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家国情,每个人心中的乡”主题感读暨《乡愈》第二次印刷出版座谈会在京举办
Ren Min Wang· 2025-06-12 05:01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浙江省淳安县委宣传部主办。来自文艺、科技、教育、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读者代表结合《乡愈》出版引起的社 会关注进行分享,多角度共同探讨新时代乡情、亲情文艺作品的创作,探索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乡愈》是一部充满着乡愁情怀的治愈之作,作者以朴素的文字和深情的笔墨,将乡村变迁、亲情牵挂、人生感悟融入其中。书中不仅延续了作者 一贯的情感表达风格,还加入了更多积极向上的思考,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感动心灵的乡愁之旅。" 不少读者对《乡愈》传导的"凡为乡念,皆因初心""乡 心安放是疗愈,乡心安处是治愈""乡情是亲情的延伸,爱国情是乡情的升华"思想,表达了共情。 北京大学出版社学科副总编辑马辛民介绍,2012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了王学武老师的《亲疼》,此后相继出版了亲情延伸的心灵讲述——《亲缘》, 拥享亲情的温软故事——《亲享》,构成了"孝亲三部曲"。2019年12月,北大出版社推出了王学武创作的《乡读手记》,这是他在"孝亲三部曲"之后推出 的又一部力作。2024年4月,出版王学武的第六部乡情、亲情作品——《乡愈》。这些作品都引发了人们对亲情和人性本源的思考,生命力也在持续生 ...
让文化流淌,让历史流芳(金台随笔)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尘封在历史中,而是或隐或现地流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等待慧眼去发现,留 给慧心去造化。"实事求是"的传承发展,恰是一个生动案例,既清晰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 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 厚滋养",也有力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 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实事求是",源自汉代的思想火花,为何至今仍绽放光芒?笔者有幸跟随一个采访团造访湖南长沙岳麓 书院,在那里收获了文化传承创新的启示。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西汉时期的河间献王刘德,搜集整理先秦古书,后人评 价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实有是 理,故实有是物""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自汉以降, 无论宋明理学还是明清实学,都能找到实事求是的影子。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早在南宋时就因"朱张会讲"而闻名海内,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在近代以后备受 有识之士推崇。青年毛泽东曾寓居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受到"实事 ...
产品亮相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康师傅以“食”为媒传递中国味道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1 09:57
康师傅以食为媒,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彰显着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而影响力不断增 强的背后,是康师傅的"用心"。 其实,从康师傅各产品的生产甚至上游的原材料种植环节都不难看出康师傅的这种"用心"。据了解,在 新疆喀什,康师傅突破跨区域种植技术极限,为当地引进蔬菜新品种莲花白,带领农户走上绿色致富新 路;通过深度发掘"家乡味道",康师傅目前已打造出超过300种口味、70多个品牌,累计800余款方便面 产品,实现了对各地饮食文化的兼容与传承,向全球人民展现了丰富多元的中国风味。 与此同时,康师傅还为在场嘉宾带来了特殊的"黑科技"纪念品,本次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为外国 媒体提供的书包均由康师傅饮料瓶循环再生。 5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启幕。本次论坛以"共建美好家园 共创繁荣 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26个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的300余位媒体代表、专家学者、有关部门 代表及企业负责人,共探媒体发展路径,擘画区域发展蓝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活动中,康师傅携旗下多款产品助阵,其以产品为媒,让国际友人们感受到了地 道的"中国味道",彰显独属民族企业的品质魅力。譬如在 ...
以文娱重构夜游基因!北京欢乐谷“天光夜谭MAX”顶配登场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0 14:50
随着北京"夜经济3.0"政策持续加码,夜间消费场景正从传统餐饮购物向文化体验深度升级。作为主题 公园行业标杆,北京欢乐谷自2021年深耕"天光夜谭"以来,始终以创新姿态引领行业变革。2025年5 月,北京欢乐谷重磅推出了"天光夜谭MAX",以现象级IP《齐天大圣》装置互娱体验秀为核心引擎, 联动多元夜游产品,构建起"文化叙事+科技沉浸+商业生态"三位一体的夜经济创新范式,为首都夜间 消费注入澎湃活力。 神话新解:Z世代的精神觉醒 全场景生态:从互娱到狂欢的立体沉浸 "天光夜谭MAX"的"顶配"之处,在于构建起覆盖"演艺+设备+活动"的全维度夜游体验矩阵: 互娱演出集群:《玛雅天灾》新增"妖娆豹"互动角色,以幽默桥段点燃现场氛围;《燕子李三》引入大 合唱环节,让观众体验侠肝义胆,沉浸于集体欢歌的松弛感。 夜场设备焕新:音乐过山车、太阳神车等热门设备升级灯带系统,夜间运行宛如流动光轨;飞跃牛奶河 的星河灯带与设备运行精准联动,让亲子家庭在光影童话中感受奇幻氛围。 潮流社交场景:限定男女团的高燃炸场,绝美焰火如流星璀璨绽放,电音派对的强劲节奏带动游客沉浸 狂欢,Z时代的潮流喜好正成为夜间消费的强劲动力! 文化+科技 ...
四川美院“蒙娜丽莎”和中国美院滴动仪为啥能成爆款?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0 14:47
又到一年毕业季,各大美术学院的毕业展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焦点,由于这些展览也向公众开放,这一艺术专业毕业生们展示学习成果与才华的舞 台,也引发了流量的狂欢:近日,四川美院本科生作品《祷》和杭州中国美院硕士毕业生作品《滴动仪》引发关注,不少观众专程到这两个作品 前去打卡、发帖。 网红效应之外,如何评价这些爆款作品的专业价值?有艺术界专业人士向智通财经表示,美院毕业生的基本功与创新力值得肯定与鼓励,但也没 必要把初出茅庐的作品捧到太高位置。艺术创造需要沉静的环境和时间的沉淀,如何避免被流量裹挟是每个艺术家都需要直面的问题。 四川美院毕业展上的《祷》展出现场 创作者与导师谈国美毕业展上的《滴动仪》 在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毕业展上,作品《滴动仪》吸引了众多目光,在社交媒体也成为爆款作品。 这件展品将自然界中的水波纹与中国古代罗盘进行同构。滴动仪并非静止的、仅供观赏的实体,而是通过内部精密的机械结构,使液体以一种规 律且富有变化的方式滴落,模拟水波纹扩散效果,赋予作品动态美感。其灵感来源的中国古代罗盘元素。另外,边上的《循回仪》,则是通过阴 阳鱼的形式,一条青铜鱼和一条电动鱼的游走,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滴动仪》(局部 ...
老物件何以感人心(金台随笔)
Ren Min Ri Bao· 2025-06-10 14:22
老物件是独特的,也因此富有灵韵。老物件里藏着"岁月神偷",熔铸难以复刻的传奇,也悄无声息地以 文化人,带来精神滋养 老物件未必是真文物,却同样拥有随时光流逝而愈显珍贵的"文物价值"。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张小穗有一 间位于乡村的工作室,陈列着竹篮、编织筐、瓮、坛、壶、碗、碟、杯、盏等藏品。十几年如一日,她 坚持收藏普通人使用过的老物件,让这些农村常见而城市生活不常见的物品,成为记录一方水土与人情 的年轮。历经时间长河的淘洗,曾经没人稀罕的寻常物,竟悄然生长出新的文化意蕴。 老物件是独特的,也因此富有灵韵。这带来启示,千篇一律往往湮没于时光洪流,唯有个性化、有意 思,方得人心。从实际体验看,无论是逛苏州平江路、福州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还是领略北京首 钢园、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等工业遗存,那些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事物,总能瞬间触动人心,成为最值得 细品的风景。由此联想到在推进城市更新中,如能悉心梳理文化肌理,打捞城市记忆,遴选有代表性的 老物件,并以现代时尚的方式进行呈现,定能让城市更加立体、更有魅力。这种对"独特性"的珍视与激 活,不仅是对城市文脉的致敬,更是让城市避免"千城一面"的破解之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近年 ...
文博游何以圈粉年轻一代
He Nan Ri Bao· 2025-06-10 06:15
酒香也怕巷子深,文博游要想持续圈粉年轻人,还需博物馆与时俱进,开发更多审美在线的文创产品, 融入更多科技元素,设置更精细合理的预约方式。如此,更多的"馆中好物"才能不断走进年轻人的视 野。 【责任编辑:杨鑫宇 编辑:王钟的】 既能增长见识,又能避暑纳凉,这是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的最初目的,而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的背后是 对传统文化的深深认同。他们对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图景、精神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华民族 起源怀有旺盛的求知欲。这些都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自觉地去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从而文 化自信的底气更足。在物质充裕时代成长的年轻人,更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他们愿意为文创产品"氪 金"。从3D复原秦墓主人头像,到汉服旅拍、沉浸式夜游,中国年轻人正以全新的方式拥抱古老文明。 开发数字IP、制作小程序与App、广泛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开展各种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开发各类打 动人心的文创产品,"高冷"的博物馆主动下凡与年轻人同频,不仅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动"起来, 还让游客把"文物"穿在身上、吃进嘴里、带回家去,花样迭出的文物与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出现,融入 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巩义博物馆镇墓兽因为撞脸千万 ...
人保寿险威海中心支公司举办“粽情端午”客户节主题活动
Qi Lu Wan Bao· 2025-06-09 08:47
此次活动不仅让客户沉浸式体验了传统节日的趣味,更通过情感联结深化了对威海中支的品牌认同。公 司将以客户节为契机,践行"倾听您的心声,服务您的需求"承诺,重磅推出四大系列八项特色活动,从 金融知识普及到专属权益定制,全方位丰富服务场景,为客户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持续传递人保寿险的 温度与担当。 活动现场,主持人以生动讲解拉开序幕,从端午节起源、民俗典故到粽子承载的文化寓意,娓娓道来中 勾勒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结合公司发展历程与服务理念的介绍,让客户深入了解企业的责任 担当。最具特色的是《金融消保三句半》创意节目,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与幽默演绎,将金融权益保护 知识、风险防范要点等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达,帮助客户提升金融安全意识,掌握合法维权技巧。 在经验丰富的老师示范下,包粽子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糯米、红枣、粽叶等食材整齐摆放,客户 们兴致盎然地动手实践——折叶、填米、裹馅、捆扎,在指尖翻飞中,棱角分明的粽子陆续成型。现场 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家交流包粽技巧、分享生活趣事,温馨氛围中既传递了传统手艺的魅力,也拉近 了彼此的情感距离,让节日的仪式感与互动的亲切感完美融合。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对客户 ...
近镜头·习近平的文化足迹丨“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
Xin Hua She· 2025-06-09 05:34
镜头 ·习近平的文化足迹 a Line of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绍兴市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 浙江绍兴城西,浙东古运河碧波荡漾,流淌着一段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 "还在,它的作用已经被曹娥江大闸所取代。"陈永明回答。 展柜中,一张2005年12月31日出版的《浙江日报》,记录了一个载入史册的瞬间: "随着省委书记习近平宣布'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开工',并启动开工按钮,顿时偌大的建设工地上一字儿排开 的施工机械'隆隆'轰鸣……钱江两岸人民盼望已久的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这段往事:"过去浙东这一带是缺水的地方,特别是舟山,一半的水都要靠这个引水工 程。" "很多浙东的百姓都因此受益,大家饮水思源、感恩在心。"当地负责同志说。 古运河水静静流淌,不远处的高架桥上客货车辆疾驰而过。拾级登上园内高拱石桥,习近平总书记感慨 道:"在这里可以畅想一下古今沧桑。" 浙东运河西起杭州西兴,流经绍兴,东至宁波,充分利用浙东山川形势,连通河湖、穿越阡陌、润泽沃野, 滋养着两岸人民。 肇始于春 ...
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生 以文惠民、交流互鉴彰显文明的力量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9:07
央视网消息: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这是近期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青铜器修复体验课,有修复专家讲解铜镜的打 磨工序,参与者还可以亲自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 在2025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前,上海博物馆发挥文物修复领域的专业优势,举办了包括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书画装裱修 复技艺等在内的多项非遗技艺体验活动。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魅力,2024年,上海博物馆新建成开放的东馆打破了传统的文物展示模式,在确保文物安全前提 下,设置了"裸展"。部分雕塑文物没有放进封闭的玻璃展柜,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无障碍的观察文物细节。 此外,博物馆还为参观者们提供了特别的"上手"机会。这是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釉下彩青花瓷瓶,经过专业评估、特殊保护处理 后,可以让参观者触摸,开创了国内同类展览的先河。 新开放的古代文明探索宫通过"文明传承塔"联通三四两层,让小朋友们化身"考古学家""修复师""研究员"等,近距离接触博物馆工作 人员的日常工作。小朋友可以在田野中挖掘考古碎片,亲手体验文物修复,参与策划、搭建主题展览,更直观地学习知识。 对话世界,交流互鉴。2024年7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也亮相上海博物馆,共展 ...