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牛

Search documents
机构:港股和A股市场将望迎来指数牛市,A500ETF基金(512050)涨超1%,光启技术涨超8%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9 03:19
Core Viewpoint - The A500 index and A500 ETF are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expectations of a bull market in both Hong Kong and A-share markets by the end of Q3 to Q4 2025, driven by a shift towards core assets [3][4]. Group 1: A500 Index Performance - As of May 29, 2025, the A500 index rose by 0.95%, with notable increases in constituent stocks such as Guangqi Technology (up 8.30%) and Junshi Biosciences (up 6.37%) [3]. - The A500 ETF fund (512050) increased by 1.08%, with a latest price of 0.94 yuan, and has shown a cumulative increase of 1.53% over the past month [3]. Group 2: Fund Growth and Liquidity - The A500 ETF fund has seen a significant scale increase of 41.33 million yuan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 ranking first among comparable funds [4]. - In terms of share growth, the A500 ETF fund added 1.89 million shares in the past week, placing it second among comparable funds [4]. - The fund has experienced net inflows in 3 out of the last 5 trading days, totaling 1.24 million yuan, with an average daily net inflow of 2.49 million yuan [4]. Group 3: Top Holdings in A500 Index - As of April 30, 2025, the top ten weighted stocks in the A500 index account for 20.8% of the index, including Kweichow Moutai (4.28%), CATL (2.96%), and Ping An Insurance (2.46%) [4][6].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5-28)
Jin Shi Shu Ju· 2025-05-29 01:53
国外 1. 花旗:关税抑制效应下半年或全面显现,全球经济增速料放缓至2.3% 三菱日联分析师德里克・哈尔彭尼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日元因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而贬值的幅 度可能有限。市场猜测日本正考虑调整债券发行计划以支撑超长期债券,这一预期导致收益率走低。哈 尔彭尼表示,鉴于收益率下跌的幅度,日元贬值可能仍有空间。但他同时指出,考虑到美元人气疲软、 特朗普总统不可预测的贸易政策,以及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可能降息的前景,日元买盘可能在汇率走弱 时重新入场。 5. 美国银行:日本央行无意解决超长期国债供需失衡,购债缩减计划将延续 美国银行证券分析师山下智宣和山田修介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日本央行不太可能解决导致超长期国债收 益率飙升的供需失衡问题。策略师们在提及日本央行6月中旬的会议时表示:"我们判断日本央行不计划 应对超长期国债的供应过剩问题。" 他们预计,日本央行将在2026年3月前继续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 的购债规模,从2026年4月起进一步缩减至每季度3000亿日元,同时将这一缩减计划再延长一年。 6. 道富环球:日债市场面临的挑战是"技术性的"而非"结构性" 花旗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关税的影响 ...
市场有望迎来指数牛,风格转向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9 01:20
当前主要酒企渠道库存已降至合理水平,随着政策不断发力和消费场景改善,白酒需求温和恢复。大众 品方面,黄酒消费热度渐起,啤酒消费进入旺季,乳业上游供给端原奶价格企稳,休闲零食、能量饮料 等细分赛道景气度高增。且食品饮料公司分红意愿较强,预计行业整体分红率在茅台、五粮液等标杆公 司的带领下仍可进一步提升。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聚焦白酒、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等高壁 垒、强韧性板块,前十大成分股囊括"茅五泸汾洋",帮助投资者一键配置"吃喝板块"核心资产。相较于 其成分股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最低投资门槛,食品饮料ETF是小资金参与板块投资的便捷工具。(联接A 类:013125;联接C类:013126)。 中长期内,政策层面持续强化"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通过消费补贴、税收优惠等精准施策,推动内需 结构升级。当前政策注重"外需缓和期"与"内需培育期"的衔接,若未来美方关税政策出现反复,政策可 快速启动,对冲外部影响。这种"短期纾困+中期转型"的政策组合,标志着我国正加速构建更具韧性的 经济发展体系。 周三A股窄幅整理,可控核聚变、新消费题材持续发酵。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2% ...
港股IPO排队超150家,新消费主题受市场追捧
Huan Qiu Wang· 2025-05-29 01:1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日前,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目前有超150家企业正排队等候在港上市,其中不少是集资规模超10亿美元的超 大型企业。陈翊庭指出,未来"18章系列"上市规则仍有可能扩展,该规则允许满足条件的未盈利企业来港上市。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情绪消费"浪潮下,盲盒、潮玩、医美、新茶饮等新消费势力正重塑商业格局,港股市场悄然成为现象级品牌的资 本主场。今年新消费股在二级市场上的火热表现离不开港股市场的大幅回暖,南向资金持续涌入,为港股市场注入流动性。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认为,港股和A股市场将望迎来指数牛市,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可能是指数牛市的关键入局时点,风格转向核心资产的趋势 性行情,最重要的策略选择应是进一步提升港股配置。 另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28日,年内排队港股IPO的企业159家(申请状态为处理中、聆讯通过),其中消费类企业25家,占比约16%。例 如潮玩盲盒行业的卡游、52TOYS,茶饮赛道有八马茶业,黄金珠宝饰品领域有周六福、铜师傅,食品领域更加集中,包括牧原食品股份、三 只松鼠、溜溜果园等。 市场层面,今年以来港股"翻倍股"中,新消费主题占据重要席位,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 ...
【钛晨报】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行动方案;知情人士:商务部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宣讲,或预示放松对欧芯片企业出口;DeepSeek R...
Tai Mei Ti A P P· 2025-05-28 23:43
【钛媒体综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计量测试关键技术创新攻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 案》),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 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方案》提出,到2030年,重点突破50项以上计量关键核心技术,新建20项以上国际一流的新一代计量 基准,新建计量基准核心装置自主可控率达到60%以上,新增国际计量比对主导率达到20%。强化计量 基准、计量标准核心部件和标准物质核心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不少于100项创新型计量标准装置 和标准物质,建立30项以上国家基准物质,在重点领域新增不少于1500项国家标准物质,初步构建现代 化高质量计量基础设施综合立体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计量技术基础能力保障体系。 《方案》从科学计量能力形成过程出发,对计量关键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计量能力的生成,全链条 部署8项重点任务,预期形成18项成果。 在加强计量科技创新方面,部署加强计量原创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 究、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推动区域计量科技创新4项任务; 在提升计量能力方面,部署提升计量基准 ...
盘后,证监会发布!周四,大盘走势分析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12:17
股市,大多数人的行为都受到情绪影响,上证指数底部反弹300点了,大家依旧悲观。 今日的行情,上证指数收盘依旧上涨0.8%,只是中小盘股票回调了。大家的情绪依旧悲观,这种情况下反而可以乐观了,大家越不看好的行情,越有可能 上涨。 最近1个月的行情,并不是因为大家看好的情况下,成全了上证指数反弹10%。接下来的行情依旧如此,本轮牛市不是股票牛,也不是散户牛,是指数牛, 慢牛,结构牛…… 证监会: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 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一直以来,小凡的策略被股民误解,同时也被基民误解。大家接触的只是主动投资,不知道被动投资慢慢也崛起了,场内ETF的成交量已经临近3000亿了, 比沪深300指数的成交量还高。 与大家一样,不喜欢主动权益基金。个人觉得它们的专业素养还不如自己,大多数人都跑不赢基准收益,居然还收取管理费。 过去4年多时间,跑赢大盘指数的基金产品没有多少,既然如此,它们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从个人的角度,不会把本金交给别人管理。 大盘走势分析 不出意外,明日依旧上涨的可能性很大。市场尾盘已经修复了日内的K线结构,依旧可以向上进攻,银行、白酒、证券、地产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