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重复使用
icon
Search documents
塑料之外:中国“无废城市”里的可重复未来
高频、便利、快捷,即弃,一次性塑料正在重塑我们城市生活的消费逻辑,也持续带来了累积的环境压力和资源 浪费。 塑料之外,是可以被真正想象、甚至实践的未来。 从文件到落地,塑料治理仍有"空白" "方便"正在裹挟着成为无数份不断"淹没"城市的垃圾。 当"减塑"逐渐成为共识,我们更需要追问: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能否从源头上重构这条"用完即弃"的消费路 径? "无废城市"是中国在城市治理中给出的系统回应。 从2018年试点启动至今已覆盖百余座城市,这一政策力图通过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与协同治理,构建一种更环 保、更长效的城市运营方式。 而在这套机制中,"可重复使用"——曾被忽视的"环保优解"——正在获得制度空间与商业可行性。当城市进入"无 废"时代,重用容器、循环快递盒、自带杯优惠等星星之火开始在各个城市燃起,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活逻辑也在悄 然成形。 自2018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无废城市"试点至今,全国性的"无废"治理已走过六年。从最初的11个试点城市与5个特 例区域,到"十四五"期间扩展至113个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体系逐步铺开,目标直指2035年实现全国"无废城 市"全覆盖。 "无废"一词源自"Zero Waste ...
甲烷革命:价值向上游转移,重塑太空发射投资版图
[Table_Title]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27 Jun 2025 美国航空航天与国防 US Aerospace and National Defense 甲烷革命:价值向上游转移,重塑太空发射投资版图 The Methane Revolution: Value Shifts Upstream, Reshaping the Space Launch Investment Landscape 杨斌 Bin Yang bin.yang@htisec.com [Table_yemei1] 热点速评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核心观点: 全球航天发射市场正处于一场由成本结构革命所催生的、深刻且不可逆的结构性扩张周期之中。我们观 察到,市场正决定性地从过去由国家预算主导、任务周期漫长的旧范式,转向由商业资本驱动、追求高 发射频率与成本效益的新纪元。这场变革的核心催化剂是 SpaceX 凭借其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实现的颠覆 性成本削减,其在 2024 年完成的创纪录发射次数不 ...
我国首次完成液体火箭发动机“九机并联”试车 如何支撑未来大型星座组网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Yang Guang Wang· 2025-06-20 16:22
央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北京时间今天(20日),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 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射2号工位,成功完成我国迄今规模最⼤、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台发动机并联 地面热试车试验。 本次热试不仅是一次动力系统的合练,更是箭体结构、地面测控、推进系统、辅助系统等全链条协同的综合演练。试验流程完全贴近首飞状态,完成了 一次高度还原的实战推演,试验成果将为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落地应用奠定基础。本次试车具体如何实现?又将如何支撑未来⼤型星座组网、高频次低成本发 射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播放 播放 静⾳ 0:00 / 此次试车采用朱雀三号一子级箭体,集成9台天鹊-12A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总推力达7542kN。试验过程严格按照试验⼤纲开展,12时00分,下达点火 指令,9台发动机依次点火。按既定时序完成分批点火与推力爬升后,9台发动机稳定工作40秒并完成伺服摆动测试,随后有序关机,整个点火段持续45秒。 试验流程涵盖箭地测发流程,包括推进剂加注、贮箱增压、发动机分批分级起动、发动机稳态工作和摇摆、程序分批关机,全面 ...
祝贺!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0 06:14
此次朱雀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为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 其试验复杂程度和对实际飞行状态的还原程度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试验采用了与朱雀三号首飞任务技术状态相同的一子级箭体,全面覆盖箭地测发流程,包括推进剂加 注、贮箱增压、发动机分批起动、稳态工作及程序关机,验证全系统的匹配性与流程合理性,试车工况 覆盖飞行工况,真正做到了"天上怎么飞、地上就怎么试"。 来源:央视军事 今天 朱雀三号 又有好消息 6月20日,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蓝箭航天液氧 甲烷火箭发射2号工位顺利完成,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试验标志着我国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在多机同步起动、多级推进剂分配与燃烧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上实 现了重要突破,也为即将展开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首飞以及我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的工程 化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航天,逐梦九天 来源:央视军事综合蓝箭航天、空天逐梦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采用不锈钢箭体结构、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的大型液氧甲烷火箭,起飞 重量约570吨,全箭长度约66米。一级配置九台天鹊-12A发动机并联工作,配备 ...
整理:每日科技要闻速递(6月20日)
news flash· 2025-06-19 23:35
1. 苹果拟用生成式AI加速定制芯片设计流程。 2. SpaceX星舰36号火箭静态点火测试突发爆炸。 3. 宇树科技已经完成了始于去年底C轮融资的交割。 4. xAI被指每月亏损10亿美元,马斯克称彭博社"胡说八道"。 5. 德州仪器计划在美国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工厂。 6. 计划为芯片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蔚来:这属于猜测性信息。 7. 百度萝卜快跑香港第三次扩区,获批在东涌指定路段和时段开展测试。 8. 英国金融时报:马斯克的X将打造成"超级应用",将包括投资、交易等功能。 9. 中科宇航自主研制、可重复使用,力擎一号发动机 180 秒整机试车取得成功。 10. 消息称苹果正为iPhone评估新LTPO OLED技术:增加氧化物材料比例,降低屏幕功耗。 11. 美国多家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推动一项为期十年的联邦禁令,禁止美国各州自行制定人工智能监管法 规。 12. 三部门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会议要求,不搞"内卷式"竞争,不以牺牲产品性 能、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实现短期的降本增效。 金十数据整理:每日科技要闻速递(6月20日) ...
“星舰”又炸了
券商中国· 2025-06-19 12:16
据法新社、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8日晚,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的"星舰"火箭在一次静态点火测试中出现重大故障并发生爆炸,消防部门已经出动。 福克斯新闻网称,目前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当局表示暂未收到伤亡报告。 法新社称,测试所在地得克萨斯州卡梅伦县地方政府说:"在得克萨斯州星际基地进行的例行静态点火测 试中,SpaceX的'星舰'36号发生了灾难性故障并爆炸。" Space X随后也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星舰"正在为第十次飞行测试做准备,在星际基地的测试台上 出现了"重大异常"。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火箭助推器,第二级是"星 舰"飞船,两级均设计为可重复使用。该火箭的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环球网 责编:王璐璐 校对: 吕久彪 百万用户都在看 突发!集体大跳水,发生了什么? 紧急闭店!泡泡玛特,突发! 新能源突发!刚刚,重大发布! 特朗普下令:扩大! 央行重磅!刚刚,八大金融政策发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
蓝箭航天:研制并发射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
Xin Jing Bao· 2025-06-18 12:23
2015年6月,蓝箭航天正式成立。十年来,蓝箭航天已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形成"研发、制造、测试、发 射"全链条能力建设和布局的民商火箭公司。6月18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来 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访蓝箭航天。 打开液氧甲烷时代的大门 据了解,蓝箭航天自研的"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TQ-12),是国内首台民营企业研制的大 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也是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双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水平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 机技术产品中达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张静茹介绍,TQ-12多项自主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已突破液氧甲烷高效高稳定性燃烧、大型喷管激光焊 接、高效率低温泵、涡轮泵流体动压密封、高精度高压低温调节器、双低温发动机泵后摇摆、推进剂过 冷等十余项关键技术。 2022年,在TQ-12的基础上,蓝箭航天研发了"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改进型(TQ-12A)。这 款发动机有效增强了"朱雀"系列运载火箭各类任务轨道卫星的发射能力,并为子级回收需求及可重复使 用提供了基础技术保障。 另外,他们还意识到,甲烷燃烧产物洁净,无积炭,发动机使用后无需清洗,重复使用场景下对发动机 的维护保养 ...
星河动力:成功开展19次发射任务,81颗卫星被送达预定轨道
Xin Jing Bao· 2025-06-18 11:32
一个月前,一发火箭将四颗卫星送上太空,卫星抵达预定轨道后,我国"天启星座"一期全球组网全面完 成。完成这项使命的火箭是谷神星一号,由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研发。截至目前,星河动力已成功开展19 次商业发射交付,将总计81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2018年是中国民营航天的爆发元年。成立不到一年,星河动力就完成两轮总计过亿元融资。不仅是研制 火箭全箭,他们还把目光聚焦在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上。 2022年,由星河动力自主研发的"苍穹"5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系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这也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首个大推力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正式进 入工程研制阶段。 此前,星河动力董事长刘百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作为新兴产业,已经到了一个要 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市场需求正逐步涌现,另一方面供给端的供给能力也逐步形成。 据介绍,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是我国民营航天领域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 商业运载火箭。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 数以上。6月18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 ...
箭元科技在琼布局“总装-测试-发射-回收一体化产业链”
Hai Nan Ri Bao· 2025-06-16 00:56
海南和城航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由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自贸港基金)参与出 资的子基金。此次试验的成功,是箭元科技技术研发实力的有力证明,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通 过市场化子基金布局前沿科技领域、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 箭元科技在海南的布局以文昌国际航天城为核心,重点建设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射与回收 中心,旨在依托海南低纬度发射优势和自贸港政策,构建"总装-测试-发射-回收一体化产业链"。 据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海南自贸港国家战略为核心使命,聚 焦海南四大主导产业进行投资布局。作为海南省级政府引导母基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积极 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海南和城航天基金等专业子基金,精准投资于箭元科技等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 航天企业,积极助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下一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将继续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母基金的资本撬动 和资源整合优势,联合市场化投资机构设立专业化子基金,吸引培育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海南,为自贸港 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箭元科技在琼布局"总装-测试-发射-回收一体化产业链" 自贸港基金 ...
新型胶粘剂实现可见光固化、微波拆解
Xin Hua She· 2025-06-12 03:31
测试显示,材料经过30秒微波处理后可回收90%以上,且在多次粘合与拆解后仍保持原有机械、热学和 光学性能。这一胶粘剂同时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度与高折射率,适用于分束器等光学装置。研究还发 现,在使用自来水的条件下,由于离子交换作用,粘合强度反而有所增强。 这一研究成果为可重复使用的消费电子产品、可持续包装、光学设备乃至湿组织生物胶粘剂的研发提供 了新方向。团队下一步将致力于工业化回收路径探索以及微波诱导脱粘机制的深入研究。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1日电(记者王卓伦 冯国芮)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胶粘剂,可在几乎整 个可见光波段内快速固化,使用家用微波炉即可实现脱粘,无需任何溶剂、紫外线或高温辅助。 传统胶粘剂多为热固性材料,如环氧树脂和硅胶,一旦固化即无法逆转。这类材料难以回收利用,易造 成环境污染。尽管可逆胶粘剂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仍需依赖高温(150摄氏度以上)、有毒溶剂或深紫 外光源,且回收往往以牺牲性能为代价。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11日发布公报介绍,该校科研人员领衔的 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α-硫辛酸(ALA)的动态聚合物TetraALA。 据公报介绍,在波长400至650纳米的可见光下,这种动态聚合物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