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将重启;江苏吴中提示多重退市风险|21健讯Daily
Group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ard (STAR Market)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announced the reactivation of the fifth listing standard for unprofitable companies on the STAR Market, aiming to better serve high-quality tech firms with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1] - The new measures includ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rowth tier on the STAR Marke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professional investor system, expand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ifth standard [1][2] - The fifth standard previously allowed 20 out of 109 listed biotech companies to go public, but faced a "zero acceptance" situation until the recent announcement [2] Group 2: Medical and Healthcare Developments -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released guidelines for standardized pricing in the cosmetic surgery market, which is projected to reach nearly 300 billion yuan in 2024, promoting transparency and safety for consumers [3]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announced multiple medical device registrations, including 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ystem that has received FDA approval, marking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for domestic technology [5] - Yunnan Baiyao's JZ-14 capsule received clinical trial approval for ulcerative colitis, representing a first-in-class small molecule immunomodulator [6] Group 3: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s - Rongchang Biopharmaceutical's product, Tai Tasi Pu, received orphan drug designation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 [8] - Merck's long-acting RSV monoclonal antibody is set for priority review in China, aimed at preventing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newborns and infants [9] - Baiquan Biotech completed over 200 million yuan in Series A financing to accelerate the clinical trial process for its innovative anti-tumor drug targeting CD3L1 [11] Group 4: Industry Collaborations and Research - Watson Biotech partnered with Shanghai Zhiyu Biotechnology to integrate AI technology into vaccine development, aiming to enhance innov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vaccine industry [13] - Research team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icrobiology and Peking University developed a new monkeypox vaccine, demonstrating comparable efficacy to existing vaccines [14] - Yunding New Medicine announced the successful release of clinical samples for its universal mRNA tumor therapeutic vaccine project, targeting various cancers [15]
吴清演讲全文来了!重点改革,一文通览
要点 ○ 推出科创板进一步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 ○ 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 吴清强调,证监会将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为重点,着力打 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 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更好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 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 吴清表示,将更好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 施。 其中,"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更 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同时,在强化 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做出专门安排。 ○ 大力发展科创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 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 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 ...
2025年陆家嘴金融论坛简评:资本市场改革再添积极变化
HTSC· 2025-06-19 02:16
资本市场改革再添积极变化 ——2025 年陆家嘴金融论坛简评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视角 华泰研究 方正韬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4060001 fangzhengtao@htsc.com +(86) 21 2897 2228 核心观点 6 月 18-19 日,陆家嘴金融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沪举行,18 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证监会 主席吴清等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认为,论坛有望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为权益市场中长期向好提供有利土壤,关 注三大重点:1)建设上海金融中心,建立沪港联动机制,发挥协同效应;2)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数字货 币+跨境支付或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提速;3)多措并举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配置上,大金 融、数字经济/支付、科创或受益,中长期关注以 A50、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核心资产。 建设上海金融中心,建立沪港联动机制 沪港联动发挥协同效应,资金引进来,企业"走出去"。6 月 18 日,沪港两地共同举行发布会,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 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在年初以来港股一二级市场火热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该方案有两层重要含义。1)资金引进来 ...
金融监管“一把手”释放多个重磅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6-19 01:15
2025.06. 19 本文字数:3738,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周艾琳 黄思瑜 2025陆家嘴论坛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 展"。 在论坛的"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一"期间,多位金融监管部门一把手分别发表演讲,传递重磅政策信号, 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论坛首日,一揽子利好政策陆续公布,充分展现出深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比如,朱鹤新提 及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新发QDII投资额度等;吴清表示将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 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 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适用。 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办之际,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央金 融工作会议"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部署要求,近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 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下称《意 ...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619
HTSC· 2025-06-19 00:54
今日早参 2025 年 6 月 19 日 易峘 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邮箱:evayi@htsc.com 易峘 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邮箱:evayi@htsc.com 今日热点 宏观:陆家嘴论坛:货币政策对内搞活市场,对外加快开放 6 月 18 日(周三),2025 年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央行行长潘 功胜宣布 8 项金融开放措施,聚焦金融基础设施、数字金融、跨境贸易和监 管创新,显示央行搞活国内金融市场、加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风险提示:国内金融开放进度不及预期;全球金融市场超预期波动。 研报发布日期:2025-06-19 研究员 常慧丽 SAC:S0570520110002 SFC:BJC906 易峘 SAC:S0570520100005 SFC:AMH263 宏观:6 月 FOMC:联储等待关税影响显现 北京时间 6 月 19 日(周四)凌晨,联储如期按兵不动,基准利率维持在 4.25%-4.5%,增长预测下调、通胀和失业率预测上调,2025 年维持 2 次降 息指引,但 2026 年降至 1 次。决议声明删除了委员会"认为失业率和通胀 上升风险增加"的表述;将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判断由"进一步上行 ...
邱勇:上交所债券托管量18万亿元,构建起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0:05
在并购重组市场方面,上交所多措并举,成效显著。2024年,沪市披露各类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其中重 大资产重组60单,同比增长50%,70%的并购标的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今年以来,披露 的资产重组方案达341单,同比增长25%,重大资产重组49单,同比大幅增加206%。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也更加凸显。目前,沪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全市场的70%和80%。2024 年,沪市主板实现营业收入49.6万亿元,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和2.4%;科创板营业收入同 比增长0.2%,近70%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同比增加3.09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475.2亿元,50%的公司 实现净利润增长,同比增长7.17个百分点。沪市公司分红超1.9万亿元,春节前分红超3000亿元,创历史新 高,实现增持回购超1100亿元。近3年,股息平均增长15%,股息率达3.5%,位居全球前列。 投资端建设同样成果斐然。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较年初实现翻倍,以社保、保险为代表的长期 资金入市,A股持仓金额增加33%。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三:推动 ...
时报观察|完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提升市场吸引力竞争力
证券时报· 2025-06-18 23:59
让科技创新在资本沃土中破土而出,于产业潮头拔节生长,终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参天大树。6月18日,证监 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资本赋能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以更大范围的政 策"及时雨"浇灌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嫁接,为科技创新企业从幼苗到乔木的成长周期注入 全链条培育动能。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亟须破壁攻坚,资本市场改革正逢其时。当前,全球技术演进步履迅猛,今日前沿,明日 或陈旧,资本支持若节奏迟滞,技术成果或将错失窗口期而凋零于实验室。面对"科技创新"的独特生命周期, 研发投入漫长、产业化前景不明朗、失败风险如影随形,传统金融体系风险规避的本能常于此望而却步。因 此,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正是让创新要素奔腾交汇的关键钥匙。此次宣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金 融活水精准"浇灌"于科技创新的核心领域,打通创新链与资金链间的"任督二脉",是资本市场因时而动的锐利 回应。 改革构建完整创新循环机制,精心铺设科技要素通向产业疆场的多维路径。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进 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加快推出科创 债ETF ...
中证报: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资本市场以深改提升服务科技创新效能
news flash· 2025-06-18 22:40
在6月18日开幕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更好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 将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同时,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 利创新企业上市。多位机构人士和专家表示,此次证监会提出一系列举措,将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 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有力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
每日债市速递 | 央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Wind万得· 2025-06-18 22:34
// 债市综述 // 1.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公告称, 6 月 18 日开展 1563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40% 。 Wind 数据显示,当日 1640 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 77 亿 元。 (*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 2. 资金面 税期影响接近尾声,资金面平稳,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微幅下行,目前位于 1.37% 附近,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则小幅上行。 海外方面,最新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 4.32% 。 (IMM) (*数据来源:Wind-国际货币资金情绪指数、资金综合屏) 3. 同业存单 (*数据来源:Wind-同业存单-发行结果) 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 | (*数据来源:Wind-成交统计BMW) | | --- | 5. 近期城投债(AAA)各期限利差走势及数据 (*数据来源:Wind-利差分析) 6. 国债期货收盘 30 年期主力合约涨 0.09% 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成交在 1.65% 附近,较上日变化不大。 5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 2 年期主力合约涨 0.01% (*数 ...
别让“忽悠式”承诺透支宝贵信用
Jing Ji Ri Bao· 2025-06-18 20:38
自2019年新《证券法》修订以来,全国首例因上市公司董监高未履行公开增持承诺引发的证券侵权纠纷 案判决近日生效,两位投资者告赢上市公司高管,拿到78.35万元赔款,引起市场关注。 案情并不复杂,但足够典型。某公司2021年6月公告称,两名高管将于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3亿元,结果 一拖再拖,最终一股未买,且在面对交易所质询时以过桥资金制作"虚假"存款证明,最终被上海金融法 院认定为虚假陈述行为成立且具有重大性。 制度上已筑起反忽悠、防欺骗的高墙,上市公司需以此为戒,深刻认识到自身一言一行与资本市场健康 发展休戚相关,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明确关键少数的责任与义务,有效约束其行为,做到不 轻诺、诺必果。 对于"信息+信心"市的资本市场而言,诚信就像须臾不可离的空气,只有当每一次违规行为都被追责严 惩,每一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都得到有力保护,每一家上市公司都重诺守信,一个风清气正、规范透明 的资本市场才有望形成、才值得信任与期待。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承诺增持、分红、股份回购,传递的是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号,是进行市值管理的有效工具。把 庄严承诺当成操纵股价的工具,败坏的不仅是上市公司自身的形象,"狼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