 助力应届生后续成长……11日,在江苏昆山的教育部"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昆山专场校企供需对接会 暨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洽谈会上,各园区与企业各展所长,以期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前来"奔县"。 昆山已与全国120余所高校建立起人才输送机制,并推出"百校千企"引才计划、"归雁计划"等品牌活 动,通过政府搭台、校企联动的形式,持续加强校企合作。今年昆山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倍增行动,为 毕业生量身定制八项措施,力争3年引进超10万名应届毕业生。 昆山市市长范建青说,昆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庞大的人才体量、贴心的昆山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昆山热诚期盼与广大高校深化校地合作,播下更多"金种子",将主 动架好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桥梁,围绕"人才成长全过程、项目发展全周期",与大家一道逐梦深蓝、 赢在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次活动汇集昆山优质企业110余家,吸引全国28个省(区、市)113所高校参加。活动现场设置校企供需 对接环节,参会企业与高校围绕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 ...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专题深思)
Ren Min Ri Bao· 2025-07-09 22:32
Group 1 -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alent are foundational and strategic supports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 virtuous cycle among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alent [1] -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crucial for developing technology and nurturing talent,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driving innovation and support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efforts [1] Group 2 - Talent is recognized as the primary resource for innov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must integrate moral education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to produce innovative talents [2] -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highlighted as a means to instill values and enhance students' capabilities, ensuring a comprehensive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 [2] - Th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ersonalizing and optimizing talent training is emphasized, alongside the need for a global perspective in nurturing innovative talents [2] Group 3 - There is a call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bas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to cultivate composite talents needed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3] - Higher education must innovate its discipline systems to activate innovation potential and support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3] - The focus is on long-term support strategies for foundational disciplin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entities to dr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3] Group 4 -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is essential for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lead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4] -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urged to enhance their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and collaborate with industries to address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4] -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 and a differentia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s necessary to align talent supply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upgrades [4]
创新突破!湖南工业大学锂源再生团队研发电池新技术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1:57
锂电尾矿被视作"城市矿山",每吨尾矿中平均含有锂2.3kg、钴1.8kg、镍3.5kg,若能高效回收,可满足全球15%的锂电原材料需求。然而传统工艺对品位低 于0.5%的尾矿束手无策,且回收过程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成本占总投入的40%。团队负责人陈曦教授介绍,团队从温泉嗜热菌中提取的热稳定蛋白,能在 60℃环境下保持活性,通过分子构象变化实现对不同金属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先以98%的选择性捕获锂元素,再通过pH值调控激活钴离子结合位点,最后 利用螯合基团锁定镍离子,形成"梯次捕获、精准释放"的回收闭环。中试数据显示,该技术使尾矿贵金属总回收率提升至92%,吨处理成本降低58%,且全 程无有害废气排放,废水经处理后可直接回用。 团队依托省部共建绿色包装与生物降解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起"微生物筛选-蛋白改性-中试放大-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陈曦教授表示:"我们 不仅要攻克锂电尾矿回收的'卡脖子'技术,更要探索出一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化路径,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 据团队技术骨干王浩介绍,该团队研发的生物蛋白具有耐酸碱、可重复使用等特性,经10次循环后吸附容量仍保持初始值的85%以上。通过耦合 ...
全球博士生过剩,业界呼吁培养“产业博士”
Di Yi Cai Jing· 2025-07-05 12:01
业界呼吁重新审视博士培养的导向与方案,更好地帮助毕业生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推出诸如"产 业博士"的替代选择。 近日,《自然》新闻版块撰文指出,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博士毕业生数量稳步增长。在中国和印度等国 家,这一数字更是呈爆发式增长。针对大量的博士生人数,并没有足够多的研究机构的学术岗位可以容 纳得下,而许多大学也没有为毕业生做好学术界以外职业的准备。 为解决博士生过剩的难题,业内呼吁推出诸如"产业博士"的替代选择,能让博士生与企业合作,完成面 向实际产业需求的研究,并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给。 传统上,博士学位是终身学术生涯的"垫脚石"。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朱鸿明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 示:"近几年来,国内考博的人数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传统的本-硕-博-教职的职业路径依赖,另一方 面也因为硕士的就业竞争激烈,很多研究生认为博士学历在就业中具有优势。" 这意味着过去希望通过读博来追求学术生涯成就的人未来可能需要从非学术工作领域寻求工作机会。在 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非学术工作正日益成为博士生的常态。 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调查,在英国4500多名博士毕业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博士毕业生 ...
灭菌效率达99%!广科院学子打造水产灭菌新方案引关注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5 04:24
校方表示,"智菌先锋"团队的故事,是广科院学子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生动写照。他们用实际行动诠 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推动水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食品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 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创新树立了榜样。 历经数百次的实验与迭代,团队成功开发出动态压力调控、紊流均压、温控协同灭菌三项核心技术。这 些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显著的成效。灭菌效率提升至99%以上,意味着绝大多数有害细菌被有效杀灭, 大大提高了水产食品的安全性。食材外观品相保留率达96.7%,使得经过灭菌处理的水产依然色泽鲜 亮、形态完整,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采写:记者朱鹏景 研究员杨怡宁 通讯员 罗碧霞 南都讯 灭菌效率提升至99%以上,大大提高了水产食品的安全性;食材外观品相保留率达96.7%,更能 吸引消费者……日前,记者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获悉,该校一个名为"智菌先锋"的学生团队,自主 研发出一套超高压灭菌技术及设备,正悄然改变着水产行业的格局,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从校园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到产业一线的实际应用,"智菌先锋"团队走出了一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 之路。团队凭借10项知识产权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不仅为自身的发 ...
可凭借实践成果答辩获得学位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00:31
又是一年毕业季。近日,山东大学2022级国家工程硕博士专项硕士研究生王茜,顺利取得学位证书。不 过,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王茜没写毕业论文,而是用实践成果通过了答辩,成为山东大学首个以实践 成果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不写论文,并不意味着轻松。相反,为了这场毕业答辩,王茜精心准备了一份长达4.5万字的研发报告 和5分钟的仪器设备设计展示视频,在持续两个小时的答辩会上,通过令人信服的讲述和成果,让包括3 名企业导师在内的答辩委员会成员都投出了同意票。 韩勃认为,王茜的成长,体现了学校培养理念、模式和过程的变化。经过3年的探索,学校构建了"企业 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机制,突破了"以毕业论文申请学位"的唯一标准,建 立了以工程贡献为导向的研究生成果评价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扎根工程实践、善于解决复杂技术难题的 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 可凭借实践成果答辩获得学位,是工程硕博士学位评价改革领域的新突破。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工程 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加快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今年起实施的学位法明确,通过学位论文答 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 在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 ...
首发|高端工业装备品牌「申科谱工业」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0:10
投资界7月2日消息,近日,珠海市申科谱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科谱工业")宣布完成超亿元 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锦富资本、珠海科创投、珠海高新投、云启资本、空港创投、昊君资本共同参 与,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市场拓展、国际化战略布 局及绿色可持续发展。 申科谱工业拥有42年品牌历史,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标准工业设备设计和生产的国际化公司,目前已服务 世界500强客户超20家。公司分板机设备市场份额连续40年排名全球前三,异型插件技术稳居全球第 一;分板、插件相关海外专利数量居中国企业第一;Die AOI工艺达到全球第一,性能参数超行业标准2 倍;成功研发全球首台VR/AR 行业无尘镜片组装加工设备;激光钻孔设备对标ESI,目前为国内第一梯 队。 公司在全球范围有5处生产基地,4个研发中心,3所千级实验室,在建百级实验室,8个销售服务中心。 项目覆盖欧、美、亚、非四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英、法、阿拉伯语等8种语言服务。公司全球 员工总人数超6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60%,其中海外员工80%为本地招聘。公司产品通 过"ACM"和"DNV•GL"双欧标质量认证体系, ...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落实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难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9 05:33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上海初夏的论坛现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的一席话揭开了中国创新链条的隐痛。"企业手握 万亿研发经费,大学沉淀着全国优质丰富的科研力量,为何大学在产业创新中承担的任务占比极 低?"这个灵魂拷问直指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难题——产学研深度割裂。 专题: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 在"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的这场高端论坛上,这位拥 有近40年高等教育与科技管理经验的学者,将矛头指向科研成果转化的痛点。 目前在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投入超万亿的背后,需要更多躬身实践的破局者。若东西部创新要素能如这般 涌动流通,中国科技创新的春山定然可望。 西安交大秉持"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西迁初心,坚持校企地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 施"6352"工程汇聚创新资源,持续探索完善"1121"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依托创新港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示范区,聚力打造新时代服务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视野不止于西 部。 西安交大积极融入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研究院, ...
普源精电(688337):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高端化战略持续推进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25 14:13
Investment Rating - Th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company is "Outperform" (maintained) [1]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has signed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its high-end strategy, focusing on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6] - 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high-end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has seen significant sales growth in its DS80000 series high-end digital oscilloscopes, with strong demand from strategic customers [6] - Th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steady growth, with domestic companies accelerating their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narrowing the gap with overseas competitors [6] Financial Data and Profit Forecast - Total revenue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776 million in 2024 to 1,332 million by 2027,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approximately 18.2% [5][8] -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the parent company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from 92 million in 2024 to 262 million by 2027, reflecting a significant growth trajectory [5][8] - The company's gross margin is forecasted to improve from 59.1% in 2024 to 62.7% in 2027, indicating enhanced profitability [5]
苏州启动“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
Su Zhou Ri Bao· 2025-06-25 00:32
昨天(6月24日),"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启动,相关推进会举行。苏州抢抓暑期时间, 按照"产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导向,整合资源,聚焦重点人群,实施十大培训专项计划,大规模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引导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 就业,加快构建就业友好型城市。 推进会上,苏州承接开发的今年省级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发布,"技能大师、技能冠军进校园"活 动启动,全市行业协会培训大联盟成立,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市乡村培训中心获授牌。现 场,在苏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社会化培训签约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签约。 会上,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与小米集团进行社会化培训签约。该校校长徐丽娟说,学校联合小米集 团产教融合基地,挖掘企业在人工智能、工业视觉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自身硬件、师资、场地等资源, 帮助学员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开发技能。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为学生提 供更多就业机会,为企业输送更多人才。 本次暑期技能大培训,苏州统筹调动人社、教育、商务、应急、住建、工会、妇联等20多个部门,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贯通、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