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细胞治疗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精准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带来新策略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5 06:33
徐沪济教授团队与患者沟通。(长征医院供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填补了CAR-NK疗法在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中的应用空白,为自身免疫疾病的"现货型、低毒性、广谱靶 向"精准治疗建立了新范式。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徐沪济教授团队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国际三大顶尖 学术期刊之一的《细胞》杂志(Cell)上,以原创论著形式在线发表。 据介绍,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B细胞的异常发育和功能失调是致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该项 研究不但实现了病理性B细胞谱系的清除,引发了免疫系统的重编程,而且通过纵向、多层次组学技术 系统解构了用CAR-NK产品治疗相关类型系统性硬皮病的作用机制,首次展示了治疗的完整路径:从多 基因工程设计、体外功能强化、体内安全性验证,到临床中的免疫重建与组织修复。其"现货型、低毒 性、广谱靶向"的特点突破了传统CAR-T的技术瓶颈,提供了具有规模化转化潜力的创新治疗平台。 (完)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SS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长期 ...
硬皮病新治疗手段成功临床转化中 治疗费用或从百万降至十万元级
Bei Ke Cai Jing· 2025-06-25 04:22
徐沪济透露,目前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CAR-T细胞疗法治疗硬皮病费用高达百万元,而新治疗手段距离大规模临床运用已为期不远,投入批量生产 后,其治疗费用有望下降至十万元级。徐沪济表示,作为"从0到1"的探索,本研究不仅提供了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硬皮病的新策略,还验证了从"靶向清 除"到"再生修复"的治疗理念,更为细胞治疗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开辟了全新路径。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扩展,期待这一疗法为更多患者带 来福音。 另据了解,该病例研究成果"iPSC来源双靶点CAR-NK细胞在难治性系统性硬皮病中应用和机制研究",6月24日夜间在国际三大顶尖学术期刊之一的《细 胞》(Cell)以原创论著形式在线发表。 治疗后,患者皮肤和血管得到明显改善。上海长征医院供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6月25日,贝壳财经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获悉,该院徐沪济教授研究团队采用一种新治疗 手段,对一例难治性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成功实现临床转化,治疗后患者皮肤硬化明显改善,组织纤维化显著逆转,肺功能和心脏功能等多项关键指标均取得 了显著改善。 据徐沪济教授研究团队介绍,系统性硬皮病作为一种以血管异常、免 ...
Cell重磅:全球首例!启函生物iPSC-CAR-NK细胞疗法成功治疗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
生物世界· 2025-06-24 23:52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SSc) 是一种以血管异常、免疫活化和进行性组织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治疗长期面临药效局限、纤维 化不可逆、疾病异质性高等挑战。特别是在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 (dcSSc) 中,常规药物疗效有限,预后差。 尽管当前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或 CAR-T 细胞疗法在部分难治性病例中取得初步进展,但也面临高毒性反应 (例如 CRS、ICANS) 、制备个体化 限制和生产标准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在更广泛自身免疫疾病人群中的推广。 2025 年 6 月 24 日,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徐沪济 教授团队联合 杭州启函基因生物有限公司 , 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 An iPSC-derived CD19/BCMA CAR-NK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systemic sclero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采 用 启函生物 开发的基于 诱导多能干细胞 ( iPSC ) 的工程化 CD19/BCMA 双靶点 CAR-NK 细胞疗法 QN-139b ,并在重症难治性 弥漫性皮 ...
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巨额交易捷报频传,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冲击3连涨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03:19
截至2025年6月24日 10:48,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上涨0.82%,成分股神州细胞上涨9.46%,荣昌生 物上涨4.23%,华恒生物上涨4.13%,艾力斯上涨2.54%,微芯生物上涨2.00%。科创医药ETF嘉实 (588700)上涨0.69%, 冲击3连涨。 截至6月23日,科创医药ETF嘉实近1年净值上涨21.01%。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6月23日,科创医 药ETF嘉实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3.29%,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1.76%,上 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8%,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72.17%。截至2025年6月23日,科创医药ETF嘉实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09%。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0日,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联影医疗、百济神州、 百利天恒、惠泰医疗、艾力斯、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博瑞医药、华大智造、特宝生物,前十大权重股 合计占比51.6%。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涨跌幅 | 权重 | | --- | --- | --- | --- | | 688271 | 联影医疗 | -0.39% | 8.97% | ...
晚报 | 6月24日主题前瞻
Xuan Gu Bao· 2025-06-23 14:36
明日主题前瞻 1、无人驾驶 | 据证券时报报道,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首批乘客乘坐Robotaxi只需支付4.20美元 的固定费用。这一消息也得到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确认。特斯拉针对此次试点服务初期投入的车队规模约为10至20辆车,均基于Model Y车型改造, 搭载特斯拉自研的视觉感知系统和FSD(全自动驾驶)软件。 点评:分析认为,特斯拉作为智能驾驶行业的标杆企业,数次引领行业的技术变革,因此业界也对特斯拉的Robotaxi业务充满期待。特斯拉作为智能驾驶行 业标杆企业,其Robotaxi业务的成功运营广告效应明显,将有助于加速Robotaxi商业化进程,看好行业的快速增长。有券商预测,2025年可能是自动驾驶出 租车的元年,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5000亿元。 2、商业航天 | 据证券时报报道,商业航天创新企业轨道辰光近日宣布完成首轮及加轮融资,总额达1.4亿元人民币。加轮由顺灏股份独家投资1.1亿元,首轮 融资则来自联想创投旗下联想中小企业基金的2000万元及团队跟投的1000万元。 点评:作为北京星空院首个孵化落地的产业 ...
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苏州举行
Su Zhou Ri Bao· 2025-06-21 23:37
胡盛寿在致辞时表示,作为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枢纽,苏州是创新产业集聚的高地,是我国生物医 药产业发展的成功样板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的前沿阵地,吸引着新一代年轻的科技创新人才。本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鼓励青年学者展示才能和成果,致力于成为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期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苏州市未来能携手合作、协力共进,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方面打 造地方与学会合作的典范,共同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腾飞。 昨天(6月21日),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开幕式在苏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 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胡盛寿,中国科学院院士、候任理事长骆清铭,市委副书记、市长吴 庆文,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顾宁出席开幕式。 副市长季晶出席。 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品牌学术会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秉承"医 工融合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主题,聚焦生物医学工程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以推进国产医疗器械自主 创新为使命,已成功举行6届。本次大会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聚焦智能医疗、智慧健康等前沿领 域,特别关注纳米医学、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再生医学与干细胞治疗、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 ...
新开源(松江)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盛大开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开业仪式上,"源因诺方"生物医药孵化器完成揭牌仪式,华道生物也正式与新开源签署首款CAR-T细胞 药物商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协议。华道生物董事长表示,公司将利用新开源的平台优势和产业链资源,实 现从关键设备、核心耗材到生产工艺的全面自主可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华道生物自主研发的 首款CAR-T细胞治疗药物研发进展顺利,落户新开源松江基地后显著加速国产CAR-T药物的上市进程, 极大提升其可及性,惠及广大患者。 松江区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正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 业集群。新开源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的落成与运营,高度契合松江区的产业导向,将有力提升区域在 细胞治疗、基因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转化能力,吸引高端人才集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为松江乃至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资料显示,新开源是国内首家专注从事生产、研发、销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系列产品和乙烯基甲 醚和马来酸酐共聚物(PVME/MA)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向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累积 1000多家客户。 2018年,公司开始规划医疗业务总部基地——上海松江基地建设,并以 ...
消化系统肿瘤高发,国内领军专家共探破解之道
Xin Jing Bao· 2025-06-16 13:29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6月10日-6月15日,第15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 (CGOG)年会在京举行,会议以"创新、精准、聚力"为主题,立足消化系统肿瘤的精准诊疗与转化研 究,聚焦最新研究进展和方向,汇集临床实践难点和热点,深入探讨中国消化系统肿瘤的转化研究与精 准治疗,积极推进创新诊疗模式和新药研发。 "亚洲消化系统肿瘤高发,跟人种的遗传背景有一定相关性,也和亚洲区域的饮食习惯有关,如腌制食 物。还有一些是因为家族聚集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高危因 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表示,全球的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国,要解决全球上消 化系统肿瘤的治疗问题,就得从中国开启。近年来,随着大家对疾病的认知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国 家政策对控制疾病的发病率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三大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都 在下降。 但沈琳教授也指出,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确诊时往往较晚,"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筛查系统老百姓还接受不 了。这些晚期患者生存期短,这么多年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治愈率很低,我国食管癌五年生存率只有约 30%;胃癌的只有约40%,且患者生 ...
匠心布局细胞治疗,阿斯利康押注的高潜力CAR-T疗法又有新进展
刚刚结束的ASCO年会期间,阿斯利康(AZ)再次大放异彩,连续第7年荣登全体大会报告舞台;自2020 年以来已累计入选8项LBA研究,AZ在肺癌、乳腺癌等传统优势领域的统治力仍在延续,同时在消化道 肿瘤新战场的影响力实现了现象级的跃升。未来如需更进一步,AZ无疑不想再错过细胞治疗这一推动 未来增长的潜在催化剂,并期待从肿瘤和自免疾病两大领域双管齐下,倾力攀越新高度。 过去几年,AZ这家跨国制药巨头动作频频:2022年,收购Neogene布局TCR-T疗法;2023年"牵手"Quell 布局治疗自免疾病的Treg疗法。而在CAR-T赛道,AZ通过收购亘喜生物拥有了下一代CAR-T疗法的关 键筹码;同时也在与西比曼合作探索实体瘤CAR-T。今年,AZ又斥资10亿美元收购EsoBiotec,押注当 下备受关注的体内细胞疗法。可以说,过去3年多,AZ在细胞疗法赛道的每一笔交易都别有巧思。 从研发进展而言,以CAR-T、TCR-T仍是当前全球制药研发的核心赛道。尤其是CAR-T疗法已在广泛血 癌患者中带来了令人振奋的长期缓解,这无疑将会为癌症治疗的变革带来全新机遇。亘喜生物是AZ在 CAR-T赛道的第一笔收购,这项重磅 ...
我国首个干细胞药品处方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
仪器信息网· 2025-06-11 07:48
导读: 首张间充质干细胞药方的开出,标志着我国干细胞药品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同时也实现了干细胞治疗技术从科研成果向临床可及治疗的突破 性跨越!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苗拥军表示 ,赣江新区作为全国第十八个、中部地区第二个、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 综合功能平台,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集成优势和产业发展环境,具备成为江西省推动体外诊断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桥头堡"和 前沿阵地的先天条件。期待双方以此次合作签约为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人工智能及智慧检验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对接合作,共同 打造全国一流的体外诊断产业聚集地。安图生物将借助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技术和业务所长,积极整合优势创 新资源,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和前沿科技,不断深化与新区深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与新区携手共赢发展、共创未来。 2025年6月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团队开具国内首个上市的间充质干细胞药品处方,用于单倍体移植患者治疗。6月6日 下午13点32分,患者顺利完成注射。 2025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