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

Search documents
自由灯塔的暗面: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250年?
Hu Xiu· 2025-07-11 08:32
自由女神像高擎火炬,宪法开篇即是"我们人民"——长久以来,美国被视为自由主义的灯塔与化身。然而,当国会山暴乱的硝烟散 去,当政治极化撕裂社会,当"大替代"阴谋论甚嚣尘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那个自诩"山巅之城"的美国,真的如其宣称的那 般自由吗?普利策历史奖得主史蒂文·哈恩在其震撼新作《自由之困》中给出了颠覆性的答案:非自由主义(illiberalism),才是贯 穿并塑造美国250年历史的深层基因。理解今日美国的困境,必须直面这段被刻意忽略的"非自由"传统。 理解美国,从承认其"非自由"传统开始 长久以来,美国在各种意义上都与自由主义"挂钩",特别是在权利和政治方面。这种紧密的联结,构成了美国自我标榜其政治制度 与历史进程独一无二并拥有独特历史脉络的基石,而这种独特的历史脉络,则将18世纪的一系列革命原则,逐步转化为一种生生不 息的生活方式。 有人为之欢呼,赞美这片土地上的自由精神悠久而博大。而另一些人则探究自由主义的承诺为何屡屡落空,抑或遭逢背叛。还有一 些人视自由主义为一堆混乱思想和冲动行为的大杂烩,由于其本质是非常概念性的,它同样可能滑向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其他各 种形式的排他主义,正如它能导向个人 ...
深度解析马斯克怒建美国党背后的原因
Hu Xiu· 2025-07-10 00:43
与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的震荡和混乱相比,拜登时代看似回归正常。不仅如此,事实上就立法成就和官方政策而言,乔·拜登带来的变化远超过他的前任。 两项一度代表着特朗普右翼民粹主义兴起的、相互关联的历史性发展——新自由主义霸权的终结和"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现在正被一个明显属于建制派、 中左派的白宫所制度化。不过如果特朗普代表了对新自由主义共识的革命性颠覆,那相比之下拜登政府还未能建成新的政策秩序或实现选举政治的洗牌。尽 管拜登政府通过了一些重要的(有时是靠着两党合作完成的)立法,其中包括旨在推动美国半导体生产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以及《降低通货膨胀法案》, 但美国的文化与选举极化现象已经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民调显示,2024年的选举结果依旧悬而未决。 所谓的新范式最常见的名称仍然是"后新自由主义(post neoliberalism)",这表明达成新共识的难度很大。在选举、文化、知识等方面未能巩固新秩序的背 后,是寡头社会既有的党派框架与地缘政治、经济和技术竞争新时代的挑战之间的鸿沟。现在,左翼和右翼联盟都面临着他们没有准备好去打的仗,而且都 未能像罗斯福或里根那样实现人们殷切希望的"重组"。相反,美国的经济战略、文化辩论 ...
地球和火星都容不下马斯克的“新和联胜”
虎嗅APP· 2025-07-08 00:34
在大美丽法案通过后,马斯克真的宣布建党了。特朗普和马斯克二人不愧都是顶流网红,隔三差五就 能变成全球焦点。从一开始的君臣相得光速走到独立建党这一步,世人对两人的印象和评价一再翻 转。如今,一部分人又开始吹捧马斯克,认为他真的是一心为国,胸怀理想,锐意推动改革。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潮沉思录 ,作者潮思 新潮沉思录 . 新潮沉思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潮沉思录 (ID:xinchaochensi) ,作者:北方朔风,题图来自:视觉中 国 中国网民的平均键政水平虽然可称全球之冠,比如多数人在一开始就能想到特马兄弟情的结局, 但 中国网民也很容易犯用我国情况硬套别国,或者借别国问题过度发散影射的毛病。 客观地说,马斯克确实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光是他,包括彼得蒂尔在内的那帮硅谷技术右翼都有某 种政治理想。或者说,在美国那个环境,科技巨头不可能没点政治理想,因为政治形态本身就与他们 的商业帝国前途密不可分。 所以,也可以说马斯克是"一心为国",但是他的"国",和中国人理解的那个美国并不是一回事,和多 数美国人的美国也不是一回事。 马斯克为了什么建党 世界上本来没有美国。一群欧洲白人中的殖民者,野心家,冒险者,避税者,罪 ...
沃尔夫冈·施特雷克:当下美欧政策变化是出于绝望的盲动,切勿赋予其过高的战略意义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07:14
【文/沃尔夫冈·施特雷克,翻译/鲸生】 观察者网:您在著作《购买时间: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如何拖延危机》中提到,战后资本主义通过"债务国家"模式将经济承诺转嫁给后代。当偿债能力与经济 增长潜力脱钩时,货币幻觉与失控通胀的交替循环(如1970年代的滞胀时期)揭示了资本积累逻辑与民众生存需求间的根本冲突。"购买时间"策略的失败, 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通过信用扩张维系合法性的模式正逼近临界点? 施特雷克:是的,临界点——这正是它所预示的。注意今年五月在美国与欧盟爆发的激烈政治争议,所有的相关议题均已显现:对通胀的恐惧、对利率攀升 将永久加重政府偿债负担的忧虑、美国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大幅提高关税等手段化解)。 欧盟即将面临"复苏基金"的偿债时刻——这笔基金完全由债务融资,却无人知晓该如何偿还债权人,更遑论将军费开支增至GDP的3.5%至5.0%的承诺。到 最后,美国将不得不寻求债务豁免的途径,这必将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毁灭性连锁反应。我甚至不排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如同1918年和1945年后那样, 通过战争彻底重构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 观察者网: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起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国债规模已突破 ...
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看上去不太美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5 11:33
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看上去不太美。 "大而美"法案几乎完整保留了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减税法案的所有核心条款:年收入100万美元 及以上的纳税人,税后收入将增加约3%;企业税率也再次下降,该法案将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 35%永久降至21%。 "大而美"法案中的"合格小企业股票豁免"条款,同样让富豪们受益。该条款允许富有的风险投资家投资 特定初创公司,由此获得的1000万美元收入可享受免税待遇。 美元。 美国财政部报告称,这项规定所产生的收益中,超过75%将流入富有群体的口袋。 在遗产和赠与税方面,法案设立了永久性的免税额度:从2026年开始,遗产税豁免上限将提升至1500万 美元,夫妻联合申报时更是高达3000万美元。对于长期关注遗产税的富人群体来说,这无异于"超级利 好"。 通常而言,美国富人的"欢笑",往往伴随着穷人的"泪水"。 这份备受争议的大规模税收和支出法案,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艰难过关,并最终在7月4日美国"独立 日"当天,由总统特朗普签署成法。 特朗普宣告胜利的那一刻,美国的大企业和亿万富翁或许会欢呼雀跃,但不少美国民众却不会感到开 心。 美国的大企业和亿万富翁,显然是这项法 ...
跟特朗普对杠的加州州长纽森,究竟是何许人也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3 04:28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席侧写师 ,作者阳明山人 首席侧写师 . 观人,鉴历史,知天地。 2025年6月,洛杉矶街头因联邦移民执法局(ICE)的突击搜查爆发大规模骚乱。特朗普未经加州州长纽森 同意,将2000名加州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并增派海军陆战队镇压,纽森斥其行动"非法且疯狂",要求收回指 挥权。特朗普公开威胁逮捕纽森,后者以"来啊,来抓我啊!"的挑衅姿态回应,将联邦与州的权力冲突推向 白热化,瞬间吸引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一个小小州长,竟然跟自家总统公开对着干,难道美国政坛都是这么无法无天的吗?坊间大爷大妈纷纷议 论,特朗普要是连自己国内一个州长都拿捏不了,那可不就彻底名誉扫地了? 你可别说,特朗普还真拿这个纽森没什么办法,所谓"逮捕"只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头威胁罢了。况且,纽 森"反特",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旧金山走出来的"自由派旗手" 纽森的故事始于旧金山一条破旧公寓走廊。5岁就经历了父母离异的他,看着母亲打三份工维持生计。纽森 的童年记忆中,充斥着永远凑不齐的房租和深夜便利店的面包。他从小就患有阅读障碍,这使得他学业艰 难。不过,幸好他有不错的体育天赋,让他在棒球场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直到一场 ...
南非变成穷国,是黑人的错还是白人的错?
Hu Xiu· 2025-06-08 08:30
这两天,特朗普和马斯克翻脸了,前"国师"班农跳出来喊话,让马斯克"滚回南非",这让笔者想起来上个月特朗普会见南非总 统拉马福萨时的尴尬场面。当时,特朗普拿着一张刚果(金)的照片对拉马福萨指控南非搞"白人种族灭绝",又给拉马福萨播 放南非白人的抗议录像。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指责南非。2月份那会,特朗普就炮轰南非颁布的新版《征用法案》,指责南非政府"没收土地"构成对南 非白人的"种族歧视",并发布行政令,宣布切断对南非的援助。 显然,自从二进宫以来,特朗普没有一天不在折腾,虽然他"什么都懂",但实际上,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费劲了解南 非的真实情况。正如拉马福萨所言,是"一些团体借机向美国政府灌输错误信息,将白人塑造成'受害者'"。 向特朗普灌输错误信息的人里,主要人物可能就是马斯克。众所周知,马斯克生于南非,又是右翼白人至上主义者。马斯克曾 多次在社交媒体宣称"南非存在对白人的种族灭绝",也多次抨击南非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政策,甚至将星链未进入南非市场也 说成是"种族歧视"导致的。特朗普和拉马福萨在白宫会面时,马斯克也在现场,他全程盯着拉马福萨,表情非常难看。大概键 政上瘾的马斯克是真信了自己说的话吧。 今天 ...
美学者: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中国,而不是对其成功视而不见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22:40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滥施关税以及中美经贸磋商备受关注,在美国政界和媒体上 有人炒作"中国威胁""中美对抗"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纽约市新学院 大学客座教授理查德·D·沃尔夫(Richard D. Wolff)提出:"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中国,而不是对其 成功视而不见。" 他分析了两种经济制度——美式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并在多个 场合强调,中国之所以在面对贸易战等情况时展现出超乎美方预期的韧性,根源在于其独特的制度优 势。相比之下,美式资本主义对利润的盲目追逐,正逐步削弱其国家能力。沃尔夫怎么看美式资本主 义?如何看待中国的制度优势? 一、美式资本主义的本质与困境:逐利至上 沃尔夫认为,美国发动贸易战并非偶然,而是其资本主义制度矛盾长期积累导致的"结构性反应"。他在 视频节目中指出,美式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是逐利至上,其国内外政策几乎完全围绕资本利益展开。 他举例说:美国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将制造业大量外包给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问题在于,这种逐 利行为并没有带来美国国内的繁荣。这不是因为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而是美国自己的资本 ...
一家河北县城民企,成为英国政府的眼中钉
3 6 Ke· 2025-06-05 03:29
2025年4月,当几名中国人试图进入英国小城斯肯索普(Scunthorpe)的钢厂时,他们遭到了本地工人的围攻。工人们嘶吼着,怒喊着,要求他们滚出工 厂——尽管这里是一家河北民企的产业。 01.最后的钢铁堡垒 冲突的风暴眼斯肯索普位于英格兰中部的林肯郡,因地底富藏中里阿斯统铁矿,在工业革命时期迅速崛起,成为英格兰最重要的钢铁重镇之一。 到20世纪60年代,这座城市已稳坐英国五大核心钢铁基地之列,并因绿树成荫、厂房整洁,被誉为"工业花园"——一个既能冒烟又能赏花的理想城市。 俯瞰斯肯索普 直到今天,斯肯索普东郊依然耸立着四座炼钢高炉。英国人颇具仪式感地为它们取名为"贝斯女王高炉"、"安娜女王高炉"、"玛丽女王高炉"和"维多利亚 女王高炉",仿佛给冰冷的工业巨兽披上了皇家的斗篷。 如今,玛丽与维多利亚两位"女王"已光荣退役,只剩贝斯和安娜仍喷吐着滚滚白烟——她们,是英国重工业最后的呼吸与心跳。 根据英国下议院2025年4月11日发布的《英国钢铁工业:数据与政策》(UK Steel Industry: Statistics and Policy)报告,2023年英国钢铁业共有约3.7万名从 业者,年产钢材56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