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排放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京碳市场联动绿电交易,重点碳排放单位成为绿电消纳主力
Xin Jing Bao· 2025-06-25 03:09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6月2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当天,"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在天宁1号文 化科技创新园零碳智慧园区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碳市场联动绿电交易,重点碳排放单位成为绿电消 纳主力。 目前,北京市本地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以免费发放为主,有偿发放为辅。通过配额有偿发放能够促进本 地碳市场健康运行,同时也进一步释放了"排碳有成本"的信号。2022年起,通过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 放方式尝试配额有偿分配,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提升了市场活跃度,促进碳市场健康运行。 北京市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保持稳中有升趋势,从开市之初的50 元/吨左右逐步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碳市场有效驱动了企业减排行为——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 额完成碳排放控制任务,配额富余单位则可出售盈余配额获取收益。据统计,纳入北京市碳市场管理的 重点碳排放单位,特别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企业降碳成效尤为显著,为有效控制全市碳排放总量做出 重要贡献。 北京创新联动碳市场与绿电消纳,企业每消纳1度绿电可获得碳市场6分钱左右补偿,在抵销约2分钱绿 电增量成本后实现净收益约4分钱,经济效益显著。市场机制激励下 ...
关税引爆废金属“赴美狂潮” 生产商敦促欧盟限制出口
news flash· 2025-06-24 08:20
智通财经6月24日电,欧盟的金属生产商正在游说欧盟"在未来几周"对废金属出口征收出口关税或实施 限制,以应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引发的废金属大量涌入美国的局面。特朗普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50% 的关税,这增加了对免关税废金属的需求,并大幅推高了价格。欧洲金属生产商警告称,废料将出现短 缺,碳排放战略将被颠覆。 关税引爆废金属"赴美狂潮" 生产商敦促欧盟限制出口 ...
中信建投:钢铁市场处弱平衡状态 2025年继续关注特钢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08:37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当前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 平衡状态,后续走势取决于减产力度与政策落地速度的博弈。假设今年减产5000万吨,则全年粗钢产量 9.55亿吨,6-12月份累计减产4400万吨,单月减产700万吨以上,行业由亏损转盈利,吨毛利有望修复 到400元左右。假设实际减产2000万吨,则全年粗钢产量9.85亿吨,行业预计小幅改善,利润略有扩 张,吨毛利有望维持在100-200元左右。假设产量与去年持平,则下半年产量反弹,在下半年出口预期 下滑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行业利润快速恶化,持续内卷。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价格:年初以来钢材价格中枢不断下移,内卷严重,行业期待限产执行 2025年上半年钢材价格经历显著下跌,核心矛盾集中于供需错配、成本支撑弱化及政策效应滞后等因 素。一季度受春节淡季、低温天气及房地产需求萎缩影响,建筑用钢量大幅下滑,叠加铁矿石、焦炭等 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的成本坍塌,钢价持续探底。4月后政策预期升温(如基建刺激、专项债加速投 放),建筑刚擦阶段性反弹,但反弹力度受制于高供应压力和出口受阻。美国将钢铁关税上调至50%, 东 ...
2025年湖南省节能宣传周在娄底市启动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23 08:32
能 撸 篇 25 l 0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 主办 娄底市 民政府 皇位 TSH 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十四五"前四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率,均已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能耗强度 下降目标。在国家开展的省级政府2021-2022年和2023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中,湖南省均被综合评定为"优秀",获得国家书面表扬。 重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927万千瓦,占全省电源装机总量的63.7%,在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装机容量 居全国前列。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71家、绿色园区2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全省绿色公交占比98%,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超过60%,长沙等五 市获"国家绿色出行城市"称号。累计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约312万平方米,完成城镇既有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全省节约型机关占比 超过90%。 "两新"政策焕发活力。2024年,湖南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全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资金共计137.7亿元,有效推动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带动居民消费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今年1-5月社 ...
五大电力上市公司碳排放量发布,大唐发电、中国电力上升 | ESG信披洞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3 06:05
智通财经记者 | 田鹤琪 电力行业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其碳排放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环境质量影响深远。 截至目前,中国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主力上市公司均发布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相关 报告(下称ESG报告),它们分别是国电电力(600795.SH)、华能国际(600011.SH)、中国电力(02380.HK)、 华电国际(600027.SH)和大唐发电(601991.SH)。 共三家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这一关键性指标,部分企业披露了范围一和范围二数据。 根据国际排放核算工具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 所产生的直接排放量;范围二是指公司消耗的外购电力、热力或冷源产生的间接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总 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以碳排放为主。 | | 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 | | | --- | --- | --- | --- | | 公司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单位:万吨二氧化 碳当量) | 范围一 | 范围二 | | 国电电力 | 31463.27 | 31460.65 | 2.62 | | 大 ...
中国移动运营商实现碳排放下降
news flash· 2025-06-20 23:48
为期三天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18日—20日在上海举行,其间发布的《移动净零排放》报告显示, 中国移动(600941)运营商在2024年首次实现运营碳排放同比下降。报告显示,自2019年以来,由于用 户需求激增,移动运营商的碳排放量持续上升,2019至2023年间累计增长7%,能源消耗上升了30%。 近年来,得益于能源效率提升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增加,尽管2024年中国移动数据流量比2019年增长 近四倍,但运营碳排放实现同比下降。(央视新闻) ...
新车下线前,这家工厂先生产了100斤蜂蜜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0 14:40
撰 文 / 刘 宝华 设 计 / s h e l l y 智能电动时代,造汽车的工厂应该什么样子? 采用装机容量为23兆瓦的生物质燃气、2台生物质成型热水锅炉,装机容量为29兆瓦,全年生物质 热能供应超21.5万吉焦等方式实现100%绿色热能。 生产及生活废水通过反渗透工艺模块处理,达到标准后的中水全部用于工艺生产及绿化浇灌,实现 水资源的100%高效循环使用。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了高效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生物膜和RO膜 的深度处理实现水闭环管理,厂区污水实现100%循环使用,年节约用水10万立方米。 整个工厂地下是巨大的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年利用雨水、节约用水超5000立方米。 新建成的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里有44种开花植物,20多种树木,搭建了28处人工鸟 巢、15处昆虫巢、10处蜂巢。整个工厂154公顷,绿色植被占了64万平米,还有一块7.2万平米的湿 地公园。 经过近一年的预批量试生产,新工厂于2024年底正式投产,这一年员工在厂区养的蜜蜂产了50公斤 蜂蜜。 蜜蜂是对环境污染最敏感的动物之一,被誉为"环境哨兵"。能让蜜蜂生存工作说明厂区的空气、 水、土壤完全没有受到污染,同时有足够的植物数 ...
宝马集团,绿色复合材料迈向量产车型
DT新材料· 2025-06-20 14:32
【DT新材料】 获悉,继在赛车上成功应用可再生原材料后, 宝马集团 宣布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拓展至量产车型。 经过多年研发与深度验证,该集团已实现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量产成熟度。这种源自可再生资源的复合材料甚至能满足整车认证中车顶结构的严苛要求。 这种以亚麻为基础的轻量化 材料 由宝马集团与瑞士科技公司Bcomp联合研发多年。基于多年紧密合作及赛道测试与预研发成果,Bcomp的创新技术正式 迈入量产阶段,双方还共同开发了专属配色与编织纹理 。材料测试表明,该材料尤其适用于外观可视的内外饰部件。以新一代宝马M3车型车顶为例:用天 然纤维复合材料替代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使生产环节减少约40%碳排放,并具备更优的报废回收潜力。 此次合作助力宝马集团实现进一步降低未来车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目标。通过旗下风险投资机构BMW i Ventures,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车企已持有 Bcomp公司股份。 2019年,Bcomp与宝马M高性能赛车部门在电动方程式赛事中率先将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部件投入实战, 采用ampliTex™与powerRibs™技术为宝马 iFE.20赛车打造高性能冷却风道。2022年Bcomp正式成为 ...
中国团队研发出卫星遥感新方案,精准监测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0 08:30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 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通过优化算法、构建模 型,研发提出卫星遥感新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大型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高精度动态量化与制 图。 然而,传统计算方式存在估算结果难以对比验证,卫星遥感技术虽在重点源碳排放监测上优势显著,却 也面临体系的关键漏洞。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硕士研究生周志涛介绍说,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基于美国轨道碳 观测卫星3号,创新提出模式优化算法,大幅提升碳排放背景值识别效率;开发动态风向校正算法,增 强烟羽轨迹反演精准度。同时,构建基于大气稳定性分级响应机制的烟羽抬升模型,精确刻画烟气动态 抬升过程。 研究数据显示,改进后的高斯烟羽模型成功量化全球14座大型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21.54千吨至 82.3千吨/日),反演精度显著提升。 石玉胜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也标志着碳排放监测从静态清单向动态管控的重要转变。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 ...
如何精准监测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中国团队研发出卫星遥感新方案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0 03:29
对全球碳盘点和碳核算意义重大 燃煤电厂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点源碳排放主体,其碳排放量约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总碳排放量的50%, 是人类活动碳排放估算的核心环节。因此,科学精准地核算燃煤电厂碳排放,对全球碳盘点和电力行业 碳核算意义重大,其精准监测与识别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 然而,传统计算方式高度依赖电厂自报的燃料用量与碳排放系数乘积,既无法体现不同电厂、地区的实 际排放差异,又因国际缺乏统一核算标准,导致估算结果难以对比验证。 卫星遥感技术虽在重点源碳排放监测上优势显著,却面临背景干扰、大气稳定性误差及烟羽(烟囱中连 续排出外形呈羽状的烟体)抬升偏差等难题,致使碳排放反演误差高达50%,成为全球碳卫星遥感监测 体系的关键漏洞。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 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 首次实现高精度动态量化与制图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6月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 验室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通过优化算法、构建 模型,研发提出卫星遥感新方案,在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