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武汉推出十亿元基金赋能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10:28
据悉,该基金规模达十亿元,由武汉投控集团联合江岸区、武汉人才集团等多方共同设立,以"十亿润苗 千星闪 耀"为愿景,为初创团队提供全周期资金与资源支持,这是湖北首支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基金。该基金聚焦投早、投 小、投硬科技,立足做好发掘种苗的早期资本;存续期长达10年,立足做好陪伴创新创业的"耐心资本";对于高 规格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可免除专家评审和尽调流程进行快速决策,立足做好支持创新创业 的"大胆资本";对"0—1"阶段项目可不设强制回购、对赌条款,让创业者轻装上阵,专注长期发展,立足做好包 容创新创业者的"友好资本"。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落地慢"问题,武汉同步推出"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该计划引入市场化机制,围 绕"需求挖掘—精准匹配—转化落地—价值反哺"构建全链条服务,激发技术经理人在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作用。来 自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的5位资深专家现场受聘为首批合伙人。他们将以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推动项目评估、 资源整合、转化落地,为武汉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支撑。 武创通高校服务专区和创新创业基金的推出,是落实武汉市关于"激发高校创新活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 部署的 ...
碳汇代偿、补植复绿,这些生态损害赔偿方式可以有!
这些创新实践之所以可贵,在于其丰富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模式和方法,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 害、政府埋单"的困局,构建起"损害者埋单、保护者受益"的良性循环机制。一方面,多元化的修复方 式让企业能够以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跨区域碳汇交易市 场,使生态保护者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 从实际效果看,嘉兴创新性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式已带动碳减排量交易1895余吨,实现了生态效益与 经济效益双赢。这种探索证明,环境执法可以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上,这样的创新探索值得更多地方借鉴和推广。 具体实践中,嘉兴的柔性执法举措颇具亮点。以当地一家金属制品企业为例,这一企业因废气直排被查 处后,没有简单罚款了事,而是以购买194.44吨碳减排量实现替代修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碳汇源 自"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项目,这一项目采用了全省首个农业领域碳减排方法学进行核算,体现了科技 赋能环保的创新思维。另一个案例中,某企业被发现污水渗漏问题,通过出资两万余元购买苗木进行补 植复绿,既弥补了环境损害,又为城市增添了绿色。 浙江省 ...
我省一百二十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振翅”高飞
Xin Hua Ri Bao· 2025-07-01 23:26
"新药研发效率,在新技术加持下提升百倍!" "高校团队拎包入驻,价值千万元的国际顶尖分析仪器24小时运转,专业技术团队随时待命,最'烧 钱'的设备验证、工艺开发环节,我们兜底!"吴昊告诉记者,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还以改革思路创 设"概念验证资金池",设置5亿元早期项目转化启动资金,以科研经费的方式支持概念验证和孵化,项 目成熟后成立公司可以转化为股权。 这个被誉为"勇气基金"的机制已催生奇迹:中国药科大学靶向蛋白药物团队,在该中心资金支持下 完成关键的概念验证实验。数据一亮相,立刻吸引投资方目光,迅速斩获1700万元融资。项目生产线正 在调试中,下一步将迈向规模化生产。 改革探路,离不开制度护航。教育部汇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9所优势高校参与建设,出台支持 区域中心建设的10条举措,如建立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库,在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定向支持区域中心开 展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较好成效的团队等。我省也在改革上不断深耕,省级层面构建实体化工作体系,调 整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职能,增加事业编制,专职专责服务全国高校区域技 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我省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 ...
中国创新服务能力日益增强(锐财经)
重庆埃博仕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底盘系统、机器人关节系统及特种装备电驱、电控及传动系统 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是重庆大学校企技术成果转化的标杆示范项目。图为该公司技术人员正在 研发汽车电控及传动系统。孙凯芳摄(人民视觉)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7万件,是名 副其实的专利大国。如今,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速完善,中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服务能力日 益增强,包括高校、企业等在内的各类创新主体正展现出蓬勃创造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无 限潜能。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 行,以快速协同保护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利审查效率持续提升 位于辽宁省本溪市的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车间里,钢材在机器的轧制下变成不同 规格的钢卷,天车有条不紊地夹取钢卷、吊运物料。在工厂集中控制中心内,工人通过电子屏幕远程操 控生产流程。炼钢实现远程智能操作,得益于产学研创新形成的多项专利。 "今年1至5月,我局已开展三种专利优先审查8.4万件、快速审查11.6万件、延迟审查9300余件、集中审 ...
华熙生物: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Cai Jing Wang· 2025-07-01 15:32
近日,华熙生物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披露2024 年度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其中境内收入6.28亿元、境外收 入6.08亿元,分别较上年收入增长2.61%、17.60%。 对于境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公告表示,2024 年公司持续深化境外业务布局,具体措施包括:公司持续深化境外本土化布局:在境外各属地子 公司派驻中方管理者及招聘外籍销售团队,2024 年公司境外团队人数超过10人,外籍员工超过5人,外籍员工强化了公司与境外客户的线下沟通效率,有效 推动项目落地,便捷了公司与当地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的对接,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原料展会,深化本土化运营与交付能力,2024年参加公司海外展会27场, 举办研讨会8场,地区覆盖北美、南美、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境外当地的SocieteFrancaise de Cosmetologie、韩国生物协会、韩国医疗器械协 会、CACPA中美化妆品协会、日本化妆品技术者会等建立联系。 前瞻性注册策略: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加速产品国际认证布局,多款生物活性原料成功获得美国GRAS、印度尼西亚HALAL等认证,顺利进入海外核心客 ...
创新成果:L-哌啶甲酸的生物合成 | 重庆大学
SynBioCon 大会 | 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简称:SynBioCon 2025) 将于 8月20-22日 在 浙江·宁波 举办,由DT新材料主办,酶赛生物协办,中国 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支持 。 DT新材料致力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SynBioCon大会聚焦产业生态发展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和初创项目对接。本届大会 同期将继续举办 特色活动 「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 , 收集并 展示100个0~100的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 , 以 促进行 业高效科技成果与转化。 SynBioCon大会持续发布科技成果。本期介绍项目如下: 成果简介 L-哌啶甲酸,简称L-PA,是一种重要的刚性环状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用于罗哌卡因等手性药物和雷帕霉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近来发现可作 为植物刺激素,激活植物免疫。 本技术利用先进代谢工程技术,通过从头设计合成路径和系统、优化大肠杆菌,构建了第一代生产哌啶甲酸的大肠杆菌细胞工厂,含IPTG诱导质粒, 遗传稳定,以赖氨酸无机 ...
带头下馆子的荣昌区委书记:曾称要变网络流量为经济发展增量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1 08:58
今年春天,荣昌"卤鹅哥"林江因执着投喂全球顶流"甲亢哥"而走红,也带火了荣昌卤鹅。这一引发热议 的"破圈现象"背后,也有来自荣昌区委、区政府的助力。当时高洪波曾表态,领导干部不能天天坐在办 公室、对民间自发力量无动于衷,不能让热心宣传家乡的自媒体人成为"负翁"。在林江回乡次日,当地 就宣布为他报销五城路费,重奖10万元,授予"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和"荣昌美食全球推介使"称号,并 出台配套方案、举措,大力发展文旅,推出惠民消费活动。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高洪波提到,他们要主动接住这波流量,把游客"引进来"、把特产"卖出去", 让网络流量变成荣昌经济发展的增量,为荣昌的文旅产业和卤鹅产业助力。 因自掏腰包请客吃饭,并号召区内干部"下馆子"带动消费,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受到网友 关注。这已不是他第一次走红。在网络上,他是颇受好评的"荣昌老高";"卤鹅哥"林江带火荣昌卤鹅背 后,也有他的保驾护航。今年4月,南都记者曾与高洪波当面交流。1965年出生的他,精神矍铄,比实 际年龄更显年轻。 "今天我来买单,你们这些企业不要抢……"近日,高洪波自掏腰包"带头下馆子"的视频走红网络。他的 个人社交账号还晒出点菜单 ...
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智者”大模型发布新版本
Hang Zhou Ri Bao· 2025-07-01 03:03
除了高效对接,"智者"2.0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其推理研判能力的质的飞跃。在企业需求挖掘上, 它不再局限于识别企业当前技术难题,而是能前瞻性地依据企业发展轨迹和未来产业趋势,预判其未来 发展中可能产生的潜在需求。 截至目前,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已利用"智者"大模型成功撮合包括之江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 北航杭研院、西电杭研院等在内的1100余个优质项目与近万家企业进行匹配沟通,推动110余项科技成 果在杭州落地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24年3月杭州发布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智者大模型1.0"以 来,杭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 全国挖技术、找专家,为什么总是对不上号?面对企业打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高效锁定优质技 术与专家的迫切需求,"智者"2.0的企业数据库不再局限于杭州,已覆盖浙江省内10万家企业,并加速 向全国延伸。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都能实现高效互联。 高效互联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升级后的"智者"2.0,其科技成果库规模已突破80万 项,企业需求预测超130万项。同时,线上还有6万名专家、6000家科研机构、7.5亿篇论文期刊、1.5亿 ...
“苏超”将赛事“流量” 持续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
Xin Hua Ri Bao· 2025-07-01 00:46
随着上周末"苏超"第5轮比赛尘埃落定,这项赛事已持续火爆两个月,热度丝毫不减。 回首过去两个月,"苏超"早已超越足球竞技本身,成为江苏各地激发消费潜力、彰显城市风采、挖 掘经济动能的有力引擎,成为一场"全时赛场、全域主场、全民参与"的发展之争。 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13个设区市携手冲刺,各县市区联动配合,以"苏大强"之名奋勇争先,交出 亮眼成绩单。 主场不只7000多平方米,全域皆是文旅赛场 这个周末,记者的各个微信群里,讨论最热烈的,竟然是"抢'苏超'的票"。6月29日,苏州队对阵 扬州队在昆山奥体中心燃情开赛,43617名观众涌入现场,再度刷新"苏超"上座纪录。据苏州市体育局 赛前披露,该场比赛前两轮抢票人数累计达144万人。 4.5万人,是昆山奥体中心场馆可容纳观众的上限,不是东道主热情的上限。赛前,苏州同里古镇 率先宣布,6月28日至30日对扬州市民免票;早在两周前的6月15日,连云港队主场迎战苏州队时,当地 提前官宣"跟着'苏超'游悟空老家"活动,自6月13日至15日,对苏州市民免国有A级景区门票。更有趣的 是,景区还纷纷"加码""加戏":6月21日,常州队0比4负于南京队,前五轮全败且每场都被"剃 ...
免疫治疗已发展到2.0时代
Ren Min Ri Bao· 2025-06-30 23:19
本报北京电(张子震、刘胜德)第15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 (CGOG)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创新、精准、聚力"为主题,立足消化系统肿瘤的精准诊 疗与转化研究,聚焦最新研究进展和方向,积极推进创新诊疗模式和新药研发。 会上,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理事长贺福初院士介绍了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π-HuB计划),旨在通过 蛋白质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揭示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础。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挖掘人体蛋白质中与 生命相关的信息,设定了四大目标:一是绘制人体蛋白质组的层次结构图谱;二是构建蛋白质组状态空 间图谱,追踪蛋白质谱系;三是建立元人体数字模型,进行数字化人体结构表征;四是在蛋白质组状态 空间中进行导航,预测疾病状态、预判疾病风险,并预警亚健康和重大疾病的发生。蛋白质组学驱动的 肿瘤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为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显著的突破与益处。 针对上消化道肿瘤危害国人健康且治疗手段匮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提出"B to B"双向转化研 究模式,针对HER2、EGFR和CLDN18.2等靶点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据其介绍,细胞治疗已经在实体瘤 领域大显身手,免疫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