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剑南老街变身“世界名酒”打卡地,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在绵竹开幕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8 11:33
6月18日,由中国酒业协会、四川省酒业协会主办,剑南春集团、绵竹酒业集团、德阳市酒业协会、绵竹市酒业协会承办的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以下 简称酒博会)盛大开幕。活动首次创新采用"1+1"双会场,将展销活动植入老街和广场消费场景。而以"中国非遗年"为背景,川酒"六朵金花"非遗传承人搭 乘酒博会东风,携手共盟、向世界发布"非遗传承匠心酿造"宣言。 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是第一个用美酒命名的酒博会,今年首次在绵竹白酒核心产区举办。与前两届不同,本届酒博会将在6月18日~6月22日为消费者奉上一 场又一场集味觉盛宴、文化体验与消费狂欢于一体的年度酒业盛事。 "天益老号"老烧坊所在的剑南老街,是绵竹当地知名的商业街区。主展场剑南春老街充分融合"国际视野+本土特色",以场景化、体验式的展陈方式打造了 名酒特展区、国际综合酒品区、四川会馆美酒展区、国内综合精品区及绵竹酒业特色区五大功能板块,涵盖白、啤、葡、黄、露以及国际蒸馏酒等6大品 类。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在老街牌坊前的展板上看到,此次参展的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超百家知名酒企,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 剑南春、舍得、水井坊等"六朵金花"为代表的 ...
展会+销场+活动,酒博会火力全开“促消费”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08:22
文|王猛 酒类正成为提振消费的先锋。 从热度正盛的618购物节看,天猫、京东、美团等线上平台酒水业务增长迅猛。以天猫618第一阶段(5月13日至26日)数据为例,国产白酒、葡萄酒、黄 酒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名酒品牌剑南春销售额同比增长284%。 线上如火如荼的同时,以"扩内需、促消费"为核心的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于18日在德阳绵竹市举行,汇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超百家知名酒 企,举办22场系列活动,全方位激活酒类消费活力。 作为绵竹产区的龙头和东道主之一,剑南春也开展一系列精彩活动,深度展现绵竹产区的深厚酿造底蕴和剑南春自南齐永明五年以来,1500余年的名酒辉 煌。 本届酒博会紧扣"非遗中国年",开展"非遗传承匠心酿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走进德阳产区系列活动。 在酒博会舞台,德阳绵竹以海纳百川之势为全球酒业提供平台,让绵竹美酒的卓越品质在世界级舞台绽放光芒。剑南春也从多维度全方位彰显品牌 底蕴与品质魅力,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 不只有展会,酒博会还在绵竹广场打造沉浸式主销场。创意品鉴工坊里酒香四溢,美食美酒嘉年华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的市集,集观赏、品鉴、购物于 一体,为消费者带来"可看、可品、可买"的一站式 ...
昨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上海开展市集游园会等活动
Jie Fang Ri Bao· 2025-06-15 01:48
昨天上午,在徐汇长桥江南丝竹团队演奏的《欢乐歌》中,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 ·2025年徐汇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府开放月暨2025年徐汇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上海 植物园拉开帷幕。 现场的国潮文化集,汇聚了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珐琅器制作技艺、中式服装盘扣制 作技艺、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等十个徐汇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千茶雅会·江南丝竹雅集"音乐会则将沉浸 式体验推向高潮。 当天,岐黄本草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演示了六神丸制作、野山参鉴赏等拿手功夫;杏林生活馆呈 现"五脏养生茶"及各种经典名方展示与试饮、药膳与香囊制作以及"药食同源"茶点品尝等;中医科技苑 以四诊仪、AR技术赋能传统中医。"在这里,非遗不是玻璃柜里的展品,中医不是古籍里的符号,它们 是可以触摸的香囊、能品尝的药膳、可体验的AI诊疗,真正滋养着城市的生命力。"一位年轻市民感 慨。 在上海植物园之外,"海派记忆"文化展览亮相徐家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展厅,系统呈现徐汇 区十余项非遗项目。徐汇区各街镇也同步开展数十场非遗民俗活动,形成"非遗就在身边"的生活场景。 记者 张熠 走进上海海上世界商圈,只见一个个非遗摊 ...
沉浸式非遗体验中读懂武汉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15 00:48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古老非遗以全新姿态融入现代生 活,6月14日,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昌区人民政府主办,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武昌区斗级营街区举行。活动以非遗融 入现代生活为核心,通过非遗展演、展销、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非 遗,让非遗可观可学可玩。 活动现场,"跟着非遗游武汉"主题线路正式发布:"知音江城"美丽传说之旅、"烟火江 湖"非遗美食之旅、"非遗有戏"武汉戏码头之旅、"匠心手作"荆风楚韵之旅、"健康生活"非 遗康养之旅五大主题、十条非遗旅游线路,覆盖50余个点位。其中既有人们熟知的旅游景 点、剧院场馆,也有充满烟火气的特色美食街区,还有底蕴深厚的非遗体验场馆、隐匿在城 市角落的小众打卡地。这些线路不仅串联起武汉的文化地标与市井烟火,更以非遗为城市的 向导,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江城故事。 见习编辑:冯瀚莹 看非遗展演、赏非遗作品、购非遗好物……武昌区斗级营街区人潮涌动,作为2025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主会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市集以五大主题展区串联 起江城非遗旅游线路,40 ...
方寸舞台 好戏万千(传承)
Ren Min Ri Bao· 2025-06-14 22:13
夜幕降临,江西萍乡湘东区界头村皮影广场,临时搭建的皮影戏台前人山人海。悠扬的京胡伴随铿锵的 锣鼓响起。幕后,湘东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永发(见图,李桂东摄),带领他的儿子、市级代表 性传承人丁武,挥舞影人闪转腾挪。台下,乡亲们或站或坐,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发出阵阵喝彩。 湘东皮影戏始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唱腔融合了赣剧高腔,皮影造型和审美质 朴,有《杨宗保破阵》《西游记》《刘备招亲》等120多出经典剧目……"丁永发滔滔不绝,"如今全本 可唱的有五六十出。" 全市各乡村及景区成了他们的舞台,10余所大、中、小学校也纷纷发出邀请。丁永发说,"孩子们很喜 欢、很自豪,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这样一来,湘东皮影戏何愁无人传、无人看呢?" 开设皮影戏培训班、网络直播皮影戏演出、拍摄皮影微短剧……随着探索的不断多元化,皮影剧团已有 10余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丁永发从11岁开始学习皮影戏,技不离手、曲不离口,拉京胡、吹唢呐、耍皮影、刻皮影、唱大 戏,"样样通,张口来"。 "鸣锣开唱,皮影戏风光无限。"两鬓斑白的丁永发如今正准备整理推出200余出剧目,"不能辜负好时 代,我们要继续为观众演下 ...
焦点访谈丨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非遗如何成为各地文旅新名片
Yang Shi Wang· 2025-06-14 16:4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喜 爱,去泉州簪一个头花,到大理试一下扎染,去敦煌学学壁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为了一些城市吸引大家来游玩的新标签,跟着"非遗"去旅 游,更是成为了现今文旅市场的一个新潮流。那么,这股潮流里,各个地方如何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在吸引流量的同时,又托举非遗的传承呢?我们 先到陕西去看一看。 从今年3月开始,在陕西紫阳县,热闹的场景每个周末晚上都要上演一番。当地17个乡镇的居民们自己创意、自己编排,期待得到观众的喜爱。不论节目背 景、选曲如何,表演中必须包含一个重要的元素:紫阳民歌。 "90后"黄杰从小听民歌长大,十几岁时他在家乡的民歌赛获奖后,成了当地最年轻的民歌手,这次活动前,他几乎很少碰到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同台共唱民 歌。 紫阳县盛产茶叶,今年的春茶采摘季,来到茶山,游客们会经常看到山歌表演,他们中既有像黄杰这样的年轻人,也有年近古稀的民歌传承人。在茶山听山 歌,让游客们也禁不住加入其中。 发源于田间地头,紫阳民歌大多是陕南人民在劳作、休闲时的歌唱,既描绘劳动场景, ...
非遗“老手艺”碰撞高校“新活力”
原标题:非遗"老手艺"碰撞高校"新活力"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3日,"非遗正青春——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十年成果展"在北京中国非遗馆开幕。展览通过实物展陈、现场展演、多媒体互动等方式,从传统工 艺、表演艺术、乡村振兴和学术成果等多个维度,集中展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 称"研培计划")10年来产生的优秀作品、学术研究及产学研创新成果,140余所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参 展。 研培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时为文化部——记者注)会同有关部门从2015年开始实施,迄今已发动 全国200余所高校参与,培训非遗传承人超过20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青年传承人占比超过40%。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名曾在高校学习的青年传承人。我们想知道,这10年以来,非遗 在高校的新场景中,有了怎样的新发展?非遗与现代生活,非遗的代际传承,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 用,是否因为年轻人带来的高校"基因"而有了新的面貌?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吕雄心,曾于201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参加研培学习。 他还有一个"学弟"吕坚,同样参与了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的研培。非遗的代际传承,在大学 ...
壮锦国潮 传统非遗的当代对话
Guang Xi Ri Bao· 2025-06-13 09:04
5月22日,"乡村超模"陆仙人身穿广西壮锦元素礼服亮相戛纳电影节《时光留声》首映红毯,在全球瞩 目的时尚盛宴上,成为镜头焦点。那身宛如流动八桂画卷的"战袍",绚丽多彩的壮锦纹样纵横交织, 被媒体赞为"用经纬编织的时尚史诗",相关短视频在网络上收获高点赞量,网友纷纷惊叹:"壮锦图案 好高级!" 而就在5月1日,南宁海关技术中心主持制定的壮锦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非遗 纺织类国家标准,为壮锦的数字化保护、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推动非遗技艺从手口相传迈向科学化 传承。 近年来,壮锦国潮吸引众多目光,其应用不断拓展,从文创到服饰系列,甚至出现壮锦奶茶包装,古 老的壮锦文化"潮"出新高度。 国标实施:非遗传承的科学基 壮锦,作为与宋锦、云锦、蜀锦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壮族文化的瑰宝。然而长期以来,其 传承主要依赖手口相传,品牌规模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阻碍产业健康发展。 5月1日正式实施的壮锦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非遗纺织类国家标准诞生,壮锦从此迎 来新发展机遇。南宁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生丝及丝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正高级工程师盖国平表示,制定 国家标准旨在提升壮锦质量,推动其产业化发 ...
铸铁锅年销8000万!非遗老手艺如何靠抖音俘获年轻人?
Qi Lu Wan Bao· 2025-06-13 03:08
在滕州市姜屯镇,1600度的铁水日复一日地浇灌着泥模,飞溅的火星照亮了山东父子炊具厂的车间。 在这里,梁氏家族四代传承人守护着泥模铸造的技艺,从欠债上千万、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到如今抖音电商创造过亿销售额的非遗品牌,他们用铁与火的淬 炼,讲述着传统工艺在数字时代的重生故事。 四代人的传承 姜屯镇的铸造铁锅历史长达100余年,而梁氏冶坊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由梁宝金创立的梁氏冶坊,历经梁锡川、梁家虎,传承至第四代梁兴春。1991年,梁家虎与他人合伙投资建铁锅厂,然而半年后合伙人撤股,留下他独自面 对困境。在之后的20多年里,厂子经历了起起伏伏,梁家虎都熬过来了。 第四代传承人梁兴春于2016年成立山东父子炊具有限公司,不仅延续了传统工艺,实现了泥模铸造铁锅技艺的现代化革新,更借助抖音电商平台,将承载着 百年匠心的铁锅推向全国市场——通过短视频展示古法铸造流程、直播讲解工艺细节,让这门历经四代传承的老手艺突破地域限制,如今产品已热销至全国 各省区,让传承百年老字号的印记随着一口口铁锅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工厂生产车间有40多个工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达到55岁,"其中跟随企业最长久的已有30多年,那是从父亲(梁家虎) ...
守正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1:54
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悠久历史、承载着乡土情感,也在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中焕发新 的生机、抽出新的枝丫。 山西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 油灯伴纸窗 "土味道"演绎新剧目 本报记者付明丽 油灯一盏,纸窗一方,音乐响起,幕后3位非遗传承人手指翻飞、紧密配合,只见孙悟空上天入地,观 众连连喝彩……晚上8点,山西太原一家餐厅内,孝义皮影戏经典剧目《收伏柳树精》开演。 表演结束,64岁的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甩了甩发酸的手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下乡演出的时 候,常常一口气演两个多小时。今天剧目短,还算轻松。" 传统孝义皮影戏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麻油灯亮影,影人全用牛皮雕刻,音乐唱腔是以小唢呐为主的 吹腔,所以又被称为"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后来,受外来戏种影响,孝义皮影戏渐渐丢失了最本土的艺 术形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能用古老皮腔表演完整剧目的老艺人寥寥无几,孝义皮影戏班社"二义 园"第七代传人武海棠是其中之一。 山西孝义,皮影戏传承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在灯影交错间演绎时光故事;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术传 承人推动技艺活态传承,让木活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使用榫 卯结构建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