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Search documents
周末要闻回顾: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
news flash· 2025-07-13 08:15
宏观经济>>> 财政部: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财政部发布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办法》中 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 +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当年度指标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 30%;3年周期指标为"3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5年周期指标为"5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 权重为20%。 工信部:持续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引导规上工业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含五方面17项内容。其中提到,推进数字化 转型。持续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引导规上工业企业、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落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编制发布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 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推动重点行业依据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开展转型诊断改造,征集和遴选 一批典型经验做法。面向数据价值挖 ...
达实智能: 关于智慧交通项目中标的公告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13 08:13
一、 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 B 包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 证券代码:002421 证券简称:达实智能 公告编号:2025-055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实智能"或"公司")近日收到 招标人港铁中铁电化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及招标代理机构广东粤能工程管 理有限公司发出的《中标通知书》,中标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运营的深圳市城市 轨道交通 13 号线二期综合监控系统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 1.22 亿元,项目基 本情况如下: 公司以"智慧百万空间、温暖亿万用户"为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 的智慧空间服务商,基于自主研发的 AIoT 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聚合模块化的 空间场景应用,在企业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及算力中心等多个市场 领域,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空间服务。公司自 1999 年完成香港柴湾车 场信号改造项目以来,长期与港铁保持紧密合作,此项目为继港铁建设的深圳地 铁 4 号线一、二期综合监控平台改造以及三期综合监控系统、深圳地铁 13 号线 一期综合监控项目 ...
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Zhong Zheng Wang· 2025-07-13 07:29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拥军表示,判断产业周期的关键不是产量,而是需求量。 我国钢铁下游产业对全球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显著。2025年1-5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3%,汽 车出口达285万辆,发动机出口228万台。此外,通用设备(如阀门、轴承)、零部件(如轮胎、散热器)出 口量较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颖生则表示,今年1-5月钢铁供给仍大于需求,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水平均 处于近年来的同期低位,钢材出口继续保持高位,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呈现波动下 降态势,但钢铁行业利润保持稳定。自律控产是钢铁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 王颖生提到,我国钢铁行业正在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前我国钢铁总产量已达峰值,未来国内粗钢 消费量预计保持在8亿吨-9亿吨上下,行业减量发展趋势明显,但产业集中度提升。品种结构逐步优 化,钢筋减产、热轧板卷增产;出口品种结构持续优化,热轧板卷、电工钢占比不断增加,国外用户对 中国钢材认可度稳步提升。行业整体纳入碳交易市场,坚持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董添)7月11日至12日,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暨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高质量 ...
“登”明代商船游万国 全景漫游莫高窟……走,去博物馆体验“穿越”之旅
Yang Shi Xin Wen· 2025-07-13 07:27
暑假期间,各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近期,江苏无锡博物院的"金匮遗珍 典藏精品文物展",以及多场景数字影像技术的探索体验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 技完美融合,在炎炎夏日,吸引游客前往感受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这件行书手谕卷,共14行,118字,卷首尚为楷书,后半段渐趋行楷,颇有气势。还有一件书画作品,是郑板桥最为擅长的兰竹石。 李静远:可能文人历代都很喜欢画兰竹石,这能体现出文人的一种风骨,但是兰竹石在郑板桥笔下,可以看到它气势磅礴的感觉。 同步展出的还有明代金丝发罩、唐寅的《秋林独步图轴》等多件珍品。 与此同时,博物院利用数字技术正在进行的多场景XR扩展现实探索体验展,也让喜欢互动体验的观众,感受到盛唐洛阳、丝绸之路的市集繁华,和文物背 后的鲜活时代。 李静远:文物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化也不是一个个体,所以我们通过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3D建模等手段,为观众创造文物所在的时代、文 化空间,可以让观众更加立体鲜活地感受到古代的这种文化氛围。 数字时空之旅 领略明代《坤舆万国全图》 这次展览共选取无锡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60多件,其中,一级藏品有13件,以书画展品为主。展览中,朱元璋写于元末的行书手谕卷,颇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7月7日—7月13日)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13 07:20
这周有哪些大事要闻? 领导关心 1.龚正会见英国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康尧 上海市市长龚正7月10日会见了英国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康尧一行。 龚正表示,金融是上海最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我们正深入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着力完善金融市 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打造一流国际金融中心。期待双方深化合作,共赢 未来。希望企业持续优化在沪功能布局,深度参与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积极助力上海绿色低碳转型 和绿色金融发展。 华康尧表示,希望与上海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在健康管理与养老等 方面的需求,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保诚集团将全力支持上海在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展。 2.以钉钉子精神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金融业联合会顺利换届 7月9日,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换届大会在上海中心大厦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换届大 会并讲话。吴伟要求,联合会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更好发挥平台、桥梁、窗口作用,为服务上海经 济建设和金融改革创新作出更大贡献。要建强金融之家,凝聚发展合力,内聚会员、外塑功能,凝聚进 一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 ...
游戏卡带正在消失,这会“杀死”游戏吗?
Hu Xiu· 2025-07-13 05:3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 苏伟鸿,头图来自:AI生成 最近小红书上,关于Switch 2的讨论热火朝天,有一个关于新游戏《双影奇境》的帖子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专门开车去买的卡带,打开居然只有一张兑换码,那和直接在eShop买有啥差别?大家一下子就怒了,觉得被骗了:兑换码只能用一次,用完绑 定Nintendo账户,这个大家都明白。可买实体版不就是为了卡带连盒一起吗?无论是收藏,还是出二手回血,实体版都更有意义。 不过大家稍安勿躁,根据官方消息,只有这第一批和Switch 2一起出的《双影奇境》是兑换码。之后的实体版,里面会塞一枚"钥匙卡"。 虽然但是,"钥匙卡"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这是一种介乎于下载版和完整游戏卡带的新载体:明明是实体卡,但首次游玩需要将游戏本体下载到 Switch中,并且每次玩都需要插入卡带,充当启动游戏的"钥匙"。 这几年黑胶唱片、磁带、CD的复兴,大多数收藏者甚至没有一台能播放它们的机器,但依旧还是想要购买,就是因为一种"联结"。音乐是虚无缥 缈的,但是唱片和磁带是真实可感的,相当于在物理空间中真正"拥有"了寄宿在这些物质中的内容。Taylor Swift去 ...
“卷”时代品牌创新路:与消费者共鸣,共探增长新机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7-13 05:26
7月10日,上海迎来了一场聚焦高品质消费品牌的盛会——"2025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创新生态大 会"。此次大会由南方都市报主办,汇聚了来自颜值经济、食品康养、运动户外与服饰、智能消电、体 验经济、消费科技、兴趣消费、宠物经济等领域的众多知名品牌高管、业务负责人及经济专家,共同探 讨中国消费市场的提质扩容之路。 大会现场发布了《2025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趋势洞察报告》,该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消费市场的发 展趋势。报告显示,高品质消费品牌正呈现出四大主要趋势:健康生活意识的提升驱动了养生与运动消 费的兴起;AI技术的加持推动了产品与服务的升级;新奇体验点燃了消费热情;情绪价值解锁了消费 新场景。特别是在体验经济领域,以文旅消费为代表的新场景、沉浸式消费正成为跨界业态融合的新增 量。 王龙提到,企业找寻穿越周期的机会可以朝当下潮流的反方向走,或者走和巨头相反的逻辑。汤玥则从 美妆赛道出发,认为品牌需要构建不同的品牌形象、价格带和品类矩阵,以应对不同的消费周期和消费 者喜好。刘伟航和卢雪飞则强调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认为数字化能解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提升 服务交付的保障。 大会现场还揭晓了"2025高品 ...
帮主郑重:南向资金火力全开!这三只股被疯狂扫货,宁德时代创纪录!
Sou Hu Cai Jing· 2025-07-13 05:01
朋友们,最近南向资金的动作简直像开了加速器!一周净买入263亿港元,比上周多买了快90%,买卖总额更是超过6800亿港元,这热度堪比三伏天的北 京!更值得关注的是,有三只股票被南向资金直接买爆仓,持股量环比翻倍,连我这个20年的老司机都忍不住要跟大家好好唠唠。 先说这波资金为啥这么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政策端最近在疯狂释放利好。7月8号央行刚宣布把债券通南向通额度扩大到1万亿,允许券商、保险这些 机构下场,这相当于给港股开了个资金水龙头。再加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聪明钱都在提前布局。就像我常说的,政策东风吹到哪儿,资金就会流 向哪儿,这次港股明显成了香饽饽。 第二个是中国春来。这名字听起来挺文艺,其实是民办高教领域的隐形冠军。旗下5所高校在校生超过10万人,而且特别会紧跟政策风向,把课程设置和 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高位。最近教育部又在推数字化赋能教育,人家早就开始布局智慧校园了。更关键的是,公司连续三年分 红,今年还首次发了中期股息,这种现金流稳定、政策受益的标的,南向资金不抢才怪。 第三个必须聊聊宁德时代。这可是全球动力电池的龙头,最近港股更是玩出了新高度——溢价率直接飙到46%,创下双 ...
中国“数字民生”实践为上合国家实现“智慧生活”提供新方案
Xin Hua Wang· 2025-07-13 04:47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transformative impact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on daily life and public services, showcasing it as a model for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1][2] - The digital economy in Tianjin has show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the core industries generating revenue of 132.9 billion yuan in Q1,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2.2%, and accounting for 9.4% of the city's GDP [2] - Various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being applied in public services, enhancing efficiency and offer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such as data resource directories and models for urban management [2][3] Group 2 -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sectors like healthcare and elder care is seen as a promising avenu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senior citizens [2] - Foreign attendees at the forum expressed admira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digital payment system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ndicating a widespread acceptance and integration of these innovations into daily life [3]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while the global discourse on digital economy continues, China has already implemented these concepts into practical, everyday services, representing a compelling model of digital civilization [3]
这一高薪行业,哪些城市从业人员多?
第一财经· 2025-07-13 04:39
2025.07. 13 和每年进行的GDP核算不同,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去年12月26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 发布,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其 中,2023年末,全国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69.1万个,从业人员 1506.7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5.2%和51.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其中,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到了1107.1万人, 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比重达73.48%。 那么,这个高薪行业,哪些城市的从业人员较多呢? 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发布了第五次经济普查相关数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北京、上海、深圳、 广州、杭州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位居前五,其中京 沪超过了100万人(需要说明的是,部分重点城市的五经普数据尚未发布,在此没有纳入)。 从具体城市来看,北京市五经普结果显示,北京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法人单位的相 关从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