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系列访谈丨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彰显绿色发展底色 交出峡谷乡村振兴美丽答卷
Xin Hua Wang· 2025-06-12 01:14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怒江州紧紧围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及美丽中国建设总体目标,坚持精准治污、科学 治污、依法治污。近年来,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提升,2021年至2023年怒江州污染防治攻坚战成 效考核连续三年"优秀"。 2024年,全州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100%;怒江、澜沧江、独龙江水质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问:怒江州如何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 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 一直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 同责、一岗双责",不断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做好"边文章",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彰显。 近年来,怒江州被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独龙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 河湖优秀案例;6个河流河段、1个水库被评定为省级美丽河湖;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 局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确定的全国第一个自然教育 ...
山东大学张林波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就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也是克服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措 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代化建设 全过程,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党中央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升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生 态产品生产能力",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看作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把"增强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并明确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环境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机制。 国家各项重大发展战略对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安排。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指引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之中,上升为全国性战略任务,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共 同富裕、碳达峰与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抓手,与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 冀 ...
海口北港岛案例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
Hai Nan Ri Bao· 2025-06-06 01:51
近年来,海口市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通 过建立"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科技赋能"模式,引导北港岛社区居民深度参与生态监测、巡护与管理, 构建起常态化保护机制,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筑牢守护屏障。同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海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湿地研学等绿色产业:深度挖掘本土渔耕文化与海洋生态故事,以"生态+文 化"驱动塑造IP内核——举办"北港岛生态文化节",融入非遗疍家歌舞、渔俗体验等特色活动,吸引超 10万人次参与;打造"海洋生态科普馆",通过沉浸式展览、互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成果。借助短视 频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媒体矩阵,推出"北港生态日记"吸引了生态爱好者、旅游达人、亲子家庭等不同 群体的广泛关注,推动"生态北港岛"品牌从海岛走向全国,成为兼具文化内涵与生态魅力的闪亮名片。 海口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以北港岛为示范标杆,搭建跨区域经验 共享平台,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治理机制。下一步,海口将持续探索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全面提升全域生态治理效能,持续擦亮城市生态品牌,为海南自贸港生态文明建设 贡献力 ...
福建南平市创新“取水贷” 助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王美淇 叶汉建 赋能:从"水资源"到"多元业态" 为进一步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赋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指导农发行 南平市分行与南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取水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深化"取水贷"业务合 作,建立高层定期会晤、专人联络、联合调研等机制。强化银企合作,充分利用各自领域现有资源、产 品和渠道优势,规范取水权抵质押贷款管理,推动存量资源和资产价值盘活,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格 局。 当前,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已成功发放"取水贷"城乡供水工程贷款1.28亿元,用于福建省武夷新区供水系 统二期工程(武夷新区水厂扩建及配套管线)项目建设,计划采用项目项下取水证质押担保,实现项目 融资担保多元化。 扩面:让"水权"变"活钱" 南平辖内现有取水许可证1647本,但绝大多数取水许可证金融属性处于"沉睡"状态。 为充分唤醒"沉睡"的水资源,推动"取水贷"业务在全辖区拓面增量,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将联合南平市 水利局共同向辖内金融机构推送拥有取水许可证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就取水权质押融资业务开 展"一对一"服务、"点对点"政策解读,通过以企业取水许可证核定的年 ...
三亚:让生态文明之花在鹿城绽放
Hai Nan Ri Bao· 2025-06-05 01:44
2024年,三亚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优良率为99.5%,PM2.5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PM2.5、PM10 继续保持历史较优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城市饮用水水源、城镇内河湖、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 三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美丽三亚建设,努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 让生态文明之花在鹿城绽放 俯瞰位于三亚市天涯区的小洲岛复绿公园,更新改造后的小洲岛绿意盎然,红色漫步道穿梭其中,成为 市民游客健身打卡的好去处。王将就 摄 蓝天常在,绿水长流,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三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三亚紧紧围绕"一标杆、五个区"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美丽三亚建设,努 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在第54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三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 A 回看来路,三亚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亮点纷呈 在三亚,大茅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依托田园综合体建设,不仅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还不断增强生态产品 供给能力,村民年人均收入、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 过去一年,经过不懈努力,三亚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三亚以问题为导向,铁腕整改,让生态修复"有里有面" ...
“数”读海南生态含绿量
Hai Nan Ri Bao· 2025-06-05 01:0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省精心呵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 境保护共生共荣。2024年,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 先水平。 绿色发展 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1 标志性工程结出新硕果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恢复至7群42只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5%、位居全国前列,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成功举办 首创全域禁塑制度体系,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达80% 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重超75%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0.1%,省控断面地表水优良率96.9%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减碳96.2%,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2 3 持续巩固"禁塑"成果 完成《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修正 健全琼州海峡禁塑联合监管执法长效机制 重点行业场所替代品占有率达81.1% 推广渔船打捞垃圾"昌化模式",持续开展"无塑海洋"行动 4 分领域推进美丽 海南先行示范 三亚河、文澜江以及海棠湾等分别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棋子湾、感城港湾等4个入选国家 ...
江苏南京:打通“两座山”,绿涌“金”自来
Nan Jing Ri Bao· 2025-06-05 00:20
江苏南京:打通"两座山",绿涌"金"自来 ——写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多地,探寻南京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 展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启示。 启示一:全域治理"一盘棋",一座老山的"不老"传奇 早上7时刚过,浦口区老山林场西部林业管理区护林员邢庭誉便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一双解放鞋、 一身迷彩服,左手扑火把、右手大喇叭,是他巡山护林的全部装备。 巡护车停在山脚,邢庭誉带领记者沿着碎石路前行,眼前的翠云矿山已铺满"绿毯",曾经的废弃矿坑重 焕生机。"这些新长出的植被,是对生态修复最好的回馈。"邢庭誉感慨道。 老山层峦叠嶂,坐拥近百座山峰,老山林场共有林地面积约8.7万亩。曾经,这里偷采盗猎、林地侵占 时有发生,散乱的废弃矿坑犹如一块块刺眼的"伤疤","南京绿肺"的生态调节功能不断退化。加之浦口 5个街道中有4个和老山接壤,几乎所有职能部门的业务都涉及老山保护,责任主体多元、监管缺乏有效 统筹,导致老山面临"多头治理"困局。 转机出现在2012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南京市老山景区保护条例》,次年起正式实施,以重典治 乱的力度推 ...
六五特刊丨示范先行 山河逐绿——我国梯次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综述
晨光熹微里,福建厦门的筼筜湖畔白鹭翩跹,生态修复让鱼翔浅底与摩天大楼共绘山海画卷。 红日高悬中,云南威信双河乡"一户一景"打造苗彝特色庭院,村民自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暮色四合时,千年秀林在燕赵大地舒展新叶,白洋淀芦苇荡倒映金色余晖。 这是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也是梯次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的生动实践。 从东海之滨的万顷碧波到雪域高原的连绵草甸,从江南水乡的阡陌纵横到北国林海的松涛阵阵,以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着力点,美丽中国建设图景正 在动起来、活起来。 r 日 EB H 国家 ■ ■■ 2 14 ITB -10101010 日 l e present and the complete H 2017 211 Regar 2 r 近年来,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园,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对老工业厂房进行改造和空间更新,全面提升园区"绿颜值"。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擘画蓝图,下好美丽中国建设先手棋 远望山峦层叠,近观碧波荡漾……夏天的汉丰湖,有一种别样的细腻丰富之美。 汉丰湖是重庆市开州城区中心的一个人工湖。从曾经的"泽国荒滩",到如今的"城市明珠",开州区锚定"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建设目标,不仅治出 ...
建设更高水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绘就美丽恩施新画卷
生态湿地 陈年恕摄于恩施鳝孔坝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湖北省勇担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以下简称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部,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湖北乃至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 全州统筹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建设更高水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美丽中国、美 丽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战略引领作用,制定州、县战略规划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 护、林业发展、水域空间等专项规划,构建形成"1+8+21"规划体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1处,全州生态保护红线面 积占比达41%,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州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稳定保持Ⅰ类。统筹推进大 气污染防治,累计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390个,淘汰生物质小锅炉28 ...
四川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 去年综合治理面积5257平方公里
Si Chuan Ri Bao· 2025-06-02 01:21
2024年,四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5257.6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5月30日,记者 从省水利厅获悉,《四川省水土保持公报(2024年)》近日公布,与2023年相比,去年全省水土流失面 积减少2261.65平方公里;全省水土保持率达79.34%。 总体上看,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下降态势得到持续巩固。公报显示,2024年全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治理面积1615.96平方公里;因地制宜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5 条。 2023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全面 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目前,四川已初步确定在8个县(市、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 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工作,今年将推进更多交易达成,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明 确,到2025年,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省水土保持率达79%以上;到2035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 83%以上,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2024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79.34%,是否意味着四川已提 前完成《实施方案》目标?"并不是,因为水土流失治理犹如逆水行舟,如果不持续开展水土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