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Search documents
经济热力站丨聚焦低碳转型与创新实践 首站探访北京绿色先锋企业
Bei Ke Cai Jing· 2025-06-28 03:1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段文平)6月27日,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贝壳财经承办的"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首期月度主题走访活动成功 举办。本次活动以"绿色蓝图 京智赋能"为主题,聚焦绿色经济企业开展线下集体采访,共有15家市属新闻网站、财经类网站等媒体记者,财经领域 网络大V等参与活动。 2025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20周年。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围绕建筑节能、能源转型、碳市场 建设等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北京正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政策保障。此次活动深度探 访了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挖掘企业在储能领域、绿色算力领域、循环经济 领域的创新实践,探索超大城市绿色转型路径,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走访团来到位于昌平区的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详细介绍了企业在铁铬液流电池领域的创新突破。该公司自2011年, 组织专家团队对铁铬液流电池创新研究,以降本增效为路径,大规模应用为目标,历经十余年,解决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不断迭代升级,实现 原 ...
广东省能源运销协会隆重召开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暨2024年度广东省能源行业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06-27 03:50
告别春的羞涩,拥抱夏的炽烈,六月的枝头挂满青涩的果实,大地在骄阳下蒸腾着无限可能,一切都朝着繁盛奔忙。在此生机勃发的日子里,广东省能 源运销协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暨2024年度广东省能源行业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于2025年6月26日在广州珠江宾馆隆重召开。 会议现场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十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省委省政府"1310"具体部署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广东省能源运销协会始终坚 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关于能源工作的战略部署,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大局 中彰显担当,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勇当先锋,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主动作为。 在广东省能源局的领导下,协会召开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暨2024年度广东省能源行业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表彰会,对2024年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 彰。出席表彰大会的有:广东省能源局一级调研员叶由根,广东省能源运销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玉丹,协会老领导黄观档、罗春生。参会单位包 括中央能源企业驻穗单位,本省和省国有企业及能源运销储相关等60多家企业,会议由广东省能源运销协 ...
石化行业绿色转型入佳境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27 03:09
严控产能同步能效升级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但能源供应压力和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仍然较大,2024年,我国一次能 源消费量已经达到59.6亿吨标准煤。我国石油外采率已经上涨到70%以上,天然气外采率也上涨到40% 以上,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能源安全风险日趋严峻。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 等领域能源低效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依然任重道远。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为行业划出明确红线: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 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30%,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严格控制在10亿吨以内。同时全面 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的常减压装置,禁止新建用汞聚氯乙烯产能。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发布的《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锚定目标:2024—2025 年,通过实施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0 万吨。 地方政府同步跟进。比如,甘肃省早在2022年即印发《石化化工企业节能减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 案》,要求到2025年全省石化化工能效达标产能比例超过30%。该方案列出11个重点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Xi An Ri Bao· 2025-06-27 02:11
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政策、标准和法规体系,科学布局城市功能空间, 推动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创新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坚定不移当好秦 岭卫士,一体推进整改档案化、巡查常态化、保护社会化、监管智能化,深入挖掘阐释秦岭生态价值、 文化价值,不断提升秦岭保护整体效能。要扎实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深入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 击行动,全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 重,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持之以恒抓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重点水系生态修复工 程,认真开展汛期隐患排查,确保安全度汛。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好"双碳"西安行动,积极 发展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绿色技术,加快形成强大的绿色竞争力。要注重标本兼治,清单式、系统化推 进中央和省上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深挖问题根源、注重举一反三,以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 原文链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方红卫主持并讲话 叶牛平王吉德李婧出席 6月26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 ...
A股十年变迁: 扬帆出海结硕果 中国智慧重塑全球产业新格局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6 17:49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与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出海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 来,A股上市公司出海步伐显著加快。本文为《数说A股这十年》之出海篇,深入分析A股公司出海业 务的变化轨迹,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未来趋势。 中国品牌加速"走出去" 近年来,全球经贸格局经历深刻重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 业的全球化步伐却愈加坚定。一批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主动求变,破解文化鸿沟,开拓新的海外市场, 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以更具韧性的姿态破浪前行。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24年有海外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560家,数量占比达到66.37%, 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海外业务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 擎。2024年A股公司海外业务营收突破10万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2.8倍;2024年A股公司海外业务占总 营收的比例达到14.28%,创历史新高,与十年前相比,占比提升4.6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上市公司出 海业务毛利润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2024年海外业务毛利润达到1.63万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8.33倍; 海外业务毛利润占总体毛利润的比 ...
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部长会第五次会议
news flash· 2025-06-26 14:44
6月26日下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部长会第五次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方主 办,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主持会议并发言。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主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使领馆代 表、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宏志表示,自习近平主席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 能源革命,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迈向新阶段。中国坚持科技创新,保障能源转型"动力强";坚持产 业创新,促进能源系统升级"效果好";坚持政策创新,保障能源行业发展"手段足";坚持互利共赢,实 现能源国际合作"成果多"。为推动上合组织能源可持续发展,中方建议各国稳固区域能源安全,夯实能 源可持续发展基础;深化能源绿色合作,推动能源低碳可持续转型;加强创新融合协作,引领能源可持 续发展方向。中方愿与各成员国能源主管部门一道,推动能源合作迈向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新阶段, 为区域和全球能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与会各国高度赞赏上合组织在能源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充分认可成员国能源部长会是加强成员国战略 对话的重要平台,重点介绍了本国能源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规划及合作愿景,号召各成员国未来在保障 能源安全 ...
国家能源局:扎实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务实合作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6 06:30
二是坚持互信互认,提升能源贸易投资合作水平。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滋长,给正常的能源 贸易带来严重影响。"我们愿与各方一起,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油气等 领域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贸易投资合作,稳妥推进能源技术标准与市场规则互 认,优化能源贸易投资环境,不断提高能源经贸合作规模和质量。"王宏志表示。 三是坚持互惠互利,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是能源合作的重要方面,前期上海合作组织各方 扎实推进能源技术交流,取得积极进展。"我们愿与各方一起,引导能源领域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 校加强交流,推进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技术研发、新能源产业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 助力能源转型。"王宏志说。 新华财经宁波6月26日电 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26日在上海合作组 织能源部长会开幕式上表示,中方愿与各方一起,扎实推进能源领域务实合作,为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 家园提供能源支撑,为促进能源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是坚持共建共享,持续改善民生用能服务保障。十年前,中国彻底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现全 部人口都能用上电。"我们愿与各国朋友分 ...
16.4℃ 去年平均气温再创新高 四川多管齐下应对气候变化,积极谋划绿色低碳转型
Si Chuan Ri Bao· 2025-06-26 00:21
"2024年四川平均气温16.4℃,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再次刷新2023年16.1℃的历史 纪录。"6月25日,在2025年全国低碳日四川省主场活动上,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周长艳介绍,以变暖为主 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大省的四川,也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摆在突出位 置,锚定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目标,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 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各行业共谋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是全省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来 源。 "四川水泥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在资源环境约束逐渐收紧的背景下,我省水泥行业加快迈向 绿色低碳转型之路。"省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张魁举例,巴中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 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提升8%;自贡金龙水泥有限公司利用水泥回转窑技术,减 少燃料使用量,实现了固体废弃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四川水泥行业减污降碳的实践,正是全省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 放眼全省,近年来,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2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 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创新。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深 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对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 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是具有深厚理论根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 想、基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于长期实践探索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文化 底蕴和实践基础。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 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不仅给 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决定了人与自 然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和 ...
“碳”路向未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Xin Hua She· 2025-06-25 16:52
新华财经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高敬、吴书光、王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6月25日,2025年"全 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充分展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显著成效和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周年。从绿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 减量,从"绿"电点亮生活到开发节能建筑……中国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实践书写绿 色低碳发展的新答卷。 充满"绿意"的数据,印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成效 湖州的一支翠竹借助"竹林碳汇"项目"点绿成金"、台州的海洋塑料垃圾"变身"高端商品、每天数十万人 搭乘杭州地铁2号线这条"零碳线路"……在浙江,这样的绿色低碳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成为我国应对气 候变化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 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 整,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 一组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