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不同过去,中国制造将成为高品质象征”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05 15:44
中国人工智能(AI)持续引发国际媒体关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6月4日发文分析指 出,中国企业热衷拥抱新技术,中国供应链正通过整合AI技术获得更大优势,自动化程度提升也进一 步强化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数据分析应用领域,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真正的力量。"麦肯锡深圳资深 合伙人卡雷尔・埃洛特(Karel Eloot)说。自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启动工厂数字化追踪以来, 全球189个标杆案例中有41%位于中国,覆盖家电巨头美的、通用电气医疗、阿斯利康及施耐德电气中 国公司等跨行业企业。报告提到,青岛海信日立合资公司正用生成式AI减少低效会议时间,快速指导 工人处理产线问题。 埃洛特表示,中国企业正寻求从供应链到消费者的全链条增效。他指出:"中国市场竞争白热化,企业 间竞争近乎残酷。"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曾直言:"中国供应链的成本效率已形成绝对竞争力……若想 要参与竞争,就必须来中国。" 报道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许多美国企业意识到对中国工厂的高度依赖。如今,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工 厂运用AI和机器人技术降本 ...
成都加快推动机器人“进”警队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5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发布会现场。 王俊峰 摄 "我们将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加快机器人技术在警务场景中的推广应用,大力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 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活动现场,成都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公安未来 将继续推动科技与警务的深度融合,警务工作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注入新动 能。 据了解,机器人技术在警务场景的应用,不仅是对传统警务模式的创新,也是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的重要 体现。例如,榜单中的轮足式公安智能巡防机器人,旨在面向公安巡逻防控对智能化装备的需求,研究 开发具有多功能、高集成度的轮足式智能巡防机器人,在街面、广场等区域内开展日常巡逻防控应用, 实现自主巡逻、伴随巡逻、无感盘查、远程控制、行为检测等功能;交通巡逻机器人则面向机动车乱停 放等违法行为的识别需求,将推动研究空地联动的交通巡逻机制: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对严管道路开展 空中巡逻,智能识别并记录违停路段,并指引路面自动巡逻机器人开展路面巡逻。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经信局、成都市公安局联合主办。活动邀请了18家成都市机器人企业参加,帮助机器 人企业与警务场景应用单位高效衔接,加速产品技术迭代。(完) 中新网成 ...
新大正20250604
2025-06-04 15:25
新大正 20250604 摘要 新大正已实现全国化布局,业务重心从重庆转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及二线 中心城市,但利润增长略低于营收增长,受经济环境、行业竞争及成本 上升影响。 新大正早在上市前已尝试机器人技术,2023 年底至 2024 年初技术成 熟,具备商业化条件,目前处于人机协同大规模应用早期阶段,有望降 低成本并改变行业逻辑。 公司业绩受竞争加剧和人工成本上升影响,早期投资也对 2024 年业绩 造成冲击,但主业保持稳定,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波动幅度有限,未来提 升依赖新技术推广。 物业行业面临招工挑战,年龄偏大员工比例增加,但新大正自招自管模 式缓解了招工困难,只是结构性变化明显。 机器人在物业场景主要应用于保洁服务,外环境应用成熟,内环境应用 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将扩展到巡检、物流运输等领域,并与机器人公司 合作定制化开发。 清洁机器人替代效率高,可替代约四个人,并具备巡逻巡检功能,但复 合使用对商业模式提出挑战,单一场景替代或协同提效较为现实。 2024 年技术成熟和商务条件改善使机器人应用更现实,服务类机器人 增多,成本大幅下降,如清扫保洁无人车成本降至 20 万以内,得益于 国内制造业优势。 新大正公 ...
T链机器人近况更新
2025-06-04 01:50
前期确定性标的大幅调整后,下一轮交易更看重确定性标的及边际变化, 如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和轻量化相关企业,拓普和三花在关节及灵巧手 方面有增量,确定性较强。 T 链机器人订单密集,今年初至今已量产约 500 台,第一批订单 4-6 月 约 2000 台,第二批 7 月约 2000 台,第三批四季度落地,下半年生产 和订单密集,将对收入贡献显著。 灵巧手技术国产化角度尚未明确收敛,真三版本增量明显,总成涉及电 机、丝杠、齿轮及触觉传感器等产品,拓普和德昌电机合作进展显著, Tier1 供应商增量潜力较大。 轻量化材料方面,镁合金与 PEEK 材料以及以塑代钢方向备受关注,高 分子材料与镁合金标的是国内企业擅长国产化降本的重要环节,照明、 新元自动化等公司值得关注。 谐波减速器领域,绿的谐波等公司正在快速替代哈默纳克市场份额。行 星减速器方面,双环科技、豪能、中大力德、精锻和福达有望通过行星 减速器切入特斯拉供应链。 Q&A T 链机器人近况更新 20250602 今年特斯拉机器人板块的主要进展和未来预期是什么? 摘要 今年(2025 年),特斯拉机器人板块进入了从 0 到 1 的量产阶段。预计 6 月 份将进行高 ...
马斯克怒批特朗普税改法案 称其为“令人作呕的浪费”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22:27
在上周还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同出现在椭圆形办公室,热情参加记者会的马斯克,本周突然"变脸"。 马斯克的发言虽在政治层面引起风波,但对特斯拉(TSLA.US)股价的影响有限。周二收盘上涨0.46%, 报344.27美元,盘中一度冲上355美元,随后回落。相比之下,标普500上涨0.6%,道琼斯上涨0.4%。 事实上,自4月下旬马斯克宣布将减少在华盛顿的政治活动以来,特斯拉股价已上涨超过100美元。公司 在4月22日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承认,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为品牌带来一定伤害。 智通财经APP获悉,这位世界首富周二在社交平台X上,强烈抨击特朗普正推动的税改与支出法案,称 其为"可耻的怪物"、"令人作呕的浪费",甚至点名批评支持法案的议员"你们知道自己做错了"。 这项被特朗普称为"One Big Beautiful Bill"的议案,正处于参议院审议阶段。马斯克的公开反对,给国会 共和党内本就不安的保守派增添了筹码。来自犹他州的共和党参议员Mike Lee在社交媒体上呼吁"让这 项法案变得更好"。 面对马斯克的强硬表态,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试图淡化分歧,称总统"早已了解马斯克的立场",而特朗 普仍坚持"这是一项美丽 ...
RoBoLeague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将在北京亦庄开赛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3 06:32
作为决赛场地的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将运用一系列硬核科技,为观众打造出充满未来感的"未来竞技 场"沉浸式体验。通过"前沿赛事+科技场馆"的有机结合,实现1+1>2的品牌增值效果。此外,赛事还将 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及体验互动展区,实现"观赛-科普-产业"多元融合。为进一步优化机器人产业生态, 北京亦庄重点打造了机器人"大会+赛事+系列活动"矩阵,全力构建"高端、高频、高效"的机器人产业交 流高地。 "作为极具对抗性的机器人足球AI赛,此次赛事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与落 地发展。"尚亦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久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成功举办探索性地 开启一场"人机共跑"的赛事,将人形机器人"参赛即胜利,完赛是英雄"进行了生动诠释,更与即将开赛 的RoBoLeague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共同形成经开区机器人产业"耐力+敏捷"双IP驱动的创新格局。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加速T1平台所提供的二次开发能力,队员们通过持续地比赛对AI策略进 行优化和调整。通过比赛能够有效验证机器人的技术能力,进而推动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赛事中机器人所展现出的运控能力、AI策略、二次开发能力等, ...
具身智能应用崛起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A股港股重估机会酝酿
Jin Rong Jie· 2025-06-03 03:48
当前市场环境下,具身智能应用领域与红利资产配置策略正成为投资关注焦点。上周五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创业板指数领跌幅度相对明显。板 块分化现象持续显现,猪肉、创新药、银行等板块表现相对强势,而黄金、人形机器人、环保设备等领域则出现不同程度回调。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降息政策环境为高股息率资产创造了有利配置条件。无风险利率下行背景下,具备稳定分红能力的红利资产相对吸引力显著增强。这类资产通常具备稳定现 金流特征,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持续收益来源。 出海板块发展动态值得关注。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提出H股发行计划,创业公司赴港上市数量呈现增长趋势。H股高端制造板块规模预期将持续扩大,这种发 展态势有望吸引更多全球资金配置。跨境资本流动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广阔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了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机会。 港股市场在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入双重推动下,重估机会正在酝酿。A股核心资产同样面临估值修复契机。这些企业在经济周期调整中展现出的基本面韧性, 为其在新一轮ROE企稳回升周期中发挥引领作用奠定基础。当前估值水平隐含的风险溢价存在下修空间,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价值发现机会。 具身智能应用投资机遇凸显 人形机器人板 ...
全国机器人产业竞速:深圳领航,多城崛起
AI研究所· 2025-05-30 17:18
2025 年 ,机器人领域的两场赛事吸引了全球目光。 4 月,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在北京举行, 20 支机器人赛队与 12000 名人类选手同场 竞技。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 "天工 Ultra "以 2 小时 40 分 42 秒夺冠。这场赛事全方位检验了人 形机器人的行走、奔跑和全身协同能力,让大众直观感受到机器人与人类性能差距,也激发了对机器 人技术发展的更大期待。 5 月,《 CMG 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上演,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G1 成为焦点。这些身高 1.3 米、体重 35kg 的机器人,凭借 29 自由度和强大的膝关节扭矩,展 现了直拳、勾拳、侧踢等高难度动作,即使跌倒也能迅速起身。 图/机器人现场对抗,图源科创板日报 这场赛事成为机器人技术的试金石,验证了机器人在平衡、控制和机械强度上的进步,同时也暴露了 实时感知和空间智能大模型缺失等问题,引发行业对机器人技术现状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2025 年,产业和投资的热风屡屡吹向机器人领域。看起来,人形机器人似乎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大众 视野,从理论研究迈向实际应用的广阔天地。刚刚过去的两场赛事既展现了技术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