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

Search documents
视频|杨德龙:隔夜美股暴跌冲击全球资本市场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11 03:36
来源:新浪基金 10月11日,隔夜美股暴跌,三大指数齐挫,纳指跌近4%。导火索是特朗普凌晨发推,扬言对他国稀土 出口管制"以牙还牙",大幅加征关税;叠加联邦政府停摆已10天、参议院一周内7次闯关临时拨款案失 败,市场担心经济衰退+贸易战火重燃。前期科技股累积大量获利盘,利空集中释放,恐慌盘倾泻而 出。避险资金推升黄金,比特币等风险资产雪崩,爆仓频现。 短线看,美股的冲击波将于下周一传导至A股、港股,尤其科技股承压;但中期逻辑未变:国内政策红 利仍在,"十四五"科技攻关、降准降息、居民储蓄搬家共同支撑慢牛;A股、港股整体估值仍低于历史 中枢,传统白马并未泡沫化;美联储已将10月降息概率押至100%,12月或再降,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 未改。 策略上,短线可逢高减仓涨幅巨大、业绩兑现不明的科技题材股,保留底仓;中线逢调布局真正具备技 术突破、订单落地的硬核科技与新消费龙头。紧盯两条主线: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美国政府停摆何时收 场。风物长宜放眼量,调整不改慢牛方向。 ...
大A破3900点,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10-10 11:05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昨天,大盘终于冲破了3900点,这是大A10年以来第一次上到3900点。 大胡子财研社 .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而且冲上3900点之后,大盘并没有停下脚步,还在往上继续拉涨,大盘盘中涨到了3930点以上。 大A达到3900点,对于市场来说,我认为是一个很强的信号。 首先 ,对于市场 来说,过去整个9月份都没有突破3900点,10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就马上突破这个 点位,说明10月份GJ队对指数的打压力度并不强。 这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因为上个月,其实市场就已经足够强势了,很多票的涨幅如果反映到大盘上,其实早就已经是 4000点了。 之所以大盘一直没有动静,迟迟没有上3900点,主要是因为 GJ队在打压指数。 整个9月份,我简单概括总结就是: 大量机构资金在拉升科技股带动整个市场的热度,而GJ队则是用券商银行白酒等指数权重的票压 制指数持续快速上涨。 大家别看指数风平浪静,指数背后的博弈氛围是很浓的。 GJ队这么强力地压盘,也是因为害怕市场热度一下子就被那些机构快速消耗掉。 但到了这个月,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明显 ...
9月私募备案同比激增171% 股票策略备受青睐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0-10 10:38
对于9月股票策略备案大增的情况,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随着"9.24"行情 后权益市场赚钱效应逐步显现,以及政策面对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持续支持,股票策略在把握 产业机遇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意愿回升,共同推动该类策略备案数量保 持高位。 展望四季度行情,华金证券预计,四季度A股可能处于盈利结构性回升、信用继续修复的环境中,将延 续震荡偏强的"慢牛"趋势。从宏观环境来看,出口仍维持一定韧性,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维持一定的增 速,消费可能自低位有所回升;美联储大概率继续降息。从市场主线来看,四季度可能受科技和周期等 盈利结构性回升,信用继续修复,历史经验上A股表现将震荡偏强。盈利结构性回升、信用可能继续修 复的情况下,大盘和中小盘风格占优,产业趋势上行和政策导向的行业表现相对占优,当前指向科技和 部分周期、消费。 国泰海通证券的观点称,展望2025年四季度,本轮上涨的基础有望持续: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修复、流动 性维持宽松、机构持股水平稳步提升,多重因素共振下"慢牛"格局有望延续。上市公司盈利方面,从8 月经济数据来看,PPI已出现底部企稳迹象,"反内卷"政策成效 ...
浙商早知道-20251009
ZHESHANG SECURITIES· 2025-10-08 23:30
证券研究报告 | 浙商早知道 ❑ 【浙商策略 廖静池/王大霁/赵闻恺】A 股策略周报:偏多震荡相互拉扯,战略认慢牛、战术细操作——20251008 http://www.stocke.com.cn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报告日期:2025 年 10 月 09 日 浙商早知道 2025 年 10 月 09 日 :王禾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12110001 :021-80105901 :wanghe@stocke.com.cn 重要观点 ❑ 【浙商宏观 李超/林成炜/廖博/潘高远/费瑾/王瑞明】季度宏观经济报告:切换在冬季——20251007 浙商早报 1 重要观点 1.1 【浙商宏观 李超/林成炜/廖博/潘高远/费瑾/王瑞明】季度宏观经济报告:切换在冬季—— 20251007 1、所在领域 宏观 2、核心观点 股票方面,我们认为 APEC(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潜在窗口)后,市场风险偏好可能渐进转弱。 1)市场看法 看好科技 2)观点变化 持平 3)驱动因素 三季度数据更新 4)与市场差异 APEC 后切红利 3、风险提示 中美摩擦超预期;国内基本面下行风险超预期。 1.2 【浙商策略 廖 ...
三个关键事件,将决定节后的市场走向!
大胡子说房· 2025-10-08 04:32
这个国庆假期期间,大A没有开市,但是海外的资本市场并不平静。 比如 港股 那边,恒生指数出现了大幅度的拉升; 再比如 日经指数 ,也因为新任首相即将上台,持续创下新高。 最耀眼的资产肯定是 黄金 ,现货黄金的价格最高已经从3800美元/盎司涨到了4000美元/盎司以 上。 过去一周时间,全球市场风起云涌,而海外最近一周的市场走势,最后可能都会影响到假期后我 们的资本市场走势。 接下来,国庆之后,到底资本市场会是一个什么走势? 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 3个关键事件 。 第一件事,就是美国政府的停摆何时结束。 停摆之后,短期内对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最近黄金的价格,就是因为这个不确 定性的放大又继续上涨了一波。 但对于国内的资本市场来说,停摆的不确定性暂时影响还不大。 但如果老美政府持续停摆,导致美国的经济数据迟迟无法公布, 那可能就会影响后续市场降息的 预期,然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市场。 如果10月份停摆结束,不确定性消退,对于全球和东大的资本市场来说,都是一个相对来说的好 消息。 第二件事,就是 月底美联储降息是否落地,以及12月份降息的预期是否能兑现。 因为美国政府的停摆,所以上周老美的非农数 ...
4000点前的重大警示!A股已设隐形护栏,慢牛背后是一场国运布局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07:26
近期的资本市场,波诡云谲,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行情在犹豫中震荡,在期待中徘徊,背后是多重力量交织博弈的结果。理解当前市场的运 行逻辑,比预测短期涨跌更为重要。 回顾近期的市场走势,一个现象值得玩味。8月份我曾说过,这一轮行情越是临近4000点,顶层压制的动力就会越充足。这一判断在九月的行情中得到了相 当程度的印证。 9月11日,市场在外部消息刺激下突破前高,但攻势未能延续。更具代表性的是9月18日,在美联储降息利好推动下,股指触及3900点关口,随后券商板块突 现天量卖单,市场应声回落。 这并非偶然。由于近几年手中收集了大量的筹码,必要时只需丢一些出来,大盘会自然而然的被稳定在某一个区域,形成顶层认可的漫流。这种"精准调 控"的能力,源于国家对核心金融资产强大的掌控力。 其目的绝非打压市场,而是为了防止出现2015年那样的疯牛与股灾循环。 "快牛"不利于风险出清和直接融资功能的长期发挥,而"慢牛"才是多方共赢的格局。因此,投资者必须认识到,市场存在一个由意志和筹码共同构筑的"隐 形护栏",单边暴涨的预期是不现实的。 当基本面暂时无法提供明确方向时,市场便会进入一种特殊的运行模式。以我个人的看法,当下的大A已 ...
杨德龙:当前牛市走势确立 十月市场行情值得期待
Xin Lang Ji Jin· 2025-09-30 09:22
今天是国庆长假之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呈现出普涨的走势,港股也延续了之前的反弹,继续上 攻。在这一轮市场上涨过程中,先是出现一波快速上冲的行情,随后开始出现反复震荡,但是市场的信 心在逐步增强,所以这轮行情的确定性越来越高. 在这轮牛市中,科技股无疑是领头羊。从年初我一直坚持指出,科技牛是这轮行情的主线,有望贯穿整 个牛市,因为科技创新板块代表了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未来增长比较确定的方向。虽然很多科技板块 存在局部过热,甚至产生一定泡沫化的风险,但是整体上来看,科技仍然是市场的主线,对于科技股的 估值,不能简单用传统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来看,而是要看这些科技企业行业地位如何、是否具有 核心竞争力、能否通过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在未来获得比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可能是决定了这些 科技企业能否走出持续行情的基础。 当前正处于牛市的第二波行情。第一波行情是去年"924政策"出台,市场出现一波快速提升,在短短的 几个交易日,大盘上涨了千点。这一波上涨是从6月底开始的,先是"7翻身"行情,带领指数出现向上突 破,在8月份突破了去年10月8日创出的3674点这一阶段性高点,确立了牛市的第二波走势。在逼近3900 点整 ...
持币、持股还是持金?国庆长假前投资攻略来了
Di Yi Cai Jing· 2025-09-30 08:04
"日历效应"会否再现? 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上证指数于3880点展开多空博弈,投资者再度置身"持币"与"持股"的 经典抉择关口。 历史数据显示,近10余年,国庆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机构普遍看好持股过节性价比;港股亦呈现"AH 科技共振"潜力。与此同时,资产配置格局正从传统的股债二元走向多元。随着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 高,"持金过节"成为今年的新选项。 多家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已进入中长期价值区间,若节前完成充分调整,节后市场修复动能有望增 强。建议投资者在保持均衡配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积极把握跨市场、多资产的配置机遇, 同时仍需警惕短期市场波动风险。 持币 VS 持股? 国庆长假前最后几个交易日,A股市场波动显著加剧。9月24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创业板指创三年 多以来盘中新高,科创50指数一度拉升近5%;然而随后交易日(9月26日)市场全线回调,涨势未能延 续。至9月29日,A股再度企稳回升,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9%,报3862.53点;创业板指涨2.74%,报 3238.01点;深证成指涨幅也超过2%。市场交投活跃度同步上升,日成交额放大至2.18万亿元。9月30日 收盘,沪指上涨0 ...
逾六成私募将重仓过节!
券商中国· 2025-09-30 02:07
国庆长假临近,私募基金的仓位选择及对节后行情的研判,备受关注。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以上私募选择重仓甚至满仓过节,并普遍看好行情趋势在节后延续,私募整体仓位指 数也升至了年内新高。 与此同时,部分私募也提醒投资者关注假期期间外围市场或出现的扰动情况。在投资主线上,大部分私募看好 科技成长方向,另一些私募则选择押注新能源、房地产产业链的估值修复。 逾六成私募选择重仓过节 长假在即,私募如何平衡机会与风险?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65.38%的私募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仓 位>70%),认为假期期间外围市场扰动有限,国内基本面和政策环境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这些私募表 示,节前的行情调整已释放了部分风险,节后市场有望延续反弹格局,因此选择了积极持仓。 此外,17.31%的私募选择中等偏重仓位过节(50%≤仓位≤70%),其逻辑在于假期存在不确定性,但个股的结 构性机会仍值得把握,因此仓位保持了适度进攻;11.54%的私募则选择中等偏轻仓位过节(30%≤仓位< 50%),这部分私募强调长假期间外围市场的扰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采取稳健策略更为合适;仅有5.77%的 私募选择轻仓过节(仓位<30%),其态度显然相对谨 ...
杨德龙:A股港股目前仍处于本轮牛市的前半场
Xin Lang Ji Jin· 2025-09-29 08:39
Market Overview - The A-share and Hong Kong stock markets have shown strong upward trends as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approaches, alleviating previous concerns about a potential significant correction after nearly three months of gains since late June [1] - The current market is believed to be in the second phase of a bull market, following the "924 market" last year, which was initiated by substantial policy support [1] Bull Market Characteristics -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is nearing the 3900-point mark, indicating a gradually established bull market driven by both policy and capital [2] - Margin trading balances have surpassed 2.4 trillion, a historical high, but the overall leverage ratio remains low compared to the tot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100 trillion [2] Sector Performance - The ongoing market rally is characterized as a "technology bull market," with significant focus on sectors such as humanoid robots, chips, semiconductors, and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s, which have become hot topics this year [4] -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shown mixed performance, with sectors like energy storage, lithium batteries,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ains, while consumer sectors like liquor and food and beverage have lagged due to declining income growth [4] Future Outlook - The current market is still a structurally driven technology bull market, with expectations for a transition to a comprehensive bull market next year as capital flows into the market increase [5] -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US dollar by approximately 10% has led to the appreciation of non-US currencies,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Chinese assets [6] -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anks are increasingly optimistic about Chinese assets, raising target points for A-shares and Hong Kong stocks, indicating a potential influx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