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通用人工智能)

Search documents
解剖「百川」:王小川的AI医疗赌局
36氪· 2025-03-17 12:34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能涌现 ,作者周鑫雨 智能涌现 . 直击AI新时代下涌现的产业革命。36氪旗下账号。 为了留在AGI牌桌,王小川转了三次身。 从聚焦模型研发和金融、教育行业的B端落地,到试水C端产品和多模态模型;再转型发力医疗,B端商业化并行;最终裁撤B端,聚焦医疗 ——这些调整, 都是为了让百川继续留在牌桌上。 文 | 周鑫雨 编辑 | 苏建勋 来源| 智能涌现(ID:AIEmerge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3月中旬,华为传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的消息,聚焦医疗大模型的临床落地。这一消息,在作为"AI六小虎"的百川智能内部,一石激起千层浪。 华为入局,让百川在AI+医疗领域的牌桌上,迎来一位绝对重量的竞争者。 医疗是如今百川业务的命脉。 " 智能涌 现 "曾在3月初独家报道,百川智能裁撤了负责金融、教育等领域的B端组,理由是集中资源,聚焦在医疗这个核心 业务上。 "DeepSeek的余波还在,华为提着刀又来了。"一名百川员工告诉 " 智能涌 现 " 。 裁撤B端、聚焦医疗,是百川应对DeepSeek掀桌的决策。而如今,如何避免与"B/G收割机"华为的直接竞争,是百川内部抓紧讨论的新命题。 百川智能究竟 ...
1445亿元,理想汽车发布财报,李想透露新计划!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3-15 00:31
【导读】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达1445亿元,净利润为8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君 3月14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45亿元,同 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滑31.9%;截至2024年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增至1128亿元。 2024年理想交付了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 在随后的业绩交流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透露,今年将会发布两款全新的纯电SUV,公司正在研发 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并计划与i8同时发布。 2024年实现总收入1445亿元 现金储备增至1128亿元 根据财报信息,理想汽车2024年全年实现总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但 增速较2023年显著放缓;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收为443亿元,环比增长3.3%。 同时,理想汽车2024年净利润为80亿元,较2023年的118亿元同比下降31.9%;非美会计准则净利润为 106.7亿元,同比下降12.5%。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5亿元,环比增长25.3%,但同比减少38.6%。尽 管净利润下滑,但理想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实现盈利。 ...
3 位连续创业者打造 Manus,应用潮里有更多 “underdog” 的机会(文末附 Manus、Open Manus 实测)
晚点LatePost· 2025-03-08 12:17
编辑 丨 程曼祺 3 月 6 日,AI 产品 Manus 引发关注。开发 Manus 的三位关键人物是:创始人、CEO 肖弘(小红);联 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季逸超(Peak);以及产品合伙人张涛(hidecloud)——两位 90 后连续创业者 和一位 15 年换了 10 家公司的 85 后产品老兵。 一个边缘地带的 "underdog" 小团队 ,以车库创业的开发方式,出乎意料地搅起了一场小风暴。 "硬科技创业者基本都是名门正派,光谱另一端的消费级产品创始人则几乎都是畎亩之中。" 真格基金投 资人刘元说。他也是 Manus 的天使投资人。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肖弘是江西吉安人,创业起点在武汉,曾开发过两款微信生态的插件:微信公众 号排版工具壹伴和企业微信客户关系管理工具微伴,卖给一家独角兽公司。 高中阶段就开始创业的季逸超是北京人,他在苹果 App Store 上线不久,就开发出猛犸浏览器,后来做 了 Magi 知识搜索引擎。季逸超曾告诉我们,那时有投资人 "诱惑" 他:我给你一笔钱,敢不敢做个 Google?他拒绝了,不是觉得做不到,而是他觉得只有 "抛开利益" 才有可能。 重庆人张涛则先后在烽火国际、 ...
月薪14万的博士级Agent要来了!OpenAI计划为专业人士推出“量身定制版Agent”,网友:价格离谱
量子位· 2025-03-06 08:29
Core Viewpoint - OpenAI is set to launch a subscription-based Agent service targeting professionals, with monthly fees ranging from $2,000 to $20,000, marking a shift towards high-e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1][3][4]. Group 1: Subscription Tiers - The Agent service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tiers: - The first tier for high-income knowledge workers at $2,000 per month - The second tier for software developers at $10,000 per month - The third tier for PhD-level research at $20,000 per month [2][4][8]. Group 2: Revenue Generation - OpenAI aims to position the Agent as a primary revenue growth engine, potentially contributing 20% to 25% of long-term revenue through these subscription fees [3][4]. - SoftBank is reportedly supporting this initiative with a commitment to invest $3 billion in OpenAI's Agent products this year [5][6]. Group 3: Market Positioning - This move signifies OpenAI's transition from consumer applications, like ChatGPT, which has 330 million monthly active users, to high-e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aligning with competitors like Anthropic [7][8]. - The pricing strategy has drawn criticism, especially when compared to competitors like Claude, which charges only $20 per month for its subscription [9][10]. Group 4: Public Perception - The high subscription fees have sparked reactions from the public, with many finding the prices excessive, and some suggesting that such costs would only be justified if OpenAI achieves 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10][13]. - OpenAI's recent statements on AGI emphasize a gradual evolution rather than a sudden leap, which some view as ironic given the high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ir new offerings [15][16].
硅谷正在崛起“OpenAI黑帮”
创业邦· 2025-03-04 10:43
以下文章来源于硅兔君 ,作者旗舰 硅兔君 . 50万创投人关注的硅谷科技风向标 来源丨硅兔君(ID:gh_1faae33d0655) 图源丨Midjourney "OpenAI前员工"的名头,在市场上到底有多值钱? 当地时间2月25日,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称,OpenAI前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 刚刚官宣的新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正在以90亿美元估值启动10亿美元融资。 目前,Thinking Machines Lab尚未透露任何产品、技术的时间表或具体细节,这家公司的公开的信息只有 超过20人的OpenAI前员工团队,以及他们的愿景:构建"每个人都能获得知识和工具,让AI为人们的独特 需求和目标服务"的未来。 OpenAI系创业者的资本号召力已形成"滚雪球效应"。在Murati之前,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创 立的SSI就已经仅凭OpenAI基因和一个理念和就拿到了300亿美元估值。 自2018年马斯克退出OpenAI以来,前OpenAI员工创办了超过30家新公司,总融资额超过90亿美元。这些 公司形成了覆盖AI安全(Ant ...
DeepSeek首次披露:理论成本利润率545%!
证券时报· 2025-03-01 08:38
Core Viewpoint - DeepSeek has unveiled its V3/R1 inference system, highlighting its theoretical cost and profit margins, which indicate a potential profit margin of 545% based on its pricing model [1][5]. Group 1: Inference System Optimization - The optimization goals of the DeepSeek V3/R1 inference system are to achieve higher throughput and lower latency through a method called Expert Parallelism (EP) [2]. - By utilizing large-scale cross-node expert parallelism, DeepSeek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batch size, enhancing GPU matrix multiplication efficiency and overall throughput [3]. - To reduce latency, the system distributes experts across different GPUs, minimizing memory access requirements [3]. Group 2: Cost and Revenue Insights - DeepSeek's inference services utilize NVIDIA's H800 GPUs, with a peak node usage of 278 and an average of 226.75 nodes, leading to a theoretical daily cost of $87,072 [4]. - The theoretical daily revenue from token processing is estimated at $562,027, resulting in a profit margin of 545% [5]. - However, actual revenue may be lower due to lower pricing for V3 compared to R1 and discounts during off-peak hours [6]. Group 3: Market Posi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 DeepSeek's open-source initiatives have garnered attention, with industry analysts noting th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components released during its open-source week [7]. - The company is perceived as a disruptive force in the AI industry, particularly in comparison to OpenAI's pricing strategies,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10]. - There are expectations for the upcoming DeepSeek-R2 model, which may offer improved capabilities and potentially be released ahead of schedule [11].
刷新中的阿里:当它不再被认为只是一家电商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5-02-21 15:30
阿里向 "科技 + 零售" 公司转型。 2 月 20 日阿里巴巴发布 2024 年四季报,远超预期的业绩、单日涨超 10% 和一个月内涨近 50% 的股价, 让很多长期关注阿里的人感叹:"这还是阿里吗?" CEO 吴泳铭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低调,在电话会中回答第一个提问时,就抛出了四个 "最",阿里巴巴集团 是 "最重要 AI 玩家""亚洲最大""规模最大""to C 最多应用场景"。分析师的提问几乎全部围绕 "AI",而此 前的 10 年,电商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除了电话会,财报的数据中最值得在意的是,阿里本季度的资本开支 —— 318 亿元,环比增长 80%。吴 泳铭还强调,阿里将加大投入三大 AI 领域,未来三年将是云建设最集中的三年,在云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 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这给了资本市场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提振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行业的 投资信心。 过去一年半,是阿里 "重新创业" 的一年半,也是阿里坚定 AI 投入的一年半,这家公司试图向市场提供一 个他们真正认可的新增长故事。 从吴泳铭 2023 年 9 月出任阿里 CEO 后不久提出的 "用户为先,AI 驱动" 战略,到当年互联网 ...
阿里预计未来资本开支超过去十年总和;瑞幸利润微增,迎接成本挑战;游戏和广告让B站连续两个季度盈利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21 15:30
未来三年,阿里资本开支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今晚的阿里 2025 第三财季业绩会上,阿里集团 CEO 吴泳铭表示,AI 是几十年一遇的机会。阿里 的 AI 战略第一目标是 AGI (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可能远远超过现在可见的任何一个应用场 景。 他说,从实现 AGI 的商业价值来看,标准定义是能够完成 80% 以上的人类能力。全球 GDP 的 50% 支出是劳动工资支出,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如果实现 AGI ,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大概率 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 50% 左右的 GDP 构成。 管理层判断,阿里是亚洲市场具备几个关键要素的重要 AI 玩家,有亚洲最大、全球第四的云服务 和先进的自研 AI 模型,在 to c 生态上有最多应用场景。未来三年,阿里在云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 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约 3800 亿元),要猛攻 AI 基础大模型和原生应用,死守技术领 先地位,以及用 AI 彻底改造电商等老业务,挖出用户新价值。 受 AI 相关利好推动,年初至今阿里股价已上涨近 49%,今日财报发布后,阿里盘前涨超 10% 至 138.2 港元。 9.9 价格战下,瑞幸咖啡 ...
智联:25%职场人每天工作超十小时;苹果、华为降价换国补;小红书上线一键翻译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1-21 13:45
小红书上线一键翻译功能。 智联招聘说 2024 年有 25.6% 的职场人每天工作超 10 小时。 智联招聘今天发布的《2024 年职场人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中说,2024 年调研范围中职场人的整 体工作满意度是 2.72,与 2023 年持平,影响满意度的主要指数中,薪酬满意度最低。报告的调研 范围内,25.6% 的职场人每天工作 10 小时以上,"蓝领" 行业、运营岗位加班多。另有 17.6% 的人 每天工作 10-12 小时。 报告还说,相对其他行业,服务业、汽车 / 生产 / 加工 / 制造、交通 / 运输 / 物流 / 仓储等 "蓝领" 行业的加班情况更严重,超过 3 成的制造业职场人每天工作 10 小时以上。 苹果、华为降价换国补。 2025 年手机国补今日起上线。在京东等电商平台,苹果、华为等多个品牌多款手机均下调价格, 如 iPhone 16 Plus 128G 版本官方价格 6999 元,调价后降至 5999 元;消费者可在此基础上使用国 补。降价后,两家品牌的主力机型 iPhone15 、iPhone 16、华为 Mate60、华为 Mate70 均在补贴范 围。 今年的国补首次将手机等数 ...
晚点对话李开复|零一万物部分团队并入阿里,“灵魂拷问来得太快了”
晚点LatePost· 2025-01-08 08:36
分享一篇文章。 晚点对话 晚点对话李开复丨他第一个讲了出来,不再追求 AGI 原创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