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

Search documents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Wind万得· 2025-07-02 22:33
1 、 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高效集聚。牢记 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的最大市情,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体系。 深入推进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的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 改革。全力抓好资本市场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地。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首要任务,推动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平稳有 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 1 、 周三 A 股震荡走低,科技股全线回调,资源股逆势上涨,海洋经济题材引爆市场。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 0.09% 报 3454.79 点,深证成指跌 0.61% ,创业板指跌 1.13% ,市场成交额 1.41 万亿元。 2 、央行近日发文明确, 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 10 万元以上(含 10 万元)现金交易的,贵金属和宝石交易从业机构应当履 行反洗钱义务进行上报 ,但刷卡消费不受影响。多位专家对此表示,该消息与百姓日常买金关系不大。 3 、 美国 6 月 ADP 就业人数意外减少 3.3 万人,自 2023 年 3 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预期为增长 9.8 万人, 5 月份数据在向下修正后 仅增加 ...
为风险警示股打造灵敏定价阀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22:07
多重积极效果值得期待。定价效率有望进一步优化:更大的涨跌幅限制,给予市场更大活动场地,使其 能更充分地博弈,让风险警示股票的价格更快速地反映公司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关系。监管套利空间将被 进一步压缩:统一板块内各类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能减少板块内机制差异,避免监管套利。劣质公司 出清加快:扩大的涨跌幅将加快风险暴露,便利投资者"用脚投票",推动劣质企业有序退出,净化市场 生态。 来自实践的探索也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可遵循的样本。前期,科创板、创业板已将风险警示股票与其他股 票的涨跌幅限制进行了统一,均为20%。从实际情况来看,总体运行平稳,缓解了定价失灵的现象。此 次监管层将成熟经验复制到主板,展现出改革创新的决心,又不失稳健推进的耐心。 也要注意,波动空间扩大可能带来的短期投机炒作不得不防。涨跌幅放宽至10%,单日盈亏波动翻番, 一些热衷于"炒小炒差"的资金,或将集中涌向市值较小、筹码集中度高的ST股。如果无严格的监管配 套,缺乏专业分析能力的普通投资者可能因"追涨杀跌"而蒙受损失,既损害了投资者切身利益,也偏离 了改革初衷。 赋予市场更大定价权的同时,更锋利的监管之剑也不可缺位。对此,沪深交易所同步对其他相关制度 ...
证监会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3:22
三要统筹效率与公平。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促进要素向最有潜 力的领域高效集聚,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牢记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众 多的最大市情,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体系,坚决维护市场"三公"。 来源: 证监会网站 据证监会网站,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 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 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对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 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刻把握了金融的本质、定位、规律、功能等一系列重大问 题,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成果丰硕,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 述前后承启贯通,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遵循,对于新时期加快 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会议强调,证监会系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关于资本市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结合起来,深刻领悟贯 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 ...
证监会,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7-02 12:52
据证监会消息,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 述与实践启示,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会议并讲话。 五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首要任务,推动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 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会议强调,一要统筹"两个结合"。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中国化实践,借鉴全球经验,立 足国情市情,牢记"国之大者",更好推动资本市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毫不动摇走好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三要统筹效率与公平。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 域高效集聚,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牢记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的最大市 情,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体系,坚决维护市场"三公"。 四要统筹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的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不断以改革优制度、增活力。全力抓好资本市场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地,以做强主场为方向,持续提 升A股市场吸引力、竞争力。 二要统筹政治性与专业性。 ...
捕捉属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时代红利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7-01 21:04
行稳方能致远。看外部,美联储降息节奏等因素可能带来扰动。看内部,部分板块短期上涨较快,持续 上涨离不开盈利增长的支撑。A股行进的道路上仍可能出现荆棘。眼下,更需脚踏实地、稳中求进,扎 扎实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显效,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体现"进"。 持续防风险,强化监管效能,筑牢底线。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增强工作的前瞻 性、主动性、有效性。更好发挥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 稳市机制建设。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政策面,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释放政策红利;资金面,流动性持续充裕,提升市场活力;基本面,经济 向稳叠加技术突破,提供现实支撑……多因素共振,助力A股市场完成关键一跃。站在百万亿市值新坐 标,回望近年来特别是近一年多来A股资本市场发生的深刻结构性变化,不难发现,百万亿市值的突破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从融资主导走向投融资协调发展,市场定位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A股市场通过优化融资规则及完善 分红回购机制,推动投融资从单向输血转向动态平衡。融资端,与新"国九条"配套的"科创板八条 ...
6月IPO受理家数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北交所独揽六成份额,还有这些看点
券商中国· 2025-07-01 14:44
IPO上半年受理正式"收官"。 在年报财务数据有效期最后一日,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 在今年6月这轮申报潮中,三地交易所单月新增受理企业总数达150家,是去年同期的5倍。不过受理家数增加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该数据在2023年6月同期受 理家数中占比60%。可以看出,市场在谨慎复苏中寻找新平衡。 伴随上半年落下帷幕,6月IPO受理高峰结束。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的统计,今年6月共有150家IPO获得受理,较去年同期(30家)实现数倍增长。 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今年IPO受理情况有所恢复,但与往年相比仍然偏冷。根据记者统计,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有324家、246家IPO企业获得受 理。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认为,在当前"严把上市关"的基调下,沪深市场IPO受理"盛宴"难以回到过往。 | | 2025年6月 | 2024年6月 | 2023年6月 -2022年6月 | | | --- | --- | --- | --- | --- | | 深交所 | 28 | | 114 | 144 | | 上交所 | 5 | | 72 | 88 | | 北交所 | 97 | 28 ...
爆了!年中盛典最后入场券!
格隆汇APP· 2025-07-01 10:33
TOP 级机构(合计管理超千亿)分享投资策略和方向。 变局加速,机遇涌动!走过充满韧性的 2024 ,中国经济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 2025 年深化转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外资加速回流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绿 色能源等新经济赛道,一场以"新质"为核心的估值重构已然展开。 然而,全球棋局波谲云诡:地缘冲突未息、货币政策分化、供应链重塑承压、多国政治周期叠 加 ……如何在百年大变局的深化期,把握未来航向? 2025 年下半年,机遇与风险并存,投 资者如何优化策略,行稳致远? 答案,就在深圳! 2025 年 7 月 4 日 -5 日,格隆汇 2025 中期策略峰会 将再度点亮鹏城! 我们力邀顶尖思想领袖与实战精英,为您: 深度剖析全球与中国经济核心变局; 前瞻 "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投资主脉络; 拆解复杂环境下的风险与机遇; 共话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与布局良机; 格隆汇期待您的莅临! (活动议程均以现场为准,活动解释权归格隆汇所有) 这是一场智慧碰撞的盛宴,一次拨云见日的集结! 与远见者同行,与担当者共进! 星火汇聚,终成燎原之势! 破浪前行,共赴投资沧海! 7 月 4 日中期策略会仅剩少许名额! ...
平安证券:高质量发展引领价值重估 头部非银金融公司更具韧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6:46
1)板块复盘:行情波动与基金低配明显。2025年以来保险板块行情表现波动较大,新华总体领跑板 块;25Q1主动权益基金对保险板块及个股仍低配。2)经营业绩:25Q1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 回落、归母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速表现分化,但分红水平保持稳健。3)负债端:坚持高质量发展。25Q1 产险保费稳增、COR优化,寿险新单分化、银保贡献提升,寿险NBV普遍高增。预计2025年居民保本 储蓄需求依然旺盛,寿险负债成本有望压降。4)资产端:高股息策略或仍为优选。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 有所下滑,总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低利率环境下,上市险企可能进一步加大FVOCI类高股息股票资产 配置。 智通财经APP获悉,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优先关注基本面稳健、兼具β弹性的保险板块。1)保险:居 民储蓄需求仍旺,业务结构优化将助2025年负债端业绩保持稳健。2025年险企投资业绩仍存在一定不确 定性,但保险股β属性显著、分红水平稳健,板块估值与持仓处于低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若权益市 场持续震荡,建议关注中国太保;若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人寿。2)证券:资本 市场改革走深走实,证券行业仍在改革周期。建议关注业务结 ...
重大变化!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董方拟任招银理财总裁 | 券商基金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30 01:04
点评:上半年权益基金发行回暖,显示出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对相关基金公司业务拓展形成支撑,其股 价表现或受关注。权益基金发行升温对券商、创投等板块的活跃度有所提振,投资者关注度增加。整体 来看,这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改善,对股市情绪面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市场资金面改善。 NO.3 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人数4041名创新高,较年初增长19% 基金经理人数再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41名,较年初增长19%,距离2020年初增 长近一倍。行业人才新旧交替常态化,今年以来,全行业有99家公募资管机构有基金经理离任,合计 182人,离任基金经理人数也创下同期新高,其中不乏多名百亿明星基金经理;同时,有107家公募资管 机构新聘275名基金经理,为投研团队补充新生力量。 点评:公募基金经理人数上半年创新高,反映出行业人才流动加速,新旧交替常态化。明星基金经理离 任与新人补充并存,可能引发部分投资者对投研能力变化的关注,进而影响相关公司股价的估值预期。 对于基金行业板块而言,人员结构优化可能带来长期发展动能,但短期内或加剧竞争格局。整体来看, 基金经理数量增加对股市的机构投资者生态产生微妙调整,或促使市场风格 ...
最后20席!错过等一年!
格隆汇APP· 2025-06-28 09:34
变局加速,机遇涌动!走过充满韧性的 2024 ,中国经济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 2025 年深化转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外资加速回流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绿 色能源等新经济赛道,一场以"新质"为核心的估值重构已然展开。 然而,全球棋局波谲云诡:地缘冲突未息、货币政策分化、供应链重塑承压、多国政治周期叠 加 ……如何在百年大变局的深化期,把握未来航向? 2025 年下半年,机遇与风险并存,投 资者如何优化策略,行稳致远? 答案,就在深圳! 2025 年 7 月 4 日 -5 日,格隆汇 2025 中期策略峰会 将再度点亮鹏城! 与远见者同行,与担当者共进! 请注意, 7 月 5 日全天的全球机构投资者思享会为收费活动,前排预留席位金额: 6 88/ 人 (早鸟价,原价 1 088/ 人), 限额前 7 2 位!已无名额 ! 这是一场智慧碰撞的盛宴,一次拨云见日的集结! 普通席位 3 88/ 人(早鸟价,原价 688/ 人) 仅剩 20 席,先到先得! 请联系专属客服购买票! 我们力邀顶尖思想领袖与实战精英,为您: 深度剖析全球与中国经济核心变局; 前瞻 "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投资主脉络; 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