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
Search documents
黄群慧: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统筹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11-18 11:57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on policy to build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moving beyond the binary debate of whether to have industrial policy or not [2][4]. Group 1: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should focus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s its backbone, reflect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4]. - The current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China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30% of GDP, and there is a need to maintain a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manufacturing within the economy [4][5].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ssue of "premature de-manufacturing," where th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share is declining, while China's global manufacturing share is increasing [5]. Group 2: Policy Coordination -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on polic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maturity of technology, with different focuses at various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6]. - For emerging industries with unclear technological paths, competition policy should be emphasized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while industrial policy can provide directional guidance [6].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R&D investment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a target of 12%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lthough achieving this may be challenging [7]. Group 3: Addressing "Involution Competition" - "Involution competition" is identified a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building a unified market, affecting both micro and macroeconomic levels [9][10].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ed for unified government actions to enhance overall efficiency and facilitate the free flow of resources across regions [9]. - The emergence of platform economies is noted as a new characteristic of "involution competition," where platforms exert significant pricing power over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10][11].
申万宏源赵伟:2026年要向“改革”要红利
Zhong Zheng Wang· 2025-11-18 11:41
"改革进度的加快,酝酿着巨大的时代机遇;短期扩内需政策,或将在中长期改革框架下持续加强;时 代'红利'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也与'改革'紧密相关。"赵伟表示,持续深化的扩内需政策有利于消费需 求筑底改善;"投资于人"政策加力、民生保障领域改革等,将助力服务消费空间持续打开。 赵伟强调,2026年向"改革"要红利,或可重点关注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民生保障相关改 革、财税金融体系改革、加快绿色转型等方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11月18日,申万宏源在上海举办2026资本市场投资年会,申万宏源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演讲中表示,"十五五"时期或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突破期,2026年或将是二十 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全面加速的开始。伴随持续深化的扩内需政策,名义GDP修复过程中将带动企业 盈利改善;消费需求中服务需求弹性更大,投资增速更容易"前低后高"。 ...
“苏超”冠军奖杯制造商 在宁成立新材料研究院
Zhong Zheng Wang· 2025-11-18 11:32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1月18日,江苏威拉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拉里")的子公司威拉里 新材料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下称"威拉里研究院")揭牌,这标志着威拉里在结合终端应用场景和 新兴行业需求,加快推进战略前沿新材料、新装备研发生产,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方向上又迈进了一步。 江苏省国资委、南京市建邺区、南京市建邺高新区、徐矿集团,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领 导、嘉宾及专家出席揭牌仪式。 公司负责人表示,威拉里研究院以"做中国人自己的金属材料"为使命,聚焦增材制造用战略新材料、智 能新装备,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开展前沿材料研究与应用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 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资料显示,威拉里是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金属3D打印粉 末的研发生产。公司入选国家科改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荣获"支持国防建设先进 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是全球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前段时 间,备受瞩目的"苏超"冠军奖杯就是威拉里用航空级钛合金超精细3D打印而成。 在本次揭牌仪式上,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和 ...
化工板块深度回调!锂电领跌,化工ETF(516020)盘中跌超4%!板块估值仍处低位,布局良机或现?
Xin Lang Ji Jin· 2025-11-18 11:32
化工板块今日(11月18日)深度回调,反映化工板块整体走势的化工ETF(516020)全天弱势,盘中场 内价格一度跌超4%,截至收盘,跌3.46%。 从估值方面来看,当前化工板块或迎来较好配置时机。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化工ETF(516020) 标的指数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46倍,位于近10年来44.23%分位点的相对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 显。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表示,在行业资本开支放缓,周期拐点将近的大背景下,建议关注受益反内卷有望 率先格局受益的品种,包括农药、尿素、纯碱、长丝、有机硅、氨纶等板块;另外降息周期中我国逆周 期政策发力助力内需回暖,建议关注聚氨酯、煤化工、石油化工、氟化工等板块;并且,发展新质生产 力、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是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坚定选择,新材料仍然是中国化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COC材料以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持续发展。 如何把握化工板块反弹机遇?借道化工ETF(516020)布局效率或更高。公开资料显示,化工ETF (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全面覆盖化工各个细分领域。其中近5成仓位集中于大市 值龙头股,包括万华化学 ...
三年培育3000家科技型企业 北京剑指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1-18 11:28
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下称《行动方案》),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堵点难点。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将基本形成高效协同、富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成1000家合作平 台、5000项技术开发合作项目,转化孵化3000家科技型企业、600家专精特新企业,以新质生产力培育 筑牢首都高质量发展根基。 平台赋能+精准链接,激活成果转化源头活水 人才与金融协同赋能,构建转化支撑体系 为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市区协同的清单台账式对接机制,支持各中关村示范区 分园、特色产业园(以下统称"园区")围绕产业定位建立研发单位科技成果供给和园区企业需求清单, 建立供需对接服务台账,优质高效推动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方面,北京将探索建立市区协同拨投联动机 制,支持各区(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深入挖掘重点科技成果,促进转化孵化企业,并探索通 过市区共同给予研发资金支持与股权投资联动的方式,助力企业早期成长和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与金融两大要素将持续加码。北京将扩大"朱雀人才"规模,加强北京技术 ...
“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我们指明哪些投资方向?
材料汇· 2025-11-18 11:26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three main policy lines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cusing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mproved living standards, and enhanced national security [2]. Group 1: Development -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ave been made, with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2]. -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s emphasized, aiming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2]. - There is a push for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3]. Group 2: Livelihood -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eople is a key goal, with efforts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2].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and improving living standards through various initiatives [2]. Group 3: Security - National defense is reinforced as a strategic support, with a focus on building ecological security barriers [7].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bilities, aiming for a higher level of safety in the country [7].
投资方越来越少?“黄建新们”聚在一起讨论中国电影:技术跑得快,观众走得慢,钱变得更谨慎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18 11:07
"行业里很多有经验的人,正表现出极度的焦虑。"著名导演、监制、编剧黄建新话音刚落,从业者默默 点头。在AI席卷创作、观众难觅踪影、票房增长见顶的当下,连中国最资深的电影人也感到方向模 糊。 这是发生在日前举行的"金鸡·鼓浪屿论坛"上的一幕。这场跨界论坛,核心主题为"电影与新质生产 力"。场内坐满了人:有刚从剪辑室赶来的青年导演,有操盘过数十亿元票房项目的制片人,有来自上 影、西影等国有电影集团的掌舵者,也有AI技术公司的工程师和高校研究者。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也发问:"观众去哪儿了?"她指出,AIGC正加速改变电 影的创作方式、产业生态与观影习惯,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电影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根本路径。 没有掌声雷动的场面话,也没有对"黄金时代"的怀旧抒情,在这场持续近四个小时的论坛中,焦虑与困 惑交织,电影人谈论的不是"应该怎样",而是"正在发生什么"。 观众只在周末出现 "最近常有一个问题被提及,观众去哪儿了?"王隽不仅抛出一个问题,也带来了来自一线的真实困惑。 "2025年全年的电影票房将成为2020年以来的第二高点。与此同时,今年人均观影频次是2.02次。"灯塔 研究院预估全年的 ...
黄奇帆最新讲话,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10:51
黄奇帆表示,过去十几年,我国进入到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格局下,中国制造出现了三个新的发展特征。 在科研开发方面实现自立、自研、自强。在0~1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方面,1~100的科研成 果产业化转化方面和100~100万的产业链集群创新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产业链集群方面,由过去改革开放初期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加工贸易为主"的状态, 转变为产业链集群"一头在外、一头在内,上中下游零部件原材料中间品"的产业链集群,80% 的附加值在国内形成,以一般贸易的状态出口导向,与以前50%以上都是加工贸易形成的产业 链的生产体系有根本性的不同。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格局下,中国进出口、引进外资,形成了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 域的开放,过去10来年,平均每年引进外资总量达到1200亿美元。 记者丨陈梦璇 编辑丨蒋韵 11月18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上 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十五五"期间抓好新质生产力发展, 要围绕存量的绿色低碳和数字化 改造、增量的十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三个方面 ...
我国快递包裹市场规模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
Xin Hua Wang· 2025-11-18 10:38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球快递包裹市场业务收入与全球GDP的比值由 2022年的0.56%提升至约0.58%,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 下,快递业提供了基础性服务,促进了消费流通,全球人均快递包裹使用量上升至33件,同比增长 16%。 2024年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为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业务收入为14033.5亿元人民币,同比 增长13.8%。我国快递包裹市场规模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实现月均百亿件跨越式发展。 11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在浙江杭州市桐庐县举行的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上发布 《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5)》,这是记者从报告中获得的消息。 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由中国快递协会主办,大会围绕"智启新程 递链全球"主题,共同探讨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快递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大会举办地桐庐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孕育了申通、 韵达、圆通和中通等4家上市快递企业。目前,桐庐县共集聚快递及关联企业385家,2024年营收达 487.6亿元人民币。(记者叶昊鸣、杨洁)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根据报告,2 ...
万亿市场的“超级入口”!低空经济如何改变生活、激活市场
Hua Xia Shi Bao· 2025-11-18 10:32
在这场被誉为"世界科创第一展"的盛会上,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入口"正缓缓开启——规模超2万平方 米的低空经济展区,汇聚了500余家展商,与全球超5000家企业共振,完整呈现了从无人机、飞行汽车 到空管系统与电池供应链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 行走在低空经济展区,《华夏时报》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技术的震撼,更是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变。低空 经济,这个融合了高端制造、先进软件、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综合性产业,恰好与中国正在追求的"高质 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完美契合。 这里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万亿级市场的"超级入口"。低空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从概念走向现实, 重塑生活、激活商机、重构生态。 低空应用如何重塑城市生活? 当一架来自深圳市星域无人机服务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在展区内扮演"天空清洁工"一角时,围观市民的 惊叹声印证了变革的发生。 "以前总担心高空作业安全,现在看着无人机轻巧地完成任务,既安心又震撼,科技让城市更安全更浪 漫!"市民邓先生的感言,道出了低空经济最直接的民生价值。 11月的深圳,因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而沸腾。为期三天的高交会,意向成交与投融 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同比增长13%的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