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资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债券通运行八年成交量增长31倍,境外机构持债4.35万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23:59
自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启动以来,这一连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的创新机制已走过八年历程。八年间,债券通不断完善制度安排,相继推 出"南向通"与"互换通",为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辟了全新通道。 交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债券通运行八年来,交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5年5月,债券通"北向通"单月成交量达到9156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成交482亿元。这一数字与开通 首月日均15亿元的成交额相比,增长超过31倍,充分展现了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截至2025年5月末,通过债券通"北向通"入市的海外投资者已达835家,较2018年5月的315家实现翻倍增长。投资者结构日趋多元化,从早期以资产管理类投 资者为主,逐步扩展至海外央行、主权基金、境外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等多种类型。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通过 债券通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市场开放水平持续深化 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吸引来自超过70个国家与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境外机构持有 中国在岸债券规模达到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 ...
央行江会芬: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08 04:06
江会芬亦同时表示,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其他措施。一是深化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联 通合作,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是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推动 建立面向境外投资者的一站式开户平台,与财税部门共同推动明确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后续免税安排。三 是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产品体系,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2025年7月3日,债券通迎来"北向通"正式启动八周年关键节点。债券通有限公司发布的运行报告显示, 截至今年5月末,债券通"北向通"累计成交9156亿元,日均成交482亿元。与开通首月的日均成交15亿元 相比,增长超31倍。截至今年5月末,通过债券通"北向通"入市投资者达835家。 其二,是优化债券通项下的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安排,便于境外投资者开展流动性管理。江会芬表示,将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支持香港债务工具中 央结算系统(CMU系统)参照债券回购的国际通行做法,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进一步盘活质押 券,支持香港CMU系统简化债券账户开立等业务流程,提升操作便利度,后续还将择机推出跨境债券 回购 ...
【财经分析】债券通八周年:超三十倍日均成交“搭配”工具升级 为多层次债券市场注入活力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3 05:15
新华财经北京7月3日电 从清算速度上限T+10,到交易时间延长至8pm、提供收盘价成交单;从每天十 几亿交易规模,到月度日均482亿元成交量;从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到互换通达成1.2万笔交易......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2025年7月3日,债券通迎来"北向通"正式启动八周年关键节 点,相关领域长期的平稳高效运行,为境内债券市场转型升级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注入了活力。 业内人士认为,债券通"引进来"成效显著,"北向通"多年来拓宽了海外投资者投资交易我国银行间债券 的渠道,未来全方位金融市场高效便利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更多创新措施也有望陆续研究推出,从 而持续助力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对新华财经表示,债券通已 经成为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重要渠道之一,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中国债市,同时也促进了人民 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使用。 "最直观的亮点就是交易规模、参与程度和活跃度的大幅增加。"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 黄嘉诚对新华财经表示,债券通推动了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快速增长,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 水平,促进 ...
★外汇局数据显示 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
关于4月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李斌表示,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4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 资金净流入173亿美元。从主要渠道看,一是我国外贸呈现一定韧性,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649 亿美元,保持较高规模。二是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4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109亿美元, 处于较高水平。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三是主要流出渠道平稳有序。4月服务贸易资金 净流出环比基本持平;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季节性增加,但低于去年同期;来华和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稳 定,关联企业借贷往来跨境资金由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 市场预期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平衡。李斌介绍,4月银行结汇和售汇环比分别增长12.8%和13.9%。 结售汇差额基本均衡,市场预期和交易理性有序。4月衡量市场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为64.4%,环比上升 6.9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为65.4%,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 李斌表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将继续巩固。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外部 冲击有关工作,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等,有效提振市场信心。近期金融管理部 门实施降准降息等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实 ...
★多路资金吹响集结号 股市再添活水
◎记者朱妍 近期,A股市场迎来多个积极信号: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结束了连续3周的下行趋势,公募自购力度持续 加码,百亿级私募基金与保险资金的入市意愿也不断提升。多路增量资金正在用实际行动,为市场注 入"活水"。 据天风证券测算,截至5月23日,主动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3.94%,较5月16日提升了1.46个百分 点,实现了连续3周下行后的首次回升。 股票私募在经历4月上旬的"减仓潮"后,也逐步恢复理性。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5月16日,股票私募 整体仓位指数稳定在75.16%,连续6周坚守在75%上方。其中,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已连续2周上涨,并 且在时隔5周后,再次突破80%的仓位大关,展现出对市场机会的积极捕捉。 除公私募机构外,作为长线资金的保险资金,入市动态也备受关注。今年1月和3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 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第二批试点,规模共计1120亿元。5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行 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 增量资金。 "2025年一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近35万亿元,相较2025年四季度环比继续增加1.67万亿元, ...
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李斌:2025年第一季度 重因素推动外债规模企稳回升
news flash· 2025-06-27 09:11
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李斌:2025年第一季度 重因素推动外债规模企稳回升 金十数据6月27日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小 幅增长,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保持基本稳定。2025年一季度,受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外资增加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推动外债规模企稳回 升。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2025年以来,外部冲击明显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 动。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境内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 步提升。 (国家外汇局) 相关链接 ...
11只银行股再创历史新高!险资“越涨越买”年内三度举牌银行股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0:52
银行板块行情持续发酵。今日(6月23日),银行板块再度发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共11只银行股再创历史新高,华 夏银行、渝农商行、浙商银行、厦门银行等涨幅超2%。 在银行股迭创新高的时候,险资对银行股热情不减。近日,平安资管再度增持招商银行H股,这是年内第三次举牌。同时,南向资金也大幅流入银行板块。 分析认为,当下是银行股长周期的开始,"低利率大时代+人民币资产重估"的趋势力量驱动本轮行情,险资长线资金、国家队、公募基金未来增配银行板块 的动力都较强,能够带动银行估值稳中有升。 稳定高股息备受青睐 截至6月23日收盘,中证银行指数年内涨幅已扩大至14%,相当于跑赢66.5%的A股同期涨幅,同时其已连续8周显示为上涨。年内42家上市银行中37家收 涨,其中青岛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青农商行、江苏银行涨幅超过 20%,另有渝农商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等16家银行涨 幅超过10%。 受持续上涨提振,今年已先后有18只银行股价格创出历史新高,成绩斐然。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表示,回顾上半年,高股息策略继续强势演 绎,在资金面催化下,银行板块绝对收益、相对收 ...
人民币资产,火!
天天基金网· 2025-06-20 03:27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链接,填问卷即可领取微信红包! 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显著加剧,尤其是近期美元资产"安全锚"地位受到一定冲击,国际投资者 纷纷开启投资组合再平衡策略。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备受国际投资者关注。 在6月18日、19日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提及, 中国资产在全球资金多元化配置 中具备独特优势 。外资机构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仍具备潜力,中国推进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全球资金再平衡 人民币资产备受国际投资者关注 "作为一名在资产管理行业深耕超过55年的从业者,我亲身经历了多次市场周期的起伏。作为坚守价值 为本,风控为首的投资老兵,以及橡树资本的联合创始人,我深感荣幸能够见证并参与上海金融开放历 程,并在此分享我的观察与思考。"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 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这样说道。 霍华德·马克斯表示,当前,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正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上海作 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凭借其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长三角产业集群的优势,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尽管全球 ...
坚挺!银行ETF逆转收红,年内已超额12%!机构:当下不是行情下半场,而是长周期的开始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10:26
2025年6月19日,A股单边下行,银行相对坚挺,截至收盘,银行板块(申万)微跌0.15%,表现仅次于石油石化。个股局部活跃,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江 阴银行逆市涨逾1%,江苏银行、杭州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跟涨收红。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1 | 601998 | 中信银行 | | 878 | 0.13 | 1.50% | | 2 | 601229 | 上海银行 | 10.85 | | 0.13 | 1.21% | | 3 | 002807 | 江阴银行 | | 4.88 | 0.05 | 1.04% | | 4 | 600919 | 江苏银行 | 11.84 | | 0.10 | 0.85% | | 5 | 600926 | 杭州银行 | 16.71 | | 0.14 | 0.84% | | 6 | 601187 | 厦门银行 | | 6.58 | 0.05 | 0.77% | | 7 | 601988 | 中国银行 | | 5.54 | 0.04 | 0.73 ...
【财经分析】美元再破关键支撑位,下半年人民币资产有重估机遇
Core Viewpoint - The global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downward pressure on the US dollar due to uncertainties surrounding US government policies, with the dollar index falling to a three-year low as of June 12, 2025 [1][3]. Group 1: Factors Affecting the US Dollar - The US dollar is expected to have further downward spa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influenced by weak economic data and geopolitical disturbances [3][4]. - The high-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driven by a decline in US credit expansion, has placed the dollar in a precarious position [4][5]. -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S residents' net assets and the dollar index remains strong, with stock net assets showing a stronger correlation than housing net assets [4][6]. Group 2: Economic Indicators - Key economic indicators, such as non-farm payrolls and consumer confidence, have shown weakness, contributing to the decline of the dollar index [6][7]. - The US added 139,000 non-farm jobs in May, but revisions to previous months' data indicate a concerning trend in employment growth [6][7]. - The Michigan Consumer Sentiment Index has rapidly declined, reaching levels comparable to those during the Fed's aggressive rate hikes in 2022 [6]. Group 3: Predictions and Market Sentiment - Morgan Stanley predicts a significant de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forecasting a 9% drop in the dollar index over the next year [7]. - The uncertainty surrounding US trade policies is leading to increased bullish positions on Asian currencies against the dollar, with notable increases in positions for the New Taiwan Dollar and South Korean Won [8][9]. - Goldman Sachs expresses a long-term bullish outlook on the Chinese yuan, predicting a 3% appreciation within the next 12 months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