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赌协议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关于对赌协议回购权性质及行使期限
梧桐树下V· 2024-11-24 03:17
随着当前国内资本市场IPO的难度逐渐增大,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面临的退出压力也不断增大,越来越多 投资者卷入 对赌协议相关的纠纷 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法院报》在2024年8月29日刊登的"法答网精选答问(第九批)"中答复,对于 投资方请求对方回购的合理期限认定以不超过6个月为宜,这一观点在股权投资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和热烈的讨论,且热议至今。 针对上述话题,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高级联席合伙人谢小松律师在课程" 《精选答问》下对赌协议回购 权性质及行使期限 "中,结合 具体的司法实践经验 对股权回购权的性质及行使期限做详细讲解,并为 投资人提出 针对性的法律实务建议 。 所谓 对赌协议(VAM) ,实际上是私募股权投资中一种常见的估值调整工具,主要用于确保投资人在 目标公司未能达到预期业绩或上市目标时,能够通过回购或补偿机制保障投资回报。在实务中,对赌协 议通常由投资人跟目标公司的创始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签署,并主要分为业绩补偿性对赌和回购型对赌两 大类型。 回购型对赌 :投资协议通常约定,如目标公司无法在指定期限前完成上市或达到特定的财务业绩指 标,投资人有权要求目标公司和/或实际控制人回购投资人持有的目标 ...
用一双 “失败者” 的眼睛,孙强回看 30 年 PE 生涯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09-22 12:00
"过去几十年,很多人把时代的赠予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未来要考验硬功夫。" 文丨高洪浩 编辑丨宋玮 钱杨 "回想这项投资,我有诸多感慨和遗憾。" "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 从事 PE(私募股权)投资 30 年,孙强不避讳谈论自己的失败,这在一个赤裸裸以挣了多少钱论成败的行 业不多见。 进入中国以来,华平一直是这里最活跃的外资 PE 之一——对多个行业的超过 170 家企业累计投资超过 160 亿美元。相比之下,KKR 在中国投资企业数量只有 40 余家,累计投资额在 70 亿美元左右;凯雷的累 计投资额则在 100 亿美元上下。 1992 年底,在高盛任职的孙强从纽约搬往中国香港。当时,中国内地的金融改革正如火如荼,国有企业股 份制改造推动了一批即将赴港上市的企业,外资投行们无不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蛋糕。 10 多年前,孙强开始动笔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投资经历记录下来,最近以《一个投资家的成败自述》为题 出版。他不愿意强调个人,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写进标题,而是以自我检视的口吻回顾他主导和参与过的 PE 投资项目,剖析从失败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张磊、沈南鹏等同行的故事比我有意思一百倍,我没他们那么成功,所以敢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