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续航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三问三解 | 制动卡钳也会影响续航?
新能源汽车,除了受低温影响导致耗电增加、电量缩水外,影响续航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今天就来聊聊那些细枝末节的因素对续航的影响。 制动卡钳也能影响续航? 作为制动部件,谁又能想到,制动卡钳居然也会影响车辆的续航呢。其实,制动卡钳的工作状态对续航的影响远超想象。 制动卡钳在工作时,工作缸内由液压油推动活塞,达到制动的目的。当制动活塞回位不完全时,制动盘片没有完全脱离,会产生拖滞力矩。如果拖滞力 矩大于设计标准的话,即使松开了刹车踏板,摩擦片始终和制动盘有残余的摩擦力。过大的拖滞力的存在,导致车辆燃油经济性降低,油/电耗将增大。 产生拖滞力矩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新能源主机厂的测试数据显示,在零下7℃的环境下,卡钳拖滞阻力矩会增加50%。这是因为低温导致制动液粘度上 升,活塞回位速度下降,刹车片与刹车盘产生持续摩擦。以一辆续航500公里的电动车为例,卡钳拖滞可能导致实际续航减少15-20公里。 还有设计缺陷导致的拖滞力。如某款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卡钳设计缺陷,后轮拖滞力矩高达8Nm,而设计值仅为3.5Nm,这个缺陷不仅导致制动盘温度升 高,更使得续航能力下降。 还有卡钳导销润滑不足、卡钳复位弹簧刚度较小、回位密封圈形状等因素 ...
碳纤维巨头Hexcel,携手JetZero,突破全翼飞机复合材料技术
DT新材料· 2025-05-05 14:31
JetZero 与美国空军、美国宇航局和 FAA 合作,凭借数十年对混合翼技术的投资与研究,在2030年投入商 用,旨在为航空业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以推出载客 250 人以上、航程 5000 海里的中程市场客机,同时降 低碳排放。 JetZero 结构部门负责人 Kevin Brauning 强调:" 在打造大幅降低燃油消耗及碳排放的飞机之路上,Hexcel 公司是我们重要的伙伴。 合作中,Hexcel 不断展现其在柔性复合材料解决方案领域卓越的技术专长与对可 持续航空的承诺。" 凭借全面的碳纤维和树脂灌注技术,以及在先进航空材料方面的技术引领地位,Hexcel 被选为全翼设计飞机结构演示的复合材料供应商。 值得注意的是, Hexcel作为全美唯一垂直整合的复合材料供应商,凭借本土化供应链优势,正在构建航空 航天业的绿色转型基础设施。 目前双方已启动多路径材料验证计划,通过对比不同复合材料的性能参数, 优化飞机结构与功能设计。 根据规划,这款具备里程碑意义的全翼客机将于2030年投入商业运营。NASA 数据显示,若全球中程机队中30%采用该技术,每年可减少航空碳排放约1500万吨。这不仅是航空工程的重 大突破 ...
小米 YU7 续航全公布!这次真快了啊!!
猿大侠· 2025-04-30 04:11
兄弟们,大家中午好。 最近这段时间,小米的品宣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以至于在前几个就已经在全网大热的 小米 YU7,临近发布之际,反而没有声音了。 于是,不少米粉们发出了疑问,难道? 小米 YU7?这次要延期了吗? 众所周知,此前小米对于 小米 YU7的上市时间一直宣传的是6-7月份。 而不少的自媒体博主猜测,这款车可能会出现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让大家先睹为快。 不过让大家失望的是, 上海车展只有SU 7车型,并没有 YU7。 于是,自媒体博主又开始猜测, YU7是不是又要延期到2026年了? 对此小米的王化已经给出回应: YU7上市时间并未改变,依然是之前雷总预告的6-7月。 明天就是5月份, 离 YU7的正式发布时间已经非常接近了。 现在网上的各种配置信息,已经爆料的差不多了。 咱们来看一下最新的消息吧。 首先,近期工信部再次更新小米 YU7 续航信息。 对于一款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 虽然都2025年了,但是新能源汽车依旧是"新玩具",大部分人对此还是有续航焦虑的。 YU7续航, 此前已经更新过2个版本,分别是: 最高续航分别是760公里 和820公里。 | 序号 | 汽车生产企 ...
建龙微纳20250429
2025-04-30 02:08
建龙微纳 20250429 摘要 • 2025 年一季度,建龙微纳营收 1.78 亿元,同比环比下降,但归母净利润 2,500 万元,环比增长 78%。外销占比提升至 36%,泰国公司二期投产 后营收达 3,500 万元,净利润 187 万元,呈增长趋势。 • 建龙微纳坚持分子筛吸附剂主营业务,拓展石油化工芳烃吸附分离技术。 国内 PX 产能预计 2027 年达 5,800 万吨,对应每年约 11 万吨 PX 吸附剂 需求,市场空间约 20 亿元,公司已建成 2000 吨吸附剂产线。 • 国际市场方面,建龙微纳出口占比提升至 36%,泰国公司二期投产推动国 际业务发展,一季度营收 3,500 万元,盈利水平提高,全球布局取得进展。 • 建龙微纳吸附剂产品经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评价,技术先进,生产环保 可控,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对二甲苯纯度达 99.9%以上,收率达 99%以上。 • 建龙微纳与中海油天津院合作,提供芬塔吸附剂,共同开发和更换 PS 工 艺,为国内 PS 更换市场进行定制化开发。 • 建龙微纳重点开发异构化催化剂,用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已 完成四项专利申请并获得两项,正进行工业化 ...
iQOO Z10 Turbo系列发布,搭载同档唯一旗舰双芯
Guan Cha Zhe Wang· 2025-04-29 07:10
旗舰双芯 iQOO Z10 Turbo Pro搭载"1超7大"至尊全大核CPU架构的4nm高通第四代骁龙8s旗舰芯,具备骁龙8至尊 版同款架构的Adreno 825 GPU,携手同档唯一的超旗舰存储组合—LPDDR5X Ultra(9600)和UFS 4.1 组成"满血性能铁三角",安兔兔综合跑分超过240万分。更有旗舰同款7K 冰穹VC液冷散热系统保驾护 航,助力手机强悍实力获得充分、持久地释放。 iQOO Z10 Turbo Pro拥有旗舰同款的自研电竞芯片Q1,联袂第四代骁龙 8s 带来同档唯一的旗舰双芯, 支持硬件级超帧超分,做到视效满格,功耗打折。Z10 Turbo Pro能够实现最高 1.5K PC 级游戏超分,还 带来Top 30+ 主流游戏独家超帧优化、100+款游戏144FPS 超帧和多款游戏的高质量超分超帧并发,配 合散热背夹在Monster+模式下更是做到1.5K高质量超分+ 144FPS超帧并发。 iQOO Z10 Turbo Pro采用旗舰同款寰宇电竞信号系统,以24根环绕式天线带来"横握竖握随便握,信号 始终都很稳"的表现,并联合《王者荣耀》首发"双网融合加速",开启后游戏延迟最高 ...
电动汽车,为什么没有豪华感?
虎嗅APP· 2025-04-28 09:55
题图|AI生成 时间进入4月,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还在持续。而这次受影响的,则是一些过去相对坚挺"豪华"品牌。 例如,某些高端品牌开始以"去库存车"的名义降价,过去接近30万元的电动车,如今不到20万元。而另一些 品牌,则在发布换代或改款车时直接将起售价拉低了近10万元,以便获得市场认可。更不用说,早在今年 春节以后,5年免息的终端促销政策甚至已经成为30万元以上电动车的必选项了。 为什么明明因为搭载了大电池以后成本更高的纯电动车,愣是卖不上价格呢?要把电动汽车做出用户认可 的豪华感,怎么就这么难? 高速短腿,不该成为豪华电动车的 痛点 尽管售价和配置有着不少差别,但 所有电动汽车都共享着同样的焦虑——跑不远 。 尽管早已有电动汽车的 CLTC工况续航里程超越500公里,但自己这辆车到底能跑多远,几乎所有的电动车主都说不清楚。 因为,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受到气温、道路坡度、路面环境乃至风力风向等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尤其是 上了高速公路以后,市区里还能稳稳跑上400乃至500公里的电动汽车,能耗就会成倍上升,导致续航下 降。 这是因为,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动汽车搭载的,都是固定齿比的单挡变速箱 。别看新发布的一些高 ...
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落幕,仅一款无需更换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4-21 10:34
轻量化、低功耗是关键。 上周末,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举行,这场约 21 公里的赛事将行业的目光聚焦于一个 核心挑战:电池续航能力。 机器人要么需要极长的单次充电续航,要么必须依赖中途更换电池。事实证明,在 20 支参赛队伍 中,仅有一款机器人能够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依靠双腿自主行走完成全程。 实现这一突破的是由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核心源自上海理工大学)研发的 "行者二 号"机器人, 该机器人最终获得比赛季军, 其官方数据显示单次充电续航时间可达 6 小时,足以支持行走超过 30 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 "行者二号"的成功并非依赖于电池能量密度的突破。 其研发团队透露, 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实现显著的轻量化和能效提升。该 机器人身高 1.70 米,整机重量仅为 28 公斤。 摘要 在此背景下,电池制造商正从多个方向寻求技术升级。 作为对比,获得冠军的 "天工 Ultra "身高 1.8 米,体重达 55 公斤;亚军"小顽童 N2 "身高 1.2 米,体重 30 公斤。 卓益得的技术路径显示,突破续航瓶颈不仅依赖于电池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机器人本体设计的系统 性优化。 该公司 ...
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落幕,仅一款无需更换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4-21 10:34
摘要 轻量化、低功耗是关键。 上周末,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举行,这场约 21 公里的赛事将行业的目光聚焦于一个 核心挑战:电池续航能力。 机器人要么需要极长的单次充电续航,要么必须依赖中途更换电池。事实证明,在 20 支参赛队伍 中,仅有一款机器人能够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依靠双腿自主行走完成全程。 实现这一突破的是由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核心源自上海理工大学)研发的 "行者二 号"机器人, 该机器人最终获得比赛季军, 其官方数据显示单次充电续航时间可达 6 小时,足以支持行走超过 30 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 "行者二号"的成功并非依赖于电池能量密度的突破。 其研发团队透露, 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实现显著的轻量化和能效提升。该 机器人身高 1.70 米,整机重量仅为 28 公斤。 作为对比,获得冠军的 "天工 Ultra "身高 1.8 米,体重达 55 公斤;亚军"小顽童 N2 "身高 1.2 米,体重 30 公斤。 卓益得的技术路径显示,突破续航瓶颈不仅依赖于电池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机器人本体设计的系统 性优化。 该公司同时还采用了 创新的绳驱动技术 ,允许多个电机根据 ...
威海广泰与SATS签署三年合作协议,技术出海领航全球绿色机场升级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s highlights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Weihai Guangtai and SAT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GSE) globally, marking a significant step in the company'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ransition from equipment output to technology service output [1][2][3] Group 2 - The global aviation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recovery, driven by the demand for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smart upgrades, with the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market projected to reach $27.117 billion by 2030, growing at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6.9% from 2022 to 2030 [2] - The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 emphasizes that the adoption of clean energy-driven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noise pollution at airports, improv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staff [2] - Weihai Guangtai's advanced products, such as unmanned baggage tractors and electric boarding stairs, have gained popularity among customers in Europe and the Asia-Pacific region [2] Group 3 - Weihai Guangtai's products are now present in over 1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serving more than 1,000 airport clients, with a focus on key markets in Southeast Asia,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Latin America [3] - The collaboration with SATS is a result of the company's efforts in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howcasing a deep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service [3] - The company plans to continue expanding its market share in Southeast Asia, the Middle East, and Europe, targeting the "smart airport" and "sustainable aviation" sectors to establish itself as a benchmark in the global GSE industry [3]
韩国电池巨头斩获近100GWh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3-20 10:15
韩系电池巨头SK On拿下首个日本车企客户! 行业认为,SK On与日产汽车的合作,再一次验证了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镍等多元电池的高需 求。即使磷酸铁锂电池向欧美电动汽车市场蔓延,但高端市场对长续航电池的需求会一直存 在。 众所周知,北美市场一直是韩系电池厂布局的主要战场,截至目前,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均落地了电池产能。 3月19日消息,SK On宣布与日产汽车签署了一份电池供应合同。协议为期6年,即2028-2033 年期间, SK On将向日产供应总量达99.4GWh的电池。 若以每辆车电池容量为50KWh计算,这一数量大致可满足约200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 据悉, SK On将为日产汽车供应的电池为高性能高镍软包电池 ,计划在北美地区生产,将用 于日产四款下一代电动汽车,这些车型也将在日产汽车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坎顿的工厂生产, 主要面向北美市场。 其中,仅SK On在美国就布局了2家自建工厂和4家合资工厂。2家自建工厂位于美国佐治亚 州,产能超22GWh;3家与福特汽车合资,其中两家在肯塔基州,另一家在田纳西州,合计产 能达到129GWh;1家与现代合资,同样位于佐治亚州,规划产能3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