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

Search documents
广东首次出台网络视听新政:培育20个头部直播平台,打造全球网络直播经济高地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08:17
二是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的"广东方案",激发创新活力。《措施》大力支持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鼓励 原创科技攻关,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智慧广电等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视听"艺术+ 技术"优势,增强微短剧等网络视听作品的吸引力与传播力。 5月22日,在第21届文博会现场,广东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简称《措施》),共提出9条政策举措,着眼在全国竞争中强化广东优势,围绕加大资金扶持和金融 支持、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能级、提升优质内容供给、加速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全球网络直播经济高地、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提升政府服务企业水平等方 面,提出系列鼓励扶持政策。 "我们还将推广'视听+'在文旅、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的创新应用,让网络视听赋能千行百业,为广大 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沉浸式、交互式的场景体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王晓表示。 广东是网络视听大省、强省,拥有多元头部平台矩阵,覆盖长视频、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网络音频、 网络音乐等核心赛道,呈现出产业规模大、市场主体多、技术应用领先、出海能力强等特点。然而,广 东的网络视听产 ...
广东出台《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06:47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广东省 委"1310"具体部署,激活网络视听产业创新发展动力,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新业态,现就推动广 东网络视听产业(包括视听内容生产、视听设备制造、视听产品和技术研发、视听播出传输及其他相关 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通过资金扶持、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等方式推动网 络视听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优质内容创作、前沿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引进等关键领域。鼓励广东平台企 业主动对接金融市场,有针对性地在各类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广东中小视听企业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 对国家级(省级)网络视听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项目,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授信范围的, 可按实际项目代偿损失给予适当补助。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定位,因地制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能级。深入推进《"中国(广东)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重 点项目,做优做强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强化智慧视听(网络直播、广州)云产业园 (区)、智慧视听(数智传媒、珠海)云产业园(区)、广东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 ...
从重生文学到动漫大片,广东文化IP让老外直呼上头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05:07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和当地人居然有很多共同话题 看过《雄狮少年》《熊出没》等国产动画 约了和朋友来一盘《王者荣耀》 在追差不多的"霸总"网文 刚刷过重生系列的抓马短剧 一会呢,在80年代当后妈 假期去到一个东南亚国家 一会呢,去AI世界做特工 这些中国文化产品火起来 老外都直呼上头 在刚刚开幕的第21届文博会上 这种文化出海热潮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博会就像文化产业的"广交会" 有上万的海外采购商与海外专业观众参会 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 这无疑是一次向全球展示实力的绝佳机会 这其中,广东企业正成为文化出海的"头雁" 文化产业是广东的支柱产业之一 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 广东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超过1万家 占全国七分之一 截至2023年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连续20年保持全国领先 在出海方面 广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占全国的近四成 形成了以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为特色的文化出口格局 其中,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短视频、影视内容这"新四样" 是广东文化出海的新引擎 以表现最为亮眼的游戏为例 2024年广东游戏出海营收规模达423.6亿元 逆势增长9.9% 其中超过99%的营收得益于移 ...
文博会上的大湾区:6大千亿产业齐聚,超2万个产品亮相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03:5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孙静芳 深圳报道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 会展中心举办,会期5天。 "文化科技应用厅"和"特色文化创意厅"是广东展团主展厅的一大亮点。有超过50家链主企业进驻,重点 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生态,设置"文化与机器人""文化与AR/MR/VR""文化与智能出行""文化与智慧家 庭""文化与数字出海""文化与链主企业"等6个板块,突出展示文化新场景、新业态、新趋势。 本届文博会广东展团在会展中心第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简称"大湾区馆"),展馆面 积2万平方米,以"向新图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主题,组织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 200多家文化企业、超2万件以上的文化产品,协同香港、澳门及紫荆等文化央企,在"大湾区馆"集中亮 相。 大湾区馆共有500多家文化企业参展,涵盖6大千亿产业集群、30多个产业门类。超过2万个技术含量 高、互动性强的文化产品、服务、场景、技术将在现场展示交易。全馆采用"一轴两线"整体布局,"两 线"分为"产业线"和"地区线": 产业线设置"1+6"产业矩阵,即以广东展团主展厅为枢 ...
北京展区亮相深圳文博会,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气象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22 02:33
巨大的"人"字装置《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矗立于展厅正中。该项目由冬奥会开幕式数字创意制作 团队黑弓集团打造。它选用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典型结构"檐角"作为基本造型,将一左一右琉璃瓦 造型与檐角流线造型相结合,构成"人"字结构。高沉浸式体验的裸眼3D视效技术生动呈现中轴线秩序 之美。 中图云创与首都图书馆合作打造的VR视觉叙事作品《版画中轴》,以历史版画《鸿雪因缘图记》《武 英殿聚珍版程式》《唐土名胜图会》为内容基础,高度凝练北京中轴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 情;"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通过沉浸式体验空间展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藻井; 新京报社开发的《中轴长歌》运用3D全景重建等手段重现中轴线15个点位风貌……这些数字产品让北 京展区成为传统文化全新表达的时尚秀场。 在国家重大活动亮相的国礼《燃灯佛舍利塔》、京绣《翠色莲花双凤喜相逢》以及在中非论坛和"一带 一路"高峰论坛展示的《宫灯葫芦》《鱼跃千里》,首次在本届文博会精彩绽放,成为连接中外文明、 促进交流互鉴的璀璨纽带。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22日,随着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开幕,北京展区精彩亮相,兼具醇 ...
广西组团参加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全方位展示文化科技最新发展成果
Guang Xi Ri Bao· 2025-05-22 02:27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 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广西组团参展,在文博会现场设立广西展馆,全方位展示文化科技最 新发展成果。 非遗文创展区结合"古韵新生·技艺无界·生活美学"主题,充分展示广西的文创、美食、珠宝等特色 产品,通过场景化叙事、跨领域融合、年轻化表达,构建"历史可触、味觉可品、潮流可穿"的非遗生态 体系,推动广西非遗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共生。 据了解,本届文博会广西展馆以"文链东盟 智启未来——AI时代的广西文化产业"为主题,参展面 积600平方米,设置文化科技、文化艺术视听产业、旅游康养、非遗文创四大主题展区,以图文展示、 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广西文化魅力和产业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展馆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中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广西还将邀请知 名网络大V担任"好物推荐官",以探馆原创视频发布、馆内展品直播等形式为广西文化产业及企业进 行"代言"。同时,现场还安排精彩文艺表演,展示广西特色民族文化。(梁盘生) 在文化科技展区,一大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亮相。该展区以"文化传承·科技赋能"为主 ...
2025湖北文化产业盛会启幕 4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45.2亿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14 23:59
Core Insights - The 2025 Hubei Cultural Industry Investment Conference was held in Wuhan, resulting in the signing of 49 cultural industry projects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exceeding 24.52 billion yuan [1] - Hubei's cultural industry has show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revenue from large-scale cultural enterprises reaching 527.3 billion yuan in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9.9%, outpacing national growth by 3.9 percentage points [1][4] Group 1: Investment and Project Development - A total of 49 key cultural industry projects were signed, with an investment amounting to 24.52 billion yuan, covering areas such as digital tourism, cultural technology, and heritage preservation [2] - Hubei aims to achieve a revenue target of over 60 billion yuan for large-scale cultural enterprises by 2027, integrating cultural innovation into its core strategic layout [2] Group 2: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Five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s were showcased, including a domestic large model for AI, an AI music synthesis app, and a VR project for immersive cultural experiences [3] - The Hubei Cultural Technology Credit Product "Jingchu Wenyidai" was launched to address financing challenges for cultural enterprises, offering up to 10 million yuan in credit [4] Group 3: Economic Impact and Future Goals - Hubei's cultural industry is transitioning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quality enhancement, with a focus on nurturing digital publishing, smart light and shadow, and game animation sectors [4] - The province is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for cultural enterprises, marking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becoming a cultural powerhouse in Central China [4]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于下周启幕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14 08:01
5月14日上午,记者从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第二 十一届文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 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介绍本届文博会总体安排和筹备情况,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 长苏荣才,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施文丽,深圳国际文化 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石玉回答记者提问。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延续"综合展+专业展"的办展模式 据刘蕾介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 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舞剧《咏春》等现象级文化IP持续"破圈""出海"。 深圳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依托科技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硬核力"和"竞争力"。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全省的51.5%、全 国的9.1%。以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为代表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863.99 亿元,为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数字创意 ...
文化科技融合评估框架:如何判断一个技术是否真正适合应用到文化项目?
3 6 Ke· 2025-05-14 00:31
本文提出五大维度评估框架和六步评估法,旨在帮助文化项目的决策者、创业者和从业者更科学地评估技术应用的适用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资源浪费。 一、技术与文化:看似简单的融合背后是深刻的矛盾 当我们谈论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时,很容易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技术至上主义,认为先进技术必然能提升文化体验;另一种是文化保守主义,认为技术会 破坏文化的纯粹性。然而,现实远比这两种观点复杂。 如何判断一个科技技术是否真正适合应用到某个文化领域的具体项目上?这不仅关乎投资回报,更关系到文化传承与创新。三川汇文化科技提 出一个多维度的技术评估框架,包括五大核心维度(文化价值维度、用户体验维度、技术可行性维度、经济可持续性维度、社会影响维度), 以及一个实用的六步评估框架,帮助决策者系统性地评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 如何判断一个科技技术是否真正适合应用到某个文化领域的具体项目上? 这不仅关乎投资回报,更关系到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川汇文化科技认为: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最大挑战,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 文化内涵的表达。 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准确传递文化价值,就会流于形 式。 这在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虽然AI能够生成戏曲的唱词和旋律,但往往只是 ...
厚积成势,鸾翔凤集万物生——杭州蓄力构建文化人才引育留用最优生态
Hang Zhou Ri Bao· 2025-05-13 03:15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 一束文明之光,穿越时空——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文明素质工程""文化 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系统工程,成为支撑浙江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八千年前,跨湖桥人劈波斩浪、驶向大海,奠定下"弄潮儿"的血脉基因; 20年间,在快与变的时代洪流中,杭州不断提升对文化人才的吸纳力、吸引力、承载力,蓄力打造 文化人才最优生态。 岁月光华,良渚先民刀耕火种、饭稻羹鱼,造就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 鸾翔凤集,万物生长。无数弄潮儿一步步从历史深处走来,也必将奔赴更遥远的未来。 千年宋韵,编织连绵不绝的文化脉络,谱写出波澜壮阔、弦歌不绝的璀璨篇章; 人才森林:从一枝独秀到多元共融 如今的杭州,文化产业规模总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阵营,着力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加速 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跃升,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交相辉映别样精彩。 夜幕低垂,杭州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麦家理想谷"里,一盏温暖的灯已经亮了整整12年。杭州籍 作家麦家,获得茅盾文学奖回到故乡后,在这里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故乡三部曲"。 钱塘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