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

Search documents
美媒:拉布布现象彰显中国“柔实力”
news flash· 2025-06-19 00:59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6月17日文章,原题:拉布布的崛起反映出对美国领导力信心的下降数十年来, 美国一直占据着地缘政治主导地位,其软实力通过好莱坞大片、硅谷创新等辐射全球。然而,近来一场 微妙而深刻的力量再平衡正在发生。美国形象正明显下滑,尤其是在其传统欧洲盟友当中。与此同时, 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似乎悄然稳步上升,且往往通过一些不太符合传统大国博弈的途径实现。以拉布布为 例,这个淘气的尖牙精灵俘获了亚洲乃至更广范围的人心。拉布布并非国家支持的文化输出,而是一种 源于当代消费文化和精明营销的(民间)产物。其人气飙升彰显中国蓬勃发展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跳出 传统国家叙事的框架,而是与富有感染力的美学、引人入胜的叙事以及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有关,这种 产业日益有能力打造出全球共鸣的文化产品。(环球网) ...
日媒:出口“酷”文化,日本缺乏战略思维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6 23:06
在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最成功的国家是那些保持开放心态并善于适应的国家。韩国的成功经验不是简 单给予媒体行业资金支持,更在于将文化视为核心战略资产。通过协调投资、出口促进和人才培养,韩 国构建了鼓励冒险精神、长期规划和全球合作的生态系统。韩政府虽不干预内容创作,但通过基础设 施、培训和营销支持展现决心和信心。韩国政府通过人才培养投资,在大学设立与医学、科学同等重要 的文化领域专业课程,赋予人才正当地位。据鹦鹉分析公司统计,2020年至2024年,韩剧为网飞全球贡 献了80亿美元流媒体收入。 反观日本,其文化战略基本处于零散状态,媒体和内容政策分散于不同机构,且被传统利益集团主导。 与此同时,新一代日本创意工作者面临低收入、超长工时和狭窄的职业发展空间。日本议员河野太郎此 前曾表示:"日本需要向民众展示创意人才的成功,他们能赚钱且有社会地位,这样年轻人才愿意进入 该领域。" 《日本经济新闻》 6 月 15 日文章,原题:日本若缺乏战略思维,就无法输出 " 酷 " 文化 在流行文化领域, 很少有比"韩流"崛起更引人注目或更具启示性的故事了。过去20年间,韩国已从一个小众文化产品出口 国转变为文化"超级大国",在音乐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当前原油市场地缘溢价尚未反映霍尔木兹海峡关闭的可能性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06:00
供应链断裂的乘数效应。甲醇产业链危机:布什尔港遇袭加剧中国进口风险,该国60%甲醇依赖伊朗供 应,华东地区价格弹性系数已升至2.3,较2024年阿巴斯港爆炸事件时提升40%。能源基础设施脆弱 性:南帕尔斯炼油厂遇袭标志着以色列首次打击伊朗能源生产端,其14期项目占伊朗天然气出口产能 12%,可能引发LNG市场的连锁反应。 政治博弈下的软实力对冲。美国政策两难:特朗普面临"抑制通胀"与"遏制伊朗"的目标冲突,若油价突 破每桶100美元,可能动用战略储备平抑市场,但会削弱对伊制裁效果。伊朗反制工具箱:海峡封闭作 为终极手段,其重启成本高达日均18亿美元(按2019年历史数据推算),但当前局势使该选项概率从 8%升至23%。软实力价值重估路径:基线情景,油价区间每桶60~65美元,持续时间稳定,软实力溢价 占比9%;冲突升级,油价区间每桶85~95美元,持续时间2~4周,软实力溢价占比34%;海峡关闭,油 价区间每桶120~130美元,持续时间6~8周,软实力溢价占比71%。 【人物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和智库,建立软实力理论、软实力宇宙 哲学、软实力函数、软实力指数工具、软实力油价分析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国际油价成为冲突“暴风眼”供需基本面与地缘风险溢价博弈
Sou Hu Cai Jing· 2025-06-14 04:50
中东冲突升级引爆油价单日暴涨7%,地缘风险溢价与供应过剩博弈下,布伦特原油短期或冲每桶90美 元,极端情形可能飙至每桶120美元。伊朗反击阈值、美国政策困境与欧佩克增产形成三重拉锯,投资 者正面临套期保值的战略窗口期。邓正红软实力表示,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引发投资者担忧冲突扩 大可能扰乱中东石油供应,地缘溢价放大石油软实力价值,周五(6月13日)国际油价大幅走高。截至 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7月期货结算价每桶涨4.94美元至72.98美元,涨幅 7.26%;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8月期货结算价每桶涨4.87美元至74.23美元,涨幅7.02%。中东紧张 局势加剧,伊朗已发动第三波导弹袭击,向以色列方向发射约150枚导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 示,已摧毁大量伊朗导弹库存和多个核设施;以军称伊朗大不里士的空军基地被完全摧毁。当地时间14 日,以色列急救组织"红色大卫盾"表示,在最新一轮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中,有5人受伤。 国际油价成为这次冲突中的"暴风眼"。摩根大通警告称,在极端的地缘政治情况下,尤其是涉及伊朗的 情况下,油价可能会翻倍。尽管中东冲突引发避险情绪飙升,但整体而言,霍尔木兹海 ...
日媒对比Labubu和HelloKitty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6-13 09:54
近十几年,熊本熊的走红则展示出日本打造地方IP的新思路。"熊本熊的特点是蠢萌,在一个充满竞争 的社会里,熊本熊不走精英路线,靠蠢萌让大家获得亲近感,获得不少中年男性支持。"莫邦富称,日 本当时处于"失去的30年",社会压力变大,很多人觉得哪怕自己不是精英,但和蔼可亲,为大家做好服 务,一样可以受到社会欢迎。莫邦富认为,熊本熊"出圈"的关键在于,一开始熊本县通过让社会免费使 用熊本熊形象巧妙获取流量。熊本县还给熊本熊定行政级别,为其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让它成为日本城 市文化软实力的代表。 莫邦富认为,凯蒂猫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对此也有清醒认知,他曾表示,"尊 重时间,尊重经营"。莫邦富认为,多年来,中国企业一批批出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如何进一步 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谈及中国潮流文化产品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相关企业要继续深耕本地化策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展欧洲和中东等潜在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 入,创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IP。张颐武表示,在潮流文化出海的同时,配套平台也需要出海,这能 给潮流文化产品更持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危机溢价主导当前原油市场 冲突触发石油软实力价值重构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4:48
军事冲突触发软实力价值重构。风险溢价跃升机制: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引发霍尔木兹海峡封锁预 期,通过"战略通道控制权"这一核心软实力要素,瞬间放大供应中断风险,导致油价单日暴涨超8%。 美伊博弈的催化效应:特朗普对伊朗核计划的强硬立场("不能拥有核武器")与以色列行动形成战略呼 应,暴露美伊谈判彻底破裂,地缘软实力权重从35%跃升至主导地位。 市场核心矛盾的结构化呈现。政策博弈,利好因素是美国关税压力减弱(需求韧性),利空因素是欧佩 克增产立场坚定(供应过剩);地缘控制,利好因素是霍尔木兹海峡风险溢价,利空因素是美伊谈判破 裂的系统风险;周期韧性,利好因素是美国传统消费旺季启动,利空因素是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压制需 求。 未来演进的关键软实力节点。通道控制权博弈:若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影响全球30%海运原油), 将激活"危机软实力"极端价值,油价可能冲击每桶120美元。联盟机制脆弱性:欧佩克增产政策与地缘 危机形成根本性冲突,其供应管理软实力面临瓦解风险。美国战略选择:美方对以色列行动的默许程度 将决定危机持续时间,政策矛盾性可能转向单边主义强化。 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引爆油价危机,霍尔木兹海峡封锁预期令油价单日 ...
邓正红关于“未来100年化石能源仍将主导全球能源体系”的核心逻辑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06:38
未来100年化石能源仍将主导全球能源体系,其成熟的基础设施和能源密度决定了不可替代性。技术创 新而非简单替换才是关键——通过清洁化改造、智能化变革和价值延伸重塑传统能源。石油企业若盲目 转型将丧失核心竞争力,唯有用科技重塑传统能源基因,才能构建不可替代的软实力壁垒。邓正红关 于"未来100年化石能源仍将主导全球能源体系"的核心观点,主要基于对能源安全、技术创新和战略定 力的系统性分析,其核心逻辑可概括如下: 化石能源的不可替代性: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在未来百年仍将是全球能源结构的核心支 柱。当前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超80%,其成熟的基础设施、能源密度及供应稳定性决定 了其长期主导地位。 坚守核心价值:石油公司需避免盲目转型,应专注主业技术创新(如埃克森美孚布局CCS技术卡位、壳 牌构建LNG全产业链)。 构建能源超级盆地:整合传统油气、可再生能源、CCUS技术及基础设施(如美国二叠纪盆地),形 成"资源-技术-市场"闭环。 强化软实力竞争:未来能源企业较量聚焦 战略敏捷性(雪佛龙转向高回报项目)、技术协同度(数字 化优化决策)、生态整合力(跨界合作构建开放创新体系)。 转型误区批判:"去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数据强化过剩主线逻辑 油价承压 欧佩克需求叙事支撑有限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04:52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大幅上调2025年原油市场过剩预期,石油软实力承压,周 二(6月10日)国际油价小幅走低。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7月期货结算价 每桶跌0.31美元至64.98美元,跌幅0.47%;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8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0.17美元至 66.87美元,跌幅0.25%。部分因野火而停产的加拿大油砂生产正在恢复,这也推动油价从盘中高点回 落。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在伦敦举行的第二轮会谈进展顺利,双方正寻求在出口管制问题上取 得突破。市场对此次谈判持乐观态度,正在等待具体成果,这种预期对油价形成支撑。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全球石油库存增加,并将在预测期内继续大幅增长。预计2025年 全球石油库存平均每日将增加0.8万桶,比上个月的的预测高出0.4万桶。供应过剩预期上调原因是经合 组织2025年的石油需求下降,以及欧佩克联盟国家和集团外国家的供应增长增加。供应过剩局面将在未 来一段时间持续施压市场,而这推动油价大方向是重心继续下移,这也意味着供应过剩是多头难以逾越 的大山,油价反弹难以扭转大的下行格局。 欧佩克秘书长海瑟姆•盖斯( ...
【环时深度】此次政学之争或给美国留下“数十年的伤痕”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0 22:47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 青木 岳雯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李萌】编者的话:在《"政治漩涡"中的美国大学》系列上期文章 中,我们讲述了精英文化与阶层隔离让美国名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普通民众脱节,美国政府则利用社会中兴起的"反精英""反多元文 化"情绪作为"抓手",将政治博弈转化为一场"价值观战争"。当我们再将目光转向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的政学之争时,可以看到一种延续性。本 期文章将为您梳理现阶段美国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多个矛盾焦点,对于这场跌宕起伏的斗争将给美国自身和世界带来哪些影响,世界多国都在激烈 议论,美国各界人士也在展开反思。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特朗普政府今年3月初宣布撤回对哥大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和合同,理由是"该校面对犹太学生持续遭到骚扰无 所作为"。此番指控的背景是,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哥大校内发生多起抗议活动,示威者要求政府严肃对待巴以冲突造成 的平民死亡和人道主义危机,停止对以色列的援助。 3月13日,美国政府向哥大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发函,列举了9点要求作为恢复联邦资助的"先决条件",包括校园内禁止蒙面,对部分学 生抗议 ...
【环时深度】利益分歧,美大学与政府矛盾逐渐累积
Huan Qiu Shi Bao· 2025-06-09 22:29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编者的话:在《"政治漩涡"中的美国大学》系列上期文章中,我们讲述了大学在美国历史中的起源 及其扮演的角色。事实上,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大学一直被视为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世界人才和经济收益,进而扩大 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我认为,对美国而言,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曾在此接受教育的未来世界领袖们(对美国)所怀有的友谊。"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 2001年时曾这样表示。但与此同时,美国顶尖高校的绝对优势也使得美国文化精英与底层民众的对立加剧,美国政府为了争取底层民众的选票,与美国大学 的利益分歧和价值观冲突也越发凸显。本期文章将继续为您讲述,美国大学与政府的矛盾如何逐步累积并最终爆发。 《纽约时报》另一位观点专栏作者格森认为,除了价值观问题,美国高校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反精英"正成为美国社会上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他表 示,问题并不是出在大学这类精英机构上,而在于精英群体(无论校内还是校外)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差距上。虽然这不是大学的错,但大学无疑在创造和延 续这些不平等中起了作用。 " 外交和软实力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 自19世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