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磁悬浮行业首个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在潍坊发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9-24 08:18
该标准由上述工作组提出并归口,作为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性文件,统一了行业专业术语,为后续产品 技术规范类标准、测试方法标准等文件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动磁悬浮产业技术创新、规范发展 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磁悬浮动力技术是中国重点支持的新质生产力,其广泛应用于前沿新兴产业领域。如中国现已成功研发 出的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冷水机组/热泵等磁悬浮动力装备,具有无机械接触摩擦、 低噪声、低能耗等显著优势,在水泥、造纸、污水处理、热电、化工、制药、半导体、航空航天等行业 得到广泛应用。 标准起草组成员,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瑞富表示,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标准不统一导致的 沟通成本高、技术推广难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发布的新标准,首次从国家层面统一了行业的核心概念 与定义,彻底解决了技术交流障碍,为磁悬浮动力技术研发提供清晰框架,降低研发成本,加快创新步 伐。 同时,该标准的发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增强用户信心,扩大市场应用规模。朱瑞富认为, 从国际视角看,标准的制定展现了中国在磁悬浮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为未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中争取话语权、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增超38万亿元,A500ETF基金(512050)拉升上涨1.05%,持仓股掀涨停潮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9-24 08:15
如今,站在一周年的节点回望,A股持续向上,交出了更为亮眼的答卷。近一年(2024年9月24日 至2025年9月23日)A股市场持续上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39.03%、 62.31%、103.50%。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收盘,A股总市值为113.71万亿元,近一年增超38万亿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从政策端到市场端的全面共振,更是市场参与各方的获得感与信心的集体回归。 新一代核心宽基A500ETF基金(512050)、A500增强ETF基金(512370)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A 股核心资产。该ETF所跟踪中证A500指数,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中证全部35个细分行 业全覆盖,融合价值与成长属性,相比沪深300,超配AI产业链、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新能源等新质生 产力行业,具备天然的哑铃投资属性。场外联接(A类:022430;C类:022431)。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 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
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2026年 我国绿色建材营收将超3000亿元,多维度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定方向。 这份方案聚焦建材行业发展关键痛点,划定清晰路径: 产能管控上,严禁新增水泥、玻璃产能,从源头遏制传统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竞争; 科技创新层面,重点扶持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产业壮大,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高技术、高附加 值"转型; 生产改造方面,加快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智能工厂,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强 化了环保能力。 此外,方案鼓励我国建材企业将优势产能、绿色低碳技术及标准"走出去",依托相关领域的先发优势, 参与并引领全球建材产业变革,为行业在结构转型中重塑价值链、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动力。 此外,在市场拓展方面,对内开展绿色建材下乡,充分激活国内消费与公共需求;对外深化国际合作, 助力中国建材产品、技术及标准走向国际市场,保障行业平稳运行与结构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布局了"六零"示范工厂培育,以"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 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为标杆,打造引领未来的建材产业样板。 建材 ...
教育告别象牙塔:实践成果可抵论文,学生站上生产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00
记者丨 王峰 编辑丨李博 国务院新闻办9月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 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十四五"期间,教育在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为 我国经济保持韧性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前"双一流"建设的情况如何,职业教育如何支撑产业升级,高校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 哪些新作为?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发布会上得到了回应。 打破传统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双一流"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 引擎。 怀进鹏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 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 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 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四个“之变”,读懂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
Xin Hua She· 2025-09-24 07:54
"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部门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实现了应急管理的体制之变、机制之变、力量之变、成 效之变。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十 推进矿山安全治理模 向事前预防转型 2021-2024年平均每年发生矿山事故起数、遇难 分别比"十三五"下降29.7%、29.1% 推动各地普查矿山7081矿次 22个省份134个连片矿区启动了区域性普查 340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实施了保护层开采 95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实现了地面井瓦斯抽采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 一步完。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 十 有力有效应对极端灾 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高风险区预置大中型无人机通信平台 应急通信基站、卫星电话 10.2万个多灾边远乡村有了保底通信装备 健全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 中央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了39.6%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全社会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 明显提升 拆改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1398万 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问题485万 电动自行车火灾由整治之初的 每月每百万辆5.6起下降到2起 推动批准发布消防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9 ...
数智赋能:建筑地产行业的转型突围与未来筑造
机器之心· 2025-09-24 07:48
机器之心发布 敏锐捕捉这一趋势的企业已启动转型,而华为 —— 以客户为中心的高科技巨头,凭借对 "好产品" 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数字化实践,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伙伴。中国 建筑科学研究院携手华为,从顶层规划、大数据平台到 "一网一云" 建设,逐步深化行业级垂直产品合作;联发集团借助华为数字化能力打造 "新青年好房子" 系 列,以 "1+2+3*N" 数智蓝图实现 "优总价、高品质、强运营、智慧化" 的模式创新。 数智化驱动,全链条实现效率与质量双飞跃 流程与组织优化仅是起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智化技术实现 "投融建管营" 全流程的效率革命与质量升级,华为正以技术与生态之力加速这一进 程。中指研究院预测:"AI 赋能将从工具辅助升级为全产业链智能决策,未来竞争焦点将转向空间与资产运营能力。" 在设计端,大模型技术重构创意与审查逻辑:华为昇腾算力与构力科技行业知识深度融合,推出 "知识驱动的审图智能体",不仅提升审查效率,更构建起 "问题发 现 — 知识赋能" 的设计质量飞轮。 机器之心编辑部 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产业,建筑地产行业既是全球经济的核心支柱,更在时代浪潮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全球供应链重组催生人口 ...
A股“924行情”一周年 多只绩优基金已越过山丘净值创新高
Jiang Nan Shi Bao· 2025-09-24 07:42
A股投资逻辑生变:从"普涨"到"科技领涨" 回望"924行情"这一年,A股投资逻辑正悄然生变。有人坦言,如果说政策是"924行情"的启动键,那么 科技股的爆发则成为行情延续的核心引擎。近一年间行情从"普涨"逐渐向"科技领涨"转型,科技成长类 板块整体表现突出,多只科创类指数实现涨幅翻倍。而拆解净值创新高基金背后的缘由,成功搭乘科 技"顺风车"也是驱动基金业绩向好的主要因素之一。 典型如重点聚焦于人工智能板块的汇安成长优选混合,该基金在"924行情"启动之后,果断加仓金融IT 与半导体;2024年四季度又加仓国产AI产业链,包括国产算力、国产AI应用等;今年上半年基于对"AI 行情正从概念普涨演变为更注重业绩兑现的结构性行情"这一判断,在维持对AI产业整体高仓位配置同 时,进行了积极的结构优化:适度增加了在AI算力基础设施(如光模块、PCB等)以及业绩兑现能力更 强的AI应用龙头公司的权重,并相应降低了部分短期业绩难以证实、估值偏高的个股仓位。这种操作 也获得了正向反馈,为其近一年回报超200%埋下了伏笔。 去年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所驱动的A股"924行情",不知不觉已满一年。行情也从初期的普涨格局进入当 前结构分 ...
新华视点|透视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技能人才如何向“新”?
Xin Hua She· 2025-09-24 07:26
金秋时节,能工巧匠收获劳动果实。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23日落下帷幕,348名选手获得106个项目的金银铜牌。从占比过半的新领域赛项,到应变求新的参赛选手,本届大赛新意 迭出。 大赛选拔了哪些紧缺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如何与产业焕新同频共振?又该如何把握新机遇、开辟职业发展新天地? 新职业:勾勒产业发展新图景 模拟田地里,无人机驾驶员操控无人机按规定路线飞行进行植保作业;测试车道上,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进行车路云一体化综合测试;操 作台前,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识别芯片丝印层印刷缺陷……各项目赛场上,从事新职业的选手们科技感十足的操作引人注目。 此次大赛中,从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到工业视觉系统运维,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到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17个新职业赛项亮相,体现新质生 产力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项目比拼中,选手们需要在智慧医疗场景下,通过人工智能相关算法识别药盒,让机械手作出相应指令等。来自中国运载火 箭技术研究院的选手赵前程对此并不陌生,他所在的团队已与北京协和医院展开深入合作,依托医疗数据攻克心内、麻醉等领域痛点难题。 本届大赛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理事刘翠兰:全球超七成技术创新在高端制造等领域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 英,共同洞察变局脉络、探寻发展新机。 她进一步指出,伴随双向开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中国资本市场也给企业出海提供了很多的有力支持。例如,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去境外上市,支 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一些上市公司也积极通过跨境并购,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丰富全球产品线。 刘翠兰还表示,自中上协成立境外上市公司分会以来,搭建上市公司、投资者、境内外监管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综合的沟通交流平台等举措,为上市公 司合规能力的建设、应对相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提供保障。 她指出,上述领域的领军企业,依托技术的优势形成市场的主导地位,占据行业60%以上的利润空间。"这些由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溢价效应,使得培育新质 生产力的能力成为企业抵御风浪的'压舱石'。" 刘翠兰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进入崭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等方式融入 国际社会。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理事刘翠兰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理事刘翠兰出席 ...
中关村办公需求持续爆发 北京写字楼市场拐点将至?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9-24 07:20
Core Insights - The report highlights that the Beijing offic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a structural recover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ivity, which is reshaping market demand and creating a positive cycle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concentration - spatial value premium" [1] - In Q3 2025, the net absorption of Grade A office space in Beijing reached a record high for the year, with a quarterly net absorption of 125,000 square meters, marking nine consecutive quarters of absorption [1] - The vacancy rate in the market decreased to 19.3%, reflecting a nearly 1 percentage point drop from the previous quarter, indicating a short-term alleviation of vacancy pressure [1] Market Performance - The demand side of the market has show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but performance across sub-markets remains uneven, with new demand concentrated in a few sub-markets [2] - The Zhongguancun sub-market has see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office demand, with a net absorption of over 63,000 square meters in Q3, marking the second time in five quarters that it exceeded 60,000 square meters in a single quarter [2] - The vacancy rate in Zhongguancun dropped significantly to 15.1%, with a quarterly decline of 3.9 percentage points and a year-on-year decline of 4.6 percentage points [2] Future Outlook - The report suggests that while tech companies are generating new office space demand, their scale is not yet sufficient to stabilize the overall market, indicating a need for stronger and sustainable demand growth [3] - The market is undergoing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demand variables and supply constants, with a shift towards high-quality assets as companies move away from inefficient properties [3] -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market participants to innovate management models and operational paradigms to transition from a "low-efficiency red sea" to a "value-innovation blue ocea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