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爆了!超级盛宴,最后入场机会
格隆汇APP· 2025-06-23 10:29
历史的指针划过 2025 年的中轴,世界正以惊人的加速度重构底层逻辑。 当人工智能算法重写生产力方程,生物科技解码生命密码,这个被 " 新质生产力 " 重新定义 的时代,全球经济版图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文明跃迁。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次真正的转型都伴随着阵痛与淬炼。 地缘政治 "黑天鹅"、货币政策"温差"、特朗普反复"整活"……世界格局变得暗潮汹涌。 在东西方文明的张力场里,中国经济正惊心动魄的进行着 "量子跃迁"。 顺着时空长河望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清醒认知:这不是简单寻常的商业周期轮动。 这场全球波谲云诡的压力测试中,唯有破局而立、向新而生。 而那些历史的重大转折,往往始于少数人洞见未来的勇气。 欢迎各位同行者报名参与 7 月 4-5 日深圳不见不散! 鹏城七月,凤凰木开得正艳。深圳湾的海风依旧带着改革初年的锐意,如今这片热土仍充斥着 肆意昂扬。 2025 年 7 月 4 日 -5 日,格隆汇 2025 中期策略峰会将再度于深圳启幕。 我们力邀了顶尖思想领袖与实战精英共赴这场思想盛宴,在变局的十字路口,在思想的激烈碰 撞中,一同绘制属于下半年的价值图谱。 历史从来不 ...
港股IPO狂飙!科技类企业赴港IPO策略分享
梧桐树下V· 2025-06-22 08:53
研发投入: 过去三年研发开支占总成本 ≥15% (特专科技),或核心产品通过临床Ⅰ期(生物科 技)。 不久前,港交所重磅发布 "科企专线" 新政,专门 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 门槛 。 这一波动作,让越来越多科技企业把目光投向港股。 面对这么好的政策,企业该怎么利用?具体实务操作又该注意啥?我们给大家梳理了一些实操要点: 适用对象: 特专科技公司(如AI、芯片、新能源等硬科技)、生物科技公司(创新药、医疗器械 等),尤其处于早期阶段或产品未商业化的企业。 第一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1、核心门槛: 行业属性: 属于港交所定义的"特专科技"( 18C 章)或"生物科技"( 18A 章)领域。 特专科技: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半导体、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 生物科技: 创新药研发、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 商业化阶段: 允许未盈利、无收入,但需证明技术可行性及市场潜力(如专利、合作意向书)。 2、自测工具: 登录港交所官网"科企专线"页面,下载《18A/18C资格自评表》,勾选是否符合条件。 若不确定,直接填写"科企专线-查询表格"发送至港交所邮箱: techenquiries@ ...
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拨康视云通过港交所聆讯 三年累计亏损2.95亿美元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22 01:07
据港交所6月20日披露,CLOUDBREAK PHARMA INC.(下称:拨康视云)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建银国际、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拨康视云是一间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各种疗法。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CBT-001及CBT-009),均为自主开发。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千美元 | 千美元 | 干美元 | | 收益 | | | 10,000 | | 其他收入 | 471 | 880 | 214 | | 其他收益淨額 | 718 | 674 | 645 | | 一般及行政開支 | (8,912) | (11,277) | (9,489) | | 研發開支 | (15,290) | (27,492) | (37,946) | | 經營廚損 | (23,013) | (37,215) | (36,576) | | 財務收入淨額 | 1,571 | 3,597 | 2.002 |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 | | | | | 負債及衍生金融工具 ...
跨越海峡深耕生命科技
Jing Ji Ri Bao· 2025-06-21 22:30
台北姑娘吴宜蓁是美亚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在大陆生活了10多年,不仅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从 朋友那儿学会了上海话、东北话等多种方言。 将时针拨回到2006年。彼时在岛内某跨国金融机构工作的吴宜蓁,因为轮岗面临外调,在迪拜与上海之 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告诉记者,自己的祖父籍贯是杭州,外公外婆是南京人,从小耳濡目 染地对上海心驰神往。在上海工作几年后,她受聘为另一家跨国金融机构的中国区个人银行副总裁。 2012年,吴宜蓁成立美亚生物科技集团,并把总部设在北京,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一路砥砺前行,如今的美亚集团已成长为一家以自体干细胞及免疫细胞为核心,以大健康产业为蓝图, 致力于前沿生物科技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美亚集团旗下北京科学城日化在延续传统 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正努力打造以生物科技、植物萃取、绿色环保为基础的自主品牌。"随着文化自信 的增强,国货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吴宜蓁介绍,高科技赋能民族品牌,目前美亚集团旗 下北京科学城日化推出了系列新产品。 除了打拼事业,吴宜蓁积极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担任北京市台企协副会长、北京市台企协昌平台企联谊 会会长等职务。她在公司设立台湾青 ...
港股打新,市场热爱哪类题材?
Jin Rong Jie· 2025-06-20 13:34
截至2025年6月20日,年内在港股市场上市的新股有32家。我们根据各家公司的数据统计,合计募资净 额为779.69亿港元,超额配售募资额或合共为84.62亿港元,合起来有864.31亿港元,已远远高于2024年 整个上半年的新股募资总额134.64亿港元。 我们发现有几个现象很有趣: 赴港上市的A股表现不太差 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明显增加,或得益于政策和上市规则鼓励与环境变化下的业务需要。今年以来,已 有6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A+H股上市,包括海天味业(03288.HK)、吉宏股份(02603.HK)、恒瑞医药 (01276.HK)、宁德时代(03750.HK)、钧达股份(02865.HK)和赤峰黄金(06693.HK)。 这些公司在过去已进入沪深港通,但仍开辟港股上市通道,且在港股上市后的表现不俗,或反映港股市 场投资者对于优质的A股上市标的需求殷切。 我们留意到,这6家AH股公司在港股市场上市首日均高收,而上市至今,除了钧达股份(02865.HK) 微跌和海天味业第二日即破发外,其余股份均有双位数以上涨幅,赤峰黄金的累计涨幅更高达 117.20%。 除了以上这6家公司外,从事制冷设备制造的A股上市公司三花智 ...
证券公司ETF(516730)盘中拉升翻红,机构: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0 02:41
截至2025年6月20日 10:08,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931412)上涨0.30%,成分股东吴证券(601555)上涨 2.46%,申万宏源(000166)上涨0.84%,国泰海通(601211)上涨0.71%,华泰证券(601688)上涨0.66%,西 部证券(002673)上涨0.54%。证券公司ETF(516730)上涨0.31%,最新价报0.96元,盘中成交额不断走 阔。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6月19日,证券公司ETF近1年累计上涨28.86%。 证券公司ETF(516730),场外联接(浦银安盛中证证券公司30ETF联接A:017778;浦银安盛中证证券公 司30ETF联接C:017779)。 湘财证券认为,本次陆家嘴论坛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讲话,标志中国资本市场从"融资功能优化"转向"创 新生态构建",科创板改革2.0版将重塑科技企业估值体系,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商业航 天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蓬勃发展注入确定性资本支持。 证券公司ETF紧密跟踪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从证券公司中选取业务排名靠前、市 值规模大、营业收入高、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相对较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 ...
锚定“四个面向”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Jing Ji Ri Bao· 2025-06-20 00:07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以科技现代化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关 键。《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著作,既 是对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指引,为开辟新赛道、制胜新领 域、构筑新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战略谋划、作出顶层部署,推动重 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 能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是前30名中 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 7.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同时应当看到,我国科技创新仍面 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等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研人员 创造潜力的释放。 要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任 务高效协同推进。破除壁垒、整合力量,着 ...
金融助力科创,涌现更多“DeepSeek时刻”
6月18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科创板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 施,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 风险资本在我国过去数十年的科技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2023~2024年期间,由于美联储提 高利率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流入我国的美元风险资本减少。与此同时,国内IPO节奏阶段性收 紧,一些企业赴美上市定价过低,港股市场中小股票流动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创投机构通 过IPO退出与资金回流,国内风险投资活动有所减少。 但是,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与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技术突破正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这对加快构建与之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及时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积极吸引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 产业资本等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才能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 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我国诸多初创企业在互联网革命期间最终成长为巨头,比如高盛最近推出的中国十大民营上市公司中有 一半是互联网公司 ...
聊聊今天的陆家嘴论坛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18 13:31
今天上午,陆家嘴论坛2天议程里,最重要的部分结束了,各大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发言,有些人会觉得略失望,因为没有听到自己想 听到的信息——那些 巨大的数字,性感的举措,积极的展望 。 不过,理性来看,这其实也可以理解,5月7日,刚刚召开了"一揽子金融政策"发布会,大家可以回顾下《 为什么我对今天的发布会很乐观 》, 卖方洋洋洒洒整理出来的具体政策,就有接近30条,而短短40天之后,要再憋出30条新的重磅来,这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实际上,这次陆家嘴论坛召开的背景和主题,听下来很明确,就两个。 一是加大对外开放,这主要是说给外资们听的,背景就是在贸易摩擦加剧、美元信用走弱的宏观背景下,怎么样,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二是加大对上海金融中心的支持。 所以, 我个人依然对论坛传递的信息和信号,"很乐观" ,即使没有比较浅白的,那些巨大的数字、性感的举措、积极的展望,有几个点,也值得展开简 单聊聊。 一共9条。 ...... 1、股民最关心的,当然还是科创成长层的设立。 很多人一看到这条信息,就条件反射般地开始阴阳——又要加速圈钱了。 其实,我们在《 腾讯回A股上市? 》里,明确说过观点: 不应该把IPO当做洪水猛兽 ...
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吴清主席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8 11:16
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此机会,我围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谈几点思考体会。 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商业航天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蓬勃发展,全球科技 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从我国看,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下,科 技创新正在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技术突破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诸多领域都迎来激动人心 的"DeepSeek时刻",出现了一批生而全球化的新兴科技企业,境内境外都开花。这也对加快构建与之相适 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方面,我们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完善": 一是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与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的坚守相比,我们的金融供给仍存在 资金短期化、风险容忍度低等问题,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远远不够。二是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 求的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企业不仅需要融资,还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