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Search documents
后浪力华出手:大圆柱“热-力-电”三角困局告破
高工锂电· 2025-06-06 09:45
快充主导、结构重构、新场景崛起。 46 系大圆柱电池赛道在 2025 年再度火热。 特斯拉、宝马为 46 系大圆柱电池高举旗帜,带动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 亿纬锂能 、 远景动力 ,以及 LGES 、松下、 SK on 、三星 SDI ,这些 位列全球动力电池 TOP 行列的 企业持续大圆柱电池产业化较量。 但 大圆柱电池不仅是龙头的赌局。以力华电源、睿恩新能源 等 为 代表 的新玩家也选择以 46 系大圆柱为核心产品进入激烈的电池产业竞争,并且这 些新玩家背后不乏明星资本的支持。 这一热潮似曾相识。自 2020 年特斯拉在"电池日"上发布 4680 方案,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快充能力"的大圆柱电池充满想象。从动力电池产业最 上游的材料企业到整车制造端,海内外多方势力快速集结,力图在新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理想中的电池 "结构革命"并未一蹴而就,大圆柱的产业化推进一度缓慢。 转折点出现在 2024 年。 一方面,制造技术的进展让大圆柱在良率、效率、成本等环节逐渐具备量产条件;另一方面,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 电动化场景的兴起,正在重构市场对电池的性能期待。 全球动力电池竞争进入 "效率与性能"双重博 ...
中化国际,芳纶成功应用于电池箱体
DT新材料· 2025-06-05 16:13
注册签到 7月16日 星期三 青年学者论坛一最佳报告评选 开幕式 ( 金 主席致辞) ( 最佳报告颁奖仪式 士题据告 复合材料界面强韧化及性能分析 7月17日 星期四 士题据告 复合材料界面微观表征与检测 图 圆桌讨论) 欢迎晚宴 主题报告 多功能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及开发 7月18日 主题揭告 星期五 绿色复合材料界面优化与回收 〔〔 〕 闭幕式 除卓越的安全性能外,sinapara®芳纶还具有轻量化特性,成功助力该款电池箱体产品相 比传统纯金属箱体减重20%~30%, 有效优化整车能耗表现, 为整车厂商在追求性能与安全之间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此外,sinapara®芳纶长丝产品目前已通过产品生命周期(LCA)评估和产品碳足迹核查,可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产品碳排放数据,助力客户满足更 高标准的能耗和环保要求。 说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于中化国际 及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18094560191(微信同号)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中化国际 旗下中化高纤sinapara®芳纶材料成功应用于国内知名 ...
锂电产业大省,“掘金”千亿风口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4 23:13
有报告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不过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亟待规 范。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此前的调查研究报告,截至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 25%,其中大部分废旧动力电池流向一些不具备标准化处理资质的小作坊。 解读: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也是整车最具价值的部分。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 有量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上升,其回收利用也备受关 注。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我国镍、锂、钴等贵金属对外依存度高。而据测算,"退役"电 池回收利用,可满足每年24%的锂、31.2%的钴、16.8%的镍需求,这对于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 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5月26日,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强调要 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紧盯电池生产 ...
城市24小时 | 锂电产业大省,“掘金”千亿风口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4 16:18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近日,四川省经信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推动建设四川省新能 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加快构建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2024年底,四川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40.2万辆,预计未来2~3年,省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将迎来第一轮高峰。此前的4月23日,《四川省新能源 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专门规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明确 要"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 解读: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也是整车最具价值的部分。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 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上升,其回收利用也备受关注。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 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央视网消息,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 ...
比亚迪动力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不起火、不爆炸
鑫椤锂电· 2025-05-28 07:52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会议详情 I C C S I N O END 会议主办: 鑫椤资讯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8-9日(8号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会议咨询: 19921233064(微信同) 本文来源: PChome电脑之家 据了解,新国标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2026年7月1日起实施。与旧版相比,它进行了多处重大升级。 热扩散测试标准从 "起火爆炸前5分钟预警",升级为"电池需确保不起火、不爆炸且烟气无害";新增底部 撞击测试项目,要求电池在遭受底部撞击后无泄漏、无外壳破裂且满足绝缘要求。 进固态电池群 ,加小编微信:13248122922 注:添加好友请备注 公司名称、姓名、职务,入群需发送1张您的纸质名片~ 近日,比亚迪宣布自家的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GB 3803-2025《电动汽车用动 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全项检测,并获得中汽研汽车检测中心专业认证证书。 ...
电车起火,电池新国标也杜绝不了|工程师来信
3 6 Ke· 2025-05-28 06:14
「作为汽车产品的一线缔造者,工程师是最了解汽车产品和技术的人群。产品好不好,技术深不深,用 料真不真,在36氪「工程师来信」栏目,你能看到更真实的一面。」 当一辆车以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向高速隔离带,随之而来的就是400摄氏度的车内温度、30秒内被融 化的车窗玻璃、只剩下金属框架的整车。逃生,或者说在几秒钟之内逃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当然是件比 较艰难的事。 到去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了50%,但起火的电池包似乎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不可言说之 痛。动力电池起火能否不起火?起火后乘客能否拥有更多的逃生时间?一起起电池起火案例将这些问题 摆在了越来越显眼的位置,有关部门再次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技术标准。 今年3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颁布, 相较2020年颁布、2021年执行 的GB/T38031-2020标准,新电池国标最主要的修改点之一,是将热扩散测试的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 火、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如今的"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 造成伤害"。 不仅如此,相比现行的通过针刺、外部加热诱发热失控的测试方法,新国标还增加了内部加热测 ...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困局待解 期待政策破冰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27 17:57
市场对于动力电池"退役潮"预判的失真很大程度上引发行业产能供需错配,行业内卷加剧。根据工信部 2016年出台的规定,2024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陆续"脱保",然而"脱保"并不代表用户会立刻报废 电池。 尽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尚未到来,但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已挤满大量提前布局的企 业。当前行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是退役量预判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二是非正规回收渠道的冲击,导致 市场呈现典型的卖方特征和价格倒挂现象,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受访业内专家表示,预期在4—5年后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有助于缓解供需错配压力,但行业发展仍 需加强引导。当前,国家正在加紧修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并将其升格 为部门规章,通过源头管控确保退役电池进入正规途径,并明确各行政单位、执法机构在推动行业规范 发展中的分工,破解"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的难题,推动行业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发展格局。 供需错配行业寒冬延续 近些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快速成长。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快速增长和动力电池"退役潮"的综合评判,社会资本普遍看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市场发展前景,大量企 业投 ...
打通堵点卡点,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Xuan Gu Bao· 2025-05-27 15:16
雄韬股份:投资10亿元建设赤壁电池回收项目,覆盖铅酸与锂电池。 据券商机构预测,2025年退役电池规模将达173GWh,为回收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料基础。 公司方面,据中证报表示, 川能动力:投建西南锂电池循环回收基地,覆盖拆解到资源回收全流程。 据中证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近日主持召开专班第一次会议,部署做好新能源 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会议强调,按照《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 动方案》要求,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制修订各类锂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强 制性标准,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利用行为,以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紧盯 电池生产、车辆报废、拆解利用等环节,打通全流程监管堵点卡点,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流向 监测,依法查处非法拆解污染环境、无照经营等行为。要加强行业能力建设,加大关键技术、工艺及装 备的协同攻关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对规范条件企业强化"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支 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中证报指出,近年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 ...
多家企业已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
起点锂电· 2025-05-27 10:17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etition for "safety certification"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industry has intensified, with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GB38031-2025 mandating "non-flammability and non-explosion" as compulsory requirements [1][2]. Group 1: Industry Developments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eased the new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 emphasizing extreme scenario testing [1]. - Nine battery manufacturers and twenty automotive companies have announced compliance with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establishing safety benchmarks for the industry [2]. Group 2: Company Achievements - CATL became the first company in China to pass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certification for its Kirin battery, achieving this milestone with multiple product lines [3]. - BYD's blade battery and flash-charging blade battery have both passed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showcasing their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4]. - Zhongxin Innovation successfully obtained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certification, being one of the first battery companies to do so [5]. - Ruipu Lanjun's PHEV series battery was among the first to meet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emphasizing high safety and long lifespan [6]. - XWANDA's flash-charging battery 3.0 received certification, setting a new safety benchmark for ultra-fast charging batteries [7]. - Zeekr's self-developed battery passed extensive testing, exceeding industry standards in safety [8]. Group 3: Market Trends - Major automotive brands, including Geely and Great Wall, have announced compliance with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indicating a widespread industry shift towards enhanced safety [9]. - The majority of top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ers have already met the new safety requirements, reflecting a proactive approach to battery safety [9].
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成果预计将率先批量应用于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
news flash· 2025-05-27 03:30
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成果预计将率先批量应用于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 智通财经5月27日电,记者获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本征安全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关键 技术及应用"项目于近日启动。项目将依托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开发兼具高安全与高比能的 材料与电池技术,提出全场景电池故障诊断与热失控预警方法,提升立体交通领域动力电池单体及系统 能量密度,同时兼顾快充性能及功率输出能力。该项目研究成果预计将在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 中率先得到批量应用。(智通财经记者 徐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